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温婉俏皮苏小妹与秦观是夫妻还是路人

温婉俏皮苏小妹与秦观是夫妻还是路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89 更新时间:2024/1/1 13:35:40

我们以为苏轼苏东坡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幸福的男人。这不仅是因为他拥有过三位妻子的真爱,还因为他作为一个文化领袖,身边有着一大堆真心追随他、爱戴他的人。也就是说,他不仅得到过女人们的爱恋,也得到过男人们的爱戴,实在是个人见人爱的家伙。

在追随他、爱戴他的男人中间,有四位最有名,一个是黄庭坚,一个是秦观,还有两个分别是晁补之张耒,他们四位号称“苏门四学士”。在这“苏门四学士”里,那最有名的又要数秦观秦少游了,根据民间的说法,他不仅是苏东坡的学生,最后还娶了苏家的苏小妹,成了苏东坡的妹夫。

有关这个传说记载得最清楚的就是冯梦龙写的《苏小妹三难新郎》,这个新郎就是秦观。话本里说,苏小妹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她的才艺还是她父亲苏洵在偶然间发现的。说有一次,苏洵写首诗写了一半,正好家里来客人,就奔客厅去了。这苏小妹进了父亲的书房,见桌上有首写了一半的诗,拿起笔来,嘴里哼着《喜刷刷》,手上下笔刷刷刷,很轻易地就把诗给写完了。写完就跑出去玩了。

说这苏洵苏老泉先生送完客人回屋一看,咦,这是谁给自己的诗接的龙啊?再仔细一读,合仄押韵,诗意绝妙,把自己前半首诗的意思演绎得恰到好处,心得话肯定是两个聪明的儿子写的,可叫来儿女们一问,才知道竟是苏小妹的杰作。这一下苏洵惊讶得不得了,因为这时候苏小妹不过才十岁,而且没人刻意教过她写诗,怎么一下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这苏家个个都是才子,苏洵、苏轼、苏辙父子那是号称“三苏”,唐宋八大家里他们父子就占了三席,苏轼的母亲程氏也是当时蜀中的才女,就连这十岁的苏小妹也是无师自通。苏洵很感慨,也很喜欢,从此就着力培养苏小妹,后来也就有了名满天下苏门小才女。

明代曹学佺的《蜀中广记》卷一百三十记载说:“苏小妹,老苏先生之女。幼而好学,慷慨能文。”这短短的一句话至少透露出三点信息:第一,是有苏小妹这个人的,你看他明确说“苏小妹,老苏先生之女”了嘛。注意曹学佺的这本书并不是笔记小说,而是一本野史类的书籍,所以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第二,说苏小妹“幼而好学”,这也说明她“幼已经学”,那么跟谁学,谁教她呢?答案自然就是苏洵对这个聪明的小女儿,很早就开始了文学培养。第三,“慷慨能文”,这就是培养的结果、“幼而好学”的结果了。古书中对女子的记载一般是很少的,能在史书中被提到的女子往往就不是一般的女子,再说她“慷慨能文”这就是很高的评价了,说明这个八娘、这个苏小妹的才学在当时、在当地那应该是很有名的。你看,这三点信息与小说家笔下的苏小妹基本上是一致的。

司马光在为苏轼母亲写的墓志铭《苏主簿夫人墓志铭》里说:“幼女有夫人之风,能属文。”也就是说八娘像她和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一样,也是擅于文采的。程夫人我们都知道,那是蜀中有名的知识女性,苏轼、苏辙兄弟的蒙老师就是这位程夫人,能教出这两位大文豪来,那她的才学还得了啊!这苏小妹像她一样,那就说明苏小妹也一定是个杰出的知识女性。

苏洵在他的《自尤》诗里说:“女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看来明人曹学佺的“幼而好学、慷慨能文”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毫无来由的说法,这根本就是对苏洵这段话的简单总结和直接引用。这作爹的说自己的女儿当然得透着谦虚,所以苏洵只说“为文亦往往有可喜”。但是要知道,能被苏洵看得上眼的,那写文章的水平在当时当世至少也应该算是名家了,况且是“往往有可喜”这不正和小说中苏洵发现女儿才情、杰作时的惊喜是相吻合的吗?

所以总的来说,小说中对苏小妹的描写,除了将其身份降了一级——把她从苏轼的姐姐降为苏轼的妹妹之外,基本上完全是按生活中真实的苏小妹来演绎的,所以说这个冯梦龙笔下的苏小妹应该是有着生活原型的,是一处具有“实写”风格的文学创作。

冯梦龙的小说里说苏小妹渐渐长大,名满京华,连王安石都来为儿子向苏小妹求亲,可苏小妹根本就看不上,为了不得罪这位当朝宰相,苏洵只得说女儿虽然才学好,但长得丑。虽然小说最后也说明这只是托辞,其实小妹长得并不丑,但也没说她长得有多漂亮,这也就是说苏小妹长得怎么样并不是关键,而她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气才是她能获得美满爱情的关键。

说苏小妹读了秦少游的诗很是喜欢,苏洵知道了小妹的心思就打算把苏小妹嫁给秦观。秦观未得功名之前,就化装成一个疯道士趁苏小妹到庙里上香的时候来考察这位未来的老婆,看她是不是真的是个知识女性,因为这种才女才是秦少游这种才子所追求的对象。苏小妹面对疯道士刁难她的对子,随机应变,完美地回击了秦大才子的挑衅,当然这时候她并知道这个疯道士就是她要嫁给的老公!后来她知道了,就在洞房花烛夜的当晚,给秦少游出了三道难题,答不出来,就不准进洞房。

秦观什么人,“苏门四学士”,当世有名的大才子啊!心得话,怎么能让一个女人给难倒呢?当即就摆开架势接招。果然不愧是大才子,前两题不花多长时间就迎刃而解了。可是最后一个对子,苏小妹出的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看上去简单,可要对得俗容易,要对得雅致精巧就不容易了。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这新郎官抓耳挠腮过不了关,旁边这偷看的苏轼苏东坡也跟着着急。毕竟还是苏东坡比较聪明,他看秦观边想边走到院子的水缸边儿,就扔了块石子到水缸里,秦观受这一激,立马想出了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与上联果然是一幅绝对,因此上,苏小妹就欣然撤去“围城”,就放秦观进洞房、进婚姻的“围城”里去了。

我想,当秦少游掀起了苏小妹的红盖头的时候,这对才子佳人的故事就算是修成了正果。就像童话故事里说的那样,“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冯梦龙的说法是“自此夫妻合美,不在话下。”其实是一个意思。但就像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在童话里一样,秦观与苏小妹的幸福生活也只能在故事里。

封建时代的女子哪有故事里的苏小妹这么幸运,事实往往是,不到被揭开红盖头的那一刻,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是会嫁给痛苦还是会嫁给幸福,连苏小妹这样的才女也不例外。所以南宋那个有名的才女朱淑真就因为所嫁非人,也就是嫁给了痛苦,才写下了有名的《断肠集》。生活中的苏小妹,也就是苏轼的姐姐八娘,虽然没有留下一本《断肠集》,但她的命运比那个留下《断肠集》的朱淑真还要惨。

根据苏洵的《族谱亭记》和《自尤》诗两篇作品可以知道,苏小妹被嫁给了他的表哥程之才。这个表哥虽然名叫程之才,其实一点儿都没才,更不要说像秦少游那样有那么大的才了,以至于婚后两个人一点共同语言也没有。这夫妻俩若没有一丝一毫的共同语言,这样的婚姻那真的是“死水微澜”了。因为苏小妹与程之才夫妻间没什么感情,所以公婆对苏小妹也不好。

后来苏小妹生下一子,生下孩子后自己却染上了病,但程家居然不给她医治,苏洵知道后很生气,就把小妹接回娘家调养。过了一段时间,程家居然又以其“不归觐”为由,把苏小妹的孩子给抱走了。这爷爷家要抱孙子走,外公也没办法,苏小妹情急之下,旧病复发,三天后就病逝了。苏洵因为这件事与程家断绝来往,并后悔地说:“汝母之兄汝伯舅,求以厥子来结姻。乡人嫁娶重母族,虽我不肯将安云。”就是说这门表亲间的婚事我开始就不情愿,无奈亲戚的面子难驳,这才铸成了如今的大错!

从苏洵的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他已经意识到近亲结婚不是什么好事儿了,这苏洵钟爱的才女苏小妹就是给这近亲结婚给害死的。早知道,像小说里那样,嫁给江苏高邮的秦少游岂不是好!

可惜,苏小妹结婚的时候,事实上秦观这时候才六岁,他还根本不认识苏家的任何人,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蜀中,有一位比他大十三岁的苏小妹,会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里,会和他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如果有来生转世,我想苏小妹一定是会愿意遇见秦观、爱上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秦观最有名的词句了。我觉得这就像是为他和苏小妹写的,他们俩之间在活着的时候没有一朝一暮的相会,在死后却被民间传说赋与了上千年的情缘,这样的情,才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了!

所以让我们祝愿,祝愿所有美丽聪慧的“苏小妹”,不论生在何时,身在何处,都不要再错过她生命里的那位“秦少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珍妃临死前说了三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光绪十五年的时候,和姐姐瑾妃一起进入到了皇宫,册立为珍妃,后来慈禧太后在六十岁的时候,就册立珍妃为晋珍妃,光绪帝在1984年的时候就卖官卖爵,跟慈禧太后对着干,之后就降为了珍贵人的称号。光绪1900年,因为慈禧太后不想带着珍妃把珍妃投到了井中,只活了24岁,其实太后表面上是封她为了贵妃,就这样下葬

  • 慈禧是如何将珍妃塞进10寸的井里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珍妃井是故宫的一个重要景点,而且有关珍妃井的灵异事件都被传的神乎其神:说到晚上珍妃的冤魂就会从井口爬上来,弹琴、唱歌,哭诉自己的悲惨机遇,着实令人背上一阵发寒。因此,就有传言说故宫每天傍晚闭馆之前,第一件事就是用铁棍锁了珍妃井。想必很多看过珍妃井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珍妃井的井口不过10寸,按理说不可

  • 慈禧太后的民间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了庆贺她的七旬寿诞,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匠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听后勃然大怒,拍桌吼道:“反了!反了!小小百姓,竟敢要量我龙体,这……这……这还了得!统统与我绑出去斩首示众!”话

  • 慈禧太后情史大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近半个世纪,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是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太后,26岁就守寡,不到30岁就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一直到死,其间将近半个世纪,对于正史只记载了慈

  • 慈禧太后和水饺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饺子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俗美食,象征着团圆、喜庆。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一系列吃饺子的习俗,像除夕吃饺子、破五吃饺子、入伏吃饺子、冬至吃饺子,还有好吃不如饺子……在中国有关饺子的记载最早在汉代。60年代中国新疆的一座唐代墓葬中,曾挖掘出一只木碗,碗里盛着保存完整的饺子,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饺子。如今

  • 达芬奇在历史上消失了2年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全世界基本无人不晓《蒙娜丽莎》这幅画作,它的作者达芬奇不止在艺术领域,在很多方面都有建树,甚至他的一些想法,在如今看来都十分的先进,前卫。在大量的游戏,动画等虚幻作品中,达芬奇出现过,且身份特殊。在《刺客信条》,达芬奇帮助埃吉欧还原了阿泰尔改良的袖剑;在动画《天才眼镜狗》中,达芬奇和主角是跨越时间的

  • 贝多芬的五位绯闻女友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与世长辞.他的助手安东·申德勒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三封从未寄出的信件,这三封信是贝多芬写给他永恒爱人(Immortal Beloved)的情书。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致永恒的爱人》节选:早安,七月七日你就这样占据了我的思

  • 古代女子与丈夫同房前一定要看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很多女子在出嫁之前,都不知道自己要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别说对于洞房花烛夜之事会有所了解了,所以,很多女子在洞房花烛夜之前对于小登科之事都是一无所知。但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女儿在洞房花烛夜当晚闹出笑话,很多父母都会在女子出嫁之前偷偷塞给她们一本书,

  • 高阳公主和辩机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阳是唐太宗李世民比较喜欢的一个女儿,平时对她也是比较放任,所以就造成了高阳十分典型的公主性格。什么叫典型的公主性格?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刁蛮,二是任性,三是单纯,概括为一句话:很傻很天真。古代的公主表面上看起来金枝玉叶,锦衣玉食,可从政治上来讲,公主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礼物。皇帝看谁顺

  • 杀人如麻的吴起为了得到重用牺牲了妻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将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他一生都热衷于功名,为了当官,他可以杀妻子、乡亲,不回家给母亲守孝;可他为何对士兵如此之好?是单纯的爱兵如子吗?还是想要获取信任,让他们为自己卖命?一、杀人如麻,母亲去世都不回家 吴起是卫国人,从小就胸怀大志,要做国家的栋梁。可他花钱大手大脚,几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