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武则天一生功绩诸多,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多是负面?

武则天一生功绩诸多,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多是负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4/1/18 18:52:06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女性正统称帝人物,她执政期间有着诸多的功绩,那么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多是负面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但正是身份特殊的原因,她受到后世的非议颇多。比如有人会说武则天有养男宠、任用酷吏、迫害李氏皇族等污点。但是总体来说,武则天还是一位杰出的帝王,要不然她也进不了中国古代十大杰出帝王的排行榜。就连毛主席都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其实,帝王之术就是驭人之术,把人用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秦始皇刘邦是如此,曹操李世民亦是如此。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识人用人。所以下面我就从识人用人以及治国理政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一下武则天的历史功绩!

1.武则天有着非凡的执政才能

武则天在称帝前30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10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世、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气魄。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 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地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 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辽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 (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公元 692年)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 《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 轮集》等著述。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武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武 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公元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 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 给”。大足元年(公元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5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 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武则天重视人才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 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 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 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

3.重视农业生产

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 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 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武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 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当然,在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 失。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使不少污吏横行一 时。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 一些作用,但是,搞得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 的负担。

她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宠爱 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 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此称她为“武则天”。同年11月去世。

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 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 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憾的是,唐朝以后,一般民众所认知的武则天形象大多是负面的,能体现其功绩的内容,如完善科举、选贤举能、劝农薄赋、安定边疆、提倡文学等,则被忽略。

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对民众的认知影响甚巨。明朝罗贯中的《隋唐两朝志传》、清朝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等小说,有关武则天的情节主要是狐媚惑主、贪权嗜杀、任用酷吏、秽乱宫闱。

清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号称比较公允地评价武则天,对其政治智慧有所肯定,但该书仍以负面为主,最终将武氏定位为“祸水”。

明清时期,有一大批艳情小说对武则天的淫乱大书特书,《如意君传》是代表作。它是现存明朝第一部艳情小说,专写武则天与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少儿不宜的故事。

此类小说还有《武瞾传》、《武则天外史》、《妖狐艳史》、《素娥篇》等等。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标榜“还原一个真实的武则天”。您看后觉得怎么样?武则天有没有摆脱先前狐媚惑主、心狠手辣的标签?

不止小说家,就连史学家,也有意无意编排武则天的是非。

武则天画像。《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记载: 后宠虽哀,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数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这是发生在654年的一桩公案,武则天扼杀亲生女。后人演绎甚多,以此来说明武氏之残忍、灭绝人性。史家对此叙述简略,要素不全。

先假设确有其事,通过合理想象,来完善整个作案过程。 案件脉络为:王皇后来到武氏住处——武氏恰好不在——王皇后逗了一下婴儿即出——武氏进来,扼杀女儿——唐高宗来到武氏住处,发现女儿已死——武氏栽赃王皇后。从《通鉴》原文看,整个事件时间跨度很短(“皇后适来此”,即刚才),估计应在一小时之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王皇后和唐高宗要恰好一先一后来到武氏住处(先后顺序不容颠倒),而且中间要有不长不短的时间差,这个“差”恰好足够让武氏杀婴。

此外,武则天还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跟身边的人合谋串供,二是她必须确保高宗对她的一面之词深信不疑,不会去派人侦查破案。

皇后与武则天长期不对付,这次登门来找武氏闲聊谈心?人家是皇后唉,有事没事屈尊到昭仪的住处?高宗日理万机,恰好在那个时间点想女儿了?公主被杀,任何调查都没进行,皇帝听武氏一个人的口供,就结案了?尼玛,如此看来,武则天哪是作案,她分明是导演,要让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符合“三一律”。

“武则天扼杀亲生女”之事,捕风捉影的可能性比较大,铁定事实的可能性比较小。

为什么从古至今,从小说家到史学家,都喜欢“黑”武则天呢? 很明显的一点:在男权社会的话语中,哪有不被歪曲的女性形象呢?

宋朝期间,儒家哲学得到调整并占据社会思想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有甚于之前的任何朝代,武则天想保持正面形象都难。更何况她确有一些不符合儒家规范的做法,这就更授予道德家发挥的余地。

再者,娱乐至上的心理,古今皆然。像宫斗、秽乱之类,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这也让人们选择性地编排武则天的故事,对其有关“性”“腥”的情节添油加醋大力演绎,以吸引眼球。至于如何正确评价她的历史功绩,普通民众才不管,交给历史学者好了。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八次北伐蒙古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 为何不能彻底消灭蒙古人?为何蒙古人还能够在土木堡重创明军俘获明朝皇帝 后来甚至还大军压境打到北京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消灭蒙古残余势力,先后八次北伐遁入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其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也先后五次北伐蒙古。然而,父子俩前后进行了十三次北伐,为何蒙古依然能够屹立不倒?我们知道,北方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包括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盛极一时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原王朝的

  • 隋炀帝杨广的真实历史是什么?他真的是一位暴君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暴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炀帝杨广的真实历史是什么?他真的是一位暴君吗?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历史上还有一位著名暴君就是了,但后世提到他更多的是赞扬敬佩他的丰功伟绩,而忽略了他的暴行,隋炀帝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以一己之力覆灭了整个王朝,下令修运河,造龙舟、楼船等各种船数万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在后世给人的印象多是负面?概因此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说到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皇帝,那确实有不少,从秦始皇称帝到清朝覆灭大约出现了有四百多位皇帝,然而说到出现的女皇却唯独武则天一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在后世给人的印象多是负面?概因此人。武则天,汉族,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

  • 慕容冲堪称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 沦为奴隶 做过男宠 做过将军 当过皇帝 如此跌宕起伏 大起大落 堪称传奇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慕容冲是西燕政权第二位皇帝,他剑眉星目,容貌怡丽,并且骁勇善战。他经历过亡国的痛苦,也创造了复国的短暂辉煌,更体验了王室贵族到娈童再到皇帝的传奇人生。如此跌宕起伏、大起大落,遍观中国历史,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事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王朝兴衰更迭,出过很多帝王,有贤主明君,也有荒淫暴政,但要论

  • 千古一帝隋炀帝杨广,真的杀父了吗?3个证据引人深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说到暴君,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隋炀帝杨广,他暴君的名号除了因急于求成而来外,还有他杀父的传闻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千古一帝隋炀帝杨广,真的杀父了吗?3个证据引人深思。隋炀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下令修建大运河。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并不是他

  • 李世民“黑历史”不少,为何后世人们还称他为千古一帝?概因这五大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从无缘皇位到千古一帝,其中的波澜让人惊讶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黑历史”不少,为何后世人们还称他为千古一帝?概因这五大功绩。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受争议的一位皇帝。坐上皇位的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李渊可以说是一个受中国古代文化熏陶比较严重的人,这和他自

  • 三国街亭之战 马谡为何不肯听诸葛亮的话?马谡是怎么被打败的?如果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安排 结果会不相同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大军第一次北伐曹魏,最终由于马谡丢失街亭,不得已诸葛亮只得退军放弃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的惨败主要是因为马谡指挥不当,将大军屯于山上造成的。如果当时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安排,能否守住街亭?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由汉中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攻取关中的郿县,而自率主力出击汉中西北方向

  • 宣华夫人是谁?为何状告杨广非礼她,她究竟有多漂亮?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女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宣华夫人是谁?为何状告杨广非礼她,她究竟有多漂亮?南北朝的时候,陈朝的皇帝叫陈叔宝,是个亡国败家的高手,耽于声色,荒唐无能。不久,隋军攻入建康城(南京)。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此时陈朝有位小公主还没有出嫁,由于她美貌姿容绝世,很快被选为隋文帝的嫔嫱。当时隋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必然还是偶然?这和李渊离不开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说到唐朝史上的明君,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李世民,然而李世民的一生却有一个污点,那就是玄武门之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必然还是偶然?这和李渊离不开关系。李世民在我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代明君,赏罚分明,纳谏如流,贞观之治让国家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他对历史的功绩不能抹煞。但李世民这辈子却做

  • 清朝统治长达多少年,最后因为什么原因走向了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许多的封建王朝,然而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清朝,那么它统治中国长达多少年,最后因为什么原因走向了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末期时清军的皇太极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从而建立起了大清王朝,清朝是我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一共经历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