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都说刘邦称帝之后大杀功臣,真实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都说刘邦称帝之后大杀功臣,真实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33 更新时间:2024/1/23 13:14:13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死后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刘邦,第一印象或许就是屠杀功臣。但是大家敢相信吗?刘邦其实或许是最善待功臣的开国君主之一。从史书记载来看,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被封为侯爵的功臣达到143人之多。除了谋反的淮阴侯的韩信以外,功臣们都以高爵和富贵得以善终,并且还将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传给了后代,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群体——功臣集团。

实际上,真正被诛杀的功臣仅仅只有割据一方的诸侯王,如韩信、韩王信、英布、彭越等人。真要比绝对数量,在诛杀功臣方面,刘邦比不上后世的李世民,更别说朱元璋了。

然而,功臣们并没有因为刘邦的恩惠,就对刘邦的后代心慈手软。公元前180年,吕后刚刚去世,功臣集团便在周勃、陈平、陆贾等人的带领下,屠尽吕氏一族。而常常被人忽略的是,被屠杀一空的,还有刘邦的嫡系子孙,即汉惠帝一系。而这次惨案,就要从刘邦逝世前的安排说起了。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箭伤恶化,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由于太子刘盈软弱,因此刘邦将国政托付给了刚毅狠辣的吕后。在病榻前,吕后曾问刘邦:

“陛下百年之后,萧何也死了,谁能代理国政呢?”

刘邦气息奄奄地回答:

“曹参可以。曹参死了,可由王陵代政。但是王陵太过朴直,可让陈平辅佐他。这是因为陈平聪明有余,难以独任。而周勃虽厚重少文,但安刘者必是周勃,可以令他当太尉。”

其后,吕后又问王陵、周勃之后可以信任谁?刘邦叹息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就这样,刘邦对自己的身后事做好了安排,在国内实现了吕后、功臣以及同姓诸侯王的三角平衡。

然而相对于强大的功臣集团以及动辄连城数十的诸侯王,吕后实在是势单力孤,而且他的儿子也软弱无能,根本不顶用。因此,吕后内惮功臣,外忌诸侯,每日愁眉不展。

原本,吕后想与亲信审食其一起,将功臣们一网打尽。但是功臣们号召力实在太大,因此吕后只好作罢。最终,吕后与功臣们在刘邦葬礼上实现了妥协,那就是吕后将自己的吕氏亲族册封为王,用以增强吕氏一脉的实力,实际就是巩固汉惠帝刘盈的统治。

然而,封吕氏为王,很显然违背了刘邦当年与功臣们的契约——“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而吕后虽然知道这个举动的风险,但是为了自己权力的巩固,也不得不为此。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去世,留下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刘恭、后汉少帝、梁王、淮阳王、常山王、轵侯刘朝。继承其皇位的前汉少帝,其实后宫美人的儿子刘恭。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吕后毒死了刘恭的亲生母亲。

刘恭长大后,逐渐听说自己并非汉惠帝皇后张嫣的儿子,因此暗地里对吕后屡有怨言。吕后获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刘恭。汉高后四年(前184年)五月十一日,吕后立汉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恒山王)刘义为帝,并改名为刘弘,史称后汉少帝。

借助前后两个汉少帝,吕后与功臣们维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但是随着吕后的年事已高,这种平衡迟早会被打破。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因病去世。吕氏的诸侯王,因害怕刘氏迫害,于是在同年九月,吕禄家中秘密讨论造反之事。而由于齐王刘襄的弟弟——刘章的妻子,出身于吕氏,因此获知了此消息。由此,刘襄与关中的功臣——周勃、陈平、陆贾等人取得了联系,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诛吕行动”。

然而,从吕氏集团后续的发展来看,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过取代刘氏。如果他们真想这么做,那么执掌北军兵权的吕禄,为何如此轻易地将兵权让给功臣?因此在很多学者看来,所谓“吕氏谋作乱”,完全是功臣们一手炮制的阴谋。

功臣们为何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朝廷大权本来就僧多粥少,失去吕后庇护的吕氏又占据太多政治资源。正所谓“怀璧其罪”,功臣们不屠杀吕氏,还会杀谁呢?

周勃、陈平利用吕禄的好友郦寄,骗走了北军的印绶。其后,周勃驰入北军军营,顺利抓住了北军的军权。功臣们一旦拥有了兵权,就注定了吕氏一族的灭亡。

随后,曹参的儿子曹窋转告禁军卫尉,不准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其后,周勃和朱虚侯刘章带兵突袭吕产,并将他杀死于一个厕所。吕产死后,其所掌握的南军也被功臣们夺取。随后,功臣们分道进击,不分长幼,将诸吕杀个精光。

吕氏一族灭亡后,功臣们并没有因此歇刀。由于吕氏是汉少帝的亲舅舅,因此周勃、陈平担心会出现“ (少帝)

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的局面。因此他们暗中密谋,决定“合法”地杀掉汉惠帝所有的子孙。于是他们对外宣布:

“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彊吕氏。”。

也就是说,宫中所谓汉惠帝的儿子,都不是亲生的,其实都是吕后阴谋的产物。实际上,汉惠帝并没有儿子。

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这些皇子怎么可能不是汉惠帝的儿子。试问谁会给自己儿子,生生造出6个假儿子。同时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对于这些皇子身份的认定,用了“相与阴谋”四个字。司马迁、班固出于政治正确,虽然并没有直接点明功臣们对汉惠帝一系子孙的污蔑。但他们仍然使用了春秋曲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最终,功臣们杀入宫中,将汉少帝、梁王、淮阳王、常山王等人全部诛杀。就这样,刘邦的嫡系子孙,全部丧生于功臣们的屠刀之下。而汉惠帝,生生落得个性无能的恶名

其后,功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刘邦的旁系子孙——代王刘恒一系迎入长安,并排除了在诛杀诸吕中立下大功的齐王一系。很显然在功臣们看来,旁系的刘恒更好控制。

更加吊诡的是,刘恒称帝前后,他的王后以及四个嫡子皆神秘的死去了。对此,史书仅有一个简短的记载:

“代王王后生死难,先代王未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这个结果都太冰冷、太诡异了。因此,一直有人猜测,代王后与四个皇子都非正常死亡。吕后在世时,她为了增强吕氏的力量,曾让刘姓诸侯王和吕氏之女结亲。而刘恒,或许也不例外。若果真如此,功臣们很可能会杀死吕氏代王后以及四个吕氏之子,用以防止吕氏外戚死灰复燃、反攻倒算。

写到这里,笔者着实为功臣们的狠辣、无情以及编瞎话的能力感到胆寒。由此可见,刘邦杀功臣绝不是杀多了,而是杀少了。“君弱臣强”,功臣几乎必然作乱。因此,朱元璋才会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大杀功臣,实际是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很显然,朱元璋吸取了刘邦的教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引狼入室”的历史事件!三国中的三则故事提醒我们联合他人需谨慎!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引狼入室”的历史事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几个月过去了,狼只是远远地跟着,并没有靠近羊群,更没有伤害一只羊。牧羊人渐渐地对狼放松了戒心。后来,牧羊人觉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处,不用再提防别的野兽了。再后来,他索

  • 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有没耍的时候?汉武帝的被骗轶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武帝的被骗轶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鬼谷子》被称为中国第一谋略奇书。本书的作者相传名叫王诩,生活于战国中期,是纵横家、阴谋家的鼻祖。因为他长期隐居于清溪之鬼谷,因此被称为“鬼谷子”。作为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培养出张仪、苏秦、孙膑、庞涓等著名的历史人物,其才能真可

  • “战神”白起死因再解读!“功高震主”或许不是主要因素!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战神”白起死因再解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战国时期的招牌性武将,非“战神”白起莫属。他一生中指挥大小70余战,从未落败;战国期间,各国共有200多万将士战士沙场,其中的一半由他造成;30余年间,他率秦军大杀四方,为秦国的兼并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样

  • 丫鬟李代桃僵嫁给清朝名臣陶澍,陶澍从此一路高升丫鬟最后成诰命夫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名臣陶澍娶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陶澍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名臣,是湖南安化县飞出来的第一个进士,就是从他开始,湖南的官员开始崛起,张佩纶等认为:“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第一。”文毅是陶澍的谥号,由此可见陶澍的影响力,虽然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是

  • 杨广父子皆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宣华夫人真的“婊”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宣华夫人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对于女性而言,最理想的事莫过于找一个完美的归宿,托付一生。现代的女性可以去争取、选择自己的幸福,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女性却没有这么幸运。男权社会,皇权至上,多少女性在自己的婚事上身不由己,所嫁非人。她们没有选择,无力反抗,只有在无奈之中多

  • 朱元璋故意逼燕王朱棣谋反的吗?朱元璋真实想法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燕王朱棣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其实“朱元璋死前明知朱棣要反”这个观点没有任何根据,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这个观点都不占主流。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假如他知道朱棣要起兵造反,绝对不可能放任他不管,极有可能会将其贬到云南等敌方,或者干脆杀害。那么,为何朱元璋没有传位给朱棣呢?第

  • 有施氏的头领献出一女,最后竟导致夏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有施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夏桀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后因国亡,被放逐而饿死。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

  • 眼光长远的锦衣卫,情商智商双高的陆炳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锦衣卫陆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嘉靖年间,嘉靖帝在外游玩,居住在外面的行宫中,在夜晚睡眠时,突然有一处着火,而嘉靖帝就在火势的中心位置,大臣们纷纷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有个小伙冒着大火进去将嘉靖帝解救了出来,他就是明代最强的锦衣卫:陆炳。他是明代

  • 夏朝的灭亡与她密切相关,妲己和她极其相似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妲己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夏朝也有一个“妲己”吗?说起来古代的红颜祸水,大家能够想到名字的非常多,最典型的一个莫过于是妲己,因为她,在商朝的晚期,她的出现加速了灭亡,更被人扣上了一个妖精的名号。不过历史却总是惊人的相似,其实在商朝之前的夏朝,也有同样的一

  • 清朝老农的一副对联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对联上到底写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朝历代中,天下最尊贵的人就是皇帝,他掌握着生杀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人也常说,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得罪了这位君主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来说一下清朝乾隆因为一副对联雷霆大怒的事。乾隆皇帝虽然所留下的经典作品不多,但是却酷爱文学,尤其是对对联。所以闲来无事的时候,他经常和臣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