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禁烟与太监吸食鸦片事件

清朝禁烟与太监吸食鸦片事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4/2/15 0:42:43

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内务府审理了一件 宫廷太监吸食鸫片烟案。这一案件涉及太监多人和回子贝勒。

案犯太监张进幅,充内务府掌仪司他坦差使。他坦是 满语,意思是官员兵]临时住宿的地方。他坦差使,就是 在官员兵丁临时住宿的地方当差。案件发生在张进幅因病 告假外出时,前往天津购X鸦片烟,回京时在朝阳门被查 获拘捕,交刑部审理。刑部审出吸食鸦片烟的太监除张进 幅外,仅止刘成、贵玉、郭志三人。十月初八口刑部审 结具奏。奉旨:“此案太监张进幅买运鸦片烟土,既经破 案,必应彻底严究。乃刑部审讯拟结颇有不实不尽之处, 著将全案人证交内务府大臣再行严讯,务得确情,按律定 拟具奏。”(《内务府奏案》)经内务府大E分别提审案犯各 员和知情人,方得确情。太监张进幅吸食鸦片已经三十余年。

与其共同吸鸦片的太监不止刘成等三人,还有首领太 监熊来福,太监于鄹、杨幅、何进禄,已故太监郑进, 告病为民太监李资福,民人朱五凤及回子贝勒柯克色布 库。柯克色布库之祖父霍集斯原封邵王职衔,何克色布库之父哈迪尔及柯克色布库均系世袭郡王职衔贝勒。嗣柯克 色布库因误差,革去郡王职衔。柯克色布库在道光九年随 围,常向张进幅寻要茶水,并到他坦更换衣服,两人因此 相识U柯克色布库因常到他坦,见张进幅吸食鸦片烟,亦 随之吸食,不计次数。后来张进幅告病外出,随带雇工秦 宝全往[克色布库处借住,又同柯克色布库继续吸食鸦片烟。

从前所吸鸦片烟系零星实自回民褚大之手。后闻天津 海船运来烟土,价钱较贱,张进幅向柯克色布库要得京钱 一百串,并卖掉骡车,带同秦宝全前往天津。经秦宝全转 托素识之杨魁元,向张二等用钱二百四十吊买得烟土一百 六十两。杨魁元得钱三吊八文。经反复研诘,矢口不 移,案无遁饰。

道光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内务府大臣根据清代律 例,对此案拟结具奏。张进幅分为太监,胆敢吸食鸦片烟 至三十余年之久,并引诱回贝勒柯克色布庠以及同伴太 监等一同吸食,迨因病告假外出,乂复往天津买运烟土, 应照私开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为从例杖一百,流三千里, 系太监拟加重先行枷号两个月,发往黑龙江,到配加枷号 一年,满给兵丁为奴。首领太监熊来幅,太监于鄹、刘 成、王贵玉、郭志均供曾同张进幅吸食鸦片烟,应照内廷 太监等买食者例,熊来福革去首领,与太监于、刘、王、 郭俱枷号两个月,发打牲乌拉给官员为奴。太监何进禄、 杨幅均供因病被太监张进幅引诱吸食鸦片,质之众供,称 何、杨二太监实系吸烟一、二次,自应酌减,拟将太监何 迸禄.杨幅俱枷号两个月,发吴甸働草二年。回民褚大以 售卖E器为名,竟敢私贩鸦片烟膏,枳次卖与太监张进幅吸食,希图渔利。褚大合依兴贩鸦片烟,伽号一个月,发 近边充军。

民人秦宝全既同张进幅吸鸦片烟,又复跟随张 进幅潜往天津买运烟土。秦宝全应与辗转代买烟土得钱之 民人杨魁元,均照兴贩鸦片烟例,杖一百、徒三年。民人 朱玉凤与张进幅相识,并同吸食鸦片烟,依军民人等买食 者例,杖一百、枷号一个月,满日折责发落。告病为民太 监李资福等缉捕交刑部审结。缴获的鸦片烟土、烟具等物 案结销毁。回子贝勒柯克色布库,不知自爱,与太监交接 已属违禁,又同太监吸食鸦片烟;张进幅告病外出,复敢 容留在家居住;应请旨将柯克色布库交理藩院治罪。道光 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奉旨:“柯克色布库著交理藩院治罪。 余依议。钦此。”(《内务府奏案》)

理藩院遵旨具奏,对柯克色布库治罪。十一月初五日 奉旨:“现经理藩院照例治罪.,议将柯克色布库革去贝勒世 职,于伽号两个月本罪上加等加枷号三十日,满日照例鞭 责发落。原属罪所应得。姑念伊祖霍集斯曾经效力军营, 著有劳绩,伊父哈迪尔在御前侍卫行走有年,尚为勤慎, 办理旗务亦属认真。柯克色布库著加恩免其枷号,仍革去 贝勒世职,交该旗照例鞭责发落。(《军机处上谕档》)将 柯克色布库所遗回贝勒世职给与哈迪尔胞侄阿布都尔满 承袭。

与此案有关的首领太监、总管太监因对张进幅吸食鸦 片烟失于觉察,也按律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掌仪司八品首 领太监陈贵明、赵吉祥,无官职首领太监崔庆、李永清、 陈百祥等均罚月银半年。总管太监等罚月银三个月。通过此案,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鸦片泛滥的情况:

一、此案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发案,太监张进 幅已吸食鸦片三十余年,推算至迟在乾嘉之际,即有太监 吸食鸦片烟,可见内宫太监吸食鸦片时间之早。二、此案 吸食鸦片的太监多达十人,不仅太监吸食,甚至首领太 监、回子贝勒竟然也参与吸食,说明被统治者、统治者中 均有人吸食鸦片。严禁吸食鸦片的内廷尚且如此,社会上 官绅民人吸食者当更为甚。三、从靠近京师的天津也有贩 运烟土的海船到来,可见英国殖民主义者贩运鸦片当时已 逐渐深入我国内地,说明鸦片泛滥的范围之广。

吸食鸦片耗财伤身。清朝严禁鸦片,惩治吸食鸦片烟犯,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正义之举,应予肯定。


上一节:董海川:发扬内家拳术的清代太监

下一节:清朝宦官的跋扈:太监肇事庆和园

返回上一级>>>太监轶闻:清代宫廷的皇家象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光绪帝为何称呼母后为亲爸爸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光绪皇帝称呼慈禧太后为“亲爸爸”。 难道这是满族的风俗习惯?我曾向满族同事和研究满文的 同事请教,答曰:并非如此。那么,光绪皇帝为什么这样 称呼她呢?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位居九五之尊的一代帝 王,口口声声称呼女性的叶赫那拉氏为“亲爸爸”,岂

  • 清朝宦官的跋扈:太监肇事庆和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初,统治者吸取明朝末叶皇室衰微、蓝官擅权的教 训,不仅三令五申,严禁阉人干预政务,康熙在位时还曾 明谕:“凡太监犯罪断不可宥,尤宜加等治罪! ”随着清廷H 趋腐败,宦官时有不法行为,道光四年(1824年)又特 别规定:“凡太监等除出城置买什物不禁外,不许在戏园酒

  • 崔玉贵:推珍妃入井的慈禧贴身太监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年来,戏台上、影片中,经常出现在庚子(1900 年)事变时,帝、后出逃前,慈禧太后命二总管太监崔玉 贵强把珍妃投入贞顺门内井中的场面。故一些观众认为崔 玉贵是个刽子手,与李莲英为一丘之貉。原来,慈禧太后临出宫前,于匆忙中曾召集群臣、宫 女、太监讲话,也确实曾令身边侍立的崔玉贵把珍妃唤 来。崔玉贵&

  • 清朝太监净身:父母精血不可弃也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太监、姨太太、鸦片可以说 是中国的国粹,这自然是反话了。既然是国粹,当然是源 远流长,盖有年矣的了。单说太监,这种畸形的怪物,伴 随着宫廷而诞生,在中国至少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 代政治的兴衰常常与宦官有密切联系。我不懂历史,更不 懂政治,我只就所听到一点太监生活谈谈。那么,

  • 钱塘一代名妓苏小小的千载芳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江南自古多名妓,钱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经育出过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楼红颜,南齐苏小小就是其中的一个。是什么契机造就了苏小小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妓女呢?这还得从她的身世说起。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她家先世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钱,在钱塘作买卖。到了苏小小父

  • 一代艺姬张盼盼被白居易逼死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日的徐州古代彭城,那里地势险要,交通便利,能控豫鲁而瞰江淮,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正因它地理位置的重要,许多历史故事曾在那里上演,因此留下来许多名胜古迹,有夏禹镇水的铁牛、吴季子挂剑台、范增墓、霸王戏马台、燕子楼等。说到燕子楼,就必然想到关盼盼,这位才貌盖世、歌舞绝伦的奇女子,曾在燕子楼上演出了一幕

  • 大太监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赫赫名闻中外、受慈禧太后之宠、赏赐身穿黄马褂、 领二品红顶花翎的大太监李莲英,在清朝人关二百多年 来,在阉宦之中,受此殊遇者,仅此一人而已。彼时,满朝文武大臣,对他无不侧H而视;就连皇 上,也怵他三分。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大太监,为何西 太后死后两年光景,就遭受身首异处之祸呢?我虽然知道 其&ldq

  • 南齐名妓梁绿珠:跳楼殉情的石崇爱姬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好花儿生长在僻乡村,美人儿出自小家门。”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像是西施、貂蝉、王昭君等都是生在穷乡僻壤,梁绿珠也是这样。梁绿珠系边陲地区的白州人,生于晋武帝秦始年间,白州有白江,水木清华;有日博山,钟灵毓秀,梁绿珠尽得山水灵秀之气所凝聚,出落得分外妖娆,颖慧明敏,令人有

  • 太监轶闻:清代宫廷的皇家象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处于皇权的统治之下,皇宫里面后宫佳丽三千,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但宫中有些事情必须要男人去做,而男人进入后宫,皇帝又担心自己的后代血脉不纯,于是太监这个产物就应运而生了,中国的太监制度,从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诗经》、《周礼》等都有关于太监的记载。太监是离皇帝很近的人,在大多数人心中,

  • 南朝张丽华:藏匿井中的南陈后主后庭花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歌妓出身的张丽华后来做了是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她长相上最大的特点是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此外,更具有敏锐才辩及过人的记忆力,所谓“人间有一言一事,辄先知之。”她在做龚贵嫔的侍儿时,陈后主一见钟情,封为贵妃,视为至宝,以至于陈后主临朝之际,百官启奏国事,都常常将张丽华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