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传说中的传国玉玺真的存在吗

传说中的传国玉玺真的存在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986 更新时间:2024/1/27 18:39:23

建造于秦始皇时期的传国玉玺,原本是秦始皇为了自己建立的秦朝而造,没想到秦朝那么短命,而后来,传国玉玺的下落就越来越扑朔迷离。

很多时期都有传国玉玺的传言,但是到底是真是假,没人知道,因为很多人都想要,那么做一个假的出来也不是没可能。不过,现如今已经两千多年过去了,传国玉玺真的还存在在世界上吗?

传国玉玺象征着皇帝身份和权威。

秦始皇统一大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当做“皇权神”的信物,而且,传说传国玉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的。从此,历代帝王都将其当成权力的重要象征,拥有它也就可以一统天下。

楚威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昭阳的将领消灭了越国,立下战功,楚威王一高兴,就把和氏璧赏给了他。后来,昭阳宴请宾客,并拿出和氏璧给大家观赏。大家都没有见过这个稀罕的玩意,于是纷纷凑到一起上前观看。突然,一条足足有一丈大的大鱼从潭里一下子跳跃起来,后面还跟着一群各种各样的小鱼。人们从没有看见过这么新奇的景象,于是纷纷前往潭前观看。等鱼群散去人们回到房间时,却发现和氏璧不见了。

昭阳悬赏千金,追查和氏璧下落,这样偷盗者迟迟都不敢将和氏璧脱手。过了很多年,有一天,和氏璧突然在赵国的首都邯郸出现。秦昭襄王知道了这件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这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之后,和氏璧一直都保存在赵国的宫廷中直到公元前228年,秦国攻破了赵国,和氏璧由此落入了秦国的手中。

随着秦国的覆灭,和氏璧也经历了命运多舛的时刻。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兵攻打咸阳,秦王子婴向其献上自己的传家宝物。

传国玉玺,刘邦细心呵护着玉玺,并将其珍藏在长乐宫。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他也想要找到那块传说中的玉玺。当时,玉玺是由汉孝元太后王政君,也就是他的姑姑掌管着。王政君对刘家感情深厚,因此不愿意交出玉玺。最后王莽命自己的弟弟威逼老太后交出玉玺,老太后深感痛心,一怒之下将玉玺重重扔在地上,玉玺被摔掉了一角。虽然,王莽命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了,但还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死后,玉玺就藏在他的尸体上,后来被献给了更始帝刘玄

不久,赤眉军打败了刘玄,传国玉玺也就到了赤眉军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的手上。再后来,刘盆子投降了东汉的刘秀。于是,传国玉玺彻底变成了汉朝的玉玺,自刘秀开始,一直在东汉历代皇帝的手中流传,负责保管玉玺的则是洛阳的东汉宫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几经周折,玉玺最终落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公元220年,曹不建立曹魏,传国玉玺又变成曹魏的皇权象征。曹丕派人在传国玉玺上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最后西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局面,玉玺到了恶人的手里。

西晋末年,朝代更迭频繁,时局动荡不安,玉玺就在这样不稳定的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的颠沛流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此时群雄崛起,很多人想要称王称霸,于是他们都想得到那个象征着至上权利的玉玺。但天下毕竟只有一个玉玺,而这块玉玺又很难得到,最后他们只好想出了一个卑劣的手法,那就是私刻玉玺。

像东晋朝廷和西燕慕容永,他们都是自己刻了一个玉玺。几个人这样,旁边的人看到这种做法后纷纷效仿,于是,象征权利的玉玺的数量越来越多。

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天下,将各地流传着的假玉玺全都被没收了。隋唐皇帝的江山坐得十分稳固,因此,玉玺也就没再出现任何的颠沛流离,而是一直牢固地掌握在皇室手中。

后来朱温篡位,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割据势力纷纷迭起,而玉玺再遭厄运。朱温得到玉玺没几年,就被后唐消灭掉了。

公元937年1月11日,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带契丹军攻陷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知道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就抱着玉玺跑到玄武楼上自焚,可是,大火过后,人们从灰烬中却不见“传国玉玺”的踪影,甚至连一块外形稍像玉玺的石头也没有找到。从此,玉玺的去向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玉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开始,真假“传国玉玺”不断出现。

后周太祖郭威在登基的时候,一心想得到玉却始终都没能找到,无奈只好自己刻了两方印玺,作为安慰。

从此,这两块玉玺就代替了真玉玺,一直到北宋都还是皇权的象征。但实际上,宋朝一直在大张旗鼓地对玉玺进行着搜索和寻找,其中也有很多关于玉玺在国内被找到的消息流传出,但却没有一个消息具有真实性,全都只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

公元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大病归天,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铁穆耳。就在他回大都的路上,右丞相张九思献上了一枚“传国玉玺”,并说这个玉玺是传世的珍宝,至今还没有人见过。从这句话上就可以判断出玉玺是假的,因为真正的玉玺别说是无以计数的人看过,就是拥有过它的人,也已经很多。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遣徐达深入漠北,带兵攻打元朝的残余力量,其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玉玺,但最终一无所获。

到了明清两代,“发现传国玉玺”的传闻增多,但并没有真正的玉玺,都是一些仿造的赝品。同时,人们爱而不得,已经不再将玉玺看得那么重要了。

按理说,传国玉玺是由材质独特的和氏璧制成,应当能够保存万年。也许,总有一天世人会把它找出来也说不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玉环那么受宠为什么没有子嗣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作为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的美貌毋庸置疑,否则唐玄宗也不会做出抢儿媳妇的荒唐事儿。自得到杨玉环后,唐玄宗对杨玉环,可谓是三千宠爱集一身,日夜都恩宠杨玉环。但问题是,唐玄宗盛宠杨玉环11年,可这11年里,为何杨玉环没有生下孩子呢?首先可以排除唐玄宗的因素。唐玄宗的身体是没

  • 包拯死后展昭去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如果真正想要做一番事业,那么不管他的才华有多么杰出,梦想有多么远大,身边都是需要有一个具备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的,就像是刘备想要兴复汉室,身边就得有诸葛亮与关羽,而曹操想要一统天下,也缺不了郭嘉与许褚。哪怕梦想没有曹操刘备那样远大,并不是想要一统天下,而

  • 明朝第一首富沈万三到底多有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万三在民间极为有名,自明朝后他就成了富翁的象征。沈万三是明朝江南第一富豪,传说他有一支聚宝盆,能源源不断的为他输送金钱,使得他富可敌国,连皇帝都对他忌惮不已。在民间,还有许多人将沈万三当成是财神爷来祭拜。嘉靖年间严嵩掌权,浙江嘉兴县一位丙辰进士花了两万三千两银子买得吏部考功司主事,惹得当时人称之为

  • 独臂神尼的原型真的是长平公主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在《江湖三女侠》、《冰川天女传》等小说中出现过的独臂神尼。独臂神尼开创了邙山派,其独门武功玄女剑法是可以和达摩剑法、天山剑法相提并论的顶级武功。在民间流传一个说法,称独臂神尼其实是崇祯帝的女儿长平公主,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传说,不过像独臂神尼、《鹿鼎记》里的九难,这些角色

  • 安禄山为什么被叫做猪龙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猪龙这个在古代还是不能随便乱说的,毕竟涉及到龙,龙就是古代的帝王皇帝啊,怎么能说皇帝是猪呢?所以一般人都不能说猪龙的,但猪龙这个说法在古代还挺流行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话说这个猪龙又是谁呢?猪龙其实就是指的“安禄山”。《新唐书·安禄山传》载,安禄山晚年,丰衣美食腰腹便便,腹部肥臃拖及至膝,张

  • 古代的选妃标准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些电视剧里面看到“选妃”的情节,一大帮刚入宫的女孩子站在那里被选来选去,而除了主角配角之外的那些“路人”,简直就跟素颜上镜没什么区别,只有主角们是经过了精心打扮的,一看就是很假的情节。那么,古代选妃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到底看重的是什么,真的就只是看脸吗?其实古代的标准放到现代来说,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能

  • 清朝妃子竟二十五岁就失去侍寝资格了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政府每隔三年都会举办一次选秀大会,就是为了帮皇帝选妃子。不过,理论上皇帝已经是“后宫佳丽三千”了,为何还要不遗余力地找女人呢?其实这背后有很深层次的原因。总体来说,清朝的皇帝都比较勤政,一天24小时里,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在处理朝政大事,再加上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一天下来,皇帝几乎没什么个人时间

  • 济公叫什么名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称济公为活佛,但对于济公叫什么名字却不甚了解。能被东西方雅俗共赏的人少之又少,济公就是其中一个。那么济公叫什么名字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济公叫什么名字。南宋时期,浙江天台县的一户人家晚年得子,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济公。由于他出生时发生了许多奇异的事情,降龙罗汉落地,大家都纷纷猜测难道他是降龙

  • 为什么济公吃狗肉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我们看到别人学佛持戒的时候,就会问为什么济公可以吃肉?难道学佛也可以吃肉吗?为什么济公可以吃肉有深意,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表象,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为什么济公可以吃肉。佛示人时非真身,也就是说佛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人们的面前。有些佛为了教化众生,会以乞丐的样子示于人前,当你发现他是佛时,他就会以圆寂的

  • 古代女子怎么避孕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代以前,各个朝代全国人口的最高数字是:夏代1000万多;秦代2000万;隋、宋两代各4000万多;’两汉、唐代、元代各有5000万多;明代6000万多;最多是金章明昌六年至南宋嘉定十六年,南北合计7681万。古代的人口统计或估计是不精确的,而且,少数民族人口一般都没有计入。在医疗和生产技术不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