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商朝灭亡后,有一队人马逃亡东北还建立了一国家

商朝灭亡后,有一队人马逃亡东北还建立了一国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66 更新时间:2024/1/16 10:33:34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商朝并不像后世的朝代一般,那个朝代似乎是被神化了,比如《封神演义》,人皇统治的天下其实是被神干预的,各种各样的神和妖都在人世中出现,这些神话故事放在现代科学社会中是没人相信的,不过史料记载中商朝宫中确实是有许多神职人员的,这也能理解,在当时科学完全不发达的时期,大家迷信神明也是正常的。

看过商朝电视剧的观众们可能会认为是妖女妲己使国家灭亡的,但其实并非这样,统治者们往往愿意将自己的过错推到一个女子身上以掩盖自己的无能为力。古代国家都避免不了由盛转衰的命运,商朝亦是如此,发展到晚期时,统治者商纣王虽然不是一位贤明君主,但国家底蕴深厚,他的身边还有着许多忠心耿耿的臣子辅佐,他们都在为挽救国家而努力。

箕子是朝中大臣,他与纣王也有着血亲关系,他是纣王父亲的哥哥,按照这样的关系,他是纣王的长辈,纣王也应该听从他的劝导。当有人向纣王进贡一双打造精美的象牙筷子之时,纣王十分喜欢,可时刻警惕的箕子生怕皇帝会沉迷奢侈之风,所以他劝告纣王回归正途,不可沉迷于此。

箕子劝道,你有了这么精美的筷子,那么就会想着应该配上白玉做的杯子,而有了这两样,你又会想要世界上所有的奇珍异宝,如此循环往复,这对于你的国家是没有好处的,身为帝王,应该时刻谨记国家重任。但纣王哪里会听从他的劝说,仍然固执己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于是有人便劝说箕子不要再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纣王不会听从别人的忠言,稍有不慎,还会惹得纣王不耐烦,若是纣王不高兴了,很有可能会招惹杀身之祸的。可一心为国的箕子不以为然,他是纣王的叔父,同样也是朝中重臣,一生以匡扶国家政治为使命,如今纣王走歪了,他必须经常劝说纣王,在大王犯错的时候,直言不讳,并非为了名垂史册,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可纣王刚愎自用,根本不会听从别人的好心劝说,即便这人是他的亲人,只要惹得他不高兴了,照杀不误。多次劝说大王的箕子察觉到了大王对他的厌恶,他选择装疯卖傻也要待在这里,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国家。可夜深人静之时,他又会为如今自己和国家的处境而感到痛心,来日九泉之下他如何能去见列祖列宗呢?

他经常会在深夜放声歌唱来疏解自己心中的悲痛,有一日被人发现了,所以此事被告到了纣王那里,纣王感觉到自己被人欺骗,心生怒火,将他打入大牢,又贬为奴隶,从此再没有人注意这位重臣。

直到腐败不堪的商朝被推翻,都城内迎进了新的统治者,武王曾经听说过箕子的大名,认为这样一个忠心为国的大臣被关押,实在是可惜了,所以将他放了出来,给了他很好的待遇,武王经常会请教他关于纲常的道理,事已至此,箕子只能接受国家覆灭的事实,他还将自己的感悟告诉了新的统治者,希望他能够细细体会,“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党毋偏,王道平平。毋反毋侧,王道正直。”意思便是让统治者能够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君民一体,这句话无论何时都是值得统治者学习的。

武王还问了商朝失败的原因,这样的问题让箕子羞愧难当,他身为臣子却没有尽力辅佐帝王,他感觉自己太不称职,心里有很深的愧疚感。

其实这并不是他的错,实在是纣王太过昏庸,根本不听从任何人的劝说。武王眼见他沉默不语,知道他心中的悲痛,所以便转移了话题,希望他能够辅佐新朝统治,这自然让箕子无法接受,他是殷商宗亲,如何能辅佐其他人呢?所以他拒绝了武王的提议,而后箕子带着前朝遗留贵族离开了这里,奔赴海外,以寻求新的生机。

相传他们去了朝鲜,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也或许是漂到了一处小岛上,在此定居生活,还教了当地人先进的技术,建造房屋,开垦土地,制定法律,当地人对他很是感激,称他为箕侯。如此过去了十多年,武王打听到箕子的消息后,派使者去了当地承认侯国的合法性,这也是朝鲜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记载。

武王邀请他回到故土,在外流浪多年的箕子也确实是想要回到家乡,在途中他看到了曾经朝歌的遗址,原来辉煌壮丽的国家现在已经变成了耕地,回想到曾经纣王不听从他的劝说,才落得如此下场,他心中一时悲伤不已,亡国之痛实在是难忘,即使多年过去,也很容易触景生情。

这就是箕子朝鲜建立的故事,也是中国东北疆域史的开端,后来,箕子朝鲜被卫氏朝鲜所取代,汉武帝时期对朝鲜的征伐,就是“卫氏朝鲜”,汉武帝裂其郡为四地,将朝鲜划入中国版图中,也才有了后来的高句丽史以及东北的古代史。

标签: 历史商朝

更多文章

  • 刘备逃命女儿被俘,曹操的做法让她们生不如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刘备逃命女儿被俘,曹操的做法让她们生不如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帝王刘备,是一个宽仁的皇帝,他知人善用,体恤士卒,因此在历史上他拥有很高的评价。但是,随着后人对三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发现刘备身上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很多人说他在对待臣子方面宽厚讲义气,但对待家庭方面却很不值得

  • 关羽真的是“大意”才失的荆州吗?如果张飞赵云协防结局会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关羽真的是“大意”才失的荆州吗?如果张飞赵云协防结局会怎么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失荆州丢性命,为此衍生了“大意失荆州”这个成语,甚至有阴谋论者还提出了“刘备诸葛亮联手除关羽”的论调。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关羽像诸葛亮一样谨慎,荆州也得丢。刘备诸葛亮脑袋里要是没进一吨水,就不会付

  • 历史上四位鬼才,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刘伯温?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周朝,姜子牙

    中国历史上四位鬼才,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刘伯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中国历史上出过的能人异士可谓数不胜数,他们的传奇故事活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可惜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人最终结局没有被史书记载,他们也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中国古代的四位奇人,诸葛

  • 皇帝把50多岁的乳母赏给一宰相,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窦怀贞,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窦怀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宰相,像秦朝的李斯、汉朝的萧何、唐朝的房玄龄,这些宰相为了国家的利益无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忠于的国家。但历史上的宰相也并不都是贤能之辈,有些宰相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并不一定

  • 揭秘:为什么后世帝王都把王莽头颅当宝贝收藏?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王莽,西汉

    王莽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他修养极深,平日里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被称作是“周公再世”。因汉哀帝喜好男风,专宠董贤,荒淫无度,26岁就交代升天了。继任者平帝和孺子婴年幼,致使皇权旁落。公元8年12月1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从此西汉被他拦腰斩断,开始了他长达15年的皇

  • 由1只鸡引发的叛乱!1只鸡为何能影响大明王朝的命数?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明朝

    由1只鸡引发的叛乱!1只鸡为何能影响大明王朝的命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元璋出身贫寒,父亲朱五四子嗣众多,元朝末年,天灾人祸,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少年的他便在地主家谋了个放牛的差事。所幸,能够填饱肚子。而放牛之时,他常常和小伙伴们捡起一块块的破木板,扮做皇帝与大臣。一次,朱元璋与徐达、汤和

  • 张巡杀妻食子吃城中妇孺,为什么还被后人大加称赞?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张巡,唐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概从人类脱离野兽般生活方式的时候,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道德体系观。不吃自己的同类更是成为了基本伦理要求。但是在古代大饥荒的年代,易子而食也是常见现象;甚至在非洲和美洲一些部落生活的聚集区,也总是有一些与吃人(不论是活人还是死人)有关的习俗。在我们如

  • 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大的败笔,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或能拿下曹魏!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三国,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大的败笔,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或能拿下曹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的起因是东吴破坏蜀吴两国的联盟,与魏国勾结一起出兵攻打荆州。当时,关羽正在征战樊城,形势一片大好,擒于禁,斩庞德,一时威镇华夏。若能一举攻下樊城,将为蜀国开拓大量的疆土,还可以给魏国以震慑。

  • 皇帝刚死,太子就送同心结给宠妃!是不是太着急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隋朝,杨广

    皇帝刚死,太子就送同心结给宠妃!是不是太着急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都是他跟独孤皇后所生。但能争夺太子之位的,就只有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虽一直以来,长子杨勇都是太子,可隋文帝却对他不满意。原因其实就两条。其一、独孤皇后不喜欢杨勇。皆知隋文帝惧内,因为他的

  • 关羽不愿跟随曹操是因为曹操手下猛将多,自己轮不上号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关羽不愿跟随曹操是因为曹操手下猛将多,自己轮不上号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凡是喜欢中国历史的朋友,对三国时期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一定不会陌生。毕竟,在中国古代将近2400年之久的封建社会时期,每每在朝代更替之时总会涌现出一大批的能人异士。但不可否认的是唯有三国时期涌现出的人物最为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