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一直很欣赏曹植,为什么最后别曹丕占了上风?

曹操一直很欣赏曹植,为什么最后别曹丕占了上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10 更新时间:2023/12/17 9:28:21

曹操一直很欣赏曹植,为什么最后别曹丕占了上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斗争中,才华横溢的曹植一直占据优势,曹操多次公开夸奖曹植,表扬曹植像自己,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话语之间俨然视曹植为自己的头号接班人。当曹植在满朝大臣面前出口成章,侃侃而谈的时候,曹丕在哪呢?曹丕一个人呆在角落,低着头生闷气。可是谁让自己天生才气不足呢?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和曹植和百官送行。曹植当众吟诵了自己写的一篇诗赋,赞颂父亲曹操如何如何功业盖世。文章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大家听了都啧啧称赞。曹操也点头赞许。曹丕啥也想不出来,正在失落间,一位贵人前来帮忙。这位叫做吴质的官员悄悄在曹丕的耳边说:“等到大王要走的时候,你流眼泪就可以了。”曹丕有些怀疑,真的这样就可以吗?

不过,曹丕还是照做了,反正已经没有别的法子了嘛。于是,当曹植表演结束,大家都把目光看向曹丕的时候,曹丕泪流满面,趴在地上不起来。大家也不知道曹丕演的哪一出。可是抬眼看看曹操,却发现曹操的眼圈不知不觉竟然红了。是啊,华丽的文章算什么呢,作为父亲最珍视的还是儿子对自己的留恋和关怀啊。

于是,大家都认为,曹植这个人太花哨,而曹丕很诚恳。一贯素颜,跟着感觉走的曹植,竟然看成油嘴滑舌,有嘴无心之人。而一贯虚伪,喜欢浓妆艳抹打扮自己的曹丕,反倒让世人以为真诚善良,有仁孝之心了。

为何会出现这样颠倒是非的结果呢?只因为国人早就习惯了带着面具生活。既然人人都浓妆艳抹,粉擦到可以掩盖一切,那你素面朝天,不是跑出来吓人吗?

于是,曹植在大醉之后,和杨修打开只有天子才可以通行的司马门,纵马奔驰在宽阔的驰道上,人生醉时须尽欢,何必顾忌醒后事。

于是,当曹仁关羽围困,曹操有心让曹植担任统帅率军救援,建立功勋,曹植却纵酒大醉,不醒人事。多建一分功劳又如何,一旦父王归天,兄长曹丕会放过自己吗?

于是,当曹操去世之时,曹植没有一脸悲伤,没有按照礼法在规定的时间哭泣,行礼,而是和朋友一起喝酒高歌,父王去世,自己死期将至,又何必在拘束于礼法,惺惺作态呢?就算是向兄长曹丕摇尾乞怜,一贯阴险残忍的曹丕就能放过自己吗?

于是,曹植依旧是吟诗,依旧是饮酒,依旧是高歌……一日又一日,只有在大醉之后才能进入梦乡,进入梦乡才能偶尔得到一丝的宁静。

可是,时人却纷纷感叹,白白曹操当初那么看好曹植,保护曹植,原来曹植竟然如此无情;不但无情,并且无行;不但无行,并且无大志!除了知道喝酒,曹植还会做些什么呢?为什么不隐忍偷生,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可是,那就不是曹植了!

得知父王正式任命自己为魏国太子,浓妆艳抹扮深沉的曹丕在也无法忍耐,抱住自己最亲近的议郎辛毗的脖子,高兴的说:“辛先生,你知道我很高兴吗?”辛毗心中也很高兴,多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自己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当辛毗喜滋滋的把这件事情告诉女儿辛宪英,想和女儿共同分享这崇高的荣耀。没想到女儿竟然叹息,说:“做太子的,是准备代替君王管理天下的人。代替君王,就意味着父亲去世,怎么能不忧虑;管理国家,事关天下,又怎么能不恐惧。殿下本来应该忧虑和恐惧的,可是他竟然那么高兴。我料定,魏国是绝对不会昌盛的!”

乍一听,辛宪英讲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是却严重违背人情。莫非此时忧虑,以后就一定会国家昌盛?莫非此时高兴,以后国家就会大乱?偶尔的真情流露,其实让曹丕这个始终躲在面具后面的人物,倍加真实,真实而可爱。

当长子曹丕被立为太子的消息传到母亲卞夫人耳中,群臣纷纷祝贺,肯定卞夫人重赏那些出力的人。卞夫人却显得非常平静。卞夫人说:“大王不过是因为曹丕年纪大,然后就让他来做太子罢了。我只要不被责备教导无方就很满足了,又有什么理由要赏赐大家呢?”当曹操听到卞夫人的态度之后,非常高兴,说:“生气的时候不变脸色,高兴的时候不忘记节制,原本是最难做到的。可是夫人做到了啊。”

曹操目光锐利,他知道卞夫人心中的喜欢,知道卞夫人当时的表现不过是把心中的喜悦深深地压抑。而卞夫人呢,正是非常了解自己丈夫曹操的阎王脾气,了解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才把自己的真实的一面深深掩藏。

何况,曹植也是她的亲生儿子,曹丕的胜利就意味着曹植的死亡,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什么比儿子互相残杀更让人悲哀的了!

曹操在一家人当中,是最擅长演戏,又最少演戏的人。曹操的晚年曾经发布了一到非常有名的教令,叫《自明本志令》。曹操在教令中说,自己本来没有现在这么大的野心,没想到现在能当上魏王。以前也就是想当好一个县令,一个郡太守,可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自己地位一点点提升,自己的欲望也一点点膨胀。现在很多人对他说三道四,他都不在乎。如果需要,曹操可以放弃一些虚职,比如说封地啊,爵位啊,但是绝对不放弃实际的军权。因为交出兵权,自己可能就性命不保。

曹操说得很实在,是大实话。

为什么曹操不涂脂抹粉也没事,曹植就倒大霉呢?

因为曹操权力足够大,大到足够左右朝政,足够控制舆论了。于是他可以说一些真话,说出来的真话也才容易让大家相信。其实,只要你身居高位,就算是你说一些假话,只要有权力的光环,也一样有很多人相信。

原来,权力才是最好的伪装。涂脂抹粉,是为了追寻权力,而权力到手,就可以随意歪曲事实,以美为丑,以丑为美。指鹿为马的故事代代都有。曹植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讨好父亲上,而忘记了扩大自己的权力。而曹丕呢,却掩饰自己的真实愿望,屈身侍奉朝中那些权贵,于是当朝第一谋士贾诩为曹丕说话,名士吴质为曹丕说话,东曹掾毛玠为曹丕说话,连曹植的妻叔崔琰都为曹丕说话,还有曹操身边大大小小的太监、宫女都为曹丕说话。曹丕用尽手段,为自己在曹操身边编织了一个超大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曹丕就是贤德仁孝的完美化身。

于是,曹丕胜出,曹植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标签: 历史三国曹丕

更多文章

  • 汉武帝还有三个同母姐姐,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平阳公主,汉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平阳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甚至有时候,大家会有一种误区,好像汉武帝只有平阳公主这么一个姐姐,太后王娡只有汉武帝和平阳公主两个孩子。事实上,太后王娡曾经生育五个孩子,除去平阳公主,汉武帝还另外有三个姐姐。第一个身份比较特殊,她叫金俗,认真说起来,并不是皇室血脉。原来,早在

  • 康熙是被毒死的?康熙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清朝,康熙

    康熙是被毒死的?康熙的真实死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的死因在历史上也是个难解的谜团,因为皇帝在死前总会留下遗嘱,而且事关重大,所以很多皇帝都搞得神神秘秘的,康熙也是这样,他在死前也是闭门不见人的,所以很多关于他真实死因的历史就被掩埋了,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认为康熙是

  • 卫子夫的结局为何这么惨?儿女惨死,绝望自尽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卫子夫,汉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卫子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凭借卑微的歌女出身,卫子夫却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并且一宠就是大半生,还成为了皇后。哪怕汉武帝的后宫新人辈出,姿色杰出的女子无数,卫子夫仍然是后宫第一人,因为她除了汉武帝的宠爱,还有强大的娘家做后盾。她的弟弟卫青,她的外甥霍去病,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

  •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杀了王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武则天,唐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据考证,武则天时期的唐朝官员,很多无不恶毒的骂着她,总说她是个天生毒恶的女人。《讨武曌檄》里就有对她的毒辣和残忍进行了描述,书里写到:武则天恶毒如虺蜴,凶残如豺狼。其实,武则天年轻时也很活波天真,无忧无虑。但是,自打她进入唐朝后宫以后,深受周围环

  • 历史上两位同名的妃子,一位生了三个皇帝,一位嫁了三个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娄昭君,北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娄昭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一位女子一共生下来了三个男子都成为了皇帝。她这一辈子有八个孩子,另外两个孩子成为了皇后。我们古代的美女非常的多,但是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貂蝉根本不存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上帝给了她们如此美貌,但是没有给她们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太平公主,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太平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到太平公主,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唐朝时期李治和武则天的一个女儿。武则天对她是十分地宠爱,不仅武则天比较宠爱她,就连她的哥哥们对她也是非常地宠。那么太平公主为何又要出家呢?而且还是两次。太平公主的名字“太平”又是怎么来的呢?这背后到底

  •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最后说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公元1693年夏天,康熙帝39岁,烈日炎炎,康熙帝却身患重病,盖了棉被还浑身发冷,御医们束手无策。最后,名为白晋、张诚的两位法国传教士入宫献药,太医们虽然对洋人的药有排斥,但事态紧急,不敢怠慢,赶紧找人试药后,给康熙服下,康熙竟然神奇的康复了。后来人们才知道,康熙所患之症,名曰“疟疾”,而两位法国传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明朝,蓝玉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与朱元璋更是有着儿女亲家。无奈被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谋反,被朱元璋株连九族。朱元璋剥了蓝玉的人皮,现在看来很残忍,但是当时确认为这是留了全尸。那么蓝玉的人皮最后留在哪了?相传朱元璋将蓝玉下狱后,按律法谋反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清朝,乾隆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从1636年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为止,一共经历了10位帝皇,统治了中原276年之久。而诸多皇帝中也是人才加奇葩辈出,其中乾隆皇帝最为突出。他的突出,不是因为他做皇帝很牛,而是他有一个癖好 喜欢写诗。这

  • 李世民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评价是什么?李世民更欣赏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评价是什么?李世民更欣赏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经常会被拿出来做比较,诸葛亮年少成名,而司马懿大器晚成,两人也都是自己国家至关重要的人物。不过要是比最后的影响,肯定还是司马懿更大。李世民就曾评价过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可能心狠手辣的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