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李治为什么让武则天在感业寺苦等三年?

揭秘:李治为什么让武则天在感业寺苦等三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12 更新时间:2024/1/16 10:30:53

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妙奇闻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世民的一生,建立了诸多丰功伟绩,如果,他能多活二十年,那么,贞观之治的盛世繁荣就能多持续二十年。不过,要是这样的话,那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便不会被后人所知了。自从征讨高丽回国,李世民就因风寒引发了严重的血管疾病,很快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死的早,说白了也怪他自己,如果,他的病在当时能得到妥善的医治,还是可以得到缓解的,但是,李世民却是有病乱投医。他迷信道士的丹药,认为长期服用“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甚至,还向玄奘法师咨询长生不老之术。而这一切的迷信,非但没能让他长生,反而,加快了他的死亡。

这期间,群臣建议病重的李世民去终南山翠微宫休养。考虑到皇宫地气太重,不利于恢复,李世民决定出发。但是,李世民刚刚踏进翠微宫,他的病情便再度发作了。

公元649年,李世民叫李治到他的床榻前,侍奉在册的还有才人武则天。没过多久,李世民便感觉大限将至,把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召到翠微宫内交代后事。次月,李世民逝世。李世民闭眼后,长孙无忌便秘密安排李治回宫稳住大局,而他则亲率大队护送李世民的灵柩回京。

在两路人都抵达京城之后,才昭告天下李世民去世的消息。五天后,李治登基,即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忙碌的事情有很多。一方面,要筹备父亲的丧事;一方面,要着手处理政事。对于这些,他深感陌生,只好抓紧学习,尽快跟上步伐。

对于军事国政,李治十分专注,丝毫不敢懈怠。他知道,这是父亲留下的超级“帝国”,必须高举父亲的治国大旗,以仁爱之心去治理。而李治也在心中也默默立志,要将大唐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封建帝国。

随着李世民的去世,武才人被迫出了宫。而对她念念不忘的李治并没有忘记曾经对她许下的承诺。他也想把武则天留在身边,只是,暂时没这个条件,他有自己的苦衷。

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把武则天留在身边,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名声,虽然,父亲也曾将薛婕妤留下,但是,那都是为了工作,而自己留武则天全然是为私情,且他们的私情,完全上不了台面,那是为世人所不齿的。

第二,李治没有父亲的气魄,他不敢留下父亲的女人,这是需要勇气的。

第三,刚刚继位的李治,政局尚不稳定,一切都需要他慢慢梳理。李治深受托孤老臣的教诲,他没时间也不敢造次,所以,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有非分之想。

如此说来,李治没办法,也不敢留武则天在自己的身边。其实,此时的李治与武则天充满了痛苦与无奈,毕竟,他们两人一往情深,怎料无法厮守。

武则天对李治是有感情的,至少很思念他,盼望着他能接自己回宫。之后,她为李治写诗,附上了自己的一条石榴裙,仿佛在提醒李治她的存在: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唐代:武则天·《如意娘》

接下来发生的事,正如武则天所料。李治看完情诗后,马上回信说要来见武则天,回想起曾经的那些承诺,令李治羞愧不已,决定立马带武则天回宫。怎料,李治再次被残酷的现实所禁锢,他还是没法去见心爱之人。作为儿子需守孝三年,只有在父亲忌日的这天他才有机会去寺庙里进香,才能见到武则天。尽管困难重重,李治还是见到了武则天,这足以证明,二人之前是有书信来往的。

公元650年五月二十六日,是李世民的周年忌日,这是武则天翘首以盼的日子,因为,二人决定在这天会面。李治说服群臣是很难的,因为,感业寺并不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庙,那么,为什么还特意到这来进香?是要给大臣们解释清楚的。谁也不知道李治是怎么说服大臣的,这对武则天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也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

可惜,一年不见李治变得风华正茂,而武则天却因寺庙清苦而憔悴不已。两人见面只有默默落泪,耳边响起无穷的抽泣之声,互道衷肠,互说思念,这样的场面,着实令人感动。因为,李治能排除万难来看武则天,就证明他是个有情义之人,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他的出现,给了武则天莫大的鼓励,她知道自己重返皇宫的机会来了。这时的武则天依稀感觉到,背后的皇宫在向自己招手。

李治对武则天的情谊,被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于是,她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而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经怀孕,入宫后,她便生下了儿子李弘

都知道,武则天工于心计,心狠手辣。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了萧淑妃,获得了李治的宠爱。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被拜为二品昭仪。之后,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了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并参预朝政。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朝公主去波斯和亲途中怀孕,背后有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亲,是我国古代历代王朝和周围王朝来往的手段之一。和亲始于汉高祖刘邦,而汉朝也是和亲最多的一个朝代之一。在汉朝四百零七年的历史之中,记载了一个又一个皇室宗族之女,被冠以公主的荣耀,离开长安,嫁到西域各国,开始自己新的一生和使命。在汉朝,和亲的公主多,关于和亲的故事也很多。除了众所周知的“昭君出塞”,

  • 古代哪些女子会选择去大户人家里面给人当乳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在一些古装电视剧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大户家庭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奶妈,其中奶妈比较盛行的朝代就是明清这两个朝代。并且在清朝的时候还有专门提供奶娘的机构,可能就会有很多人问了,孩子的亲生母亲为何不亲自哺乳自己的孩子,而去找没什么关系的奶妈。因为古代的时候是没有奶粉的,如果自己的奶水不够的话,只能去

  • 古代一个男人能娶这么多女人,为什么古代的男的很少单身?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男女比例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现在很多单身狗都非常羡慕古人的生活,说什么古人可以纳妾,真是好幸福。可是小弟不得不泼一泼他们的冷水,您就算穿越回到了古代,都未必有资格纳妾,能养活自己就算不错了。在古代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纳妾的在我们的印象里,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妻

  • 为什么有句话叫“少不读水浒”?水浒传里有什么不适合青少年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有句话叫“少不读水浒”?下面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少不读水浒”这句话有道理吗?“少不读水浒”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第一,《水浒传》中杀气太重,容易误导年轻人;第二,《水浒传》中好汉喜欢冲动,容易误导年轻人;第三,《水浒传》中算计太多,容易误导年轻人。第一,《水浒传》中杀气太重

  • 哪个朝代的宫女最容易怀上皇帝的孩子?宫女能当皇后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宫女逆袭当皇后的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万历皇帝的糊涂账大家知道明朝的经典案例就那么几个儿,在这几个经典案例当中,把朱元璋的洪武四大案去除,排第一位的应该是红丸案,排第二位的应该就是争国本。我们今天单纯的来讲一讲争国本。万历皇帝有两个孩子,老大自己不喜欢,老二自己非常喜

  • 布兰奇·蒙尼尔是谁?布兰奇·蒙尼尔事件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布兰奇·蒙尼尔事件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布兰奇·蒙尼尔事件其实小编以前是不知道的,但是小编看了这个事情的真相之后发现了,这个事件是真的挺惨的,好惨的,主角真的是个悲剧,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这其中的故事,真的是太惨烈的

  • 康小八是什么人?康小八为什么会被慈禧千刀万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康小八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慈禧,我们知道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统治了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清朝也正是在她的手里才灭亡的。虽然慈禧导致清朝灭亡了,但是在慈禧活着的时候权威还是很大的。当时的皇帝也不过是傀儡,慈禧才是清朝主宰。当时没有一个人敢得罪慈禧,毕竟得

  • 汉献帝是诸葛亮这是怎么回事?汉献帝退位后为何行医?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好,这里是奇妙奇闻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献帝是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足智多谋的精英怎么会是汉献帝那个废柴皇帝?两人的生忌都是公元181-234年,如此巧合?汉献帝被曹操操控,他怎么溜去卧龙岗当了诸葛亮呢?刘备与诸葛亮密谋推翻曹操,然中途因忠臣董承等被曹操处死而告终。后刘备便打着剿袁术老贼的旗

  • 《灰姑娘》的故事唐朝就有了?《灰姑娘》真的是西方人创造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唐朝的灰姑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的《灰姑娘》故事,来源于格林童话,之后被拍成电影,写成戏剧,上百年来火热程度经久不衰。本以为这样一个极具欧洲特色的故事一定是西方人的创造,然而在一千年前,我国唐代一位作家的杂记小说中就出现了这个故事,几乎一模一样的版本,到底谁

  • 刘邦想废太子真的是因为戚夫人吗?汉九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废太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种种迹象表明,迟至汉九年,汉第一个太子刘盈已经被确立为储君的七年之后,汉高帝刘邦才真正动了改易太子之心。(汉高帝九年),御史大夫昌为赵丞相。——《史记·汉兴以来奖项名臣年表》汉九年,汉高帝刘邦与群臣探讨改易太子之事,遭到御史大夫周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