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们命运一路走低内幕

揭秘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们命运一路走低内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4/2/15 0:34:11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命运做成一张图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滑曲线:虽然偶有波动,但是基本上是越来越惨。

秦代以前,亡国之君虽然失去了国家,但不会失去尊严。商汤俘获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夏之后,将他流放于南巢。在流放地,夏桀身边还有几个侍臣陪伴,基本上保持了贵族的生活待遇。和夏桀比起来,商纣王性格比较刚烈,于鹿台之上自焚而死。如果不死,他的下场和夏桀应该一样,止于被流放而已。周武王叹息之余,将纣王的两个儿子武庚、禄父封为诸侯,让他们分邦建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乱重重,不断有诸侯被灭国,但是胜利者对亡国之君一般都以礼相待。就拿著名的吴越恩仇来说,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之后,并没有想杀掉夫差。他的计划是迁夫差于越国东部边陲,封他一百户以养老。倒是夫差自己羞愧难当,自杀而死。

之所以如此优待,是贵族政治的风度使然。在秦始皇以前,中国社会一直是贵族社会,“礼”是政治的最高原则。对贵族们来说,胜利是重要的,风度更为重要。考诸世界历史,欧洲人也是这样做的。欧洲政治中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做过国王的人即使被从王位上推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

虽然秦始皇的后代基本都被杀光了,但秦代之后,善待亡国之君的政治传统又一度恢复。比如汉代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下场就比较有面子。曹丕称帝之时,识时务的刘协亲自“劝进”,明智地配合曹丕完成所谓“禅让”仪式,让曹丕避免了篡位的恶名,顺利当了皇帝。过后他被封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甚至行汉正朔。刘协太太平平地当了十四年山阳公后,得以善终,终年五十四岁。死后他不但被谥“孝献皇帝”,还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他的儿孙刘康等人相继继位,山阳国存在了八十九年,直到永嘉年间被少数民族所灭。对一位亡国之君来说,刘协可谓功德圆满。蜀国末主刘禅和吴国的末代君主孙皓命运也与此大致相类。

曹丕导演“禅让”大戏之时,肯定不会想到,四十五年之后,另一位权臣司马炎以几乎同样的手段,从他侄孙曹奂手中夺取了皇冠。曹丕代汉的成功演出,为后世树立了范本。在这之后,西晋、宋、齐、梁、陈、北周、北齐、隋、五代的梁朝及大宋王朝,都照葫芦画瓢,将“禅让”剧本搬演了十次。

开始几次,大家都是搬演旧本,规规矩矩,亡国之君都得到了善终。对亡国之君首开杀戒的是南朝宋主刘裕,本来东晋末帝司马德文也很懂事,十分识相地在禅位诏书上签字,又不等刘裕“三让”就搬出皇宫。刘裕也按历代规矩,封了司马德文一个爵位。然而,中国历史的内核在此时悄悄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皇位的争夺者由平民阶层转向了流氓。刘裕是市井无赖出身,根基太浅,士族并不真心拥戴。何况称帝之时,刘裕已经年近七十,司马德文正是年富力强的三十六岁。司马德文的存在,让刘裕不能安枕。即位不久,他派兵将司马德文杀死,接着又对司马一族痛下杀手,几乎夷杀了全族,开后世之君屠杀逊帝及先朝宗室之先河。

从那之后,中国改朝换代的模式发生变化:新皇帝逼旧王朝末帝禅让后,先封前朝末帝为王,然后再找机会暗杀并灭族。南朝的齐王萧道成逼刘裕重孙子刘凖逊位,萧道成的后代萧宝融禅位于梁王萧衍,萧衍的后代萧方智禅位于陈王陈霸先,都是这个做法,一丝不差。陈霸先封萧方智为江阴王,全食一郡。一年之后,陈霸先派亲信前去诛杀萧方智。十六岁的萧方智绕床而跑,边跑边哭喊:“我不愿当皇帝,陈霸先非推我入帝座,现在又要杀我!”士兵追了好几圈,才抓住萧方智的衣裳,把他一刀砍死……

这种先封后杀的把戏一直足足玩了八次,到了五代时期,那些末代皇帝才算回过味儿来。五代时期的末代皇帝中有两位是自杀而死,免得受二茬罪。后梁末帝朱友贞是国破后自刎而死,后唐末帝李从珂是国亡后自焚而死,都算是比较明智。

不过,被直接杀死,还算不上末代皇帝中最惨的下场,最惨的是像北宋徽、钦二帝那样在无比屈辱的流放中受尽折磨后死去。被流放到北方边地后,赵氏父子倒是“经得住打击”,选择了顽强地活着。他们被关押在一座小院里,在朔风沙尘中吃着不堪下咽的食物,靠回忆往事过活。徽宗在恶劣的环境中患了重病,双目失明,忍受了九年俘虏生涯后凄惨去世。而赵桓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足足受了三十五年的罪,才在绝望中死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可以立自己喜欢的孩子当太子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既然说到了万历改立皇后,那咱不妨再多说两句,皇帝平白无故的干嘛非要改立皇后呢?自古帝王宠爱的妃子多了,可真正为了妃子想废皇后的还真没几个,至于能付诸行动的那就更少了。那万历的动机是什么呢?难道只是单纯的喜欢吗?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当初想立郑贵妃为后,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把郑贵妃的儿子立成太子。可是那个

  • 以不近女色为荣:梁山好汉们的禁欲主义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鲁智深吃肉喝酒却不近女色梁山泊上的众好汉,如果也像现在一样建立人事档案的话,在婚姻状况一栏中填未婚的为数不少。不少好汉奉行独身主义,像鲁智深、武松、李逵、晁盖、公孙胜、吴用等人。不单是梁山上,书中其他好汉也是如此。像开卷时提到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也只有一个六旬以上的老母而并无妻子。王进按说年岁也已

  • 真实武大郎:与潘金莲白头到老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里,她更跃为“女一号”。按书中所写,她是所有女子中生的最美,也最擅风月的一个。《金瓶梅》这个书名,一说是“金色的瓶子里插着梅花”的意思,一说是由该书头三号女角(潘金莲、李瓶儿、

  • 古代美女标准:涉及肤发唇齿 唯独对胸无要求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肤《诗经·卫风·硕人》描绘美女庄姜“肤若凝脂”。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细腻而洁白(《朱熹集·诗经卷》)。数千年来,“凝脂”的特征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美女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闲情偶寄&m

  • 元朝宫廷双修为何一直延续到明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代社会处于蒙古统治者的严厉而高压的统治之下,《功过格》苛刻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生活。可是,皇帝却不受《功过格》的约束,也不受任何法律条款的制约。御医忽思慧写了一部《饮膳正要》,进呈皇宫,献给皇帝。他提出了房中养生的观点,告诫快乐中的男人女人,不要在眼睛充血时行房,也不要在寒风、凉气之中行房,更不要

  • 雍正死因之说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皇帝死因 揭开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雍正皇帝的死因是个历史之谜.雍正自从登上皇位后,就传闻不断,甚至他的死,也显得扑朔迷离,雍正的死因一直被民间猜测、被学界研究。关于雍正皇帝的死因,史学界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 你所不知道的真实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 左宗棠曾想与洪秀全合作反清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左宗棠

  • 历史上拒绝皇上召幸的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拥有三千佳丽。这些妃子们为得到皇上的临幸,都是不择手段恶斗争宠,都以能获皇上的召幸为最大的奢望。道理很简单,只要得到皇上的宠幸,就能成为后宫主人,就可取得荣华富贵,就可拥有一切。不过居然有人拒绝皇上临幸,听来不可思议。历史上拒绝皇上召幸的皇后都有谁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 关羽死因:诸葛亮借刀杀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也是蜀汉历史上的最大悲剧。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不发救兵的问题,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来不及去救。但因为《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所以后世对此也是猜测纷纷。然而到了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