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勾践被俘吴王夫差为什么不杀他?真的是因为夫差太自大了吗?

勾践被俘吴王夫差为什么不杀他?真的是因为夫差太自大了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1 更新时间:2023/12/12 3:22:29

勾践被俘吴王夫差为什么不杀他?真的是因为夫差太自大了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都欣赏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复国的故事,但这也算是有些断章取义了,勾践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前提是当夫差灭掉越国之后,并没有杀了他,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没有杀了勾践,才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复国的计划。但是,为什么当初灭掉越国之后,夫差不直接杀了勾践,斩草除根呢?

纵观整个的历史来看,任何事情都应该是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尤其是在战场之上,若是心存仁慈还真是不合适做一个大将军,而在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之间的故事也是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在诸多人们的认知当中认为,这吴王好像就是足够蛮横,在面对勾践的诱惑之下丧失了理性,最终是落得被勾践成功复仇的结果,那么真实历史上的真如人们所说的这样吗?

在2008年的时候,清华大学的得到了一批战国竹简,在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之后,2017年的时候整理出了一篇文章被称之为《越公其事》,里面是较为详细地写到勾践兵变之后的行为、思考,对于我们研究吴越之间的历史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令人们震惊的却是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颠覆历史的内容,而吴王夫差的形象好似并不像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那样。

当初越国在听说吴国练兵准备攻打他们的时候,勾践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可最后越国打败,仅剩的5000军马就退守到了会稽山,当时吴国在包围了这里的时候,勾践就在范蠡的建议之下,开始向吴王进贡很多的美女、金银,以这些利益来劝说吴王不要攻打越国了。

在《史记》等等的记载当中,骄横荒芜的吴王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可在《越公其事》当中却并非是这样记载,当时夫差没能杀害勾践,实则也是有着不得已的原因的。其中就写到夫差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自得吾始践越地,以至于今,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今彼新去其邦而笃,毋乃豕斗,吾于胡取八千人以会彼死?

从中看到夫差没能够继续围剿勾践,实则是由于觉得自身的能力不够,而且在和伍子胥的商量当中,我们看到君臣之间还是蛮和气的,自己在之前已经是损失了不少,而此时也并没有完全取胜的把握,这才没有去乘胜追击。

而在夫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之后,当时是有使臣前来,而吴王也是讲到:孤用愿见越公,余弃恶周好,以徼求上下吉祥。

孤敢不许诺恣志于越公?,从上面这样的记载当中就能够看到,要说夫差甚至是有些胆怯,并不想之前所说的嚣张,甚至不像是一个战胜国该有的态度。在面对仍旧抵抗的越国,他的言语反而是有诸多的谦逊,而最终是双方之间达成了这样的一个和解的协议。

从清华的这些竹简当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当初这件事情还真不是如我们所想象当中那样,当时的夫差并非就强大到不可战胜,不灭越国也是有原因的,而他的形象更不是昏晕无道的小人,而后来勾践能够成功复国,一方面就是自己励精图治,而还有一方面就是当时夫差与晋国之间决战,而此时勾践才找到了空虚之处进行突袭,这才被越国打败。

春秋时期,诸侯国在齐桓公称霸后,便是晋楚争雄了,两者打了百年也未将对方吞并,而且后期东南地区又崛起了两个国家,这便是越国与吴国。他们也在对中原的土地望眼欲穿。双雄崛起后也互有征战,吴王夫差举兵发越国境内,并在会稽山上将越王死死围住,越王已成瓮中之鳖,夫差大军再往前一步,越王必死。然而,大家都知道夫差却没有这样做,那么为什么夫差会养虎为患不将越王趁势诛灭呢?反倒是被最后越王卷土重来呢?

首先,可以说不是传言的越王允诺将西施与越国土地献给他那么简单,因为夫差只要灭了你勾践,整个越国都是自己的,这一点夫差比谁都清楚,对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夫差对于越国的处理方式还是有自己考量的。春秋时期各国争雄,常年的征战让人们早就将原有的礼乐制度丢在脑后,可是却也讲究一个适可而止,国虽然可以灭但是对待该国的君王及礼嗣还是要尽可能不破坏的,这也是当时社会对贵族的一种普遍的尊重。在这一点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甚至成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吴王可能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留下勾践一条性命。

其次,也可能是如果夫差强硬的将越国占为己有,那么按照周的古法,他是可以得到这里的,然而在统御此地后肯定需要将这片土地分封给下面的卿大夫,卿大夫的实力可不容小觑,当年三家分晋就是由于卿大夫的实力太强以至于晋王难以操控而造成裂疆分地,这也是一个反面的典型,作为大王的夫差更是深谙此道。与此同时,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春秋时期,吞并一块土地是有很多麻烦事的,首先为了保持新增土地的安稳,必须征调军队前去进行镇守,这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持,而且吴国的土地多为沃野,而越的地形接近丘陵,就算给了吴王,他也不会有多喜欢,相反还要用吴国的经济拉动此地的财政,这是不值得的。

最后,吴国的出现其实背后是有大国支持的,晋为了改变齐楚联合针对自己的不利局面,不得不去扶植一个听话的小弟,这便是吴国,吴国在楚越相继败北后,兵强马壮也希望在中原大国中分得一杯羹,让周王室承认自己,进而称霸诸侯。然而夫差这个美好的梦却在他自己编就得网里破灭了,曾经跪在他脚下的老对手如今拿着剑毫不留情的向他挥来,斩碎了一切,不但斩碎了他的梦,也斩碎了吴越多年来的恩怨与几代君王的情仇。

标签: 历史春秋夫差

更多文章

  • 揭秘: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母子情”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安禄山,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安禄山生于703年,卒于757年,营州胡人,名轧荦山。亲生父亲姓康,母阿史德氏突厥族巫婆。据传,安禄山的母亲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突厥的战斗之神扎荦山,之后于长安三年的正月初一诞下一子,也就是安禄山,取名扎荦山。在安禄山幼年他的父亲就

  • 史记中的卫子夫以贤惠著称,卫子夫真的是这样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汉朝,卫子夫

    史记中的卫子夫以贤惠著称,卫子夫真的是这样的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卫子夫,可能部分人不是很陌生。因为部分古装题材的影视剧出现过以皇后卫子夫位原型的影视剧形象。据记载,皇后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出身并不高贵,但是以贤惠著称,并且丝毫恪守本分,不会偏帮自己的“娘家人”。据记载,皇后

  • 《神雕侠侣》丘处机的徒弟究竟是叫尹志平还是甄志丙?尹志平有历史原型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神雕侠侣

    《神雕侠侣》丘处机的徒弟究竟是叫尹志平还是甄志丙?尹志平有历史原型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尹志平是金庸武侠中的角色之一,他是全真教弟子丘处机的三徒弟。尹志平一直暗恋小龙女,还趁小龙女意识不清将其玷污,所以很多读者都不太喜欢尹志平这个人物,认为他是一个品行不正的小人。实际上尹志平原本是丘处机

  • 揭秘杨贵妃到底有多重 她的身材到底算不算很胖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唐朝,杨贵妃

    还不知道:杨贵妃到底有多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的古代,有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赵飞燕,杨玉环,王昭君和貂蝉,但是她们都美得各不相同,相信很多人应该都会听过环肥燕瘦这个词语,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杨玉环应该就是胖的,而在现在的影视剧中,出演杨玉环的演员也都相对来说不是

  • 马皇后患了重病却拒绝医治,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马皇后,明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太祖朱元璋能从底层放牛娃成长成为一代帝王,不得不说是个天大的奇迹。这一方面得益于朱元璋的能力超群、勤奋努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的贤内助——马皇后。马皇后原为郭子兴的养女,后朱元璋来投奔郭子兴。身强力壮、孔武有力的朱元璋建功无数,深得郭子兴的赏

  • 朱元璋为何执意处死欧阳伦?安庆公主请出马皇后灵牌都未能阻止?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明朝,安庆公主

    朱元璋为何执意处死欧阳伦?安庆公主请出马皇后灵牌都未能阻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此人虽然开创了大明帝国,但为人却是十分狠毒,明初四大案可谓尸横遍野,也成了这个皇帝最值得诟病的一点。其实这四大案,朱元璋是为了杀鸡儆猴,开国功臣他基本上全杀了,只留了几个,这几个便是朱元璋选来辅佐朱

  • 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常遇春的妻子大卸八块?常遇春知道之后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明朝,常遇春

    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常遇春的妻子大卸八块?常遇春知道之后怎么样了?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而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倘若一个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帮助的时候,皇帝都会优待他的家人。但是在明朝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个例外,明朝的开国功臣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但是朱元璋后来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诧

  • 古代皇帝,为什么大都很烦太子拉帮结派?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在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大权基本都是由皇帝一人说了算,不过,皇帝终究有年老去世的那一天,因此很多皇帝都会提前立个太子,以便自己去世后能够有人来接替皇位。然而有一点比较奇怪的是,纵观整个古代,皇帝们大多都超烦太子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按理说,太子本来就是自己的亲儿子,皇位早晚都是他的,他如果能提前培养

  • 唐代流传的李渊诅咒是真的假的 这个诅咒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朝,李渊

    李渊诅咒是真的假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高祖李渊乃唐朝的开国皇帝,但众所周知他的江山几乎是靠他的次子李世民打下的。又加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心狠地杀死李建成与李元吉,且逼李渊退位。故而李渊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李世民心有怨言。对此有传言称,李渊去世

  • 揭秘: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喊:“庞德公救我”?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诸葛亮,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庞德公是东汉的名士,和三国时期不少著名人物关系很好。其中就包括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等。庞统又是庞德公的侄子,曾被庞德公培养,后成才。庞德公有一个儿子叫庞山民,他是诸葛亮姐夫,所以他和诸葛亮也是亲戚。从他的朋友圈子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