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北京公主坟里的公主究竟是谁

北京公主坟里的公主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8 更新时间:2023/12/24 6:44:14

北京人乃至到过北京的人,大都知道在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与西三环交汇处有个名叫公主坟的地方。其实,数百年来,北京地区埋葬历代公主数以百计,形成公主坟村的何止数十。但因年代久远,大多数公主坟地早已湮灭无痕,就是公主坟村,也所剩无几了,那么,这处公主坟埋葬的是否真是公主,又是清朝哪位公主呢?围绕这个疑问,引起了众多猜测和评说。

一种流传广泛的观点认为公主坟里埋葬的是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孔四贞,孔四贞并不是满族正宗公主,孔四贞被赐封为公主跟她战功显赫的父亲有关。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将领,在清军入关前就已经投降清廷。他率领清军从长城打到长江,从华北平原攻到云贵高原,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顺治元年,攻南京,取江阴;顺治五年,战贵州,征广西,抓获明朝宗室荣王。

顺治六年,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在广西桂林与李定国所部征战,战败自尽。其女孔四贞辗转回到北京。顺治十一年,孔有德的灵柩自广西经北京运往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安葬。顺治帝不但将孔有德安葬在京城,还以“定南武状王孔有德建功颇多,以身殉难,特赐其女食禄,视和硕格格”。由此,孔四贞这位汉家女成了清朝的公主。

为笼络人心,孝庄皇后把她留在宫中并册封为和硕公主。孔四贞生来聪颖,尤爱习武,被培养成为一代女杰。长大后嫁给内大臣孙延龄为妻,并随他至广西节制军务。吴三桂反清后,孙延龄降吴一道反清。孔四贞毅然与孙延龄断绝关系,参加平定三藩之乱,得胜回朝后孔四贞被册封为独一无二的女王。孔四贞死于康熙五十二年。为表彰孔四贞父女对清朝的忠诚,朝廷厚葬了这位孝庄的义女。从此,就有了“公主坟”。

这种说法流传已久,但是在1965年北京进行城市建设时,得到了否定。当年,北京修建一号地铁时,这处“公主坟”墓园是必经之地。经文物部门挖掘考证,该墓埋葬的并不是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孔四贞,而是清代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即嘉庆的三女儿庄敬和硕公主与四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也就是说,位于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与西三环交汇处的这处最有名的北京公主坟里葬的就是清朝真公主。

由于清政权建立者是满族,清朝的公主名称也与汉族不同。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仿效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固伦”满语意为天下、国家、尊贵、高雅;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和硕”,满语,意为一方。“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

考古学者发现,公主坟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帝第三女,母嘉亲王侧妃刘佳氏,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十七日生。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索特纳木多布济,受封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十二日去世,年31岁。她没有为丈夫生下儿女,过继了一个养子,就是后来著名的一代豪杰僧格林沁亲王。

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第四女,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九日。嘉庆七年(1802年)封为庄静固伦公主,她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28岁。

两位公主均死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前后相距仅两个月,因此葬在了一起。据《文史资料选辑》、《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经文物部门考古挖掘发现,该墓虽被人盗过,但墓穴内仍存有蒙古刀、兵器、珠宝、丝绸、怀表(清代中期才有怀表产品)等。历史文物证实,这里埋葬的正是庄敬与庄静两位真公主,而不是赐封的汉族公主孔四贞。

至于孔四贞的墓地到底在哪里呢?这仍是个谜。如今,公主坟早已没有坟墓,到处都是现代都市的气息,叫卖声、汽车声、建筑声压倒一切。这里的名字属于历史,或许这也是老北京尊重过去,保留文化底蕴的独特形式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有哪些封号你知道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尊称。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改称孔子为“文圣尼公”。北周

  • 蒙古可以算俄罗斯的历史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的出生和兴起之地额嫩河(Онон гол),位于现在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交界。俄国人作为色目人,当年在蒙古帝国的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而中国人则是最低等的四等人。而且当年蒙古帝国的大部分领土现在都在俄罗斯境内。当 年元的2、3、4任大汗都是俄罗斯蒙古大汗拔都的部下,元军连西伯利亚的边都不敢靠, 因为

  • 历史上最信佛的皇帝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帝王将相多信佛,但信佛信到出家吃素的皇帝当属梁武帝萧衍,而且这哥们运气极好,还有幸见到了达摩祖师,两人留下了一段旷世佳话!民国大才子胡适这样评价萧哥:他的前半生,论文论武,都称得上是世之楚翘;可是,他的后半生,却无比昏庸,崇佛信佞,识人不明,终于国灭身死,令人不胜唏嘘感叹!我不同意胡适的这番话,

  • 清朝两大世界首富:一官一商差距奇大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银都流哪儿去了?全世界都在问,不光中国。英国人说,都流到中国去了通过贸易逆差。为此,1792年,他们派了马嘎尔尼来中国,想改变一下状况。马氏来华带了两样东西:一是市场经济原则,要求东西方以此原则扩大通商;还有一样,便是军火。他本想演示一下大英帝国的船坚炮利,顺便推销军火,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ld

  • 西汉王朝巨量黄金从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像西汉那样金光灿灿的朝代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黄金为何在西汉时那么丰富,而在随后的东汉及之后朝代却大量减少?是中国人对金子看法变了,还是金子的储藏量发生了变化?西汉黄金滚滚来公元前205年的冬天很冷,大雪已经连续下了快一个月了,楚、汉双方的军

  • 北宋官员高薪历代罕有 为何仍未能“养廉”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官员俸禄之优厚,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数一数二的。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

  • 从削藩到推恩:汉代经验启示改革应如何推行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初年,中国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由于刘邦推行同姓分封制度,大量分封刘姓皇族为诸侯王(即封藩),导致国内出现了许多诸侯王国。这些王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大的王国动辄拥有几十座城池,据说仅齐、楚、吴三个王的封地就分去了天下的一半)、众多的军队(七国之乱时仅吴国就发兵20万),拥有

  • 历史上中国真的有机会收回蒙古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年来,在中国大陆网上热炒的《蒙古大呼拉儿讨论回归中国》的假新闻,同样传到了蒙古国,并广为人知。蒙古有些通晓汉语的大学生,常逛中文互联网,此则假新闻被翻译成蒙文后,又被转贴到蒙古互联网上,原始假新闻及中国网民在跟帖中对此热烈的美好想象,让看到它的蒙古人极为愤怒……2010

  • 大清帝国唯一没有腐败的部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英国人赫德控制下的晚清中国海关基本上杜绝了贪腐,其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贪腐并非不治之症,在中国反贪是有可能成功的,关键是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并不难古今中外尽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难的是我们是否有制定科学反腐制度的真诚,以及将制度落到实处的机制。因为说到底,反腐制度设计的核心是约制权力,只要存在不受约制

  • 蒋介石特种部队---六百国军宪兵打败两万日军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中国宪兵现身惊四方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有4000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当这支部队向委员长致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