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他都有哪些“左膀右臂”呢?

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他都有哪些“左膀右臂”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30 更新时间:2024/2/13 11:25:53

在古代历史上,“流放”,意思就是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在宋朝时期,一些大臣往往就会流放到岭南等偏远之地。比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甚至被流放到了惠州、儋州。当然,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三国时期,流放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比如邓艾消灭蜀汉后,因为遭到诬陷,所以邓艾的妻子和孙子就被流放发配到西域。而就蜀汉来说,则有两位大臣被流放到偏远之地。对于这两位大臣,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蜀汉人物,其中一位是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而另外一位则是下令除掉魏延杨仪

一方面,就李严来说,虽然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并流放到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当然,李严的这一结局,显然是他咎由自取的。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留下镇守永安。公元223(建兴元年),李严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在后主刘禅即位后,李严继续镇守永安,而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则一边处理朝政,一边北伐中原。公元226(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发兵伐魏,于是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

公元230(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中,为加强汉中防御,诸葛亮要求李严带兵前来汉中。为了安抚李严,诸葛亮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这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在这张禅意中,李平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但是,让诸葛亮想不到的是,等到自己真的撤军之后,李严反而在后主刘禅面前诬陷,意图推脱自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

对于李严的这一行为,诸葛亮自然是非常愤怒。于是,诸葛亮联合蜀国的文臣武将,一起上奏后主刘禅,从而将李严废为平民,并流放梓潼郡。换而言之,如果得不到朝廷的允许,李严只能留在梓潼郡,而不能回到蜀国都城成都。公元234(建兴十二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值得注意的是,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于是发病而死。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是因为李严生前经常盼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考虑除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愤发病。在李严去世后,李严之子李丰官至朱提太守。

总的来说,李严作为蜀国的托孤大臣,完全可以长期在朝廷身居高位。比如在被流放之前,李严已经官至骠骑将军了,这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将官职了。但是,李严依然不能满足,也即还想要和诸葛亮争夺大权,从而阻挠诸葛亮北伐中原,最终可谓失去了一切。当然,考虑到李严对于蜀汉的贡献,诸葛亮也没有对李严赶尽杀绝,只是将其流放,这无疑是网开一面了。

另一方面,就杨仪来说,则是诸葛亮去世后被流放的。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在汉末三国时期,杨仪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来,杨仪选择背叛曹魏,投奔关羽,被后者任命为功曹。关羽镇守荆州期间,派遣杨仪到成都。彼时,杨仪受到了刘备的赞赏,就一直留在了成都,并被任命为尚书。但是,因为和尚书令刘巴的关系不是非常和睦,所以杨仪被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杨仪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杨仪在身旁出谋划策,处理事务,可谓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诸葛亮病重之际,让杨仪率领大军撤回汉中。

最后,不过,在杨仪撤军的时候,他和魏延爆发了比较激烈的冲突,就魏延来说,并不愿意撤军,反而希望可以率军继续北伐曹魏。当然,就杨仪和魏延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因为两人之前就已经存在矛盾了。所以,对于杨仪来说,派遣马岱斩杀了魏延。对于成功撤军,并斩杀魏延的杨仪,认为自己可以接替诸葛亮的位置。但是,让杨仪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生前就已经确定蒋琬接替自己了,回到成都后,杨仪只是被后主刘禅拜为中军师。对此,杨仪可谓心怀不满。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杨仪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

因此,和李严一样,杨仪也遭到了被流放的惩罚。不过,李严在被流放之后,一直安分守己,至少没有口出怨言。但是,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所以,在最终的结局上,杨仪显然要更加凄惨一些。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杨仪咎由自取的。因为诸葛亮根本没有做出斩杀魏延的安排,杨仪除掉魏延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私心。对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价道:“杨仪以当官显,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比较中肯的评价了。对于蜀汉两位被流放的大臣,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冯太后逼18岁儿子退位,成为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魏有位冯太后在历史上挺有名,有名是因为她的权力地位跟后来的慈禧太后差不多,但治国理政的本事比慈禧大多了,个人生活也是更加丰富多彩。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名字叫啥不清楚,长得很漂亮,11岁当贵人,14岁就做了北魏第五个皇帝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而且不久,皇帝和别的女人生的儿子,也就是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拓

  • 汉族几近亡种灭族,"五胡乱华"时期到底有多黑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朝八王之乱后,司马家族自己把自己打残了,国库空了,百姓穷了,军力乏了。这时候,以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游牧部落为主力的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导致中原大乱,百余年间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政权,有胡人的也有汉族的,史称"五胡乱华"。这一时期的历史,可能因为牵扯民族关系问题,各种书上写的都不

  •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为何没有为了夺位而手足相残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是一段让人非常感兴趣的历史,群英并起,各路英雄争霸中原,朝代变更非常快速。在这三国中,最后受益的还是司马家,他们夺得了魏家的皇权。有这么一个让人感兴趣的问题:司马昭和司马师是否曾经争夺过储位呢?毕竟曹丕和曹植就曾经为了争夺储位而动了杀心,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和曹操两个儿子情况差不多相似。司马家族为了

  • 劝说刘备不要急着称帝的费诗,他都还有哪些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关羽的狂傲是出了名的,若非真有超常本事的人,他大多是不会正视的。因为是和刘备一起最早打天下的人,旁人总是对他尊敬三分,小说甚至称他为五虎上将之首,连戏曲都称他为二千岁。不过如此高傲的关二哥却对此人低下过高贵的头颅。此人名叫费诗,曾是刘璋手下的绵竹令,刘备攻打绵竹,费诗投降,后被刘备任命为督

  • 侯君集作为战功赫赫的开国将领,为何最后被处死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中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朝代,一定就是大唐盛世了。一千多年的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还被称作唐人,他们聚集的地方被称作唐人街。唐朝当时的国力之昌盛,远远领先于世界同时代的王朝政权。并且唐朝的政策还很开放,因此各国的使臣纷纷来到东土大唐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造成当时的长安经常能够碰到各种各样的外国人

  • 中国古代有算卦占卜之人,除了刘伯温还有哪几个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天机不可泄漏,这是道家的学术思想,某些天注定的事情,是不可以提前透露出来的。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的能人志士,他们通过书籍获得了常人所不知的事理,也因此泄露了一些不可告人的天机,那么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其中第一位是一个女子,名叫许负,是西汉初年的一位举世少有的女子奇才,小时候就表现出惊为天

  •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夺权篡位是因为自己谨慎的性格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历史上资深的名相之一,杜甫诗赞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伊尹是商汤时代的达官贵人,协助商汤治理国家,成就商朝治世;吕尚,即姜子牙,年七十出山,帮扶周文王,后事武王,攻灭商汤六百年基业,开创周天子八百年江山。如此高的评价,得以看出诸葛亮其人的能力。而且杜甫是唐代的人,《三国演义》

  •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何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才有了名垂千古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之美丽佳话。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吴三桂一样,为了红颜啥都不要了。

  • 为朱元璋立功无数的常遇春,最后因为屠城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群雄纷起,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最终以朱元璋一统江山,建立明朝为诸侯割据画上一个句点。而这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将领那就是常遇春,这位为朱元璋征战沙场,立功无数的急先锋。常遇春出在在贫苦人家,小时候就心怀大志向,不愿一辈子只是农民,又加天生臂力超强,孔武有力,就拿帮人做工的的钱充当学费,交给武

  • 司马睿真的是司马家的人吗?他到底是谁的后代?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两个叫牛金的人,一个死于非命,一个后人还做了皇帝。为什么二人同名同姓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呢?这还要从曹魏和东吴的的大战说起。话说,有一年东吴进攻曹仁部,曹仁部便派有万夫之勇的牛金去迎战,牛金英勇奋战,为曹仁大军赢得了转移的时间,但牛金却被数万大军包围了,曹仁听说后亲自率军营救。后来,牛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