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朝一女子竟被满朝大臣议论十七年?这是怎么回事?

宋朝一女子竟被满朝大臣议论十七年?这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54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6:58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年间的一件奇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北宋时期的一件非常奇怪的案件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这个案件话说说前前后后被满朝的大臣议论了接近十七年,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呀,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呀这个案件到底是什么案件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登州有位农家少女阿云,由于父亲早逝,母亲也于去年病逝,一下子便失去了生活来源。于是,在其母亲去世后不久,阿云便被许给了一户韦姓人家,双方已经完成了定亲程序,只等着迎娶过门了。

然而,阿云这位未婚夫长相却奇丑无比,阿云得知之后极为不满,但婚期已定,她也无可奈何。为了摆脱这桩婚姻,阿云便想将未婚夫杀死。一天,她趁未婚夫熟睡之际,用刀连砍十多刀,但不知是力气太小还是太过紧张,结果造成“十余创,不能杀”,只是“断其一指”。眼看未婚夫疼醒,阿云连忙逃走,而其未婚夫则报了官。

此案审理过程并不复杂,阿云很快便被作为怀疑对象被带上公堂,而阿云或许是做贼心虚,不等官府认真潘伟,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如实招供。于是,知县便按照宋律,以“谋杀亲夫”之罪判处死刑,并结案上报。

时任登州知州的许遵接到上报后,却认为阿云与韦氏订婚时,正在为其母服丧期间,因而这桩婚姻按律是违法的,因此不能按照谋杀亲夫的重罪论处,而应该以普通谋杀罪定罪,因杀人未死,故而可以免去一死。

案件呈送大理寺后,大理寺却推翻了许遵的判决,而是以“违律为婚,谋杀亲夫”为名,判处其绞刑,而审刑院也同意大理寺的判决。许遵对此不服,再次上奏认为:阿云在被官府传唤时,刚开始接受询问,便将案件经过全部交代,因此应该认定其有“自首”情节,按照‘按问欲举’条例,应该对其减二等论罪。

宋神宗见双方意见不统一,于是将该案移交刑部审理,刑部官员认为许遵为阿云开脱的理由十分荒唐,大理寺的审判是符合律法规定的,因而再度拟定死刑,并回奏神宗。而宋神宗却觉得阿云怪可怜的,法理不外乎人情,因而特意下诏,允许其纳财赎罪。

此案过后不久,许遵升任大理寺卿,然而御史台的官员却上书弹劾许遵,认为许遵在阿云案中“议法不当”,根本不应该担任大理寺卿。许遵则反驳道,“刑部和大理寺对阿云案的判决本就不对,阿云之罪完全符合宽免罪行的条件,如果按照大理寺的判决,就会彻底杜绝犯人自首的渠道,也违反了‘罪疑惟轻’的古训。”

御史台官员得知许遵的言论后,再度指责许遵“妄法”,并请朝廷将案件发给翰林学士们讨论。宋神宗于是便将此案移交给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共同讨论。

然而,王安石和司马光在了解了案件经过之后,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司马光依据《宋刑统》“(杀人时)於人有损伤,不在自首之例”之条例,认为阿云不能算作自首,因而支持刑部的死罪判罚;王安石则依据当年七月宋神宗的诏令“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认为阿云完全符合自首情节,因而支持许遵的减罪判罚。

王安石和司马光相持不下,只得各自上奏。宋神宗见双方始终无法达成统一,于是下令朝臣公议,结果翰林学士吕公著、韩维、知制诰钱公辅等人皆支持王安石的意见,而御史台、刑部官员则支持司马光的意见。一时间“廷论纷然”,“反覆论难,久之不决”。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其实已经超出了案件本身的讨论范围,变成了慎刑派和重刑派之争。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均认为应该“用重典以救时弊”,因而推崇重刑治国,各级官员在执行法律时,多以从严、从重、从快为标准。因此,《宋刑统》虽基本沿用《唐律》,但在执行力度上,却要严厉的多,这是符合北宋初年天下大势的。而随着政治社会的逐步稳定,重刑治国思想显然不再符合社会发展,因而很多大臣便希望将“罪疑惟轻”当成断狱和立法的普遍准则,而不再是法外施恩的临时举措,因而形成了慎刑派。而重刑派则认为应该遵从祖训和旧例,对犯罪行为保持严惩态势,从而保证威慑效果。

而“登州阿云案”恰好发生在律法从严到宽的关键转折阶段,双方自然据理力争。然而,朝臣虽然争执不下,但宋神宗却是支持慎刑派的,毕竟“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的诏书就是他自己下的,因而王安石的意见最终被采纳,皇帝下敕令“以王安石意见为准”。同时,大理寺、审刑院和刑部审理阿云案的官员则全部因为“检法失当”而获罪。

然而,即使作出“终审判决”的是皇帝本人,但仍有朝臣不服,齐恢、王师元、蔡冠卿等人继续上奏,坚持认为许遵等人意见不公。宋神宗于是令王安石和王师元等人反复辩论,但双方相持不下,“与唐介等数争议于帝前”。因唐介已经是参知政事,由于他的加入,导致争论的规模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吕诲上书“请中书、枢密院合议”。然而,合议的结果却是中书宰相“陈升之、韩绛议与安石略同”,吕公弼也表态支持王安石。但枢密院文彦博则支持司马光,双方寸步不让。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提拔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准备推行变法,不愿再在阿云案上僵持下去,于是在该年二月下诏“从今以后,凡是因谋杀而致人受伤的,如果自首或者按问欲举的,就上奏朝廷,由皇帝决断”,打算用和稀泥的方法了结此案。

然而,面对皇帝的圣旨,刑部官员刘述、丁枫认为诏书不够明确,不能发表。于是神宗干脆重新下诏“以后碰到这类案子,按去年七月的诏书意见处理”,也就是按照王安石的意见执行,并将前一封诏书收回。

然而,刘述等人依旧反对,并要求将前一封诏书交由中书省和枢密院合议。而此时,由于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因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自然而然的便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于是阿云案又被卷入了新旧党争之中。对于守旧派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手段,全力打压变法派。这些人根本不去关心案件本身,只要是王安石支持的他们就反对,只要是王安石反对的他们就支持。

同年八月,由于朝臣围绕阿云案仍然争论不休,甚至已经有发展为党争的趋势,为了尽快了结此案,宋神宗再度下诏,“以后这类案子,还是按照今年二月的诏书办理”,同时将刘述等人贬职,司马光上奏力争,神宗不予理会。

于是,历时两年之久,阿云案至此终于迎来了一个结果,由于阿云的婚姻不合法,因而阿云最终被判处编管(即流放),而编管流放的阿云又很快遇到大赦,因而很快便恢复了自由身,得以重新嫁人生子。

那么此案至此就彻底了结了吗?事实上并没有,就在此案结案十六年后,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仅九岁的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再度为相,旧党重新控制朝廷。于是,司马光重提此案,同年十月,宋哲宗下诏,“强盗按问欲举自首者,不用减等”,此案竟然再度出现反转。

野史记载阿云最终还是被杀。阿云的结局到底如何,正史并无记载。但根据野史记载,在司马光重新出任宰相后,已经嫁人生子的阿云再度被判处死刑,最终被处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传闻中曹操屠城杀害二十余万人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屠城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历史上的曹操其实和上面演义还有小说中的曹操还真的是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的,那么有的人说曹操非常的暴虐,性感非常的暴躁,而且有传闻声称曹操有两次屠城活动,而且竟然杀了对方二十余万人,那么这个事情在正史上到底是

  • 从陪嫁丫鬟逆袭为皇太后,宋福金经历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真的了解宋福金吗?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福金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皇后,元宗李璟的生母。但她幼年时期,因为战乱,与父母失散,成了一个流浪街头的孤儿,后来幸运得到当时南京刺史王戎的眷顾,到王家做了婢女。宋福金的父亲是一个读书人,因此她也生得聪明伶俐,举止大方。她在王家与王家小姐关系很

  • 一代明君宋仁宗,想给妃子加薪都不能自己做决定?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真的了解宋仁宗吗?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宋朝奇葩皇帝辈出的大环境下,他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并且其在位42年,创造了宋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史学家曾评价他在位期间的功绩,说他是“仁宗盛治”。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等名臣,都出现在这个时期。那这样的皇帝为何说他说话没人听呢?这和当时

  • 展昭是包拯的左膀右臂,有个案件差点让包拯忍痛处死展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展昭和包拯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包拯,相信大家也不会太陌生了,是在我国民间还算是比较受欢迎的北宋名臣。在民间的许多话本当中,他一直表现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十足的英雄形象。他对于权贵阶级根本毫无惧色,哪怕冒着得罪皇室宗亲的风险,也要秉公办案,给老百姓一个公道

  • 清朝的名妓是什么样子的?清朝“花魁”怎么选?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花魁”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清朝的名妓长什么样,其实大家别误会啊,小编说的是清朝的正常现象,历史上就有这事,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清朝的名妓到底长什么样呢?其实看看故宫收藏的一个“艳榜”就知道了呀,下面来一睹芳容吧!故宫博物院收藏五幅标注“状元

  • 洪秀全的儿子叫什么?洪天贵福为活命说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1864年湘军攻破了天京城,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崩塌了。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俘,这位天王洪秀全的继承者在清庭审讯期间为了能够活命,这熊孩子是啥话都敢说。那么,历史上这位太平天国的幼主洪天贵福,为了活命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大家听

  • 李世民杀了十个小侄儿?背后有何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妙奇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是什么人?文治武功横越千古,连老爹李渊这个堂堂开国皇帝都逼他退位了,难道真会忌惮几个奶娃娃不成?李世民之所以要连杀十个侄子,固然极其残忍,确实可以说是为了“杜绝后患”,但绝不是为了自己的皇位更加安稳,他为的另有其人——那就是豁出

  • 梁中书是大贪官,但他也有一个优点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跟着奇妙奇闻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梁中书。梁中书的这项本领就是慧眼识人,并且能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在小说中,有“青面兽”之称的杨志,是“天波府”杨家将后人,武艺高强,但运气很差,出任殿帅府制使后,因失陷花石纲而被免职,不甘心的杨志试图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想却在卖刀时负气斗狠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到大名

  • 姬昌有18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一个姓姬?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姬昌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奇妙奇闻小编告诉你。《史记·管蔡世家》中记载的关于姬昌的儿子中,就连姬发都记录的是周武王,而不是姬发这个名字。所以古代男女起名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贵族家的女子满15周岁的时候才会取正式的名字,她们的名字是带有姓氏的,之所以女性带有姓氏,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的后果。以前氏族之

  • 少姜公主年仅10岁被迫嫁人,3个月后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少姜公主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非常低,所以他们的寿命也很短,这就导致了当时“早婚、早育”的出现。很多朝代的女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要出嫁,甚至在清朝时期,大多数女孩子13、14岁的时候就已经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