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袁黄逆天改命成功了吗

袁黄逆天改命成功了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4/1/22 9:51:29

现在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国学,随国学复兴,还带动了一大批自称对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之类学术研究之大成者,成为为人传道受业,消灾解困的大师。不少人找大师算命,求个心安理得。

在明万历年间,有一人名叫袁黄。这袁黄幼时丧父,与母亲依为命,他最初学习的是当时最热门的职业,读书科考。

有一天母亲对袁黄说:“儿啊,你今后不要读书了,改学医术吧,一来可以自己养生,不要像你爹那样早早地走了,二来可以治病救人,并且学习一门手艺从而成为名家,也是你爹的夙愿。”古时的人讲究百善孝为先,孩最听父母的话,况袁黄还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单亲家庭,母亲的话简直比旨还管用,于是袁黄就弃举从医。

袁黄的母亲十分心善,平时除了做家务活做点手工补贴家用之外,最爱拜佛念经,每逢初一十五还到附近的慈云寺礼佛。所谓人有旦夕祸福,眼看着这月十五要到了,袁母生病了,卧床不起。到了十五这一天,老太虽身患疾病,却不忘礼佛之事,袁黄见母亲行动不便,就替母亲去慈恩寺给佛敬香。

袁黄在慈恩寺礼佛完毕,正欲回家,突然看到了一位老人。这老人鹤发童颜,仙道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袁黄就对着老人施了一礼。老人打量了一下袁黄,对他说道:“看你相貌本应该是仕途中人,怎么没有读书呢?”袁黄就告诉老者原因,并问老者姓名故里。老者说自己姓孔,是云南人,得到了邵子的《皇极经世》正传,命中注定这皇极数是应该传给袁黄的。

袁黄回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觉得这老人不是凡人,告诉袁黄要好尊敬善待他。于是袁黄又找到了老人,问了他几个问题,老人皆推算准确,袁黄彻底信服,就依老人之言开始读书。老人又为袁黄推算了科举的名次,说明年县考多少名,府考多少名,提学考多少名,结果二年真的一一应验。之后孔姓老人又为袁黄推算了一生的命运,说某年考试名第几,仕途怎样,什么时候致仕还乡,并说他一生无子,五十三岁而亡。袁黄恐怕忘了,便用笔一一记下。

从此之后,袁黄的生命轨迹果真如同孔姓老人所推算的一般,丝毫不出其左右,袁黄也就愈发信服那位老人,觉得人生果真是进退有命,迟速有时。因此袁黄也就不再动去追求什么,反正一切已经注定,不能更改。

有一天,袁黄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两人在一间房里对坐了三天三夜。云谷禅师发觉袁黄此人有些不对劲,就问他:“凡人之所以被称之为凡人,是因为有太多的妄念,你坐了三天,却没有生出一丝妄念,这是为何?”

袁黄就把孔姓老人给他推算并且一一应验,此后便再无妄想的事告诉了云谷。云谷听后对他好一顿嘲笑,袁黄赶忙问云谷嘲笑他的原因,云谷告诉他人的命运的确是有定数的,但是有两种人是不会被命运所左右的,一是极善之人,一是极恶之人,袁黄这些年来知道了命数却不做一丝反抗,因此而嘲笑他。

袁黄一听云谷的话,便知道云谷可以帮他,连忙问怎么可以改命,云谷就引经据典的分析了一番,然后问了当初孔姓老人都推算出了什么,袁黄说了之后,两人就分析了原因,为何无子,为何职不高,为何五十三岁而亡等等。通过分析,袁黄发现原来这些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无子是因为自己情绪不好,生活习惯不好等等,官职不高是因为不会为人处事。

见袁黄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云谷便告诉他了改命之法,并不复杂,修身积善而已。于是袁黄便发下誓言,用做三千件善事以求登科,从此做一件善事,就记录下来,做一次坏事或者不利于修身的事就减去一件,果然第二年礼部科举就考了第一,而孔姓老人为他算定的应该是考第三。袁黄见改命有效,就将行善之举一直保持着,经过了大十年才做完了这三千件善事,之后又用做三千件善事许愿得一子,果然就生了一个儿子。

袁黄见识到做善事的好处之后,带动全家人一起做善事,许下做一万件善事以求中进士。没过多久袁黄就中了进士,但他十分苦恼何时才能做完一万件善事,一天夜里袁黄睡觉时梦到一个仙,他就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神仙,那神仙告诉他只是减少农民的税收,就抵得万件善事,后的袁黄依言而做。

这个故事出自《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之学》,作者便是袁黄,至于这个故事的真伪无从考证,只是作者在书中说道写此书时已经六十九岁,远远超过了孔姓老人为他推算的五十三岁之数。

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别人有所帮助是好事,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去伤害别人也是一种好事。有些人可能知道自己的缺点,但就是无法改正,我相信此书会让你有些想法的。

袁黄写《了凡四训》是为了教子,这本书分别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方面阐述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改变自己,改变命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灭了卫青全家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青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的舅舅,在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中,他曾七战七捷,他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又为大汉开疆扩土。卫青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其去世后,谥号为烈。卫青在汉匈之间战争是做出很大贡献的,在当时的卫青,可谓是在大汉朝中仅居汉武帝一人之下的军政人物。不过卫青虽然位高

  • 平西王吴三桂到了晚年为何要造反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吴三桂马不停蹄地赶往京城勤王,却只得到了大明已亡的消息。为了寻找新的靠山,吴三桂最终投靠了满清。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吴三桂拥有当时最强的军队——关宁铁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后面的事情证明,吴三桂确实是一条听话的狗。在此后的十几年,吴三桂先是被派去平定了西北的叛乱,又转头南下攻灭了张献

  • 太白金星与太上老君是兄弟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同样都是古代神话传说当中的两位神仙,而且在很多电视剧里面都是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从形象上来说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而且称呼里面都有“太”,这就让人很容易将他们两人弄混。那么究竟,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这两位神仙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分别是两位怎样的神仙呢?太白金星本来是

  • 古代死囚的断头饭为什么会有生肉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历朝历代,古人对于死者基本都非常宽容,大多抱有“死者为大”的观念。比如古代王朝极为重视的爵位和官位,就对死者毫不吝惜——生前经历千难万阻才得到公侯爵位的,死后极有可能被皇帝追封为王;生前只是普通一二品官员的,死后也可能追赠三公之职。对于死者的宽容,其实源于古代先民对于生命的重视,那时医疗水平差,

  • 周瑜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认知里面,周瑜和诸葛亮是水火不容,针锋相对的两个人。周瑜小气又嫉妒,最后被诸葛亮气死了。其实啊,周瑜的死亡和诸葛亮没有关系,他是因病而亡。而历史上记载的周瑜是一个大方,不拘小节的人;诸葛亮呢,是一个严谨的人。诸葛亮一生中都没有什么亲自带兵的经历,大多数都是留守。他们两人一生的交集很少。赤壁之

  • 日本神武天皇真的是徐福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将自己国家的君主称为天皇,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而在日本古代的神话中,有第一代天皇,他们称之为神武天皇。而根据一些历史信息,有人猜测,日本就是徐福当年带走的五百童男童女所建立起来的国家,那么徐福会不会就是神武天皇?日本文化中这个第一代神武天皇,到底和徐福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徐福精通各方面的知识,在

  • 康熙死前为什么点名要隆科多陪葬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有部电视剧特别火,叫做《庆余年》,里面出现了大量权谋、宫斗戏,长公主一个眼神,侍女就出去默默杀掉了知情者;皇太后一个眼神,公公就给长公主来了一个耳光;皇帝一个眼神,大臣吓得跪求告老还乡。真是“一入宫门深似海”,不小心说错了一个字,下一秒就一命呜呼,掌权者的心比那海底针还难摸清。这不,康熙帝临终前

  • 清朝皇帝为什么一个比一个短命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后的一个朝代了,对于这个朝代我们是又爱又恨。爱主要是因为清朝有着独特的满足文化,先皇们的一些仁厚,接二连三的开启了盛世。而狠主要就是闭关锁国,无知,腐败无能,屡次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负。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清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怂,寿命一个比一

  • 古代的光棍问题如何解决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男性和女性性别基本上都是不成比例的,男性会比女性多出很多。这就导致了很多男性极有可能一辈子都打光棍,而且很多男人还妻妾成群,这些光棍门的机会就更加少了。如果男女比例出现失衡,极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那当时的政府是用什么办法解决光棍问题的呢?当然古人用的部分方法并不适用于我们现代,但在当时算是帮了一

  • 古代女大十八变是有哪些变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这里的“十八”,即非专指年龄,也非确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义。类似日常生活中众多含有“十八”的词语也没有具体数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八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