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末麻城冤案具体是什么情况?麻城冤案是怎么造成的?

清末麻城冤案具体是什么情况?麻城冤案是怎么造成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3/12/12 11:47:58

说到麻城冤案想必大家都有一点点耳闻,但是具体的还是不了解,这可不是什么现代案件,而且清朝末期的时候的一件案件,也被誉为是什么几大冤案之一,那么这个麻城冤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又有什么故事可言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麻城冤案的结局是什么吧。

麻城冤案是雍正帝在位时期的一宗特大的冤假错案,清朝四大冤案与此类似,主人公涂如松的妻子氏与人通奸失踪,后涂如松被告杀死了杨氏,而当地县令应证据不足,不能量刑,可又遭到湖北总督的迫害,甚至到最后连皇帝雍正都牵扯了进去,麻城冤案可谓是震惊了整个大清朝,官僚主义的腐败无能由此可见。

一、麻城冤案的开端

杨三姑本是祖儿家的童养媳,王祖儿未成年就死了,王祖儿的母亲嫌杨三姑克死了王祖儿,对杨三姑非打即骂,又加上杨三姑长得如花似玉,惹街上的一些浪荡少年纠缠,王母的娘家侄对杨三姑也早就垂涎三尺,常借口到王家,伺机骚扰杨三姑,王祖儿的母亲怀恨在心,急切地想把杨三姑卖出去…

经媒婆从中撮合,杨三姑以二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涂如松…

成婚当晚,杨三姑告诉了涂如松在王家所受到的非人折磨,涂如松痛心疾首,发誓让杨三姑过上好日子…

成婚后的日子是甜蜜的,但日子一久,杨三姑对贫困乏味的生活厌倦起来…

一天,杨三姑在河边洗衣服,冯大又凑过来搭讪,并送给杨三姑一块布和一包点心,杨三姑心里美滋滋的…

其后,杨三姑就经常借口回娘家,并不时与涂如松口角几句…

有一次在娘家看戏时,冯大又讨好杨三姑,杨三姑随冯大到了冯家,幷半推半就与冯大鬼混到了一起。

这天,杨三姑又要回娘家,涂如松让杨三姑在家伺候老娘,杨三姑不从,两人打闹起来,众乡邻闻声进入劝开,杨三姑趁机跑出…

杨三姑没回娘家,而是跑到了相好冯大家鬼混起来,冯母规劝冯大不成,冯母又气又恨…

一个月后,涂如松在母亲的催促下到杨三姑娘家找人,杨母及杨三姑胞弟杨五荣大惊,告诉涂如松杨三姑最近没回娘家,涂如松、杨五荣都慌了,双双到县衙告官,让官府帮着找人….

杨五荣怀疑是涂如松害死了杨三姑,于是暗中查访,路遇无赖赵当儿,赵当而为了骗几个钱,谎称是涂如松杀了杨三姑,杨五荣拉赵当儿去县衙作证。公堂上县令汤应求让二人提供证据,二人拿不出来,被哄了出来,赵当儿被重则二十大板…

二、被冤枉的涂如松

麻城秀才杨同范关注事态发展,不动声色,暗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想着有朝一日将杨三姑搞到手。这天他让手下把扬大和杨五荣找来,三人商议将杨三姑从冯大家转移到了他家的夹壁密室中,与杨三姑偷欢起来,杨三姑又羞又恨,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半推半就了…

汤应求与师爷商议尽快结案,但苦于没有线索,愁眉不展…

一个雨夜,城东黄显荣家的奴仆狗剩病死了,黄显荣让家中的长工把它埋到了河滩上…

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野狗将河滩上的狗剩的尸体拔了出来,惊动了周围的村民,消息传到了杨同范的耳朵里,他认为机会来了,于是找来杨五荣、冯大商议,第二天告到官府,咬定河滩上的尸体是杨三姑,并诬告为涂如松所杀,因拿不出证据,被汤应求轰了出来,杨同范记恨上了汤应求….

几天后,汤应求带人到河滩上验尸,杨同范同事先收买的仵作未成,就伙同冯大、杨五荣等在现场闹了起来,企图将事情闹大,逼迫汤应求结案…

汤应求为此伤透了脑筋…

一天,杨同范特意带了家乡土特产及几件古董拜会昔日同窗永吉县代县令高仁杰,请高想法惩治汤应求,尽快将杨三姑一案结案,高仁杰满口应允,并趁总督迈柱生日之际,将此事告诉了迈柱…

高仁杰拜会了总督身边的要人老法师,请他为自己升迁之事费心,老法师见钱眼开,满口应承了下来….

不久,老法师带着总督批到了麻城,高仁杰升任麻城县令,汤应求被撤职,高仁杰本与汤应求就有私仇,故一上任就将涂如松,汤应求二人关押起来,并严刑拷打,仵作荣受刑而死,汤涂二人受刑不过,被迫巫服,高仁杰将按卷呈送总督并上报刑部,拟秋后问斩…

为答谢高仁杰,杨同范买了一个青楼女子槐花送给高仁杰,高仁杰为答谢老法师的举荐之恩,又将槐花转送给了老法师…

三、案情水落石出

巡抚吴应芬微服私访到了麻城,听到了关于杨三姑一案的一些议论,疑窦顿生…

不久,高仁杰又升任武昌知府,因汤涂二人还未处斩,杨同范不禁有些忐忑不安…

新任麻城县令陈鼎上任路上就将一起奸情案审了个水落石出,不禁令捕快林大为叹服…

陈鼎拜会吴应芳,将麻城杨三姑一案的议论告诉了吴应芳,吴应芳叮嘱陈鼎小心从事…

陈鼎微服私访,走街串巷,渐渐掌握了杨三姑一案的一些线索,但杨三姑藏在哪里仍是个谜。

县衙仵作薛青在验尸是收受了杨同范的贿赂,大吃大喝,被陈鼎看出了破绽,为防止杨同范杀人灭口,陈鼎果断决定将他控制起来…

听到薛青被抓,杨同范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通过周密侦察,陈鼎弄清了杨三姑一案的真伪,但他不露声色,等待时机…

杨同范家娘子难产,请乡民刘婶接生,危急之时,杨妻喊杨三姑救命,杨三姑从夹壁中奔出,见到刘婶,躲闪已来不及,只好跪下,求刘婶不要说出去……

杨同范送给刘婶一包银子,让她不要将见到杨三姑一事说出去…

刘婶灯下对着一包银子发呆,她感到人命关天,不能隐瞒真相,于是决定第二天到县衙告官。

陈鼎听到杨三姑的消息立刻带众捕快到杨同范家抓人,杨同范诡计多端,早将杨三姑移到了地窖中,陈鼎沉着静,几经周折,终将杨三姑抓获。

听到杨三姑被抓,麻城百姓争相观看,人山人海…

四、官官相扣时了

陈鼎将杨同范、杨三姑抓获后又立即派人将冯大、杨五荣抓捕归案,所涉案犯均供认了实情,杨三姑一案真相大白,陈鼎立刻将此案禀报给了巡抚吴应芳,吴应芳击掌称快。

消息传到总督迈柱哪里,迈柱大为恼火,早在真相大白之前,他就让老法师告诫陈鼎,让他不要插手杨三姑一案,如今真相大白,他感到面子上过不去,想维持原判,并说陈鼎的上报是一派胡言…

吴应芬拜会迈柱,晓明利害,据理力争,迈柱只好同意让老官差带人复审…

杨同范早已买通了牢头,让家人把被抓之事告诉了高仁杰,高仁杰利用复审这一转机让杨同范等人集体反供…

老官差到达麻城,杨同范等人集体反供,陈鼎大为惊骇…

案子陷入僵局。

陈鼎弄清了犯人翻供的原因后,将杨同范等人单独关押在另一个地方,并派专人把守。然后找吴应芬商议对策,吴应芬决定利用户部尚书史贻到访的机会,让他了解本案真相,将本案直接呈报给皇上。

史贻到达湖北,在吴应芬、陈鼎的安排下,了解了案件的真相,将案件直接呈报给了皇上。雍正皇帝大为恼火,命史贻会同湖广官员重新审理此案,据实判决。

而在这时,刑部秋后处斩的批文也到了湖北。总督命老官差带人到麻城监斩。陈鼎巧妙周旋,一边把老官差等人稳住,一边派人火速将情况通报给了巡抚吴应芬。吴应芬当机立断,派一营兵力感到麻城,命令不准处斩,同时赶到总督府与迈柱据理力争起来。迈柱理亏,只好暂停处斩……接到总督的指令,老官差垂头丧气地回府了。

这时,朝廷派人重新审理此案的消息传到了湖北,高仁杰怕事情败露,找老官差想办法,老官差表示无计可施,高仁杰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刺杀杨同范,企图杀人灭口,但刺杀未成,高仁杰陷入了恐慌的深渊…

五、案件结尾

史贻到达湖北,很快会同地方官员申请此案。关键时刻,杨同范抛出了高仁杰,交代了高仁杰的犯罪事实,迈柱大为吃惊…

案件审理完毕,杨同范等人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蒙冤之人无罪获释。当汤应求听到官复原职的消息后,兴味索然。经此大难,他对官场的险恶已有了痛彻的认识,他决定离开这黑暗的官场,辞官回乡。史贻、迈柱等人震动很大…

史贻将复审结果禀报给皇上,雍正大为赞赏,同时,雍正告诫百官,要秉公执法,清白为官。迈柱羞惭万分…

艳阳高照,总督迈柱看到老奸巨猾的老官差,联想到他的种种作为,恶从心头起,以其年龄太大为由,让其告老还乡,老官差呆若木鸡。

经此大难,涂母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一病不起,命归西天。涂如松悲痛难抑,将母亲埋葬。躲在远处的杨三姑看到这一幕,痛心疾首,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悔恨到了极点。

标签: 清朝麻城冤案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他真的娶了个匈奴美女?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苏武,西汉,野史秘闻

    那么,作为大史学家的班固,为何会将李广和苏建放在一个列传里?这是因为这两位抗击匈奴所生下的子孙,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匈奴重聚。两人皆娶了个匈奴女子,生了下胡人儿女。而这两人,便是李广之孙李陵与苏建之子——苏武。年轻时,李陵和苏武便一同在汉武帝手下担任郎官,可谓是至交。公元前100年,苏武作为使节出使

  • 她倍受汉武帝宠爱,弟弟更立下赫赫战功,为何还要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卫子夫,汉朝,野史秘闻

    说到汉武帝,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他平定了匈奴,保汉朝边境几十年安稳,他爱惜人才,不拘泥于传统礼法,促进了汉朝文化大一统,而卫子夫是武帝的皇后,她打理后宫三十年井井有条,在这三十年期间,后宫安稳,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祸事。而卫子夫的出生并没有像其她皇后那样显赫,她的父亲不是高官贵族,

  • 和珅“晒银子”退亲戚!亲戚帮和珅“晒银子”为什么半个月之后都走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和珅,和珅,野史秘闻

    和珅“晒银子”退亲戚!亲戚帮和珅“晒银子”为什么半个月之后都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和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贪官,而且是巨贪。据相关史料记载,和珅在当官的20多年间,所聚敛的财富,大致在八亿到十一亿两白银之间。再加上珠宝古玩、古董字画,财富甚至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因此当和珅

  • 乾隆的后宫有一位朝鲜女子,长得美地位也高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清朝,野史秘闻

    我们知道,在清朝皇帝的后宫中,满、蒙、汉三族的妃嫔不在少数,当然了,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的妃嫔,例如乾隆的香妃,就是一个维族姑娘。但是这些也都算是中国人,所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在乾隆的地宫里就让躺着一位朝鲜女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清朝的皇帝是很少纳朝鲜女子为妃的。乾隆地宫里的这位朝鲜女子到底

  • 《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什么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邬思道,野史秘闻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的戏份随着胤禛登上皇位,就渐渐开始退出。至于邬先生从田文镜处巧设计脱身离开时,对如月所说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是非常有深意的。深谙官场之道的邬思道实现了为天下苍生谋福而辅佐四爷登上皇位的伟大目标之后,真想彻底的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他腿脚不方便,殚精竭虑数十年,也该歇歇了。但是,邬

  • 先皇驾崩之后太后怀孕怎么处理?历史上这样的太后有几个?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赵姬,野史秘闻

    实际上,对于古代妃子,他们对后宫中的后宫视而不见。没有人能真正吓到他们并恐惧他们。因为此时,他们没有争取青睐的对象。由于丈夫是皇帝,他们根本不可能再婚,从那以后只能过着孤独的生活。大概这种折磨对所有妇女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大家知道,皇帝去世时,其中许多人还处在开花的年代,以这种方式掩埋最好的日子实在

  • 慕容冲:翩翩如玉的贵公子,从男宠到皇帝的传奇人生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慕容冲,十六国,野史秘闻

    明朝朱元璋住过寺庙当过乞丐,推翻元朝开创洪武之治;李自成当过农民推翻明朝,享受龙椅宝座不过40多天就命丧湖北,可是西燕第二位皇上可谓是历经千难万险的戏剧化人物,做过奴隶当过男宠,最终亲自率兵推翻前秦当上西燕皇上,这个人就是慕容冲。慕容冲出身鲜卑族皇室,文才武略的燕景昭帝慕容儁就是他的父亲,慕容冲遗传

  • 皇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背后有啥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亚夫,西汉,野史秘闻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朱元璋去世前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成功上位,就直接将那些跟随他很长时间的开国功臣找借口杀了,所以我们的生活都会变得非常不好。周亚夫是一个将军,他对行军打仗非常在行,在治军方面他能够做出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在刘恒统治时期,他曾经成功的抵御了匈奴的入侵,这件事让刘恒非常高兴,去军营

  • 蔡姬戏水亡国的故事是怎样的?齐桓公是否只是小题大做?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蔡姬,春秋,野史秘闻

    在春秋时代的历史上有一次莫名其妙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蔡姬戏水亡蔡国”事件。虽然说蔡姬成为了战争的引线,但齐桓公的处理到底是名正言顺,还是小题大做呢?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蔡姬戏水”这件事的起因。历史上蔡姬应该是比齐桓公小不少,在齐桓公执政二十多年之后,整个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治理下蒸蒸日上,齐桓公

  • 一只鹌鹑引发的命案,王安石是如何判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安石,北宋,野史秘闻

    提起宋朝名相王安石,人们总会想起他的一些奇闻轶事,并对他偷吃鱼饵、不穿新衣服也不洗澡表示难以理解,甚至还有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拗相公”:“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虽然被《续资治通鉴》下了执拗二字评语,但是王安石做事也不是完全不按章法,特别是他断案的时候,看似出语惊人,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