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朱元璋时代江湖寂寞?

为什么朱元璋时代江湖寂寞?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4/1/26 14:10:35

武侠小说最适合发生在哪个朝代?应该是各种矛盾激化最为激烈的年代。皇帝、忠臣、奸臣、宦官、百姓、民间组织、帮派……显然明朝是最合适的。

但令人大感意外的是,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除了架空历史背景的《连城诀》、《侠客行》、《笑傲江湖》、《白马啸西风》我们这里略过不谈,《越女剑》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末年,《天龙八部》发生在北宋后期,《射雕英雄传》发生在南宋宁宗朝,《神雕侠侣》发生在理宗朝,《倚天屠龙记》从南宋末年写到元朝末年,嘎然止于朱元璋建立大明前夕;

《鹿鼎记》、《鸳鸯刀》、《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的故事背景均为清朝,明确以明代为背景的,只有的一部《碧血剑》,但那也是明朝快灭亡的时候了。

金庸为什么不写明朝前期、特别是朱元璋时代的江湖与武林?这或许跟金庸个人的好恶有关,但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会发现朱元璋时代的江湖如果那时尚有江湖的话是多么的寂寞,波澜不兴,根本不适合江湖侠客与绿林好汉生存。

我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实未必。江湖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流动性。江湖永远是流动不居的,所以江湖中人才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叫做“走江湖”、“闯荡江湖”。热爱冒险的游侠、出没不定的盗贼、繁华的市井、过往的商旅、押送货物的保镖、暂时歇脚的客栈、游戏人间的浪子、漂泊的剑客、游方僧人、游手好闲的城市闲汉,等等,构成了永远也平静不下来的江湖。没有流动的江湖客,便不会有江湖。

但江湖社会的这一特征,是朱元璋无法容忍的,他建立明王朝之后,马上就镇压社会的流动性,以举国之力建设静止、安宁、井然的社会秩序。朱元璋相信,“上古好闲无功,造祸害民者少。为何?盖九州之田皆系于官,法井以给民。民既验丁以授田,农无旷夫矣,所以造食者多,闲食者少。”他的全部努力,就是要恢复这个他想象中的“上古”秩序。

为此,朱元璋全盘接过元朝的“诸色户计”衣钵,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分工,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民户务农,并向国家纳农业税、服徭役;军户的义务是服兵役;匠户则必须为宫廷、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各色户籍世袭职业,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

朱元璋又要求,士农工商“四民务在各守本业”,农民必须老老实实呆在农田上,不可脱离原籍地与农业生产,想弃农从商?那是绝对要禁止的;“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他们平日里,每一天的活动范围,都必须控制在一里之内,“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知”;就算碰上饥荒,逃荒外出,地方政府也有责任将他们遣送回原籍;从事医卜之人,也“不得远游,凡出入作息,乡邻必互知之”。

居民如果确实有出远门的必要,比如外出经商,必须先向官府申请通行证,当时叫做“路引”、“引”。法律是这么规定的:“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凡军民无文引及内官内使来历不明,有藏匿寺观者必须擒拿送官。仍许诸人首告,得实者赏,纵容者同罪。”凡离乡百里,就需要向申请通行证,经官府批准之后方许程。

如果居民不带“路引”、擅自出远门呢?后果很严重,被官方发现、抓获的话,轻则打板子,重则处死。洪武六年六月,常州府有一个居民,因为“祖母病笃,远出求医急”,来不及申办“路引”,结果途中被“吕城巡检司盘获”,“送法司论罪”。朱元璋得报,说:“此人情可矜,勿罪释之。”感谢皇上开恩。

还是洪武年间,朝廷“燕脂河,大起工役”,这个工程,累死了很多人,好不容易挨到工程完工,有一个工人却绝望地发现,他的“路引”不小心弄丢了,“分该死,莫为谋”。只好等死。幸亏督工百户可怜他,跟他说:“主上神圣,吾当引汝面奏,脱有生理。”替他求情,朱元璋说:“既失去,罢。”再次感谢朱皇帝开恩。但是,如果皇帝未开恩,恐怕那名工人就要被处死了。

除了外出之人必须携带“路引”,邻里也必须掌握出远门者的日程,他们何日离家,出外干什么活,按计划何日归来,都要心中有数,如果发现有人日久未归,需要向官府报告。洪武二十七年三月的一则榜文这么规定:“今后里甲、邻人、老人所管人户,务要见丁着业,互相觉察。有出外,要知本人下落,作何生理,干何事务。若是不知下落,及日久不回,老人邻人不行赴官首告者,一体迁发充军。”

农村中,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人,成了朱元璋严厉打击的对象。他亲订《大诰》,告知天下万民:“此诰一出,所在有司、邻人、里甲,有不务生理者,告诫训诲,作急各著生理。除官役占有名外,余有不生理者,里甲邻人著限游食者父母、兄弟、妻子等。一月之间,仍前不务生理,四邻里甲拿赴有司。有司不理,送赴京来,以除当所当方之民患。”

如果邻里对游食之人坐视不理呢?朱元璋说:“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其逸夫者,或于公门中,或在市闾里,有犯非为,捕获到官,逸民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好可怕!

城市中的游手也受到朱元璋的残酷镇压。他在南京修建了一座“逍遥楼”,“见人博奕者、养禽鸟者、游手游食者,拘于楼上,使之逍遥尽,皆饿死”。又下令:“在京但有军官、军人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的,卸脚;作卖买的,发边远充军。”蹴圆,即踢球。军人学踢球,竟然要斫掉双脚。

经过朱元璋苦心孤诣的努力,社会的流动性被成功地限制在最低程度,明初果然是一派宁静、死气沉沉,“乡社村保中无酒肆,亦无游民”。明末历史学家谈迁回忆说,“闻国初严驭,夜无群饮,村无宵行,凡饮会口语细故,辄流戍,即吾邑充伍四方,至六千余人,诚使人凛凛,言之至今心悸也。”

如此井然有序的中世纪社会,还有哪一个人敢出去“闯荡江湖”?此时就算还有一个“江湖”存在,也该是多么的寂寥、平静!

直到明代中后期,随着“诸色户计”制度的松懈,“洪武型体制”的逐渐解体,海外白银的流入,商品经济的兴起,“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社会才恢复了两宋时期的开放性、流动性及近代化色彩,江湖才重新活了过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大侠为何被汉武帝灭满门?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非(前168年―前128年),即江都易王。汉景帝之子,第一个中标的封王,当然是汉武帝最放心不下的江都王。实际上,汉武帝对刘非的警惕,绝非是多疑。刘非此人,好勇斗狠,他是个天生的大力士,又喜欢招纳四方豪杰。而且,此人是个天生的军事家。汉武帝马邑道设伏失败,刘非就知道大战不可避免,当即上书,要求出塞攻

  • 花蕊夫人被两朝皇帝所宠幸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花蕊夫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女性,本姓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后主孟昶的贵妃,别号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不仅美若天仙,还很有才气,《全唐诗》里收录了数十首她所作的《宫词》。相传孟昶极为宠爱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喜爱牡丹,孟昶就在全国征集优良品种,令天下百姓开辟良田,广中牡丹,还说要让成都牡丹甲天下。花蕊夫人

  • 武则天有多少男人,她为何如此多情?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十四岁清丽脱俗宛如清水芙蓉的美貌很快就掳获了李世民、李治父子俩的心,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就入寺为尼过起悲苦孤寂的生活了。就在此时,与感业寺只有一墙之隔的白马寺里的冯小宝出现了。据史记载,俩人于俩寺共用的后山井台相遇,因俩人都是半路出家,干柴烈火根本无法抵御欲望的诱惑就这样燃烧在一起了,武则天回宫

  • 历史上盗墓中的诡异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发生的盗墓事件有很多,无不是为了其中的金银财宝而去的。有的时候盗墓还会发生一些灵异事件,那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历史上那些离奇诡异的盗墓事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赵匡胤口吐黑水北宋王朝灭了之后,洛阳有这么个盗墓贼,姓朱,后来有个外号叫“朱漆脸”,这外号就是因为这次诡异的

  • 金庸“天下五绝”原来相生相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笔下的一篇名作,电视剧有多个版本。其中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被誉为“天下五绝”,然这“天下五绝”其实是按照阴阳五行来设置的。东邪--黄药师;东属木,其色尚青。故黄药师住在桃花岛,桃即属木。书中曾

  • 朱元璋被老太大骂后为何盛情款待?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有一次出宫游玩,回来的途中銮驾路过一座桥时,被一位老太太拦住,老太太大骂朱元璋忘恩负义。朱元璋命令侍卫将人带到面前询问,听清原因后,朱元璋慌忙认错。并将老人带回皇宫,盛情款待。这位老太太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皇帝朱元璋主动认错?这还要从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的一场大战说起!

  • 俩哥们家臣通室间接催生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514年,晋顷公的大夫祁盈无意间发现他的两个家臣祁胜与邬臧居然“通室”(交换老婆),当即大发雷霆。自己身为堂堂公国的大夫,属下竟然做出这等苟且之事,颜面何存?祁盈当即决定拘捕这两个家臣,可是他的好友司马叔游却规劝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意思就

  • 唐朝以肥为美,杨贵妃被误会千年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的人给我们的特点的以肥为美。尤其是被封为唐朝第一美人的”环肥“杨贵妃,但其实历史上并未有证明她肥胖的证据,练舞出身的她体态匀称,最多有少少肌肉。关于杨贵妃“肥胖”的依据,主要有杨贵妃的体态以及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等等,文献中有「体胖

  • 为何故宫50年无婴儿降生?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中后期风雨飘摇,天下混乱。在宫里更是传出“故宫五十年不闻婴儿啼哭”,为何清末三代皇帝无一子嗣?难道是故宫风水的原因。故宫风水导致清朝皇帝绝后交泰殿被毁,故宫风水被破故宫有一处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天)和坤宁宫(地)之间。喻意“天地交感,繁育子嗣”,也

  • 十岁神童童子试,彻底征服主考官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万厉年间,有一个神童叫李本固,八来岁就能作诗写文章。李本固十岁那年,就参加县里举行的童子试。他大大咧咧走进考场,打开考卷一看,作文题目是《美在其中矣》,提笔就写,眨眼工夫就交了卷。主考官看看考卷上只写了“二龙里小芹家岂不美哉。”这一句话,气得把眼一瞪说:“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