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宣帝明知太子上位国家会亡,刘奭凭什么坐稳太子之位?

汉宣帝明知太子上位国家会亡,刘奭凭什么坐稳太子之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2/13 7:27:30

汉宣帝明知太子上位国家会亡,刘奭凭什么坐稳太子之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代一直以来奉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如果皇帝要立太子,最先考虑的便是立嫡长子,因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制度。

如果实在不喜欢嫡长子,才会举行废立之事,从而另选其他皇子,不过这样的举动势必也会遭来很大的压力。因为朝中势力纷杂,废立太子会引起不小的动荡。所以在废立太子一事上,每一位帝王都是慎重不已,思考再三。

有一位帝王,明知道所立的太子难成大事,一旦上位必将把王朝带入万丈深渊。但是他却仍然没有废黜太子的意愿,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宫中阻力太大,还是另有缘故呢?

图片:皇帝立太子剧照

这位帝王便是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英明神武,在他的领导下西汉步入了鼎盛局面,这是他的政治成就。不过,他却没能挑选好下一任继承人。

当时,嫡长子为刘奭,太子之位自然归于他。不过,他自身能力不足,如果登基之后必然无法控制住朝政。因为朝中有三股势力在处于斗争之中,分别为宦官、外戚和儒臣。要是魄力不足,制不住这三股势力,那么王朝肯定会走向衰败。汉宣帝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而且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乱我家者。太子也。”

纵然如此,他也未曾废黜刘奭的太子位。那刘奭究竟有什么本事呢?既无能力又无魄力,他靠什么坐稳太子位呢?难道是有人暗中相助?

图片:刘询、刘奭剧照

汉宣帝刘询的前半生可谓历经磨难,入过狱,还险些被汉武帝杀掉。也正是这些经历磨练了他的性格和意志,让他在困境中保持着坚强的心志。后来他当上皇帝,按理说应该采取汉武帝的“怀柔之策”,“以仁为本”。但是,汉宣帝却来了一个“推陈出新”,既接受又改变,在怀柔的同时又采取严治,大臣犯错就会遭来酷刑。

当时,已是太子的刘奭对此很纳闷,为什么要采取暴政呢?因为刘奭所学的都是儒家思想,自然不能够理解这套严厉的法治。所以,刘奭就向父亲劝谏,说应该以仁政为本,那些酷刑都应该废除掉。但是汉宣帝刘询却说汉朝的治理方针是“王霸结合”,既有仁政又有酷政,如此才能驾驭群臣,一统天下。

但是刘奭并不同意,还做出了轻视的行为。如此之下,汉宣帝刘询才生气的道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

图片:汉宣帝刘询剧照

既然太子刘奭心中以仁政为本,上台之后自然会施行怀柔政策而砍掉酷政,那么朝中争斗必然会更加激烈,汉朝恐怕会就此走向衰亡。如果换作是其他帝王,必然下定决心把太子给换掉了。

但是汉宣帝却没有,因为他深知废太子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西汉的衰亡会来得更早更猛烈。风险实在是太大!

再加上,嫡长子继承制是历朝历代都遵行的原则,如果他要废黜刘奭,必会遭来群臣的坚决反对。一旦太子废黜,那么其他皇子必会为了太子位而争得头破血流,甚至是引发内部动乱。此外,朝堂之上也会各有扶持人选,甚至是不惜以武力相争。

所以说,不到万不得一,废太子这条路是不能走的。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图片:朝堂上反对的群臣剧照

众所周知,刘奭是皇后许平君的第一个儿子。而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的感情又非常深厚,这个太子宝座,刘奭是靠着母亲才保住的。

早前,因“巫蛊事件”,汉宣帝一直是阶下之囚,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中。但是,许平君却不嫌弃他的戴罪之身,毅然的嫁给了他,并且给了他勇气和信心。就这样,汉宣帝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若是此生没有遇见许平君,可能他的境况也不会好起来。但是许平君最终却死得很惨,而且还是在生二胎时被霍家人给害死的。

汉宣帝虽然气愤,但是却无能为力,此时他不能为爱妻报仇,只能将此仇恨深埋于心。因为当时霍家势力很强势,而汉宣帝刘询的命运前程也被霍光给牢牢掌控者,一旦不如意,那么刘询的前程就毁了。

图片:汉宣帝刘询剧照

刘询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时机,等到霍光去世之后再来对付霍家人,为爱妻报仇雪恨。因此,刘奭身为许平君唯一的儿子,他的母亲受了那么多苦楚,汉宣帝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所以就算是刘奭能力不足,这太子之位还是不能废掉。

可见,事关汉朝的未来发展,还是抵不过汉宣帝对于许平君的感情。这才是汉宣帝没有废太子最重要的理由。

当初,许平君不顾一切下嫁。现在,汉宣帝也是不顾汉朝的命运,依然让刘奭当太子。这两事件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汉宣帝的情深义重啊!

图片:汉宣帝刘询、许平君剧照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刘奭并无过错,只是能力稍有欠缺而已。并且,当时也没有外部势力想要废掉刘奭的太子位。要知道,汉高祖刘邦想废立太子刘盈,是因心中另有佳人,要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而汉武帝废黜太子,则是听信了谗言。

在汉宣帝统治时期,并没有大臣谏言要废旧立新。所以说,假如汉宣帝刘询有换太子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不会去行动的。因为,这换太子事关重大,更何况这里面还掺杂着他对许平君的感情,他是万万舍不得去做换太子之事的。

图片:汉宣帝刘询剧照

后来西汉的发展和汉宣帝预料的相差无几,刘奭上位之后,并不能控制住朝中各势力的斗争。最终,在这三股势力的斗争之下,西汉慢慢走向了衰落。

可见,汉宣帝的预料不假,当初他就猜到了这一切,却没有把太子给换掉了。用西汉未发的发展来证明他对许平君的爱,这爱实在是太让人刻骨铭心了!

若是刘奭没有这样一位母亲,恐怕太子之位早就被废黜掉了。汉宣帝英明一世,最终在选太子之上出了纰漏。不过后世虽有怪罪之言,但更多的是赞叹他对感情的忠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是什么意思?对当时有何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北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为更好的治理国家实行了许多的措施,在众多措施中,比较独特的一项制度就是“子立母死”制度。如果后宫女子所生的儿子被选为了下一任统治者,为了避免后宫女子凭借自己的地位把持朝政,因此就要将选中的继承人的母

  • 李白预见安禄山谋反为什么不说?李白为何会知道安禄山要谋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预见安禄山谋反为什么不说?李白为何会知道安禄山要谋反?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要这样说,其实很多人肯定是不相信的,唐玄宗还有杨贵妃,经常与安禄山在一起,而安禄山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的也是各种听话和乖巧,李白能和安禄山有多少交道,他怎么可能会知道安禄山要谋反?而且安禄山如果要谋反,怎么

  • 李世民发明了一个职业,古代大家闺秀都被害惨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职业”一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职业”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是“职业=职能*行业”,可见职业对技能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现在的职业多种多样,大家常见的就有文员、销售员、演员等。其实不仅现代的职业种类很多,古代的职业也有很多,但是古代人从事职业的

  • 王朗真的被诸葛亮辱骂一通就死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骂死王朗”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十分出名的桥段,诸葛亮唇枪舌剑,义正辞严,抓住要害,一顿羞辱,竟使王朗命归黄泉。有一疑问?仅仅辱骂一通,真的就能致人于死地吗?《三国演义》第93回写到诸葛亮首次北伐,夺得南安、安定、天水三郡之后,魏主曹

  • 缇萦上书救父,汉武帝居然还因此废除了肉刑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文帝刘恒继位之后,坚持无为而治,让天下休养生息,整个社会从战国、暴秦和楚汉之争的长期战乱中摆脱出来。山东临淄人的女孩缇萦,他的父亲犯了罪,她以死相逼,千里迢迢随父亲进京上书救父。著名史学家班固赞叹她:“百男何愤愤,不如一缇萦!”小女孩缇萦符合值得人尊敬又不为人知的小人物这一形象。齐太仓令淳于意,当

  • 杨贵妃和慈禧太后是怎么美白的?这些方法有效果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贵妃和慈禧太后是怎么美白的?这些方法有效果吗?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杨贵妃和慈禧一生钟爱的美白方法,现在很多爱美的女人也在使用,但很多人都是假装跟风,很有可能方法不对。方法不对,一切白费。如果你是一个爱美的人,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去了解杨贵妃和慈禧太后是用什么方法来为自己美白的吧

  • 乾隆喜欢香妃什么?仅仅是因为“体香”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喜欢香妃什么?仅仅是因为“体香”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清朝的皇帝们,想必大部分人都会随口说出几个,像什么康熙呀,乾隆啊,光绪啊。为何这几个皇帝的名号比起其他的皇帝们要响亮呢?除了他们在位期间做下的功绩之外,那就是这三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都比较长。特别是康熙和乾隆这爷孙两,一下子

  • 花木兰是如何隐藏女子身份12年的?木兰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花木兰是如何隐藏女子身份12年的?木兰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花木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军,相传她是南北朝人,为了抗击外族的侵略,毅然代父从军。其实历史上没有花木兰这个人,她是《木兰辞》中一个虚构的人物。《木兰辞》说木兰是家中的长女,在她14岁时柔然入侵,当时国王征

  • 嫔妃之间残害皇嗣,难道皇帝真的不知情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妃嫔偷偷残害皇嗣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做了就肯定会露出马脚,也肯定会被别人知道。古代皇宫里的那些太医能力都不小,怎么可能查不出死因,只不过那些太医想要活命,就不能说出来,要不然那些害皇嗣的妃子可不会放过他们,因为在皇宫里就是多做事少说话。更何况妃嫔残害皇嗣有损皇家颜面

  • 明代将领为何畜养家丁?背后有何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将领畜养家丁的情况出现于何时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只能根据《万历野获编·补遗》中“正统年间大同等处将领率家丁自耕于边”的记载大致确定是在正统年间。正统至正德时期,将领畜养家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虽然大明建立后曾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