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侍卫下水救溺水太子,为什么有的官升三级,有的却被赐死?

侍卫下水救溺水太子,为什么有的官升三级,有的却被赐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1/30 0:18:46

侍卫下水救溺水太子,为什么有的官升三级,有的却被赐死?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按理说,侍卫下水救朱标是应该的,在古代朱标身为太子,又是他们的主子,那侍卫下去救人也是理所当然,但是这救人的侍卫们最终却是不同的结局,有的救人就能得到赏赐,被朱元璋连升三级,但是有一些却被朱元璋下令杀了,这究竟是为何?这些被杀的侍卫为什么会有如此悲剧的结局,他们不是也救人了吗?

朱标在历史上以宅心仁厚著称,和他那刚猛的父亲简直是两个极端,他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元璋对他也是寄予厚望并加以信任,因此朱标在朱元璋面前也是有话语权的,他和马皇后是唯一敢劝并且能劝住朱元璋的人,所有有许多功臣在朱元璋的屠刀下被拉了回来,但是在就他的老师宋濂时,却遭到了父亲的断然拒绝,朱标一气之下,欲跳河轻生,幸好被身边的侍卫给救了回来,但这些侍卫最后却被朱元璋给杀掉了,这到底是为何呢?

宋濂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和刘伯温、高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连朱元璋都盛赞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可见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的,1377年,67岁的宋濂决心辞官回归故里,对于宋濂的辞官,朱元璋是给足了面子,亲自为其饯行,宋濂也很感动,拉着朱元璋的手老泪纵横,答应每年都会上京看望朱元璋。

宋濂一生受人尊崇,可他却出了一个不孝的孙子,给他原本祥和的晚年招来了杀身之祸,洪武十三年,宋濂的长孙宋慎卷入胡惟庸的谋反案中,致使宋濂一家遭祸,其次子宋璲和孙子宋慎都被诛杀,按照大明的律法,宋濂他们全家是难逃一死的。

向来喜欢搞连坐的朱元璋杀气腾腾,打算把宋濂一并料理了,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没有人敢替他说一句话。

这时朱标冒着极大的风险向当时处于暴躁中的朱元璋求情,但朱元璋态度坚决,执意要处死宋濂。

朱标乞求说:“他是我的老师啊,您就不能法外开恩吗?”

正在气头上的朱元璋口不择言的说了一句“等你做了皇帝再去赦免他吧”。

朱元璋说的是一句气话,但朱标听了犹如五雷轰顶,让他羞愤难当,这不是说他大逆不道吗?

朱标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救老师,情急之下就以跳河轻生来威胁朱元璋放过老师,他是玩真的,说跳就跳。

朱标身边的侍卫一看主子跳河了,都吓得不轻,赶紧脱衣下河救人,性急的人和着衣服就跳了下去,很快就将朱标救了上来。

朱标这惊天一跳把强势的朱元璋也给震住了,也着实吓住了,连忙说“你个傻儿子,老子杀人,关你屁事,至于寻死寻活的吗?”

你还别说,朱标这一跳还挺管用,朱元璋见儿子能用死来救老师,很是欣慰,于是就答应了他,放过老师一马,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将宋濂流放四川茂州。

朱元璋对于这些救太子的人是赏罚分明,脱衣服下去的人一律斩首,没有脱衣服就下去的人连升三级,朱元璋给出的理由是,太子都跳河了,你们还有时间脱衣服,等你们脱完衣服再下去救人,还来得及吗?简直没把太子当回事,不杀你杀谁?

我们通过影视剧看到朱标是个仁慈到软弱的形象,而且经常与朱元璋的施政方针有矛盾,但其实在许多方面古被误导了,朱标从十岁起就被立为吴王(朱元璋曾当过吴王)世子,到明朝建立后成为皇太子,直至洪武二十五年时以三十七岁早逝,其太子之位一直坚如磐石。

而自洪武十年后,朱元璋就下令“朝政政事先启请太子处理,然后奏闻”,这在历史上绝对是少见的,帝王们都很难做到放手让太子参与政事,要知道让太子处理朝政会对皇帝的权利构成相当大的威胁,搞得不好就架空了皇帝。

这说明朱元璋对朱标有极大的信任和真心倚重才能有此决定,朱标主持朝政达十五年之久,却从未见朱元璋有公开对朱标处理政务不满或更换太子的意向。

朱标主政期间,也是明朝四大案件中除朱标去世后爆发的蓝玉案以外的三大案爆发期间,可以说朱标是主持了明朝政治大案处理的,而除了为爱孙牵连进胡惟庸案的老师宋濂求情这种小事外,看不出朱标与朱元璋在大政方针上明确的对立,而朱标有时为其他藩王或功臣向朱元璋求情,与其看作是与朱元璋作对,倒不如说是朱元璋安排太子朱标向兄弟和功臣示恩更可信,,否则很难想象朱元璋真要处置的人会因求情而被放过。

所以说朱标和朱元璋是彼此配合密切的政治红白脸,朱标是朱元璋的政治缓冲器,而朱标又能借助朱元璋的威慑而使人心归附自己,但二者的立场和利益是一致的。

东宫太子是皇族里最惨的一个职位,就是整天的等待着皇帝死去,成天的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朱元璋是个火爆脾气,阎王性格,动不动就拿大棒子打屁股,搞个大动作株连上万人,朱标能从世子再到东宫太子的位子上一路坐到死,且从未动摇,不得不说朱标是绝对有过人之处的。

标签: 历史明朝朱标

更多文章

  • 神秘的奥尔梅克文化是什么?奥尔梅克文化竟然跟商朝有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商朝

    神秘的奥尔梅克文化是什么?奥尔梅克文化竟然跟商朝有关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玛雅文明是非常了不起的,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时候,整个美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就是中美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文明就是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充满了太多的神秘感,其起源目前还无从考究,甚至有神秘论者认为玛雅文明是“外星人”所创造的。不

  • 客印月:朱由校的乳母,与太监勾结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客印月,明朝

    当客印月最初跨进皇宫的时候,她的心一定是惶恐的,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不是因为刚生了孩子,有充足的乳汁,她可能终生都无缘于皇宫。但这种惶恐很快就平复了,因为吵闹不休的皇太孙在她的怀中安静了,这就意味着她可以留在皇宫了。周围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个皇太孙的乳母太难找了,由于太子妃没有奶水,必须找一个乳

  • 一流氓到宴席上蹭吃蹭喝,为何主人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不足,人们常常有迷信神力的思想。在当时,人们甚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预兆的,从人的面相中也可以看得清楚。有的人虽然当时还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却面相极好,未来极有可能干成大事业。这虽然是一种难以解释的说法,却也有着一定的准确性

  • 此人送宇文士及两枣一龟糖,背后有何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宇文士及,隋朝

    隋朝末年,宇文化及勒死杨广,独揽朝纲。他有个弟弟叫宇文士及,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不同,比较讲道义。他和隋朝忠臣杨义臣关系很好,杨义臣怕将来宇文士及受到宇文化及牵连,就送宇文士及两枣一龟糖,宇文士及不知何意,其妹一解释,他立刻投奔了李渊。杨义臣把一个瓦罐封好,让家人杨方带给宇文士及,宇文士及打开罐子一看

  • 李隆基的三姨,虢国夫人与他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虢国夫人,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虢国夫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成语“素面朝天”意为女子不施粉黛,素颜外出。典出于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撰写的《杨太真外传》:“虢国不施脂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这里的“虢国”,说的就是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他生无可恋,整天

  • 爱新觉罗·胤禔:康熙最多子的皇子,生了20个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胤褆,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胤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最尊贵的家庭肯定就是皇室了,哪怕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幻想自己能够穿越到古代,当上一个皇亲贵族,这样自己就可以一生不用太勤劳工作,也会有受用不尽的金钱了,当然,这个是建立在自己并不想要谋求皇位的基础上的,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个前半生坎坷、

  • 三国时期三句流传得最久的“垃圾话”,句句暴击击垮对手于无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三国时期三句流传得最久的“垃圾话”,句句暴击击垮对手于无形!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句“垃圾话”,给对手造成暴击,流传至今导语:现在很多体育竞技都流行说垃圾话,用这些垃圾话嘲讽对手既可以过过嘴瘾,又可以炒热比赛,运动员观众和主办方都乐此不疲。三国时期战场上的将

  • 揭秘:蓝玉和朱允炆的母亲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蓝玉,明朝

    元末明初,汉民族又开始兴盛起来,名将层出不穷,和初唐类似,也是个猛人扎推的时代。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可不少,徐达、常遇春、汤和、朱文正、李文忠、冯胜、廖文忠等都是百战名将。当然蓝玉也在其中。蓝玉以洪都之战而闻名,如果不是蓝玉守住洪都,抵抗陈友良的军队多达一百多天,消耗其士气和粮食,朱元璋打不打得过陈友良

  • 李世民母亲做个梦,李渊为何赶紧把窦建德放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窦建德,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窦建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隋朝末年,群雄四起,最后以李渊实力最为强大。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俘获,按罪当斩,李世民母亲做个梦,李渊赶紧把他放了,如果不放,麻烦就大了。李世民母亲做了个什么梦呢?李世民母亲是窦氏,他梦见一个金身罗汉,在梦中对她说:你儿子带走我一个徒

  • 北齐皇太后为什么说“为后不如为娼”?北齐皇太后的风流韵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南北朝

    北齐皇太后为什么说“为后不如为娼”?北齐皇太后的风流韵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我们来说,古代的帝王都是三妻四妾,不过正宫娘娘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后。皇后一般出身都是高贵,都是很温柔贤惠的妻子。但是在北齐有一个著名的皇太后,在死前曾说出“为后不如为娼”的话语,也就是说她宁愿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