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活埋老人的事情是真的吗?哪些朝代有“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规定?

历史上活埋老人的事情是真的吗?哪些朝代有“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规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4/2/8 3:59:11

古代“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是不是真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奇妙奇闻小编一起看下去。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规定存在于哪些朝代?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存在于很多地方的民间传说中,网上也有人举出这些各种版本的传说,甚至搬出一些地方戏曲的剧照来“佐证”这个所谓“朝廷龟腚”。

实际上,这绝对是一个弥天大谎,估计就像“朱元璋屠山东”的传言一样,属于专门用来抹黑的朝天泼粪。

相信“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这个历史谣言的人可以说对中国、对中国传统、对中国历史一无所知。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这种侮逆天道的倒行逆施绝对不会发生在中国,不管是哪一个朝代。

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需要从深刻理解“以孝治天下”这一传统治国理念真正的意涵开始说起。

“孝”的本质是“忠”,“忠孝一体”,不可分割

虽然,首先旗帜鲜明高擎“以孝治天下”的是汉代,连人才官员选拔任用都以“孝”为第一考量标准,即所谓的“举孝廉”。

甚至还能编造出诸如“卖身葬父”之类的段子来愚弄老百姓。

但是,“孝治天下”有更早的历史。

比如,虽然还有争论,“孝经”成于汉代之前的可能性很大。

如何来看待始于汉代,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孝治天下”呢?

本质上说,“孝”就是“忠”,“忠孝一体”,不可分割。

要正确理解这一点,又需要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

人们都知道,儒学在汉之前并非显学,根本原因就是,儒学对于乱世治国来说是无用之学。

儒学之所以被汉武大帝尊为国家哲学,是始于汉代经学家、公羊学派大儒董仲舒的妙手。

董仲舒成功售卖给汉武帝的儒学实际上是用阴阳五行异化了的儒学,董仲舒以所谓“天人”哲学为核心异化了的儒学在《春秋繁露》中进行了系统论述。

《春秋繁露》实际上就是用阴阳五行来重新解释孔子的《春秋》。

董仲舒的儒学体系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十端”,即天地人阴阳五行。

其中,天是他这一体系的“神”,天的“行为”,即所谓“天道”是宇宙的最高准则。人世间万物都必须遵从天道,如果谁,包括人间帝在内,侮逆天道都是不能被容许的,必然会遭遇天道的惩罚。

民间所谓“伤天理”此其所谓也。

而阴阳五行是天道的具体准则。

董仲舒什么样的生花妙手让不受人待见的儒学化身成为“独尊”的国家哲学了?

核心在于,董老爷子将“天道”阴阳五行扩展到人类社会,最大的卖点就是用“五德循环”解释王朝更迭的顺序,从而将以汉代秦解说成了顺应天道的必然。

比如,民间广泛流传的“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段子也是为了契合“五德循环”而编造出来的。

这样,汉朝就是受命于天的正统,是顺应天命,从而用“天道”赋予大汉的“合法”地位。

其次,最被汉武大帝看重的另一个卖点就是用阴阳五行赋予“君权天授”的“合理性”。

这种合理性在于,国以家庭作为为基本模型。

于天道而言,上天是父亲(《为人者天第四十一》称,“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君王是上天的儿子,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天子的行为属于代天牧民。

于国家而言,君王是臣子的父亲,即所谓君父;臣子是君王的儿子。儿子的一切都是君父恩赐的,臣子对君父自然需要保持绝对的忠诚和顺从(下文“子受之”就是指这个)。

这种忠诚和顺从,在家庭关系中就是“孝”。

而,

孝者,天之经,地之义

我们经常使用一个成语,“天经地义”,来指理所当然的事。

在中国,最优先的“天经地义”就是孝。

《春秋繁露》之《五行对第三十八》就用五行来解释孝之所谓天经地义:

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曰:“孝经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何谓也?”对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观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经也。此之谓也。”王曰:“善哉!天经既得闻之矣,愿闻地之义。”对曰:“地出云为雨,起气为风,风雨者,地之所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若从天气者,故曰天风天雨也,莫曰地风地雨也;勤劳在地,名一归于天,非至有义,其庸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不与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美于甘,五色莫盛于黄,此谓孝者地之义也。”王曰:“善哉!”

简单来说就是,“天之经”就是君权天授;“地之义”就是臣忠君。

两者都是天道,都是基于家庭模式下的父子关系。

因此,天与君王,君与臣子,本质上都是父子关系。

而臣与子,对君与父,必须“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

因而,君臣即父子,忠就是孝,孝就是忠,忠孝一体,不可分割。

这也是后世进一步演绎出来的“三纲”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依据,至于“夫为妇纲”,则是基于《阳尊阴卑第四十三》中“贵阳而贱阴也。……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的“原理”。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岂有此理嘛!

总之,“孝就是忠,忠就是孝”,“孝者,天之经,地之义”,引申开来就是“忠者,天之经,地之义”。

也就是我国2000多年历史,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始终奉行“孝治天下”的根本“法理”所在。

在“孝者,天之经,地之义”这一根本“天道”之下,会有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位君王敢于侮逆天道,搞出一个什么“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龟腚?

岂有此理嘛!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收了多少义子?朱厚照为什么收义子?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厚照为什么收义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收义子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拿民间来说,一些稍有钱势的人家因为生不出儿子为自己送终,所以就会认一个义子来抚养,义子将来就会为自己养老送终,而义子的原生家庭一般比较穷苦,生下的孩子养不起,如果有人能够收养,儿子还是自己的,但是却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4大预言是什么?有三个已经实现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古代预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妙奇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天打开手机电脑,大量的信息流涌入我们的脑海之中,使人们目不暇接。新鲜的趣事,各国的动态,以及各种花边新闻更是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崇尚科学的年代,也是一个包容的时代。但是在我国漫长的中华文化当中,有很多

  • 卫青要娶年过半百的寡妇,汉武帝说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卫青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少不了一个人的功劳,就是卫青。那个时候是卫子夫的弟弟,说是没有得到重用的,后来汉武帝慧眼识珠让他带兵去攻打匈奴。也正是因为对匈奴的胜利,所以说卫青在朝堂上更是名声大振,他霍去病还有第三个人就是一个

  • 慈安太后暴死的真相是什么?郎娘娘是什么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慈安太后暴死的真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慈安太后是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从入宫到封后仅有了半年时间,关键是慈安太后并没有子嗣,她完全是靠咸丰皇帝对她的宠爱才有了这样的地位,可以看出慈安太后和咸丰帝之间的感情有多好。不过关于慈安太后的死因却一直是个谜,目前主流说

  • 宠妃冯小怜被大臣欣赏,高玮到底怎么想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奇妙奇闻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冯小怜的故事。李商隐的《北齐二首》中的一句诗“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也算助长了冯小怜的“名声”,虽然是坏名声。野史记载,高玮一刻也不愿意离开冯小怜,带着她一起上朝,甚至让众多大臣欣赏冯小怜的曼妙

  • 男宠翻身做皇帝?历史上凭借美貌上位的皇帝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男宠翻身做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经常听说古代女子能够凭借美貌而使君王误国,比如四大美女,西施之于吴国,杨贵妃之于唐朝,一个女子哪来的颠覆国家的实力,她们没有手握重兵,没有政治手段,根本不可能颠覆王朝,充其量也只是国灭的微小元素,但历史总会将祸国罪名

  • 被神附体是什么感觉?身上有神保护会有哪些特征?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被神附体是什么感觉?接下来跟着奇妙奇闻小编一起欣赏。最近看到有人说了,在一些被神保护的人身上都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特征,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些特征分别是什么呢?哈哈,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那么有的人问了呀,到底有什么特征呀?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1、不经意间感觉有人和

  • 揭秘:诸葛亮为何要在死后口含7粒米?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奇妙奇闻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诸葛亮六出祁山,耗费了太多了心血,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因心血耗费太大,油尽灯枯。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为了续命,搞了一个七星灯续命的上古道门法术,按诸葛亮的说法:“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一纪12年),但

  • “靖康之耻”中最惨的是谁?看看朝廷如何凑赔款?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靖康之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靖康元年(1126年),在金军对北宋发动围剿时,金军提出的赔偿要求为五百万两金、五千万两银,已经远远超过宋钦宗设立上限的十倍,也就是说这项赔偿任务基本不可能完成。靖康二年(1127年),距离金军第一次围剿仅一年之久,金军第二次

  • 日本的“八嘎呀路”怎么解释?为什么日本人只对中国人说这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嘎呀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奇妙奇闻小编告诉你。我们在看抗日剧的时候,一定有听过日本人骂过“八格牙路”,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听语气应该是骂人的,直到知道中文意思之后,才知道这句话如此的狠。我们都知道日本侵华事件,到了现在,一般拍摄爱国题材的影视剧,都会采用这个时期的故事来进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