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为了杀功臣火烧了庆功楼?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

朱元璋为了杀功臣火烧了庆功楼?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53 更新时间:2024/2/14 4:47:41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是假,有何依据?下面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明太祖朱元璋传说中的各类“暴行”里,“火烧庆功楼”这事儿,是流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一桩。特别是近代以来,这桩“暴行”还经过层层加工,变成了《火烧庆功楼》等各地地方戏,剧中的“残暴”桥段,也从此广为流传:战功卓著的曹国公李文忠,竟是因为得罪朱元璋妃子被害死?还有大批的文臣武将,竟是被朱元璋骗到了“庆功楼”上,然后一把火统统烧死了?侥幸逃生的徐达,也被朱元璋送来一只蒸鹅,吃完就活活毒死?

如此虐心的桥段,也叫朱元璋的“残暴”形象,在野史里十分“高光”。但这事儿究竟是真是假?可以先瞧瞧“庆功楼”在哪:以明初学者宋濂等人记载,当时南京只有个“忠勤楼”,是朱元璋曾与文臣武将议事的地方,却从未被火点过。“烧功臣”更是子虚乌有。

然后可以对照真实的明朝历史,虽然真实历史上,朱元璋“杀功臣”的手段十分酷烈,但那也是历时十多年,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完成了清洗。卷入其中的“功臣”们,有的如朱亮祖,是因贪腐大案落马,其他的大多是卷入到“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并非死于“骗到庆功楼”上这种简单粗暴的法子。

特别是《火烧庆功楼》故事里几位让人虐心的“受害者”,比如被朱元璋宠妃陷害致死的李文忠,被朱元璋送蒸鹅“毒死”的徐达,真实历史上都是善终。死在“庆功楼”火灾里的耿炳文与郭英,历史上却是活到建文帝年间,比朱元璋本人还命硬。所以综合说来,这“火烧庆功楼”的凄厉景象,充其量就是个“编得很圆满”的故事。与真实的明代历史,实实在在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虽然与历史不符,但《火烧庆功楼》里的情节,好些也并非空穴来风。就以其中的“徐达吃蒸鹅”桥段来说,这事儿就广泛记载于明代中期《剪灯野闻》《龙兴慈记》等野史笔记里。其来源基本是“野闻”,而且“蒸鹅毒死人”的事儿,本身就与医学不符。《明史》《明实录》里记载的徐达去世经过,也和野史里差别极大。就连收录这则野史记载的清代学者赵翼,都认为这是“传闻无稽之谈”,基本没有真实性。

而这类记录了朱元璋“暴行”的“明代野史笔记”,真实性究竟如何呢?就以比较出名的《剪灯野闻》来说,可以看看这里面记录的朱元璋另一则“暴行”——浙江学者徐一夔写文触怒朱元璋,被朱元璋一怒处死。这则典故,也成了明代野史里流传甚广的冤案。但事实呢?徐一夔个人文集《始丰稿》里就讲得明明白白:一直到朱元璋去世后的建文元年(1399),人家都活得好好的,还给去世的朋友写墓志铭呢……

被朱元璋“冤杀”?不存在。

所以,哪怕在明朝年间,在明代学者们看来,这类“野史”里的“朱元璋暴行”,可信性极低。明代学问家王世贞就评价《剪灯野闻》《野记》《龙兴慈记》等书籍“生长闾阎间,不复知县官事,谬闻而遂述之”。也就是说,这类书的作者,往往生活圈子小孤陋寡闻,鉴别能力比较差,逮着什么谣言都往上写。这事儿,被王世贞“吐槽”过的《龙兴慈记》作者王文禄也“认账”。写了一票“朱元璋肢解常遇春老婆”“赐徐达蒸鹅”典故的他,也在自序里承认:这些事儿都是我外公我妈告诉我的,我也记不太清了,想起多少写多少吧……

由此可见,“火烧庆功楼”故事的“素材”,基本都是这么不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不靠谱,怎么这类故事,还从明朝年间起大量流传,以至于变成了“火烧庆功楼”的暴烈场景呢?这事儿,就得说说明朝中期起,那空前发达的“文化出版业”。

比起之前的王朝来,明朝的造纸业空前发展,纸张成本大大降低。明初时国子监的用纸都要回收,浪费一张就得论罪。明朝中期时一匹麻布就能换两千张台连纸。印刷技术也高速发展,以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的形容,明代的书籍印刷速度奇快,而且成本低质量高,所以“发行那么大量的书籍,售价又出奇的低廉”,出版业红红火火发展起来。

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明朝的图书出版业,就成了爆红的“朝阳产业”。从国子监到地方官府,甚至寺庙以及私人“书坊”,无不深度涉足“出版业”。仅《明代版刻综录》里收录的“出版单位”,就有近五千家。南京一地的“刻书”就有近三百种。明朝的市民阶层,谁不看几本书,那都没脸见人。外加明朝中期起,民间文化也空前宽松自由,各种“猎奇”题材层出不穷。谁能更吸引眼球,就意味着滚滚财源到手。

如此一来,明代“出版业”的恶性竞争也加剧。只要是“火热题材”,“盗版”“翻刻”都成了常事。关于朱元璋“暴行”的种种传言,也从此有了市场。类似话题的图书,都在市场上一印再印,甚至这家的书刚卖火,其他家的“翻刻版”又火热出炉。“传言”的内容更是不断翻新,衍生出各种不同版本。

同时,明朝又是个“民间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宋元时期的“戏曲”“话本”等文化,到了明代时都是大踏步发展。就以“话本”来说,宋代时讲“话本”的瓦舍,那都早过时。从富豪家的宴会厅堂到酒楼游船,到处都有“话本”表演场所,以至于“俗所通用”,也就是人人喜闻乐见。诸如《明英烈》等明代“畅销书”,更是“话本”艺人们最喜欢的“播讲题材”,朱元璋与“开国功臣”的“恩怨情仇”,自然也被加工了多少遍。

发展到清代,城市传统的“市民文化”火热依旧,地方戏曲也更加红火。地方声腔与剧中在清代大量崛起,中国传统的戏曲模式正式定型。与朱元璋有关的“野史题材”,自然也是戏曲创作里的“热门素材”。“杀功臣”这么劲爆的“前朝大戏”,自然也深受欢迎。于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加工,这桩与历史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也就“情节成熟圆满”,变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火烧功臣楼》。

其实,有类似“遭遇”的,何止是朱元璋一位,比如宋代杨家将的“好战友”,在“杨业之死”公案里有旁责的名将潘美,也拜“杨家将题材”在明清年间的爆火,成功“升级”为大反派,连他温柔贤惠的女儿,都变成了野史小说戏曲里的“奸妃”。反而是害死杨业老英雄的真凶王诜,倒是野史里被“忽略”了。还有宋代名臣庞籍,一辈子为国为民辛劳,却拜《包公案》的爆火,也在野史里不幸“黑化”,变成了无恶不作的“庞太师”。

就算是帝王里,与朱元璋同样一辈子“狠打贪官”的清朝雍正帝,也在野史里“中招”。他“杀父”“改遗诏”的传言,就给晚清民国的小说,提供了各种生动“创作素材”,就连他正史里的“过劳死”,更在野史里被吕四娘们“砍杀”了无数遍。就连明朝嘉靖皇帝的事迹,都给“搬运”到雍正身上——清末小说《梵天庐丛录》就有神剧情:“残暴”雍正作恶太多,结果熟睡的时候被几个太监宫女捆了,竟就这么活活勒死了……

以这些桥段说,“民间野史”的脑洞,着实让人佩服。当然,较真那就输了。

“朱元璋有没有烧庆功楼”的话题背后,抛开真实历史上的是非恩怨,我们看到的,却是明清年间中国民间野史文化日益普及繁荣的过程。这,确实是权谋杀伐背后,另一个有趣的历史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什么是空印案?空印案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空印案,指明代洪武年间因空白盖印文书而引发的一起著名案件。这个案子在当时为震动一时的大案,而在贪污腐败并不鲜见的当今社会也因其带有重典惩贪的色彩而常被人们所提及,而案子杀了多少人,记录也较少。下面奇妙奇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这件案子在惩贪方面并没有多少成效,至多是君主

  • 古代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当时的环境问责政策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与垃圾的千年恶战,连汉唐都败下阵来,古代垃圾处理有多难?下面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时至今日,《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一席对联仍然让我记忆反胃。上联是:花园里,桃花香,荷花香,桂花香,花香花香花花香。小燕子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由香想到了臭,因此脱口而出一神联:大街上,人屎臭,猪屎臭

  • 慈禧的私生活其实很混乱?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生子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帝逊位,老百姓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文人落笔再也不受限制了。所以,一时之间无数清宫野史流行,各报纸期刊频见关于前朝的“小道消息”,甚至,有作品得以结集成册。其实,这种现象是非常好理解的。作为在封建王朝中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在风气骤然开

  • 晋朝的郭文真的养过老虎吗?为何老虎没有攻击他?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晋书》记载,晋代有个高人郭文,生性喜爱自然,十来岁的时候就喜欢游山玩水,很多天都不回家。父母去世后,他就游历天下名山去了。他先前住在华山上的石洞里,后来隐居在余杭天柱山。天柱山荒无人烟,他就把木头靠在树上,借树搭了个茅棚住,也没有围墙。郭文的家里时常有猛兽来光顾,他也不以为意。有一天,来了一只老

  • 清朝染病身亡的姑娘为何重新出现?竟牵扯出一段苦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代,有个福建姑娘眼瞅着就要嫁做人妇了,却不幸染病身亡。然而一年多后,有亲戚在邻县看见了亡故的姑娘,初以为只是相貌相似而已,后发现声音、体态都非常像,心中疑虑不由加重,从背后出其不意地唤姑娘小名,姑娘没有防范,果然回头观瞧,亲戚由此确定,此女乃自家之女。亲戚回家将实情告诉了姑娘父母,一家人开棺验尸以

  • 连皇上的东西都敢抢!吴秃子到底是什么来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秃子,年龄不详,天津卫人氏,匪号康八太爷,是光绪年间纵横京津两地的大盗,天津卫小混混们的偶像。虽然做过不少大案,但他讲义气,又好交朋友,五房六司的捕快惧他武艺,敬他为人,因此让他十几年逍遥法外。可是他自作孽不可活,居然去劫清朝官府的漕银。漕银是清朝的财政收入,古称“皇纲”,那是劫得的吗?结果官府请

  • 清朝咸丰时期的一则趣闻,一老头因为鸟而丧了命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玩鸟丧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广东一带的太平军先后三次攻陷扬州,前两次,扬州城食物殆尽,饿死了很多人,百姓接受两次失陷的教训,听说太平军就要到了,男人们就领着妻儿老小,纷纷逃离城外,不敢做片刻的停留。有个老头儿却舍不得离开,他有啥割舍

  • 科举史上的奇闻,自己给自己阅卷子还打了第一名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德宗贞元七年春,礼部侍郎杜黄裳奉命担任主考官。各种来头不小的“后门”人物纷至沓来进行考前公关,杜主考不胜其烦,只好命家里的童仆把门堵上,凡为考试而来的一概不见。小人物固然可以这么打发,可还有不少家伙来头甚大,连杜主考也得罪不起,不得不见,不得不听,不得不掂量掂量。这次来走后门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国家

  • 孙权的皇后为何会被暗杀?是谁谋杀皇后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51年十一月,东吴皇帝孙权到南郊祭祀天地,在回宫过程中突然中风,一病不起。已经年过古稀的孙权自知来日无多,于是征召诸葛恪入朝。次年二月,孙权还没有病死,宫内却发生了一件谋杀大案,皇后居然被宫人活活勒死。两个月后,孙权才撒手人寰。那么孙权

  • 狄仁杰和武则天之间真的存在暧昧关系吗?是野史杜撰的还是真有此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好,说起狄仁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李元芳狄仁杰的故事大家肯定都是耳熟能详,特别是那句元芳你怎么看?更是被人称为元芳体,不过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讲述,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李元芳这么一号人物;而关于狄仁杰嘛,关于他的传说野史就更多了,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自然就是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