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乾隆吃的鸡蛋为什么要十两一个?看大臣怎么回答?

乾隆吃的鸡蛋为什么要十两一个?看大臣怎么回答?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4/2/3 11:59:46

乾隆吃的鸡蛋为什么要十两一个?看大臣怎么回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千年以来,一直就有一个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日三餐”…

…这些都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形容。对于饮食,中国人是非常重视的,不仅要吃好,还要吃饱,也要色香味俱全,同时更要有滋有味。

然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独特的,比较精辟的如:“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短短几句,就直接反应出中国人的整体饮食习惯。

那么,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饮食又是怎么样的呢?

皇帝身为一朝天子,担负着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使命,他不仅要每天按时吃饭,还要吃好喝好,只有这样,皇帝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朝政、管理国家。不过,皇帝的饮食肯定比普通的老百姓要好得多,即使大家没有见过真正的皇帝食谱,但从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得出来,那一道道菜,花样百出,甚至,有一些菜简直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尤其是清朝的满汉全席,数百道美食真的让人垂涎三尺。但是,皇帝吃饭却不称作吃饭,而称作“传膳”、“进膳”、“用膳”,并且,皇帝吃饭的时间也不固定,这要根据皇帝具体的活动时间来定。皇帝一般每天都会吃两顿饭,早饭是上午六点到七点左右,午饭是下午一点到两点左右,到晚上的时候,一般都不吃主食,会在下午六点的时候吃点点心。

皇帝吃饭的时候,太监都会在预定的地方摆好餐桌,当饭菜从御膳房端过来的时候,太监们会迅速按照规矩将饭菜摆放好,这期间,不能有任的差错。平常的时候,皇帝都是一个人用餐,除非有特殊的情况,皇上则会允许某人和自己一起用餐。

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每天消耗的食材,相当于:18斤肉加6升米。然而,当时的市斤与现在斤两有很大的区别,那时候的18斤肉相当于现在的21斤,六升米则将近10斤。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的食材,康熙一天吃得完吗?难道康熙皇帝的饭量有这么大?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么多的食材并非全是御膳房消耗掉的,更不是康熙一个人消耗掉的。御膳房每天只为康熙准备两顿主食,这是没有任何变化的,而且,是定点、定时的供应。可是,康熙不一定吃呀。

据记载,康熙不喜欢吃御膳房为自己准备的饭菜,他更喜欢在皇后的“内膳房”、嫔妃的“饭房”和上书房的“小伙房”中用餐。

那么,御膳房为康熙做好的这些饭菜,康熙不吃的话,难道要倒掉吗?

当然不会了,康熙自己不吃,但是,他会赏给某个嫔妃、某个亲、某个大臣、某个翰林学士,或者赏给侍卫房里的侍卫,甚至,赏给某个太监总管。将自己不爱吃的、吃不完的、以及吃剩下的饭菜赏给下人,这是清朝统治者的恩典和习惯,从康熙到慈禧一脉相承,无一例外。

在清朝的统治者中,康熙是比较节俭的,康熙四十六年的时候,御膳房就内务府报过一次总账。康熙一年的饮食花销折成白银是3781两,太后的“外膳房”、皇后的“内膳房”、各宫的“饭房”、各低级嫔妃的“塔塔”等,开销加起来则是97441两,将近10万两。

也就是说,康熙的御膳房一年花掉了几千两,而后宫嫔妃的小食堂则花掉了将近十万两。但是,乾隆作为康熙的孙子,却没有学会康熙的节俭,而学会了奢侈。据史料记载,在乾隆晚年的时候,一年在御膳房的饮食花销,就达到了两万多两银子。

根据马戛尔尼访华时的感受,他披露的数据则是:乾隆时期,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每家年收入是32两银子,支出是35两银子。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一年的开销是8两银子,所以,乾隆皇帝一年的餐饮费,就足够2500贫苦老百姓生活一年。

乾隆皇帝在御膳房一年的花销如此之大,其实,并不是因为乾隆吃得多,而是他吃得贵。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他想吃馅饼果子,就吩咐御膳房做一盘,结果,御膳房一预算,需要五十两银子,但是,嘉靖皇帝却笑着说:只需要五钱,就可以在东华门口买一大盒。

市面上五钱银子就能买一大盒的馅饼果子,御膳房却把预算开到了五十多两银子,真的是匪夷所思。在乾隆年间也出现过这样一件事,话说,乾隆每天都要吃三个煮鸡蛋,御膳房则把预算开到了三十两银子,乾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鸡蛋涨价了。

后来,有一天,军机大臣汪由敦进宫面圣,乾隆问他每天都吃些什么,汪由敦说道:“我家里很穷,早上起来就吃四个鸡蛋”,乾隆一听,惊讶地说:“鸡蛋一个要十两银子,四个就要四十两,我都不敢吃那么多,你家里那么穷,你还敢吃那么多。”

汪由敦看了看周围,一旁的太监正在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他知道自己如果说错话,就会影响太监和御膳房的人发财,也会连累到自己。于是,汪由敦赶紧解释道:“皇上,您吃的是好鸡蛋,一个即使是十两也不贵,而我吃的则是臭鸡蛋,三钱就可以买到一个。”

由此可见,不是皇帝吃的东西贵,而是人心不足呀。

清朝皇宫如此铺张浪费,但是,却还要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从太后到皇帝、再到皇后和各宫嫔妃、包括未出阁的格格和阿哥,都不能吃肉。这一天,他们只能用生菜叶子裹着白饭团当主食,好好纪念老祖宗建立清朝的艰苦历程...

...这样的节日,简直就是一种讽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于古人吃肉的7个历史典故!每一个都蕴藏人生哲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古人吃肉的7个历史典故!每一个都蕴藏人生哲理!奇妙奇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01公元前606年,郑国受楚国的命令派兵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大将华元领兵迎敌。战前,华元为了激励全军将士,命令杀了一只羊,用来犒赏士卒。宋军将士轮流上前领取羊肉,轮到华元的车夫羊斟的时候,恰巧羊肉分发完毕。羊斟没有

  • “古代第一女神相”是谁?汉朝时期的奇女子预言未来都成真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第一女神相”是谁?汉朝时期的奇女子预言未来都成真了!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许负有着“古代第一女神相”之称,她出生于西汉初年,是许望和赵氏之女,因为精通相术曾帮多位王公贵族相面,而且每次都十分灵验,久而久之许负的名字便传到了高祖皇帝耳中。古代相士是指以谈命相为职业的人,也就是算命

  • 揭秘:明末崇祯皇帝真的藏了很多“私房钱”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崇祯十六年十二月。这时候的北京城已然寒风凛凛,路有冻死骨已经不是新鲜事,连续的兵祸加瘟疫,已经让这个城市的精神先于躯体而泯灭,一切都在等待着结束。这时候一个名叫赵士锦的年轻人奉命担任工部营缮司的员外郎。他上任以后,首先接管的是

  • 日本天皇跟徐福有什么关系?日本第一代天皇真的是徐福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天皇跟徐福有什么关系?日本第一代天皇真的是徐福吗?下面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日本将自己国家的君主称为天皇,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而在日本古代的神话中,有第一代天皇,他们称之为神武天皇。而根据一些历史信息,有人猜测,当年日本就是徐福带走的五百童男童女所建立起来的国家,那么徐福会不

  • 高句丽什么来头?隋朝和唐朝为什么一定要灭他?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668年,75岁的李勣攻克平壤,俘虏高句丽王高臧,立国705年的高句丽宣告灭亡。50多年前,隋炀帝动员全国的力量,接连三次征讨都未能遂愿,如今,他的愿望被姨妈家的人实现,他总算可以含笑九泉了。对中国人来说,高句丽既是一个十分熟悉,也是十分陌

  • 揭秘:五虎上将的工资真的比曹操的五子良将低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时势造英雄,战乱出良将。自古以来,每到刀兵四起的乱世,虽然让天下百姓饱受战火纷飞之苦,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英雄豪杰用武之时。频繁激烈的战争,各路武装势力之间无休止的生死搏杀,客观上给武将人才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平台,三国时代就是一个这样的时代。曹操、孙权、刘备三个霸主,虽然各有千秋,但却有一个共同特

  • 三国“五虎上将”的名气比“五子良将”的大,为什么工资却比“五子良将”要少?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五虎上将”的名气比“五子良将”的大,为什么工资却比“五子良将”要少?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时势造英雄,战乱出良将。自古以来,每到刀兵四起的乱世,虽然让天下百姓饱受战火纷飞之苦,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英雄豪杰用武之时。频繁激烈的战争,各路武装势力之间无休止的生死搏杀,客观上给武将人才提供了一个

  • 隆裕是谁?为何光绪帝和隆裕大婚光绪要扑到她身上哭?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隆裕是谁?为何光绪帝和隆裕大婚光绪要扑到她身上哭?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光绪和隆裕两个人说起来都是慈禧太后的棋子,慈禧先将光绪当棋子,后来为了继续控制光绪这个棋子,又找了隆裕这个棋子来监视光绪。说到慈禧太后治国没啥大本事,夺权却是一把好手,满清的亲贵和大臣们被慈禧太后弄的一愣一愣的,

  • “没文化真可怕”!清朝时期一条铁路吓得人们像见了妖怪!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没文化真可怕”!清朝时期一条铁路吓得人们像见了妖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起历朝历代,那些常惹人笑的“没文化真可怕”典故。晚清落后挨打的几十年里,那些“没文化”的事儿,却足以让人在哭笑不得后,深深长叹一声。典型的,就是下面这几桩。一、同文馆坏风水两次鸦片战争后,挨了爆锤且被烧了园子

  • 蓝玉、胡惟庸、李善长如果一起造反,能扳倒朱元璋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蓝玉、胡惟庸、李善长如果一起造反,能扳倒朱元璋吗?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自古草莽出身,最终混成皇帝,大一统的王朝,在中国的古代史上,无非刘邦与朱元璋,小姐姐可以肯定回答,别说给蓝玉20w兵马,就是50w兵马。蓝玉与胡惟庸、李善长一起反朱元璋也不可能成功。为何这么说,且听鲜花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