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辽国萧太后的陵墓被盗数次,寿衣却无一人拿走

辽国萧太后的陵墓被盗数次,寿衣却无一人拿走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47 更新时间:2023/12/11 16:09:03

我们知道,在辽国时有一位十分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就是“萧太后”,本名萧绰,原姓拔里氏。在她摄政期间,将大辽国带进了最为鼎盛辉煌的时期。公元1004年,即统和二十二年,萧太后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之地为名,举兵伐宋。除了在瀛洲城遭到了宋军的抵抗之外,辽军可以说是一路势如破竹,同年十一月的时候,就打到了开封的门户之地——澶渊。后来的故事我们也熟悉了,宋辽双方在这里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双方达成合议,互不侵犯。

公元1009年,即统和二十七年,萧太后将政权归于辽圣宗,宣布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萧太后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并于次年,葬于“乾陵”。萧太后的一生可以说十分的传奇,但是在她死后,其下场并没有那么好。她的陵墓先后多次被盗,里面的金银器物早已经被盗掘干净。那么都是哪些人盗得,什么时候盗的呢?

第一次的盗掘是发生在金人领袖完颜阿骨打时期;据说太祖完颜阿骨打十分痛恨辽人,所以在后来将大辽灭了之后,他便下令将辽国皇室的陵墓全部挖掘,将里面的陪葬宝物全部洗劫干净,并将陵墓给毁坏掉。这其中就有萧太后的乾陵。

第二次发生在金国迁都时期;金国迁都之后,南方的盗墓贼闻讯而来,对该陵墓又进行了一次大清洗。第三次则是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这一次就不是什么盗墓贼了,而是生活在本地的民众,他们相互联合起来又将其洗劫了一遍。第四次是发生在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人打着研究古辽国墓葬群的幌子,开始对乾陵实施大规模的“扫荡”。

以上这四次盗掘可以说是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一些的,除此之外的一些小规模的盗掘活动,那就更数不胜数了。但是说来也奇怪,这些人盗掘萧太后的陵墓,把里面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可为何萧太后身上的一件价值34亿的寿衣却没有人要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一件怎样的寿衣,为何能价值34亿。

萧太后的这件“寿衣”,全名叫“黄金花丝镶嵌四凤纹寿衣”。它是由一片长约60厘米,宽约51厘米,肩宽39厘米的背襟;两片各长27.5厘米,宽25.5厘米,上弧颈9厘米的前襟;两只长21厘米,宽15厘米的短袖,用金丝线缝制焊接而成。全衣无领,只有宽约18厘米的半月形弧颈。

全衣重约3240克,共抽取近万根长约一米,直径约0.1毫米的金丝织布状织成。衣的前襟采用的是类似于缂丝与叠绣的方法,绣了浮雕状的两只飞腾对舞的金凤,外环围十朵缠枝莲图。其领口斜中心的位置也用同样的针法叠绣出两枝缠枝莲与两只腾飞的凤凰。

两只短袖上各叠绣一枝缠枝莲图。金衣背襟中心位置,也用缂丝兼叠绣技法叠绣光焰喷薄的太阳一轮,太阳左右两边各绣一只尾羽高飘,两翼劲展,腾挪舞蹈的飞凤。围绕中心图案,亦360度环布十组缠枝莲纹图。左右两只袖上亦各绣一组缠枝莲花纹。

此衣上面的图案众多,富丽堂皇,光彩耀眼。可以说,这件宝物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绝对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当然了,这些固然很美,但都是对于那些懂它价值的人而言的。在盗墓贼眼中,它无疑就是一件“破布”,他们在乎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的金银器物,而不是这样一件“破衣服”。可他们哪里知道,就是这样一件所谓的“破布”,却才是真正的宝物。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古玩市场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辽代皇室的陪葬品,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萧太后的这件寿衣。其实,就这件衣服的材质来说,并没有达到34亿那么多,但如果加上制作的手法和所穿之人的地位,那么34亿的价值也就不足为奇了。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标签: 萧太后辽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隆科多参加八王议政,是为了扶弘时上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隆科多,清朝,野史秘闻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八王议政可谓是全剧的高潮之一,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但是电视剧演绎的是足够精彩,更是将中国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刻画的是淋漓尽致,将人物的心理把握的是恰到好处,使人是越看越喜欢。在八王议政中,主要有两大势力反对雍正,一是以老八为首的八爷党,拉拢了关外的铁帽子王。二是掌握满北京兵权

  • 李隆基在逃亡时遇到了什么?竟唤起了他曾经的良知?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隆基,野史秘闻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进逼长安。年逾古稀的李隆基,未及通知朝中百官,于十三日凌晨带着杨贵妃姐妹、部分皇亲国戚、朝廷近臣及亲信宦官,在几千禁军护卫下,打开禁苑西门——延秋门,仓皇逃亡了。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个年迈的皇帝,危急之际,曾经的良知似乎苏醒了。逃亡途中,杨国忠要焚毁国

  • 窦燕山到三十岁还没子嗣,做了怪梦后广行善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窦燕山,野史秘闻

    窦燕山是范阳人,五代时期的人物,到了三十多岁时还无子嗣。 一天,窦燕山梦到爷爷与父亲对他说:“你要早修正行为啊,你没有儿子,寿命也不会久。”此后,窦燕山广行善事,还省吃俭用办书院,凡贫而志于学者,一概义务收留栽培。 学子中因窦燕山而显达者甚多,许多贫困朋友,各方贤士皆赖他维持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窦燕

  • 皇上驾崩后,单皇后竟被儿子强纳为妃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单皇后,十六国,野史秘闻

    皇后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在普通人眼中,皇后这个身份是尊贵的,遥不可及的。本来就是高高在上,在别人面前没人敢放肆。但历史长河里总有意外,是的,这个皇后就是单氏,被自己的儿子强行纳为妃子,需要天天争宠才能活下来,但是却不自己的亲生儿子理解,最后不堪受辱自杀了。单皇后家族能力非常强,虽然有强势的那一支,她

  • 官渡之战充满了偶然,曹操运气不一般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官渡之战,野史秘闻

    决定一场战争的因素向来复杂,除了取决于战争双方各自的统帅能力以外,还和手下战将的执行能力,谋士的奇谋诡侧,甚至其他的一些偶然因素,比如天气的影响。正如关羽发动樊城之战后,曹操令于禁率七营精锐前来支援,却因为遇到洪涝天气,反而被关羽水淹了七军。再来看看曹操,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与袁绍决战。但无论

  • 贾元春进宫多年都默默无闻,为何在死去的前三年突然被封妃?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雪芹,清朝,野史秘闻

    红楼梦一开始的时候,贾元春就入宫了,她在宫里生活了很多年,贾宝玉小的时候她就走了。这么多年,她在宫里一直默默无闻,无名声无事迹,冷子兴提到她的时候也只说她入宫做了女吏。秦可卿死前托梦说,贾元春的封妃不过是瞬间的繁华,转瞬即逝,还说出这个期限:三春过后诸芳尽。贾元春被封妃时是第一个春天,第三个春天过后

  • “三奇之命”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奇之命”生来与众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现代,野史秘闻

    最近小编在网上遨游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都对这个算命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也比较的简单,年纪大了知天命了,所以有的时候觉得命运不过如此,也有的还是想改改命的,所以也想算算自己的命,最近一直有人说算命的说他是三奇之命,那么这个三奇之命是什么哦,为何说这个三奇之命生来就与众不同呢

  • 李藐大骂诸葛亮,被刘禅直接砍头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李藐,三国,野史秘闻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不得不提,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对上承接了东汉,对下还开启西晋,这个时期就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三国时期。三国人才辈出,他们的诸多事迹也成为了后世的佳话。还有有不少人是通过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认识的三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很

  • 清朝历史上最孤独的皇后,20岁成太后,独自活到70岁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对于皇室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要保住江山,还有一个大事就是一定要有香火延续。否则后继无人,江山最终也不能是自己家的,所以为了能够让皇帝有足够后代,皇帝的女人就是多的数不胜数了。每一个皇帝都会有三宫六院,所以很多嫁给皇帝的女人,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皇帝的面,不过也有一些是非常幸运的,虽然是因为政治原因而

  • 曹操提出的“薄葬”是什么意思?又为何要给自己建72座陵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