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87 更新时间:2024/1/19 3:29:06

被任命为大将军的皇十四子胤禵在平定了西北叛乱以后,“九王夺嫡”的形势似乎已经明朗,这场历经数十年的夺嫡之争也似乎走向了终点,胤禵这位在当时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似乎就等着康熙皇帝临终的那道传位诏书了!

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皇八子胤禩等人制造了“死鹰事件”,用一只死鹰让“九王夺嫡”的最终结果再次变得破朔迷离,变得看不透、猜不透。

雍正王朝》作为一部对雍正皇帝正面演绎的历史剧,自开剧就基本确定了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储君位置。但在“九王夺嫡”的关键时期,康熙皇帝将皇十四子胤禵任命为手握兵权的大将军王,已经让人有点匪夷所思;“死鹰事件”出现以后,康熙皇帝不追究、不在乎的态度,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随着太子胤礽的二次被废,胤礽能够继承皇位的希望彻底断绝;皇长子胤褆被永远圈禁;皇三子胤祉主动退出夺嫡之争;皇八子胤禩经过康熙皇帝的数次打击,也基本失去了继位的可能;“九王夺嫡”发展到最后,竟然成为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这对“一母同胞”之间的“亲兄弟之争”。

西北战场取得绝对胜利以后,皇十四子胤禵在朝中的威望,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自然而然有了跨越式的提高,相对于这一时期没有差事领任的皇四子胤禛,胤禵和皇位之间似乎就只剩康熙皇帝的最后一口气了!

既然此时的胤禵似乎已经确立了皇储身份,那么他就肯定没有再制造“死鹰事件”的必要,这一点,皇八子胤禩明白,康熙皇帝更是心如明镜。

也就是说,“死鹰事件”的制造既不能完成对胤禵的致命一击;又无法改变康熙皇帝对于皇储的选择。

那么,皇八子胤禩制造此次事件的真正目的何在?

按照邬思道的分析,胤禩的主要目的在于政局混乱的制造,在于“浑水摸鱼”,在于对皇位争夺的最后一击。

邬思道的分析到底对不对呢?

按照邬思道的分析:

1、“十四爷率领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他,正好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口实。”

康熙皇帝在委任胤禵为大将军王的同时,还安排了年羹为川陕总督,负责西北粮草和军饷的集结中转供应;皇四子胤禛又是户部的该管阿哥,可以直接决定胤禵的粮草和军饷供应。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对于胤禵会利用“清君侧”的理由,发动武装政变的行为已经提前做好了预防,从根本上杜绝了胤禵兵变的可能。

也就是说,即使康熙皇帝想要彻查胤禵,胤禵不会也不敢拥兵自重,发动武装政变。

2、“八爷在这边联络呼应,立刻就是天下大乱。”

就胤禩和胤禵当时的关系来看,胤禵和胤禩能够再度合作的几率有多大?皇八子胤禩手中到底拥有多大的势力,能够和胤禵“联络呼应”?要知道,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还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站位,只是倾向而已呢!康熙皇帝虽然病重,但其毕竟还牢牢掌握着皇权。就连“回家养老”的佟国维都知道坚定站位于康熙皇帝之后,其余朝臣就会站在胤禩一边,支持“天下大乱”?

不可能!

3、“如果查办八爷,礼物又是十四爷的,八爷叫起撞天屈,九爷十爷推波助澜,立地就会祸起萧墙,到那时,皇上恐怕想善终都难。”

那一句:“有罪的,无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说明康熙皇帝已经明确了“死鹰事件”的背后真相,也已经明确了这次“死鹰事件”的真正目的所在。

康熙皇帝不愿意追查皇八子胤禩,真就是因为“恐怕善终都难”的顾虑?

并不是!至少,不尽然!

表面上看,康熙皇帝不愿追查“死鹰事件”的原因有三:

3.1、康熙皇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当前对于他最为重要的事情乃系大清皇位的传承,乃系江山社稷的安稳,而并不是一只“死鹰”带来的混乱局面。对于康熙皇帝而言,自己大寿之日收到带有严重诅咒性质的“死鹰”,这就是“大不敬”,就是“谋逆”,更是对于康熙皇帝皇权的严重挑战和威胁。

所以,康熙皇帝就更需要将不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皇权安稳更迭过程的安排,而不是追查一件非常明显的“死鹰事件”。

此时,再利用“死鹰事件”,控制和打压其余皇子势力已经不现实,也已经不允许了!

3.2、“死鹰事件”的主谋就是皇八子胤禩,康熙皇帝心中非常清楚。这说明昔日势力强大的“八爷党”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裂缝甚至内斗现象;“八爷党”中两位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胤禩和胤禵之间发生的内斗,对于康熙皇帝而言,对于即将而来的皇位传承,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康熙皇帝没必要清查“死鹰事件”。

3.3、当此关键时刻,康熙皇帝如果想要彻查“死鹰事件”,肯定不会再委派皇子担任清查差事;而无论委派哪位大臣担任这个差事,其手中都会拥有绝对的权力,甚至拥有对皇子生杀予夺的权力。

这无疑就会增加康熙皇帝对于皇位传承过程的“安排成本”,更会增加许多政变发生的不确定因素。

所以,康熙皇帝才会对“死鹰事件”不理会、不在乎!

4、“如今,大局稳对四爷有利;大局乱对八爷有利;十四爷更是盼着八爷和四爷打个平手,他正好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的胤禵和自己的关系,胤禩非常清楚,也就是说,“胤禵发动政变,自己联络呼应”的机会,胤禩并没有考虑!

既然康熙皇帝和胤禩都明确的了解胤禵没有制造“死鹰事件”的必要,所以康熙皇帝不会彻查此次事件、政局不会混乱的结果,胤禩也肯定能够想到。所以,“混乱局面”的制造,也不是皇八子胤禩制造“死鹰事件”的目的。

那么,胤禩的真正目的何在呢?或者,胤禩为什么制造“死鹰事件”呢?

(大胆猜测一下,不喜勿喷!!!)

这次“死鹰事件”就是皇八子胤禩在康熙皇帝的直接授意下,按照康熙皇帝的意愿发生的!

而且,康熙皇帝让胤禩制造“死鹰事件”的理由是“斩断胤禵继位的可能”;条件是“让皇八子胤禩继承皇位”。

有何依据呢?

1、如何才能有效制约胤禵和胤禩对于胤禛承继皇位的巨大威胁?

给予皇八子胤禩能够继承皇位的暗示,让皇八子胤禩利用自身强大的势力消除胤禵武装政变的可能,并让其维护康熙皇帝最后阶段的稳定和平和,让其不再以皇四子胤禛为敌,就能做到!

2、皇八子胤禩为何能够相信康熙皇帝的安排?

在康熙皇帝未单独召见隆科多之前,皇八子胤禩和隆科多,和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这些都是能够保证胤禩能够继承皇位甚至发动政变而登基为帝的仰赖力量。

“朝廷委任、皇上钦封”的丰台大营主帅成文云,就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就是皇八子胤禩的坚定支持者,康熙皇帝既然没有传位于胤禩的打算,为何要将丰台大营这个几乎能够决定皇位归属的武装力量交给胤禩的人呢?

这就是康熙皇帝用以让皇八子胤禩相信自己安排的重要筹码。另一边,康熙皇帝并未将皇四子胤禛手中的“钦差关防”收回,就是为了让胤祥再次夺回丰台大营的目的所在。

和成文云一样,隆科多也是康熙皇帝用以稳定胤禩,让胤禩相信并接受自己安排的专门部署。只不过,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康熙皇帝又亲自将隆科多拉了过来。

所以,“死鹰事件”乃系康熙皇帝为了保证最后时期的朝局稳定,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更为保证自己能够“落得善终”而刻意安排的一次登峰造极的帝王心术安排;而皇八子胤禩只是康熙皇帝迫不得已,用来“以毒攻毒”的政治牺牲品罢了!

标签: 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朱三太子”真的早饭过吗?历史上他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三太子,明朝,野史秘闻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7个儿子,第二子,第六子和最小的儿子死得早,只剩下四个,所以兄弟排行发生变化,五儿子朱慈焕成为老三(和老四同岁),所以真实的朱三太子是朱慈焕!朱慈焕出生于公元1633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将四个儿子送走后,砍死砍伤公主后跑到煤山自尽而死,此时的朱慈焕年仅11岁

  • 她是有名的红颜祸水,九个男人都是因她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姬,春秋,野史秘闻

    古人云红颜祸水大多薄命,然而在春秋时期却有一个例外,她被世人称为狐狸精,淫乱成性,让无数诸侯迷魂颠倒,九个男人因她而死,但她最终却逃过薄命的结局,得到善终。这位女子,叫做夏姬。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同时也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夏姬本姓姬,她是周朝皇族的后代。夏姬在出嫁以前就与自己的兄长私通,但不久之后她

  • 武则天为什么偏偏独爱《大云经》?还说自己是弥勒佛转世?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武则天,野史秘闻

    武则天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不仅仅意味着一份前所未有的殊荣,更加意味着她所面临的阻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唐朝之前的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一位女性皇帝。在那样一个以男权秩序为基础的社会,武则天面临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武则天才需要把自己神化,就如同刘邦说自己是赤帝之子,才能迷惑

  • 曹操把7个女儿嫁给同一人,他目的何在?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古代女人地位很低,并不像现在一样可以恋爱自由,结婚自由,更多的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为婚的例子不在少数。他们讲究门当户对,达官贵人的千金自然要嫁给同样身价显赫的公子,老百姓的孩子很难嫁娶豪门的子女。三国时代同样也是如此,貂蝉配吕布,地位崇高的孙尚香自然而然嫁给刘备,但当时权倾天下的曹操有七个

  • 刘伯温预言“遇顺则止”是什么意思?朱元璋问刘伯温的问题最后都应验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刘伯温,朱元璋,野史秘闻

    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评价可是十分难以相处的,稍不留神就会被杀掉或者被诛杀九族!这也可能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朱元璋从小给地主放牛,而且因为穷苦出家当和尚,可见出身有多么卑微。而后来的时候跟随农民起义军一起起义,一步步从普通小兵当上了皇帝,可见有多么艰难。而那个时候他也深知他的皇位来之不易,很大限度

  • 美男子潘安是怎么死的?疑似被丑后贾南风陷害?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朝,贾南风,潘安,野史秘闻

    据说潘安每次出去游玩,总有一群女子追着他。追着潘安的女子们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掷果盈车”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世说新语》)漫画中的潘安。网络图美貌绝伦的潘安,还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潘安对老婆痴情得很,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还念

  • 明朝逃兵三年内竟高达120万,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逃跑加病故的士兵,三年内高达120万,其实大部分都逃逸了。对于这则历史知识,你敢相信吗?明英宗正统三年,当时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正巡抚河南、山西,因为河南省遭了灾荒,于谦便上疏朝廷,请求暂停“清军御史”(也就是清点全国军兵的钦差)在全国的活动,让他们各回原处。其中提到,这些清军御史到全国清查各个

  • 太后被邻国皇帝毒死,儿子为何还向邻国求婚?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小梁太后,西夏,野史秘闻

    历史上有这样一件奇葩的事,身为一个国家的执政皇太后,居然被宗主国皇帝毒杀,简直是震惊国际,居然没有引起动乱,更没有引起两国战争,大概会有读者菌说,那这个太后怎么混的,居然混这么惨?好歹一国太后,拥兵数十万的西陲大国,也不是你说毒死就毒死的啊!这个太后就这么被毒死了,她的皇帝儿子都没意见?就不嫌有失国

  • 刘禅愿意娶张飞的女儿,为什么不愿娶关羽的女儿?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三国,野史秘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先从政治联姻来讲,刘备为汉中王时,关羽镇守荆州,张飞在成都陪刘备,魏延镇守汉中。这种安排说白了,对张飞独挡一面的问题,刘备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当年在徐州,就是张飞要作死的。但毕竟张飞是刘备的拜把

  • 周武王推行了一种制度,让姜子牙苦涩难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商朝,野史秘闻

    《封神演义》里,姜子牙被原始天尊派往凡间辅周灭商,大功告成之后,姜子牙祭出封神榜,大封神仙。可是封完神,姜子牙尴尬了:作为辅周灭商第一功臣,封神榜里却没有他,他既非神,又非仙,只能呆在凡间。不久,周武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种制度,把姜子牙推到了更加尴尬的地步。(姜子牙)周武王推行的是分封制,就是把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