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末有一支神秘武装,战过曹操打过吕布,最后结果如何?

汉末有一支神秘武装,战过曹操打过吕布,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3/12/6 6:58:18

李傕郭汜产生内讧,汉献帝暗中找到贾诩和皇甫郦,希望他们出面化解危机。但当皇甫郦劝说李傕时,不但遭到遭到拒绝,李傕还拔出佩剑想将皇甫郦杀死。皇甫郦大怒,在李傕军中散布消息,令军心涣散。与此同时,贾诩又说服了支持李傕的羌人离去。至此,李傕的实力受到了极大削弱。骑都尉杨奉也对李傕非常不满,密谋与部将宋果一起除掉李傕。

不过,杨奉、宋果等人的密谋被李傕知晓。李傕抢先杀死了宋果,杨奉独力难支,经过一场混战后被迫离去。但经过这一番内乱,李傕军势渐衰,郭汜又经常出兵进攻,令李傕难以招架。此时,张济前来劝和,总算是暂时缓解了李傕与郭汜之间的矛盾,汉献帝也得以摆脱李、郭二人前往弘农。

但就在前往弘农途中,郭汜又派人截击汉献帝,杨奉和董承及时赶到,杨奉手下大将徐晃将郭汜部将崔勇斩杀,董承击溃郭汜军队,汉献帝才得以平安脱险。但得知汉献帝逃脱后,李傕与郭汜担心一旦汉献帝逃脱,日后一定会下诏讨伐自己。于是,二人下令追击。为了对抗李傕和郭汜,董承与杨奉也找来当年的白波军将领韩暹、李乐、胡才等人助阵。两方军队在渭阳一带爆发激战。最终,汉献帝经过百般磨难,最终遇到了故都洛阳。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献帝东归的前因后果,与真实的历史基本相似,但其中有两个地方令读者颇为疑惑。首先是小说中提到的这位皇甫郦。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能造成李傕的军心不稳。但小说的介绍却语焉不详,只是说他能言善辩,与李傕是同乡,至于他的背景如何、在朝中担任什么职务,都没有提到。

而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也没有一个详细的介绍。《三国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也只是提到:“谒者仆射皇甫郦凉州旧姓,有专对之才。”对此人的生平也没有进一步的介绍。

这个疑问直到南北朝范晔在撰写《后汉书》时才得到了解答。原来,这位皇甫郦还真不是个一般人,而是汉末名将皇甫嵩的亲侄子。《后汉书皇甫嵩传》载,早在董卓专权之时,此人就曾向叔叔皇甫嵩提出建议,希望皇甫嵩能够挺身而出铲除董卓。只可惜皇甫嵩胆子太小,拒绝了侄子的建议。

解答了皇甫郦的疑问,再来谈谈小说的这段描述中出现的第二个疑问:白波军。按照小说的描述,为了保护汉献帝的安全,杨奉和董承找来了以前白波军的统帅韩暹、李乐、胡才。那么,这支白波军又是一支怎样的武装呢?书中也没有进一步进行介绍。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支名为“白波军”的武装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是汉末一直非常著名的叛军。这支武装是由黄巾军将领郭太等人在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建立的,因为其组建地点是在白波军,因此被称之为“白波军”。白波军建立之后,曾经与东汉朝廷进行过多次较量。董卓的女婿牛辅曾经率部与白波军交战,结果被杀得打败。白波军在全盛时期,兵力一度达到十余万众。至于白波军中的主要将领,除了郭太及小说中提到的韩暹、李乐、胡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此人便是杨奉。

不过,在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左右,白波军统帅郭太战死,其实力遭遇极大削弱。等到李傕、郭汜控制汉献帝时期,杨奉投降了李傕,但韩暹、李乐、胡才仍继续为汉末朝廷为敌。直到献帝东归之时,这三人才与杨奉联合,一起护送汉献帝。汉献帝回到洛阳后,杨奉和韩暹受封,李乐和胡才则留在了河东地区。

说起这支白波军的最终结局,可谓非常悲惨。汉献帝回到洛阳后,朝政处于杨奉和韩暹的控制之下。但不久之后,杨奉与韩暹也出现内讧,曹操趁机进入洛阳,并很快将汉献帝迁至许昌。杨奉、韩暹率部追击,遭到曹操的重创,在洛阳无法立足,只得投靠袁术。后来二人又与袁术一起进攻吕布,被吕布策反,掉过头来大败袁术。此后,两人又流窜于徐州和扬州一带,最终被刘备所歼灭。

标签: 汉朝曹操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和珅的儿子跟福尔康的儿子一个姓?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坤,清朝,和珅,野史秘闻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对于清朝发生的很多事情,很多人只怕已经是如数家珍了吧?比如说清朝几位最著名的皇帝,1616年,建立清朝前身后金的努尔哈赤。还有在现代古装影视剧中出镜最高的乾隆。乾隆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1736年至1795年前后当了六十年的皇帝,同时也是最有手腕的皇帝。然而正是

  • 她是一代皇后,为什么却对儿媳妇自称为臣妾?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芷,晋朝,野史秘闻

    自古以来,皇后是后宫中身份最尊贵的女人,后宫虽然佳丽三千,但无一不对皇后卑躬屈膝。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她出身高贵,容貌美艳,但是结局悲惨,为救生母,甚至对着儿媳妇下跪自称为妾,最后竟被活生生的饿死了。这位皇后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芷。杨家虽然说是晋朝时期的名门望族,晋武帝司马

  • 蒸不死淹不死,被朱元璋称为老神仙的周颠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颠,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此人姓周,不知其名,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代,因14岁那年突发疯病,后来跑到南昌讨饭,总是说些常人听不懂的疯言疯语,所以被人们叫做周颠。没过多久,陈友谅占领了南昌,一看到陈友谅的兵队,周颠就赶紧避开,而等到南昌被朱元璋占领的时候,周颠在朱元璋途经的路上拜见朱元璋,并跟着朱元璋回到了金陵。朱元璋有一天

  • 南北朝一太监连杀两位皇帝,最后被动五刑夷灭三族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宗爱,南北朝,野史秘闻

    宦官因为被行刑了,所以,变得不男不女,他们不仅身体上遭受了创伤,就连灵魂上也被重重地扭曲了。他们少了男女鱼水的欢乐,剩下的只有吃香喝辣的乐趣和对政权的野心了,所以他们对金钱和权势有着强烈的渴望。其实,宦官是为皇室服务的,所以,他们想捞点油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若是牵扯到权力,左右朝野,那么,这个国

  • 周天子有多胆小?居然被日全食吓到迁都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野史秘闻

    自古以来,迁都对于国家统治都有着重大意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摆脱拓跋氏军事贵族的牵制;九世之乱中商王频繁迁都也大都由于水患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然而在西周时期,却有一位君王因日全食而终日惶惶不安,最后还大兴土木迁都槐里。没想到迁都之后仍然灾祸不断,这位君王整日生活在忧惧之中,他就是西周第七代天子周

  • 安禄山墓中为何有英文磁带?安禄山和杨贵妃到底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禄山,安史之乱,野史秘闻

    磁带是一种用于记录声音、图像、数字的记录材料,还是英文磁带,这显然是近代才有的,那么他为何会出现在安禄山的墓中?难道真的有人带着磁带穿越?其实真实情况是安禄山的墓地至今都未曾确定, 有人说是在陕西咸阳武功县贞元乡北可村,但是真实情况不可考,而现如今人们最多的猜测便是田庄古墓,他们通过种种迹象表明,这

  • 永宁公主:生于贵胄之家,命运却悲惨无比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宁公主,明朝,野史秘闻

    南京城作为历史上多个朝代都城,历史气息相当浓厚,而且,因为历朝历代在此建都,王公大臣们死后也多埋在这周围,所以,南京城下有很多古墓,几乎遍地是宝。在当初南京城一座烧砖厂,就出土一处古墓,经考证竟然是朱元璋一个女儿的坟。朱元璋儿子很出名,孙子很出名,但是,他的女儿却鲜为人知。烧砖厂里这位公主号“宝庆”

  • 她是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去世后还创了个纪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孝惠章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在大多数皇帝的眼里,任何一个女人,都不会独特到无可取代,哪怕是尊贵如皇后,她也未必是皇帝放在心尖尖上的女人,只要帝王愿意,皇后随时就可以换个人来当,历史上,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就差点经历了这样的事情。顺治帝的原配嫡后叫做孟古青,和孝惠章皇后出自同一个家族博尔济吉特氏,与孝庄太后也是一家人,但是在顺治

  • 宋之问:想爬上龙床的诗人,还给武则天写情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之问,唐朝,野史秘闻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的诗人,他的家庭并不是显赫的门第,从小,宋之问在父亲的影响下,写的文词在当时成为佳话美谈。长大后的宋之问一表人才,在现代也应该算是帅哥行列了吧。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宋之问考中进士,这是他正春风得意的时候,正好当时也是武则天的天下。宋之问虽然有才,却是一位趋炎附势,想要一步登

  • 皇后极力劝阻皇帝废黜太子妃,太子妃掌权后却把皇后活活饿死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芷,西晋,野史秘闻

    晋武帝司马炎一生一共有两任皇后,一个名叫杨艳,一个名叫杨芷。这两人是堂姐妹,杨芷之所以会入宫为后,完全是因为姐姐杨艳临死前的力荐。杨艳是司马炎的发妻,出身高贵。她从小就美名远播,最重要的是术士曾为她相面,断言她有母仪天下、富贵无极的命格。因此杨艳长大之后,就被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定下,娶进门做了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