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有关炎帝的传说 炎帝与上党地区传说

有关炎帝的传说 炎帝与上党地区传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3/12/7 1:22:27

炎帝华夏始祖之一,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炎帝兴起的姜水在上党

“炎帝以姜水成”,这是学术间考察炎帝发祥地所在的一个重要的文献依据。但姜水在哪里呢?我们发现,在上党地区太行、太岳之间就有一条河叫姜阝水。这里是炎帝传说极盛的地方。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在以“太行之山”为“之首”的群山中有座陆山,“姜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这与同在一经中、发源于“发鸠之山”的漳水的流向是完全相同的。

《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这是见于文献最早的、有明确方位记载的姜水,少说也比郦道元的记载早八、九百年。尽管年长日远,已无法确指其所指是现在的哪条河,但其方位在太行、太岳之间则是可以确定的。而且发现这条叫作“姜阝水”的河流,同时还可以叫作“郯水”(见《山海经》郭璞注)。“郯”字从“炎”,这不能不使我们联系想到它与炎帝的关系了。

炎帝与上党地区传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姜阝水与炎帝的联系不是孤立的存在,在上党地区,即太行、太岳之野,分布着大量与炎帝族有关的村落地名,同时还有大量有关炎帝活动的遗迹与传说。如《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郭注:今在上党郡长子县西),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古史记载炎帝一名伊耆氏,伊、耆叠韵,急言之可谓“伊”,亦可谓“耆”。罗泌《路史·国名记》及罗苹《禅通纪》注,都认为神农所国之“耆”,就是文王所代之“耆”。“耆”《尚书·西伯勘黎》作“黎”。

《周本纪》“明年败耆国”,《正义》引邹诞云:“本或作黎”。孔传以为黎“在上党东北”。孔颖达曰:“黎国,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黎亭是也”。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古迹考一》以为古黎国“盖长治、壶关、黎、潞诸县皆是也”。此一带传炎帝神农故事。

所谓黎亭,即今长治县北黎岭,俗称黎侯岭为羊头岭,相传炎帝建国处。沁水之滨,古有伊氏邑,战国属赵国,或亦伊耆氏之遗迹。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沁水流域的下川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16000年至24000年的原始磨盘残片与石锛,磨盘是用来加工谷物籽粒的,石锛可以用于斩草,这应该是与农业相联系的。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籽粒加工工具。《管子·轻重戊》说:“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所谓“淇山”,就是淇水发源之山,在今晋城市陵川县境东北。在此地之南,即所谓“淇山之阳”的地方,发现略早于下川的人类活动遗址。《元和郡县志》卷十五“长子县”:“神农城,《后魏风土记》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高平县”:“羊头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海经》云神农尝五谷之所。山形像羊头”。又说,“炎帝庙在县(高平县)北三十五里羊头山”。卷四十五“上党县”也说:“羊头山,《郡国记》云: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泉。南带太行,又有散盇(加“艹”头),即神农尝谷之所也”。又说:“神农井在县(长子县)南五十里,出羊头山小谷中。《上党记》云,神农庙西五十步,有石泉二,一清一白,甘美,呼为神农井”。顺治《潞安府志》卷一“长治县”:“百谷山,在郡东北十三里,神农尝百谷于此,立庙祀之”。

顺治《潞安府志》卷一“襄垣县”:“百谷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亦以神农尝谷而名”。顺治《潞安府志》卷一“潞城县”:“凤凰山,一名天冢冈,在县西北五里。相传神农时,有凤凰栖止”。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七三“高平县”:“上古炎帝陵,相传在县北四十里换马镇”。未见于方志而见于它种记载与播之于民口者,更不可胜数。

如立于长治市黎城县的隋代《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在羊头山下的高平县,分布有炎帝岳母所在的村、炎帝中毒所在的村、炎帝断气时的村、炎帝下葬时的村等等。据统计,这一地区与炎帝有关的遗迹有十九处之多。可以看出,上党地区是炎帝神农氏传说的密集区。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太皇太后窦漪房在世时,汉武帝每件事都要跟她汇报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窦漪房,汉朝,野史秘闻

    窦漪房原是赵国人,幼时父母去世成为孤儿,生活十分贫苦,早年被刘邦选美入宫,后成为刘恒皇后。她历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代(如加上高祖后时乖运蹇的惠帝算五代),一生充满了传奇,是个颇有故事的女人。(一)入宫后阴差阳错被送到代地窦漪房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母逝世后,她与哥窦长君和弟窦少君相依为命

  • 陈圆圆和崇祯到底是什么关系?崇祯为什么拒绝陈圆圆入宫?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崇祯,陈圆圆,野史秘闻

    说到崇祯皇帝对于陈圆圆的感情有的时候好说也不好说,不好说有的时候也好说,反正就是挺尴尬的,最近很多人都说了,当时这个崇祯皇帝是拒绝了陈圆圆进宫的,那么为什么崇祯皇帝有这样的行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明末清初著名名妓陈圆圆被人议论,总绕不过她与吴三桂李自成形成的三角关系。却不知

  • 汉哀帝的宠臣董贤想篡夺江山?最后下场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贤,汉朝,野史秘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董贤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奇人怪事,一般的皇帝都是喜欢貌美如花的女子,但是在汉朝有一位皇帝他偏偏喜欢自己的宠臣,他就是汉哀帝刘欣,而他最宠爱的宠臣名字叫做董贤,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几乎是千古古人后无来者

  • 宋朝300多年没收复燕云十六州,明朝用一年就收复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宋朝,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朝是一个相对积弱的朝代,曾经经历过无法统一河山的痛,而宋朝经常遭到外部势力打压,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没有燕云十六州。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宋朝国境也就失去了自然屏障,敌人进攻宋朝,犹如一马平川,无任何阻挡。很多人对于燕云十六州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倘若说起北京、天津等地区的

  • 侍女因长得美丽被献给皇帝,生下孩子后结局却很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在古时候女子以夫为天,男人更是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必须恪守妇道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夫君。一国之主的皇帝,他的后宫更是佳丽三千。后宫中的众多女人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讨得皇帝的开心,让自己的侍女去伺候皇帝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她们不愿意让别的女人抢去皇帝对自己的宠爱,而这些侍女

  • 和珅被赐死后,两个小妾为何主动请求赴死?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坤,清朝,和珅,野史秘闻

    由于受到了皇帝的宠信,他的职级就越升越高,后来竟然成为了军机大臣,这在满清王朝,已经是显赫到极点了。随着权力越来越大,和珅的手就越伸越长,时间一久就贪墨了无数的银子,甚至比大清朝的国库还要多。当然这里面既有他的因素,也有皇帝的需要。作为乾隆来说,他只管花钱,根本不考虑钱从哪里来。这里面的办法,自然就

  • 古代皇帝发明了这四种方法,为了方便宠幸妃子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每一位坐拥江山的帝王都有一个供自己享乐的后宫,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众多的妃子也是让他们极其的“享受”,可是他们也有烦恼的——不知今晚该宠幸哪位妃子,为了摆脱这种烦恼,古代的皇帝发明了这四种方法,最后一个很羞耻。羊车召幸法晋武帝司马炎继任帝位后,征召了一万多名宫女,也面临着这个烦恼,不知从哪位嫔妃下

  • 唐朝最软弱的皇帝,晚年被亲生女儿毒死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显,唐朝,野史秘闻

    自古以来,皇帝作为国家的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被认为是一国之中最为尊贵的存在。但是事实上,一个皇帝想要拥有这样的人生其实还是需要靠自己的,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此人名为李显,他一生一种都在被女人控制,到了晚年之时还被自己的亲生女儿毒死。李显是唐朝的第四个皇帝,也是

  • 丁夫人为什么要离开曹操?为什么曹操亲自去接她都不愿意回?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曹操,曹操,野史秘闻

    虽然后世总是传说曹操喜欢抢别人的妻子,把她们都纳入自己府上做妾,但是曹操绝不是会因为有一群小妾就得意忘形的人,尤其对于曹操来说,那些小妾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相比于他的原配夫人,其他人都不重要。但是,他的原配丁夫人,后来却主动离开了曹操,曹操几次去请他回来,她都不给面子,这究竟怎么回事?丁夫人与曹操母

  • “子午谷奇谋”是怎么一回事?“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子午谷奇谋,野史秘闻

    在探讨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时,许多人都会惋惜他未能使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么,“子午谷奇谋”是怎么一回事呢?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有这么一段资料:(魏)延每随(诸葛)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