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朝灭亡国耻更甚,皇帝的头骨竟被挖出来当酒杯!

宋朝灭亡国耻更甚,皇帝的头骨竟被挖出来当酒杯!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88 更新时间:2024/1/31 19:17:25

宋朝灭亡国耻更甚,皇帝的头骨竟被挖出来当酒杯!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从12世纪北宋后期衰落,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实力对比就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宋王朝先是一波鬼操作丢掉了首都东京开封府和几乎整个北方,被平推到南方;之后又向金朝卑躬屈膝,卖国求荣;最后蒙元结束了这么个乱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宋朝已经灭亡了,但国耻却没消除,甚至更惨,这里就有一起非常著名的事件:杨琏真珈盗墓!

这是个什么时期呢?先说下杨琏真珈此人,他是西夏人(但民族不详),乃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的弟子,见宠于忽必烈,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他被任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元代管理江南诸路佛教寺院僧尼的机构,元朝比较重视宗教管理,所以佛教,道教都有管理机构)。

注意,中原地区本来是有汉传佛教的,现在让一个番僧来管理江南佛教,可以算国耻了,而且此人在江南地区大搞去汉化,把佛教搞得乌烟瘴气,他毁坏中原佛像,改立番僧像,搞得民愤非常大。

不止如此,这个妖僧还有一个毛病:盗墓!

而且他还不是盗一般的墓葬,他盗的是南宋皇帝的墓葬,在绍兴的南宋六陵也被他盗了!在元世祖忽必烈的默许下,至元二十二年 (1285年)

九月(时间有争议,但这是目前认可程度最高的时间),他带人到宋六陵,尽管陵使罗铣竭力相争,不让开陵,但还是被痛打一顿,用刀威逼走了。

于是,南宋皇陵遭到空前洗劫,宋宁宗宋理宗、杨后等陵全部被盗(史载杨琏真珈善于盗墓,曾盗掘南宋诸皇帝、皇后陵寝、公侯卿相坟墓达一百余座),将宝物全部搜刮,把盗来的陪葬品用作为修建番人寺庙的资金。

这还不算最惨的,最惨的是他们对待宋理宗遗体的方式。

由于宋理宗尸身保留的比较完好,杨琏真珈竟将其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他们以为会有夜明珠掉出来),结果流出水银,然后他取出了宋理宗的头盖骨,奉给帝师八思巴为饮器,也就是水杯!这便是骷髅碗,以帝王的头颅做骷髅碗,他认为这是非常吉利的。

宋理宗和骷髅碗

此外,他又把南宋皇帝其它遗骨收集起来(其部下有时候还有牛马枯骨凑数),在这上面改了个十三丈的浮屠塔,起名“镇南”,认为这样就可以永远镇住南宋的王气,不过传说此塔在元朝的时候有已经被雷击之后焚毁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1993年,考古专家在馒头山工地清理出一个元代夯筑遗迹,应该就和这“镇南塔”有关。

不过,这座塔仍然成为元末明初,以及此后数百年江南汉族文人笔下元朝统治者镇压南宋、欺凌汉族的邪恶象征。

“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明史》

南宋人民对其非常愤怒,但也无可奈何,有诗记到:“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犹传竺国经。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而且南宋人民还流传有一个传说,南宋皇室的遗骨被当地义士偷偷取走安葬了。

后来明朝顾炎武对于一个番僧如此对待中原皇帝遗骸的方式非常痛恨,在《日知录》中他评价此事为:自古所无之大变。

一直到明朝光复河山后,才有了转机。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和侍讲学士危素讨论宋元兴亡得失时,知道了这件事情,他非常愤怒,史记:“叹息久之”,他怒斥到:宋南渡诸君无大失德,与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取之,何乃复肆酷如是耶!(《殊域周咨录)》,意思是,南宋皇帝并没有很大的道德操守问题(不过其实宋理宗道德操守确实不好),跟蒙元也没有世仇。蒙元已然是趁人之危攻取南宋的,为什么还要如此残酷?

于是,他下令重新修了南宋皇陵,并专门到西域索要回了宋理宗头骨。

“御札相臣宣国公李善长,遣工部主事谷秉义移北平大都督府及守臣吴勉,索饮器于西僧汝纳,叫其以理宗顶骨来献。”

迎回宋理宗头骨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以帝王礼葬于应天府(江苏南京),次年又将理宗的头骨归葬到绍兴永穆陵旧址。

毕竟是打着“驱逐鞑虏”旗号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啊,他要以这种方式像天下宣告“胡元以灭,中原的王气又回来了”。

那杨琏真珈这个盗墓贼呢?他命运也不好,后来涉及政治斗争被问罪抄家了,此人在飞来峰雕凿佛窟,同时也厚颜无耻地雕凿了自己的供养像,就在元代最大的多闻天王造像的左下方,汉族人民对其非常痛恨。

明朝杭州太守陈仕贤就曾命人凿去其头。

杨琏真珈像

“至是陈侯见而叱曰:‘髠贼,髠贼!胡为遗恶迹以蔑我名山哉!’命斩之,身首异处,闻者莫不霅然称快。”——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西湖游览志》作者田汝成、《西湖梦寻》作者张岱也均说自己曾“斩首杨髡”,但他们应该是弄错了,现在这个雕像还在,不过只是古迹,没有人会供养此人。

标签: 历史元朝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子嗣众多,最后为何是八子皇太极继位?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皇太极,清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后金的君主努尔哈赤一共育有十六位皇子,在这其中,排名第八位的皇太极与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侄子阿敏被称为四大贝勒,并且轮流处理朝政。而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则是被立为了太子,褚英为人十分英勇,在战场上常常第一个冲锋陷阵打头仗,努尔哈赤对他也是尽心尽

  • 高俅害得林冲家破人亡,为何他最后没得到报应?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高俅,宋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高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起高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北宋末年的大奸臣。在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中,高俅被塑造成一个为非作歹、陷害忠良、祸乱朝纲的奸臣形象,同时他和与蔡京、杨戬、童贯四人被后人并称为北宋“四大奸贼”虽然在《水浒传》中高俅算是一个大奸臣,但在真实的历史上

  • 孝和睿皇后明明有两个亲儿子,却把别人的儿子推上皇位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孝和睿皇后,清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和睿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孝和睿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在她之前的是嘉庆皇帝的结发妻子,也是嘉庆的第一任皇后,即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嫁给了当时仅仅是普通皇子的乾隆皇帝的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为妻。实际

  • 为乾隆生下长子的女人,让乾隆怀念了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清朝,乾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看过《如懿传》的观众,应该都还记得永璜这个角色吧?他生母过世的早,在弘历还没有登基前就香消玉殒了,因为他是弘历的长子,所以后宫妃嫔们认为他将来长大后继位的可能性会很高,都争着抢着要他的抚育权。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女主角如懿成了他的养母

  • 武媚娘获得李治宠爱后,李治有没有废后的打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唐朝,李治

    武媚娘获得李治宠爱后,李治有没有废后的打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媚娘在先帝李世民驾鹤仙去后,就被安排去了感业寺,在寺里待了几年,被李治接回了宫中,并为李治生下了几个儿女。不知不觉中武媚回宮已有三年,这时候的大唐后宫已然风云变幻,曾是天子宠妃的萧淑妃随着武媚的二度入宫,已经完全失宠。萧淑妃也

  • 都说漂亮女人会被偏爱,史上一才女被朱元璋宠幸一晚却连命都丢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苏坦妹

    都说漂亮女人会被偏爱,史上一才女被朱元璋宠幸一晚却连命都丢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说漂亮女人会被偏爱,总会得到宠爱,而古往今来有权力的男人也都想方设法地寻找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来显示自己非常有实力,但也有句话叫做红颜祸水,漂亮女人,总会身不由己地惹来是是非非,这位被朱元璋宠幸了一夜的女人,

  • 嬴政自称“始皇帝”!没有他六国还能统一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秦朝,嬴政

    嬴政自称“始皇帝”!没有他六国还能统一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嬴政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人,因为功绩前人无人可比,所以取了“三皇”“五帝”之中的皇和帝,自称始皇帝,意为三皇五帝都在自己之下。历史上,有一次嬴政距离死亡很近,那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荆轲为什么去刺秦王,当时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

  • 盘点朱元璋神秘三件事:江东签语,伽蓝珓,蛇蟠缨帽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之至。明朝史学家郞瑛所著《七修类稿》里面记载,“太祖生时,陈太后夜梦一黄冠自西北来”,更有“邻里远望火光烛天,至晓视之,庙徙东北百余步矣”,甚至“仁祖因取西河水澡浴太祖,忽有红罗浮水上来,遂用之以衣太祖,于是乡

  • 汉文帝刘恒不近女色是怎么回事?刘桓为什么选择与母亲进行合葬?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汉朝,刘桓

    汉文帝刘恒不近女色是怎么回事?刘桓为什么选择与母亲进行合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无疑是非常厉害的皇帝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千古一帝。在历史上汉朝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尤其是汉武帝时期,这时候的汉朝开始对匈奴放弃了和亲的策略,于是汉武帝主动出击,将匈奴打败,从这之后匈奴走了下坡路。不过汉朝的

  •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能延续多久?刘伯温说“万子万孙”竟然应验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刘伯温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能延续多久?刘伯温说“万子万孙”竟然应验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就是古人对两人能力的评价了,这也侧面说明了刘伯温的强大。刘伯温在古人眼中是算无遗漏的存在,精通天文地理相术等,是当时世人心中的神人了,而朱元璋对其他很是忌惮。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