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一代大侠为何被汉武帝灭满门?

一代大侠为何被汉武帝灭满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57 更新时间:2024/1/2 4:36:37

刘非(前168年―前128年),即江都易王。汉景帝之子,第一个中标的封王,当然是汉武帝最放心不下的江都王。

实际上,汉武帝对刘非的警惕,绝非是多疑。刘非此人,好勇斗狠,他是个天生的大力士,又喜欢招纳四方豪杰。而且,此人是个天生的军事家。汉武帝马邑道设伏失败,刘非就知道大战不可避免,当即上书,要求出塞攻击匈奴。

汉武帝如何肯答应?始终保持着对刘非的高度警惕。到了公元128年的冬季,刘非患病身亡,汉武帝这才长松一口气。

史家称,刘非是正常死亡。但与刘非前后脚,鲁共王刘余、长沙定王刘发,先后暴毙。三个封王在短时间内先后死亡,此事极是蹊跷。

更蹊跷的是,这时候有主父偃与徐乐入朝,他们将担承着打击封王的思想理论创新工作。但这俩活宝显然没有领会领导意图,他们的奏折洋洋洒洒,离题万里,谈论的竟然都是如何打击民间豪强。

被这两个书呆子一搅和,中国历史上名头最大的侠客郭解,悲剧了。

郭解,函谷关东著名侠客,生平抢男霸女,无恶不作说到这抢男霸女,无恶不作,就得岔开话题,解释一下侠客的原始意义。

侠者,夹人也。试想一个大活人,被活活夹起来,那叫多么的痛苦?所以古之侠客真正的本行,就是折磨人,羞辱人。

比如说大侠郭解,他生平是个暴脾气,走在路上,谁要是不小心看他一眼,不好意思,他就会立即杀掉你全家。起初郭解杀人,多少还能找出个理由,但他杀的人多了,人人害怕他,郭解却杀上了瘾,只能找点不是理由的理由,以满足他杀人的嗜好。

曾有一次,有个儒生到当地,坐在酒馆里闲聊,听郭解的几个门人正在激情洋溢地赞誉郭大侠:“说起那郭大侠,那可是了不起的大英雄、大豪杰。谁家的女人美貌,他按倒就睡;谁家的男人看他一眼,拔刀就宰。正所谓男儿行千里,微躯敢一言,砍头不过风吹帽,该死该活屌朝上,宁可床头抱美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此诚大丈夫也。”

儒生在旁边听得别扭,忍不住插嘴说:“照这么说,郭解其人,不过是个睚眦必报的凶徒,一个心理变态的杀人狂而已。这种人,有什么好称道的呢?”

郭解的门人听了,一声不吭站起来走了。不一会儿,郭解的弟子门人大批杀至:“刚才是谁公然诽谤郭解郭大侠?是不是你?我叫你诽谤,叫你再诽谤……”当场将儒生乱刀砍死,然后割下了儒生的舌头。

弄出人命来了,地方官不能不过问。于是有司把郭解叫去,问:“老郭,你跟领导说句实话,那个儒生,是不是你杀的?”

郭解哈哈大笑:“有没有搞错?我老郭何许人也?当世大侠也!你说,现在我老郭,还用得着自己动手杀人吗?”

有司问:“那到底是谁杀的,可不可以把凶手交出来?”

郭解一摊手:“兄弟,你这就难为我了。试想杀人这种事,谁会无缘无故地承认?就算是我的弟子门人干的,可他们自己不承认,我也没办法是不是?”

地方官叹息一声:“算了,以后不要闹这么大动静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主父偃和徐乐这俩活宝入朝,又把这起旧案翻出来了。

起因是,主父偃上疏,奏请把关陇豪强,全部迁到茂陵居住,一来充实京城,二来息免祸端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迁居是伤筋动骨的事儿,豪强搬了家,多半就会遭受惨重经济损失,从此豪强沦落为屌丝,纵然是想兴风作浪,也力有不逮了。

汉武帝是个高明的管理者,最喜欢的就是折腾别人。看别人闲着,他就不痛快,对此建议赞不绝口,当即批准。于是迁各郡国及家财在三百万以上的人家,悉数到茂陵。而大侠郭解,就在官方公布的迁居名单上。

但是郭解侠名天下,自然会有人替他说情。

来替郭解说情的,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

卫青对汉武帝说:“陛下,那啥,名单上出了点差错,那个郭解,他家境贫寒,就是个善良厚道的老百姓,咱们就把他的名字抹去吧。”

汉武帝哈哈大笑:“卫青,你忘了朕刚刚登基那几年,净干些什么了?

“朕当时夜走江湖,纵横天下,难道还没听说过郭解郭大侠的名头?更何况,他一介平民,竟然能通过你的关系,把门路走到朕这儿来,这是普通百姓能干得了的事儿吗?”

说到底,卫青终究是个脚踏垫起家的粗人,不懂官场规矩。如果他悄悄找到负责迁居的官员,把郭解的名字抹去,神不知鬼不觉,汉武帝也未必能够发现。可他直接去找汉武帝,反倒让汉武帝对郭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感兴趣,就把郭解的门人虐杀儒生旧案,又给翻了出来。

于是朝廷召开御前工作会议,对虐杀儒生一案进行重审。审理中,狱吏出身,曾有过海上牧猪经验的大臣公孙弘,发表了决定性观点。

公孙弘说:“郭解这个人,杀的人也太多了点。而且他杀人的理由,都是些不是理由的理由,甚至走在路上,有人看他一眼都要杀。说到儒生这个案子,的确不是郭解杀的,但却是他的门人下的手。这表明郭解已经形成了势力庞大的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非严打,不足以明纲纪。”

汉武帝:“此言甚得朕心,传旨,大侠郭解,灭其族!”

捕吏与军士冲入郭解宅门,郭解的门客及徒弟,顿时各施飞檐走壁的绝技,逃向四面八方。大侠郭解被执,与家人同时斩首。

杀了郭解满门,汉武帝刚刚轻松一点,忽然看到站在堂下的主父偃和徐乐,满脸炫功的表情。武帝顿时醒过神来:“不对,弄岔了,朕找你们这俩活宝来,搞理论创新,不是打击民间豪强,是那个啥,喂,我说你们两个,到底听明白没有?”

主父偃能够扳倒董仲舒,不是一般的有心计,一听汉武帝的话,立即醒过神来:“奏陛下,臣有个新的理论创新。”

汉武帝问:“怎么个新法啊。”

主父偃:“这个新理论,叫推恩令。”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花蕊夫人被两朝皇帝所宠幸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花蕊夫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女性,本姓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后主孟昶的贵妃,别号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不仅美若天仙,还很有才气,《全唐诗》里收录了数十首她所作的《宫词》。相传孟昶极为宠爱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喜爱牡丹,孟昶就在全国征集优良品种,令天下百姓开辟良田,广中牡丹,还说要让成都牡丹甲天下。花蕊夫人

  • 武则天有多少男人,她为何如此多情?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十四岁清丽脱俗宛如清水芙蓉的美貌很快就掳获了李世民、李治父子俩的心,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就入寺为尼过起悲苦孤寂的生活了。就在此时,与感业寺只有一墙之隔的白马寺里的冯小宝出现了。据史记载,俩人于俩寺共用的后山井台相遇,因俩人都是半路出家,干柴烈火根本无法抵御欲望的诱惑就这样燃烧在一起了,武则天回宫

  • 历史上盗墓中的诡异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发生的盗墓事件有很多,无不是为了其中的金银财宝而去的。有的时候盗墓还会发生一些灵异事件,那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历史上那些离奇诡异的盗墓事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赵匡胤口吐黑水北宋王朝灭了之后,洛阳有这么个盗墓贼,姓朱,后来有个外号叫“朱漆脸”,这外号就是因为这次诡异的

  • 金庸“天下五绝”原来相生相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笔下的一篇名作,电视剧有多个版本。其中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被誉为“天下五绝”,然这“天下五绝”其实是按照阴阳五行来设置的。东邪--黄药师;东属木,其色尚青。故黄药师住在桃花岛,桃即属木。书中曾

  • 朱元璋被老太大骂后为何盛情款待?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有一次出宫游玩,回来的途中銮驾路过一座桥时,被一位老太太拦住,老太太大骂朱元璋忘恩负义。朱元璋命令侍卫将人带到面前询问,听清原因后,朱元璋慌忙认错。并将老人带回皇宫,盛情款待。这位老太太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皇帝朱元璋主动认错?这还要从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的一场大战说起!

  • 俩哥们家臣通室间接催生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514年,晋顷公的大夫祁盈无意间发现他的两个家臣祁胜与邬臧居然“通室”(交换老婆),当即大发雷霆。自己身为堂堂公国的大夫,属下竟然做出这等苟且之事,颜面何存?祁盈当即决定拘捕这两个家臣,可是他的好友司马叔游却规劝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意思就

  • 唐朝以肥为美,杨贵妃被误会千年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的人给我们的特点的以肥为美。尤其是被封为唐朝第一美人的”环肥“杨贵妃,但其实历史上并未有证明她肥胖的证据,练舞出身的她体态匀称,最多有少少肌肉。关于杨贵妃“肥胖”的依据,主要有杨贵妃的体态以及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等等,文献中有「体胖

  • 为何故宫50年无婴儿降生?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中后期风雨飘摇,天下混乱。在宫里更是传出“故宫五十年不闻婴儿啼哭”,为何清末三代皇帝无一子嗣?难道是故宫风水的原因。故宫风水导致清朝皇帝绝后交泰殿被毁,故宫风水被破故宫有一处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天)和坤宁宫(地)之间。喻意“天地交感,繁育子嗣”,也

  • 十岁神童童子试,彻底征服主考官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万厉年间,有一个神童叫李本固,八来岁就能作诗写文章。李本固十岁那年,就参加县里举行的童子试。他大大咧咧走进考场,打开考卷一看,作文题目是《美在其中矣》,提笔就写,眨眼工夫就交了卷。主考官看看考卷上只写了“二龙里小芹家岂不美哉。”这一句话,气得把眼一瞪说:“只写

  • 爱上实践活动课的明朝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也不是个好差事,历朝历代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有不爱江山爱写诗的,也有不爱江山爱木工的。明朝皇帝朱厚照就是个奇葩的皇帝。明朝后期,出现了好几代昏庸的皇帝,特别到了明武宗时,朝廷上下已经病入膏肓了。朱厚照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十分顽劣,整天玩鸟钓鱼,他老子十分担忧继承不了皇位。这一点真让鉴定准了。明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