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八仙醉拳的故事

八仙醉拳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72 更新时间:2024/2/4 8:38:38

我国武术中有五醉:醉拳、醉刀、醉枪、醉剑、醉棍。它们的来历,据说与八仙有关。

那是很久以前,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青年,因为他从小就心性倔犟,力气过人,大伙儿都叫他“犟牛”。

犟牛不光犟,还聪明好学。他拜在一位拳术大师门下学习武艺。由于他勤于钻研,锻炼刻苦,武艺很有长进。可他终归年龄小,又练得晚,每次与师兄交手,总是被打倒在地上。

一天中午,天气很热,犟牛独自一人来到树林里。他在琢磨,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武艺赶上师兄呢?他躺在树下想呵想呵,突然,不远的树上传来一阵尖厉的猿啼。他寻声望去,见两只猴子正在撕打。一只像是彪形大汉,另一只却短小精悍,身材瘦矮。那“大汉”瞪着眼,张着利爪,一身杀气。

那“瘦子”却像得了重病似的,一副昏睡的样子。等那“大汉”狠扑过来的叫候,“瘦子”突然站起,一连几把,抓得“大汉”满脸开花。接着它身儿一纵,飞起一腿,把那“大汉”从树梢上踢到了地下,“大汉”滚起身,一瘸一拐地逃跑了。小瘦子一抖精神,也蹦跳着走了。

这场猿猴格斗,一下提醒了犟牛,他高兴得一蹿老高:“有招了!”就按自己的想法苦练起来。

半月后,正遇上他师父的师父来看望他们,让他们演练拳艺。轮到犟牛和他师兄登场的时候,这犟牛一下变成了病牛,只见他拖着歪歪扭扭的步子,摇晃着身子。师兄们都感到好笑,可是一和他交起手起来,就感到他的招法刚柔相济,指左打右,难以招架。一连儿个师兄全给犟牛打倒在地上。

师兄们刚要问他这是什么功夫,师父早已指着犟牛的鼻子喝斥起来:“我什么时候教过你这样的招式?我们的武艺要拳拳见规矩,步步有出处。你这样胡闹,岂不要败坏拳术门风吗?”

那老师父也说:“是呵!作为一个弟子,首先要处处听从师父的教诲。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可是武林中最忌讳的呀!”

事情过后,师父一气之下,把犟牛赶出了师门。

犟牛受到这么大的打击,回家后心里难过极了。他想:为什么徒弟非要和师父一模一样呢?既然这病拳可以胜人,为什么我不能练?

他的犟牛劲儿上来了,心想,走就走,我练我自己的。于是,他在村头开了一座名叫“醉倒八仙”的酒店。

人家喝酒,都是用碗喝,他不,硬要来客抱着坛子喝。人家喝酒,酒莱摆在桌上,人坐在筒上,他不,他的店里桌椅一般高,来客要背对背坐到桌上,在椅子上吃菜饮酒。更怪的是,人家待客都是双手端来酒菜,他不,他叫他的店伙计身体倒立,用两只脚送洒送菜。这样一来,他的店反而很快就名声远扬了。

这天一早,酒店刚刚开门,就从外而闯进了八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胖子还有个跛子,他们往桌上一坐就讨酒喝。

犟牛立即让伙计们前来照应,给他们每人两碟菜一坛酒。谁知,他们哪一个的酒量都够大的,从日出饮到了日落,又从日落饮到了日出,真算不出他们每人饮了几坛酒,反正院里那十大满缸全空了。酒力一发作,人人醉成了烂泥。

那个跛着腿、长着络腮胡的人结结巴巴地对店伙计说:“告诉店……店东家,这帐先……先赊着。俺醉了,叫……叫他来送……送送行!”

犟牛听到这话,气得毛发直炸!他跑到那八个人面前,指着他们厉声说:“喝了酒没带钱不要紧,说好的,我可以送钱给你们。说孬的,少一文钱也休想走出我的店门!”

一个腆着大肚儿的人,吐着酒气说:“卖酒的,你说好的,日……日后还帐,说孬的,揍你……一顿,再……再走不迟!”

这一句话把翠牛的牛性子惹起来了。他“哧啦”把袖子捋到肩膀上:“来,看看谁揍谁!”

这时,一个长得水灵灵的姑娘走上前来说:“你愿交手也好。俺逐个跟你交手,谁打倒你谁走。若俺们有一人让你打倒,马上还你十倍的酒钱。怎么样?”

犟牛听了,一阵冷笑:“嘿!那你们就备好银钱吧!”说着,拉开了架势。

一个抱着酒坛,嘴巴靠着坛沿儿的人首先走来。犟牛和他刚刚交手就不由得心中惊奇,这人手疾眼快,醉中藏法,行迹飘忽不定,拳法绵中裹针,只用一手就斗得犟牛难以招架了。突然,那人把酒坛口一下靠在了犟牛嘴上。“敬你个酒!”一口浓酒灌进了犟牛的肚里,呛得他一个趔趄。那人不再上手,摇摇摆摆地走出了门槛儿。

接若,一个须发雪白的老头儿说道:“老夫也要走了。”他冲着犁牛走来。犟牛欺他年老,上来就使了几个狠招,谁知那老头儿却是癫而不乱,慢而不散,犟牛还没领会怎么回事,就听“噗通”一声,被那老头儿的脊梁死死地压在了地上。老头儿拍着身子底下的犟牛说:“好舒适的牙床!”说完,他立起身,也悠然自得地走了。

就这样,又有五个醉鬼打倒犟牛后,走到了房外。屋里只剩那个长相俊俏的姑娘了。她咕噜噜又喝了两口酒,冲着犟牛笑道:“卖酒的,再截不住我,你可要输了!”

犟牛想,别人我打不过,打你该没有问题吧。结果,他让那姑娘三逗两逗,噗地闪坐在桌上,震得脑袋嗡嗡直响。姑娘格格格地笑道:“治你,跟摔个怀子一样容易!”说着,向外走去。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哄堂大笑。

犟牛心里的滋味就别提了。他咬牙切齿地追到房外还想争斗。可是,门前连个人影儿也没了。只听半空里有人说:“卖酒的,免送了!”他仰头一看,一行八人驾着云头飘飘然然地走远了。

他正在愣征,忽听小伙计们喊起来:“怪了,怪了!十个大空缸全满了酒啦!”

犟牛跑去一看,可不是吗!十口大缸里,清凌凌的酒差点没溢出沿儿来。那奇异的酒香却早已飘满了院子。犟牛一下省过味儿来,他猛地一拍脑袋:“哎!这不是八大仙吗?”

“八仙?你怎么知道?”伙计们一起问道。

“你们没见,那头一个和我交手的人,嘴巴老靠在坛口上,口对口不是个‘吕’吗?那就是吕洞宾!”

“对,对呀!那个老头儿是张果老,那个姑娘打扮的是何仙姑……”伙计们七嘴八舌地喊起来,“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和你打架呢?”

犟牛突然得意起来:“嗨!他们这是见俺苦练病拳,有意来教俺武艺的呀!”

“一点不错!”伙计们也想到了,“八仙的招和你那病拳还真是一个味儿味!”

犟牛这下喜了,他回忆着八仙和他打斗时用过的拳法。用了几天功夫,终于全记起来了,不用丝毫改动,就是一套招法怪异的好拳术。犟牛还给他逐段取上了个好名字,头一段是吕洞宾浪步让酒,第二段是张果老醉卧牙宋。后面是,何仙姑晃坛痛饮,曹国舅夺碗抢箸,韩湘子推杯换盏,汉钟离自斟自饮,铁拐李掀桌踢凳,蓝彩和摔杯醒酒。

这套拳术比犟牛原先的病拳一下又高超了许多。从此,方圆几百里就没有人可以胜过他了。他原先那些师兄们也纷纷从师父那儿跑来跟他学艺。

这就是最早的醉拳--醉八仙。

艺冠八仙

犟牛学会醉拳以后,为了敬重八仙,就把门头上那方醉倒八仙匾额摘下来了。并且其它兵器不练了,整天价开口就是醉拳,动手也是醉拳,别人都说翠牛成了“醉牛”了。

这一天,他请来铁匠,在酒店门前升起了火炉,要把他以前用过的刀、枪、剑、棍全化了,铸一块铁匾挂上门头。

就在炉火熊熊烧起,匠人要把兵器向火里投的时候,旁边走出一位白胡子老头儿。他叹着气说:“嗨!往日的犟牛,今日变作死牛了!”

犟牛心头一震,又惊又怒,走上来端详着这位老人,觉得似曾相识,可就是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他没好气地说:

“你的话,怎么讲?”

白胡子老头不卑不亢,平静地说:“我问你,你的醉拳技艺从哪里学的?”

“八大仙亲自传授的。”

“为什么他们单单授给你呢?”

“八仙见俺醉心地编练病拳,有意来提掣俺。”

“你的病拳又是哪位先生教的?”

“是我从猴子对打中琢磨出来的。”

“好!”老头儿寿眉一扬,“你过去自创病拳,不愧这辈牛大名;今日,不敢再创醉刀醉枪,岂不是死牛了!

“这……”

犟牛寻思了许久,觉得这老头儿的话有道理。他突然喝道:“停火,把兵器给我运到演武场去!

从此,犟牛就躲在演武场里,着了魔似地推敲起兵器来。用了整整两年时间,他把大杀大砍的刀术编成了醉式。

接着,就又揣摩起了枪法。总共八年功夫,他把醉刀、醉枪、醉剑、醉棍全创出来了。

一天早上,酒店刚刚开门,外面一下涌来八位客人。犟牛牛一看,正是八仙,急忙口称仙师,上前迎按。他让八仙坐到里面上次饮酒的地方,和上次一样靠着背坐到了桌上,又赶紧令人送来上等酒菜,与八仙一起饮着酒叙谈起来。

正喝得高兴,张果老忽然指着窗外的兵器架问犟牛:

“你还时常习练刀枪吗?”

一句话把犟牛问了个大红脸。他慌忙把自己如何经一位老者提醒,依照醉拳编创刀术枪术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八仙。

吕洞宾听了,将着胡须说:“竞有这样的新鲜事?来,我俩比试比试,看看你的醉剑技艺怎么样?”说着,他抽出了自己的宝剑。

犟牛想,试试也好,可以请仙人为他这刀枪醉术指点指点。于是他来到院子里,和吕洞宾刺起剑来。

犟牛的剑术法法似醉,变化多端。进攻时声东击西,防守时神传意发,那吕洞宾也不由得乱了手脚。犟牛看准时机,一个”醉鸦扑翅”,吕洞宾的宝剑“铮”地一声脱了手,飞得老高。

曹国舅见了,朗声说道:“果然不俗。来,待我测试一番你的醉刀术。”他把拂尘大扇一摇,说:“这就是阔叶大刀,看招!”

犟牛只好迎战。他的醉术更是高超,步碎刀活,突发楞停,逢击而避,乘虚而入。不下几招,犟牛又使出个“霸王敬酒”,把曹国舅的拂尘连胳膊别在了身后。曹国舅翻了两翻没有翻回来,大肚皮上汗珠儿都滚下来了。张果老笑着说:“国舅,快快服输吧。”

接着,蓝彩和从何仙姑的花蓝里取出一支长杆荷花,一抖,花瓣儿合成了亮闪闪的枪刃,花杆儿变成了枪杆。何仙姑接过长枪,跃到前面和犟牛比起了枪。犟牛形醉意不醉,步醉身不醉,跌跌撞撞地把她引到了屋里。辈牛使出了“贵妃醉酒”,让她“嗵”地坐在了上次她制倒犟牛的桌上,摔得她半晌没站起来。

看到这里,铁拐李早就坐不下去了,一抡拐棍和犟牛较量开了棍术。这一番车轮战,犟牛有些支持不住了。他卖个破绽,一棍打在了铁拐李的右腿上,咔嚓!这条好腿断成了两截。

犟牛慌了,扔下棍就跑过来。哪知铁拐李一口仙气吹上,轻轻一拍,好了。

只见曹国舅一边擦着汗,一边骂起来:“这是哪个老不死的给犟牛出这鬼点子,叫俺吃苦头!

张果老说:“国舅发什么脾气?再去练上几年,回来超过小辈牛,那才是真本事呢!”一番话把曹国舅说哑了口。他又拍着犟牛的肩膀说:“怎么样,超过仙人了吧?”

犟牛猛然发现,这就是八年前骂他死牛,点化他的那位老人,立即叩头谢起恩来。

曹国舅在一旁直翻白眼。

这时,韩湘子找来犟牛摘下不挂的那方匾额,模仿着原来的笔迹改了两个字,将“醉倒八仙”写成了“艺冠八仙”。

大家一起为犟牛悬在了门上。

从此,这神仙都打不过的醉刀、醉枪、醉剑、醉棍就一下传遍了全国,流传至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八仙大闹阳澄湖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位列仙班后去南海拜会了观音,然后准备启程返回各自的洞府。这时,八仙中最年长的张果老开口道:“诸位,我们难得相聚,匆匆散去很是无趣,不如现在我带你们到一个好地方去瞧瞧?”铁拐李笑道:“妙极!不知果老兄要带我们去往何处?”张果老回道:“凡间自

  • 吕洞宾崂山救牡丹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洞宾是八仙之中最为厉害的神仙,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吕洞宾救牡丹的故事。早先,崂山上并没有牡丹,就连下清宫里的那棵,据说还是当年昌洞宾从洛阳带来栽上的呢。吕洞宾怎么能从洛阳带来棵牡丹呢?这还得从唐朝说起。武则天做了皇帝后,自称“大周天子”.这年冬天,眼看她的生日就要到了,为了让天下百姓、地上万物都给她

  • 吕洞宾三戏牡丹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浪游江湖,随汉钟离权授于丹诀,点度成仙。他曾隐居终南山修行,后云游各地。关于他的传说中,除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还有戏牡丹花仙之说。相传,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山色奇秀,九峰回环,号称金庭洞天的桐柏山,发现大地抖动,房屋倒

  • 汉钟离鼓楼写匾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仙的传说源源不断,这汉钟离写匾,也是其中一则。雄伟、庄严的西安鼓楼,是古代三秦有名的建筑之一。飞檐翘角,构造精巧,十分壮观。鼓楼匾额“文武盛地”四字,更是堪称一绝,笔力雄健遒劲,飞蛟走龙,撇捺勾点,不同凡响,常常召来四方游客瞻仰、赞叹。相传古长安东城门口,住着一对老年夫妇,坐北向南开了一家客店。老

  • 铁拐李与磊石仑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桃花江附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与浮丘山相望,叫磊石仑。这山上有两块巨石上下相叠,然而中间悬空,在当地被称为奇景。来这里游览的人们都十分好奇,这一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上面那块巨石又是怎么着根的呢?关于这,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好多好多年以前,有一天深夜,一个上山打猎的后生走得累了,就躺在浮丘山的山顶

  • 张果老携酒赴瑶池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传说有一年,天宫瑶池王母娘娘要开蟠桃大会,邀请各路神仙于古历七月七日到天宫瑶池赴宴。各路大仙在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后,纷纷准备人间珍馐礼物,好到时向王母娘娘进贡。身在河池县灵官峡修炼成仙的张果老,也在被请之列,他在接到请柬后,骑上毛驴到处采寻礼品。他东到陈仓,南下广元,北上陇西,均未采到如意礼品,急得

  • 真武大帝是怎么修炼成仙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真武神原是自然星神,又具体改造为龟蛇复合像,龟蛇原是原始图腾,后来上升为人格神。关于真武修仙,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大海的西边有一个净乐国,国王清廉,善胜皇后善良,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太太平平。那一天,善胜皇后正在御花园里观景,忽见青天闪开一道口子。众位仙人捧出红红的太阳朝下一扔,一道金光飞到面前,变成

  • 狄仁杰智断除夕疑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故事发生在兰坊。狄公在那里当了四年县令,仍无升迁。除夕之夜,正伏在公案上批阅着公文。不觉打了个寒噤。他站起来将身上厚厚的皮袍裹裹紧,将槛窗推开。窗外大雪初霁,苍穹仍显阴沉沉的,一阵凛冽的北风吹来,几欲熄灭书案上那支蜡烛。狄公朝靠墙的那架大床看了一眼,床上茵褥枕衾铺得整齐。床下的火盆内火苗微弱。明天

  • 狄仁杰智断跛腿乞丐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宵佳节,浦阳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团聚欢宴,偏巧这时,街上死了个跛腿乞丐。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佳节,浦阳满城百姓喜气洋洋。大街小巷都挂起了彩灯,官府还扎起了鳌山,花灯十里,欢声飞扬。通衢市里更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路上行人,比肩摩踵,个个穿扮光鲜,喜笑颜开。下午,来衙舍拜贺的客人一批接一批,狄公苦于

  • 狄仁杰智断红丝黑箭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狄公在登州蓬莱县任县令时,理政事,导风化,听狱讼,察冤滞,及督课钱谷兵赋、民田收授等公务,与驻守蓬莱炮台的镇军互不干预。蓬莱为唐帝国屏东海疆,镇军在海滨深峻险要处筑有炮台,设立军寨。本故事就发生在离蓬莱县城九里的炮台军寨里。狄公在内衙书斋翻阅公文,渐渐心觉烦躁,两道浓眉紧蹙蹩,不住地捋着颌下那又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