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此人三次错过皇位,溥仪退位时,此人大呼不可以,后来争当傀儡皇帝

此人三次错过皇位,溥仪退位时,此人大呼不可以,后来争当傀儡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561 更新时间:2024/1/24 22:19:48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末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极大的加速了其灭亡的时间,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许多人对皇帝的宝座极其向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此人三次错过皇位,溥仪退位时,此人大呼不可以,后来争当傀儡皇帝。

溥伟别称锡晋斋主,清末宗室,道光帝旻宁曾孙,第一代恭亲王奕訢的嫡孙,贝勒载滢之子,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承袭王爵。溥伟身份显赫,曾历任官房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

因为同治和光绪驾崩时都无子,所以慈禧才有机会指定下一任皇帝人选。光绪之所以“有幸”被慈禧看中,是因为他在年龄和血缘上都最合适——由年仅4岁的光绪担任新帝,方便慈禧继续垂帘听政;而且,光绪的母亲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光绪与慈禧的血缘比其他任何皇族子弟都近。

至于溥仪的“有幸”当选,则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他似乎都不是那个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据《国闻备乘》记载,早在光绪驾崩前,慈禧就曾召集心腹大臣商议继承人问题。其中,军机大臣张之洞发表意见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径立载沣。”

张之洞的理由很充分,从6岁的同治,到4岁的光绪,清朝已经有连续两位皇帝都是冲龄继位,这非常不利于政权稳固。而载沣也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从年龄上看,他当时已经26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从血缘上看,他则是光绪的亲弟弟,在皇帝无子的前提下,“兄终弟及”无疑是最合理的方案。

但是,慈禧太后却否定了张之洞的建议,她的理由是:虽然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兄终弟及”的先例,但如果光绪之后立载沣,再加上之前的同治,清朝就是连续的兄弟三人皇位相承,这绝对是史无前例。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向来注重香火传承,皇帝更不可以后继无人。同治驾崩时,慈禧本来就该给他过继一个侄子辈的嗣子继承皇位,但慈禧为了一己之私没有这样做,心中已是愧疚不已。如今光绪又眼看着要绝嗣而亡,慈禧必须为同治与光绪二帝延续香火,否则她实在无颜去九泉之下见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

慈禧的的意思很明显,光绪死后,他要选一个“溥”子辈的皇家子弟来继承大统。但纵然如此,当时的最佳人选也并非溥仪,而是溥伟。

那么,当时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溥伟到底为什么与皇位擦肩而过呢?

其实,自从戊戌政变之后,宫廷内外就一直有传言称慈禧要立溥伟为新帝,溥伟本人也难免对皇位有所觊觎,他怀着忐忑的心静静等待着那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溥伟最终等来的消息却是3岁的溥仪承继大统,比自己还小3岁的叔叔载沣则成了监国摄政王。

溥伟一时间受不了这种落差带来的打击,竟然大病了一场。朝野上下都明白溥伟患的是心病,于是调侃说:“要治溥伟的病,恐非石膏一斤,知母八两不可。”更有人直接嘲讽道:“只需皇帝一个,江山一座足矣!”

溥伟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落败的原因,载涛(光绪与载沣的亲弟弟,溥仪的亲叔叔)却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据载涛回忆,当时慈禧太后并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快归天,她本想着等光绪驾崩自己继续垂帘听政,所以她这次还是必须选一个年龄小的幼帝。

“溥”字辈的皇亲中,溥仪只有3岁,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载沣性格懦弱顺从,平时最听慈禧摆布,所以这对父子就成了慈禧心中的最佳人选。而那个“众望所归”的溥伟呢,他年纪大能力强,一旦登基,必然会以皇帝身份亲自掌权,这是慈禧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乎,溥伟的皇帝梦就这样破碎了。

此后,在风雨飘摇的帝国中,溥伟一直为两件事奔走。一是挽救这个大势已去的王朝,二是圆自己的皇帝梦。这两个执念相互胶着,困扰了他的一生,也让他从天潢贵胄的末代王爷变成了卖国求荣的汉奸。

不过,在溥仪继承大统之后,摄政王载沣对溥伟并不放心,处处提防他,并将他安排在禁烟大臣等并不要紧的职位上。朝臣也经常讥讽他,有一次溥伟生病,有个大臣就取笑他只要一顶皇冠就能药到病除。在这样里外不是人的情况下,他毫不畏惧人言,依然为清廷顽抗历史洪流。

可惜,此人的能耐也就仅限于凶猛好斗,并非多有谋略,仅从他预谋刺杀袁世凯一事可以看出。当溥伟看到袁世凯包藏祸心,就将他比作曹操司马昭到处宣扬,还向摄政王载沣提出杀袁。他的计划也很简单,或效仿康熙诛杀鳌拜,或效仿曹操刺杀董卓的旧事。载沣倒是同意了,但张之洞知道此事后,告诉他们袁世凯若死,手下将领造反该如何处置?这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念头才被打消。

就在清朝灭亡的前夕,他和善耆、良弼等满族高干子弟组建了宗社党,目的就是顽抗到底。当良弼被革命党人刺杀之后,宗社党人人心惶惶,如鸟兽散。只有溥伟还在坚持,他坚守这个行将就木的王朝,死死抓住不肯放手。

不久,隆裕皇后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议题就是清帝退位。当时还有抵抗的声音,然而掌管陆军的载涛都说他没打过仗,没法应对。于是,隆裕彻底死心。散会之前,溥伟扔下了他平生最硬气的一句话: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清帝退位之后,溥伟为了复辟清朝,他砸锅卖铁,连自己爷爷辛辛苦苦得来的恭王府都低价变卖,带着家产来到青岛。溥伟以青岛为根据地,散尽千金,积极联络冯国璋、张勋等实权派,又拉拢北洋军阀之中一些将领。不过此举过于招摇,被袁世凯截获消息,复辟计划还没行动就流产了。

袁世凯复辟称帝后,引起全国的讨伐,溥伟认为可以乱中取胜。他联络肃亲王善耆,计划联合蒙古王公,并从日本借款,在日本上层活动。肃亲王善耆几乎抵押了一切的庄园、土地和矿场,就打算毕其功于一役,豪赌一场。他们打算借讨袁之机,在日本的支持下,利用蒙古军队建立一个“包括内外蒙古、满洲三省和华北为一体”的大王国。只不过随着袁世凯的病死,日本改变了对华政策,这个计划也只能无疾而终。

倒是在张勋复辟的时候,溥伟却冷眼旁观,一点都没参与。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张勋只需要手中的军权和溥仪这个皇帝,认为溥伟是可有可无;二是溥伟自己也因为不能当皇帝,对于张勋这次复辟,意兴阑珊。

溥伟的最后一次复辟努力是在日本侵华期间。当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之后,日本要溥仪去东北担任“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犹豫不决,他想再当皇帝,又害怕背负骂名。为了敦促他下定决心,日本人故意摆出了“B计划”。

这个替补方案就是如果溥仪不来,那么伪满洲国的皇帝就让对皇位垂涎三尺的溥伟来担任。为此,日本人放话说要建立“明光帝国”,并安排溥伟在沈阳祭奠祖陵,这个意图很明显。

此时的清廷后裔,可谓丑态百出。听闻这件事后,溥仪急忙点头答应当日本人的傀儡。一个是原来的皇帝,一个是恭亲王,价值在日本人的眼中完全不一样。溥仪答应做傀儡,溥伟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再也不受日本人的待见了。不过,溥伟在溥仪面前的身份也更为敏感而尴尬,溥仪宁愿让溥伟的儿子毓嶦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也不给他任何职位,甚至连零花钱都不给。

两年之后,这位曾经踌躇满志的恭亲王溥伟将家室安顿好之后,突然在一家旅馆暴毙。他的死因至今没有查明,但他的螳臂当车、卖国求荣的行为却清楚的记录在史册之中。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顶级谋士郭嘉,字什么,他的名字中包涵深意?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三国时期又许多顶级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郭嘉,字什么,他的名字中包涵深意?郭嘉的名字是从《易中天品三国》之后开始被广大公众所熟知的,易中天对于郭嘉是非常认同的,认为他是曹操的第一谋士。随着公众对于郭嘉认识的加深发现,郭嘉确实有很大的才能,他在诸多方面都帮助了曹操。郭嘉说过很多话

  • 楚霸王项羽为何在乌江自刎,他若渡过乌江,去江东招兵买马,能否成功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秦末汉初时期,两位君主刘邦和项羽的斗争,随着项羽乌江自刎而告终,那么楚霸王项羽为何在乌江自刎,他若渡过乌江,去江东招兵买马,能否成功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

  • 诸葛亮功绩一生,被后世广为传颂,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谋士,那么非诸葛亮莫属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化到了巅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诸葛亮功绩一生,被后世广为传颂,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三国这段历史是从东汉到西晋之间的一段军阀混战时期,从时间上来说,不过60年时间,期间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如此短暂的政权,却因

  • 昔日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在他死后刘邦又是怎么对待其家人和项氏一族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典故事件,例如秦末汉初时期的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项羽死后刘邦又是怎么对待其家人和项氏一族的呢?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在该下,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于是,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

  • 清朝著名贪官和坤,在他衰败之后,他的管家刘全结果怎样?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贪官污吏,其中说到清朝最著名的莫过于和珅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著名贪官和坤,在他衰败之后,他的管家刘全结果怎样?乾隆八十大寿时(1790年),嘉庆的老师朱玉圭刚好六十岁。嘉庆写了一首诗庆贺老师六十大寿,诗中将朱玉圭和父皇的大寿连在一起, 而且还写到朝廷等待着他担任要职。和

  • 郑成功的一生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过许多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郑成功的一生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最后他的结局如何?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县石井乡人,是郑芝龙的长子。郑芝龙原本就是个海盗,后来投降了明朝,任都督同知。郑成功年少时一直接受传统教育,并考中

  • 水浒传中的扑天雕李应,富家子弟出身,武功高超无人能敌,为何最后却甘愿屈身幕后当管家?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许多人物的为人处世之道,无不充斥着人生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水浒传中的扑天雕李应,富家子弟出身,武功高超无人能敌,为何最后却甘愿屈身幕后当管家?水浒传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被分为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其中有许多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譬如大力无比,能够徒手倒拔垂杨柳

  • 此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盛的王朝,人口过亿,煤产量世界第一,得了十个世界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王朝,说到经济最发达的王朝,许多人都会想到唐朝,然而实际上还有一朝代的经济远超于唐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此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盛的王朝,人口过亿,煤产量世界第一,得了十个世界第一!很多史家都一致公认,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朝代。自由,民主,对外开放,当然这些“好”的基础是经济

  • 从卑微到权力核心,李卫怎么“一步登天”的?他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在清朝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从卑微到权力核心,李卫怎么“一步登天”的?他最后的结局又如何?李卫,要知道他不仅在雍正时期非常受重视,就连乾隆时期,他也是一直都非常嚣张的。一般来说,古代的官员身上都会有还几个头衔,不过最多也就是两三个,而李卫的头衔太多了,只能介绍最重要的头衔。毕竟要是

  • 公瑾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著名的功绩,怎样正确评价他?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功绩卓越被人们广为知晓,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公瑾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著名的功绩,怎样正确评价他?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