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顶级谋士郭嘉,字什么,他的名字中包涵深意?

三国顶级谋士郭嘉,字什么,他的名字中包涵深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13 更新时间:2024/2/15 6:40:59

三国时期又许多顶级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郭嘉,字什么,他的名字中包涵深意?

郭嘉的名字是从《易中天品三国》之后开始被广大公众所熟知的,易中天对于郭嘉是非常认同的,认为他是曹操的第一谋士。随着公众对于郭嘉认识的加深发现,郭嘉确实有很大的才能,他在诸多方面都帮助了曹操。

郭嘉说过很多话,在这里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这十胜十败论可谓流传千古,这是在曹操和河北的袁绍进行官渡之战之前发生的事情。关于和袁绍的战争,曹操一直惊疑不定,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打,很多谋士认为曹操不是袁绍的对手,所以千万不要和袁绍作战。

这时候很多的谋士和将领已经在为自己的后事开始谋划了,纷纷和袁绍私通书信,表示愿意效忠。而这时候的曹操也非常担心,就是在这个时候郭嘉说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安定了人心,深入的分析也让曹操认清了形势,坚定了战争的信心,最终打败了袁绍。

十胜十败论,讲述的是曹操有是个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同时袁绍有是个失败的原因。其中的分析非常到位,从袁绍的为人到袁绍的心胸,再到袁绍的治军和内部团结等等,这些方面郭嘉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精辟分析奠定了袁绍的失败结局,郭嘉的这些言论也作为名言流传至今。今天我们来看郭嘉的这些名言简直是精辟,对当时袁绍的认识非常到位,能流传至今也是正常的。

郭嘉字什么

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六年。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如同荀彧一样,郭嘉在重要关头也总是为曹操谋划。如:官渡战后袁绍病死,曹操乘胜进攻袁谭袁尚,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连战数克”。这时,有人主张加强攻势,彻底铲除袁军。郭嘉则主张缓兵以待其变。他认为谭、尚都深得袁绍宠爱,袁绍生前又无立嗣,兄弟二人之谋臣“必定斗其间”。

如果我们攻之急疾,他兄弟二人将合谋图外;相反,“缓之而后争必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果如其言,曹军一摆出攻刘表的姿势,袁氏便出现内讧。曹军回兵各个击破,遂平冀州。郭嘉也被封洧阳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

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同年秋天,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郭嘉跟随曹操11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君臣相得,亲密无间。郭嘉说曹操:“真吾主也。”曹操说郭嘉:“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嘉病重,“太祖问疾者交错。”不幸而死,曹操“临其丧,甚哀”,并不无惋惜地对荀攸等人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拟交郭嘉以治国安邦之任,可见曹操是多么赏识其才。郭嘉死后不久,曹操上表朝庭,全面肯定了郭嘉一生的功绩,称赞他“平定天下,谋功为高”,述追赠郭嘉封邑。

郭嘉追随曹操共计11年,二十七岁经荀彧推荐,进入曹操的幕僚群,三十八岁死于曹操征乌丸途中。这期间,郭嘉屡次向曹操建言,为曹操进行战略规划,郭嘉最擅长的是把握人心,他往往能根据收集到的情报以及对手的心理特征,准确的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和动不动就装神弄鬼的诸葛亮不同,郭嘉完全凭智慧,他如一名国手,走一步看十步,通过分析对手的各种情况制定对策。

一、对袁绍。

他首先提出了十胜十败说。这不仅仅是对曹操和袁绍两个阵营的系统分析,更是一个全面的兵法论,言简意明,却又切中要害。其精华堪比孙子兵法。

通过官渡大战,曹操占胜袁绍,实现了对中原的平定。而且曹操要斩草除根,将袁绍的后人势力一举灭掉,但郭嘉分析曹操不用动手,因为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

后来也正如他所说。可以说,正是有郭嘉,才有曹操的三分之一天下。

二、对刘备。

郭嘉看出刘备得人心,又有张关二兄弟做为后盾,所以认为刘备是曹操的心头大患。

只是因为刘备有英雄名声,不好在刘穷途末路时投靠曹操时将他杀害,惹来杀害贤士的恶名。让智者自疑,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但最好是将刘备软禁,这样他就没有用武之地。只是曹操对刘备惺惺相惜,不舍得杀刘备。后来更是放虎归山。

如果刘备就一直如郭嘉所愿,被当个清客圈起来,那刘备的蜀国也就没有了。

三、对孙策。

正当孙策要进攻曹操,曹营人心不安时,郭嘉说孙策能让人效死力之人,但轻率而不善于防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如果有刺客伏击,那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结果孙策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杀。

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以至曹操在赤壁大败后,大哭思念郭嘉,正常情况下赤壁之战中曹军是很有优势的,如果这次不败的话,那么孙权的吴国也没有了。

士为知己者死,郭嘉虽然早早挂了,但他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楚霸王项羽为何在乌江自刎,他若渡过乌江,去江东招兵买马,能否成功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秦末汉初时期,两位君主刘邦和项羽的斗争,随着项羽乌江自刎而告终,那么楚霸王项羽为何在乌江自刎,他若渡过乌江,去江东招兵买马,能否成功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

  • 诸葛亮功绩一生,被后世广为传颂,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谋士,那么非诸葛亮莫属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化到了巅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诸葛亮功绩一生,被后世广为传颂,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三国这段历史是从东汉到西晋之间的一段军阀混战时期,从时间上来说,不过60年时间,期间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如此短暂的政权,却因

  • 昔日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在他死后刘邦又是怎么对待其家人和项氏一族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典故事件,例如秦末汉初时期的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项羽死后刘邦又是怎么对待其家人和项氏一族的呢?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在该下,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于是,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

  • 清朝著名贪官和坤,在他衰败之后,他的管家刘全结果怎样?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贪官污吏,其中说到清朝最著名的莫过于和珅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著名贪官和坤,在他衰败之后,他的管家刘全结果怎样?乾隆八十大寿时(1790年),嘉庆的老师朱玉圭刚好六十岁。嘉庆写了一首诗庆贺老师六十大寿,诗中将朱玉圭和父皇的大寿连在一起, 而且还写到朝廷等待着他担任要职。和

  • 郑成功的一生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过许多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郑成功的一生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最后他的结局如何?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县石井乡人,是郑芝龙的长子。郑芝龙原本就是个海盗,后来投降了明朝,任都督同知。郑成功年少时一直接受传统教育,并考中

  • 水浒传中的扑天雕李应,富家子弟出身,武功高超无人能敌,为何最后却甘愿屈身幕后当管家?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许多人物的为人处世之道,无不充斥着人生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水浒传中的扑天雕李应,富家子弟出身,武功高超无人能敌,为何最后却甘愿屈身幕后当管家?水浒传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被分为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其中有许多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譬如大力无比,能够徒手倒拔垂杨柳

  • 此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盛的王朝,人口过亿,煤产量世界第一,得了十个世界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王朝,说到经济最发达的王朝,许多人都会想到唐朝,然而实际上还有一朝代的经济远超于唐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此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盛的王朝,人口过亿,煤产量世界第一,得了十个世界第一!很多史家都一致公认,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朝代。自由,民主,对外开放,当然这些“好”的基础是经济

  • 从卑微到权力核心,李卫怎么“一步登天”的?他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在清朝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从卑微到权力核心,李卫怎么“一步登天”的?他最后的结局又如何?李卫,要知道他不仅在雍正时期非常受重视,就连乾隆时期,他也是一直都非常嚣张的。一般来说,古代的官员身上都会有还几个头衔,不过最多也就是两三个,而李卫的头衔太多了,只能介绍最重要的头衔。毕竟要是

  • 公瑾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著名的功绩,怎样正确评价他?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功绩卓越被人们广为知晓,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公瑾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著名的功绩,怎样正确评价他?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

  • 杨坚是如何建立隋朝的,在他登基之后,又是如何处置周宣帝那五个年轻皇后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在我国上说到短命的王朝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秦朝和隋朝了,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隋朝,杨坚是如何建立隋朝的,在他登基之后,又是如何处置周宣帝那五个年轻皇后的?首先我们来看看隋朝之前的时代是怎么样的,在大隋朝统一天下前,是南北朝时期,而那时的隋文帝杨坚还是北周皇朝的辅政大臣,官至柱国大将军、大司马。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