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邦和刘备的比较刘邦和刘备究竟谁更厉害?

刘邦和刘备的比较刘邦和刘备究竟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91 更新时间:2024/1/6 14:11:58

刘邦和刘备的比较:刘邦和刘备究竟谁更厉害?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刘邦简介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刘备简介

刘备(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多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刘邦和刘备究竟谁更厉害?

刘邦和刘备也许是汉朝最有名的两个皇帝,这两人所在的时空虽相隔了四百年,但他们的身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与他们的性格特点,都有非常巧合的相似之处。

正因为这种相似,后世的写史者和读史者总是自然地把他们二人联系起来。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中为刘备总结时就以 “盖有高祖之风” 来评价刘备,意思是 “刘备大概是有一些像汉高祖刘邦的” 。

刘备被如此评价不完全是巧合,这与他刻意模仿刘邦不无关系,因为他一生捍卫刘邦所建立起的大汉王朝,也一生都在试图重塑汉高祖的辉煌。所以刘备与刘邦两人本身的相似,再加上这样的一种传承与模仿,让无数历史爱好者对此二人津津乐道。刘邦和刘备到底谁更强,也成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

一、从最终的结果来看

从成王败寇的准则上说,刘邦当然更强,因为刘邦一统天下建立大汉,刘备则霸业不成郁郁而终。可是假若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综合刘邦和刘备的各方面来看,我认为刘备要强于刘邦,而且是远强于刘邦。那么为什么更强的刘备失败了,而更弱的刘邦成功了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巧合,原因就是刘备的敌人比刘邦强了太多太多。

二、从面对的敌人来看

刘备的敌人强于刘邦,因此刘备霸业不成,这看似是一种为刘备找的借口,实际上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刘备的主要敌人是曹操,刘邦的主要敌人是项羽,这两人的军事才能不相伯仲,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但在政治和战略上,项羽比曹操差了太多。

项羽率楚军灭秦,本已成为天下的主宰,在鸿门宴上还把刘邦的性命都攥在了手里。可项羽不仅没杀刘邦,后来还把巴蜀和汉中的土地封给了刘邦,让刘邦做了汉中王;不仅分封刘邦,他还分封了十七个所谓的诸侯王,连同刘邦共一十八人。

把天下握在手里,不称帝,不灭主要对手,还把肥美的土地分给他们,项羽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眼光最差的

“天下之主”。曹操与项羽恰恰相反,他在实力还相对弱小的时候就敢

“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帝抢来,代替傀儡做真正的皇帝。

曹操以皇帝的名义四处扩张,消灭一个又一个的诸侯;而项羽能做皇帝却不做,满足于一个西楚霸王的名号,然后把天下分封给自己根本无法信任的诸侯,两人的战略水准高下立判。

对于主要对手刘邦,项羽总是心存妇人之仁,三番五次因为轻视或者心软放过,最后换来自己四面楚歌、乌江自刎;而赤壁之战前,面对力量连自己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到的刘备,曹操依然要赶尽杀绝,因为他知道刘备的能力,只要刘备活着一天,他曹操就有一天的心腹之患。

由此看来,刘邦的成功实在太侥幸,谁让自己的对手是一个政治头脑如婴儿的项羽,而不是政治和谋略都一流的曹操呢?

面对曹操这样智勇双全还兵强马壮的英雄,刘备不仅能活下来,还在他眼皮子底下取得了天下三分之一,这的确是本事。从二十七岁起兵征讨黄巾,到六十一岁病死于白帝城,刘备在刀尖儿上滚了三十多年,几次面对曹操都甚至可以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像刘备这样的履历,刘邦是不具备的。从沛县起义到一统天下,刘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所有事。虽然也曾经历鸿门宴上的凶险,和彭城失利逃跑时脚踹自己孩子下车的狼狈,但终究没有刘备这样三十多年滚过来的艰辛。

不到十年就一统天下体现了刘邦深得人心,不过假如给他三十年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未必能做到刘备这样的百折不挠。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刘邦

“好酒及色”,说不好听就叫酒色之徒,酒色之徒怎么能经得起富贵的诱惑,怎么能忍受得了长久的不如意?事实上,刘邦因为 “好酒及色”

还几次差点送了命。

刘备则不同,虽然《三国志》中有刘备 “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的记载,与同样爱玩的刘邦有些相似,但毕竟还没有到酒色之徒的地步;而且成人之后的刘备在心中树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他要坚守汉朝皇室血脉的荣光,坚持把老百姓从战乱中拯救出来,这一点难能可贵。

假如刘备没有光复大汉的信念,他绝对坚持不了三十年征战的艰辛,也就没有后来的蜀汉政权了。刘邦没有刘备这样的志向,他在从乡里的小混子变成皇帝的过程中,一直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最后被局势推上了皇位。

所以,刘邦未必能经受三十年的风霜雨雪,假如换他做刘备,他也未必经受得住一次次猛烈打击,坚持拼下去。

三、两人的共同点

刘邦和刘备同样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他们能吸引到能人的支持,同时他们会用人。尽管刘邦是靠着这个优点才灭掉项羽,可以说这是刘邦最大的优点,但我认为刘备在吸引人和用人上仍然略胜刘邦一筹。

刘邦在起义时,其实手下已经有了一个完备的班底。萧何、樊哙、卢绾、曹参、周勃夏侯婴这些汉朝的开国功臣,在刘邦做亭长的时候就跟刘邦一起混了。

而刘备起兵讨伐黄巾的时候,身边只有关羽、张飞,这还是他的结义兄弟,很亲近的人。刘邦起义的时候已经四十七岁了,身边有一帮兄弟不奇怪,而刘备出道的时候不到三十,小年轻一个,又是贫民,身边的帮手少也不奇怪。

可是二十多年后,刘备手下出现了一个以诸葛亮、法正为主要谋士,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为主要武将的豪华阵容,这就令人称奇了。

这套阵容虽然比后来有张良、陈平和韩信等人加入的刘邦阵容差了一点儿,但考虑到刘备始终处在极其弱势的地位,东奔西躲,依然组建起了这么一套班底,我们还是要给刘备一句公正的称赞。

三顾茅庐的故事天下闻名,刘备的求贤若渴和他的真诚待人是历史级别的。刘邦称帝后,杀了不少功臣,曾经的信任与和谐都随着权力的欲望不复存在了;而刘备称帝后给我们留下的则是白帝托孤的千古绝唱,他对诸葛亮的信任被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赞为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这是贵为天子的人中很少能做到的事,至少刘邦就做不到。

刘邦刘备,一个造反,一个保皇,却殊途同归,都占有巴蜀之地,都有北进关中,一扫天下的大志,却最终前者大展宏图,“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而后者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命运的造化,值得后人深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浒传》梁山上的十大恶人都有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山上的人依我来看,也并非是个个都是令人敬佩的英雄好汉。细细读来,其中却有不少穷凶极恶之辈,那《水浒传》中梁山上的十大恶人都有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水浒传》梁山十大恶人梁山十大恶人之一、黑旋风李逵李逵这人,我幼小时候读此书时对他十分喜爱,像一些电视剧等也扬善隐恶,将李逵的一些事情或修改,或遮掩,都

  •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没有提名老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一个传言经久不衰:中国著名作家老舍进入了1968年诺奖文学奖的提名短名单,并在内部投票中得了第一名。但因诺奖只颁发给在世的人,而当时老舍已经去世2年,才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捡了便宜”。那么,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没有提名老舍?本文这就为你揭秘:根据诺贝尔奖的保密规定,当年的评选过程要在

  • 清朝为什么没有倭寇揭秘清朝没倭寇的根本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倭寇的印象,在明朝历史上经常会提到,那么为什么清朝历史上没有倭寇呢?本文来探讨下清朝没有倭寇的根本原因。我们看明朝历史时经常会听到两个字,倭寇。明朝时东南沿海倭寇横行,威胁到了明朝的安危,后来也涌现出了像戚继光一样的大批抗倭英雄。那么为什么到了清朝就没有倭寇了呢?我们先看看明朝时倭寇的聚集点,当

  • 宋江和李逵的关系宋江临死前为什么一定要毒死李逵?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江和李逵的关系怎么样?宋江临死前为什么一定要毒死李逵?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宋江简介宋江(1073~1124),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零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

  • 18世纪西欧科学家们的疯狂实验——起死回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没有不怕死的,所以从古老的“跳大神”到建立在各未知角落的实验室中所进行的“生物实验”,都从未停止过对“死而复生”的研究。虽然到现在,这些半仙儿和科学家们也没整出个所以然来——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却造就了现代医学繁荣。18世纪末19世纪初,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电疗法——用脉冲电流来刺激肌肉,Ure也是其中

  • 盘点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著名女性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是会影响历史的。更何况是那个实权在握,能左右百姓苍生的人。本篇文章我们盘点的女性们,她们的存在无疑让历史发生了多多少少的改变:一、妺喜:迷惑夏桀,颠覆夏王朝妺(mò)喜,姓嬉(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根据先秦时代记述女子名时所用

  • 《水浒传》中最恐怖的八大食物是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水浒是一个江湖的世界,亦是一个食物的世界。但《水浒传》中的食物就如同色彩斑斓的蘑菇一样,虽然异彩纷呈,却并非个个都能食用。而且颜色愈是鲜艳的,外表愈是漂亮的,名字愈是好听的,就愈不可轻易食用,不然轻则虚惊一场,重则魂飞魄散。本篇将带着读者一起见识见识《水浒传》中那些最为恐怖的八大食物:《水浒传》中最

  • 盘点《山海经》中最奇特的五只异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山海经》简介:《山海经》中最有趣的五只异兽分别是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

  • 隋朝9岁女孩的陵墓竟然比皇帝还豪华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57年在西安城外的不远处,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墓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亲自发掘,经过重重鉴定确定,是一座隋朝时期的陵墓。即便已经工作到深夜,但大家仍是精神抖擞,因为,那是当年发现的最完整、等级最高的隋朝墓葬。已发现的隋朝墓葬大多较节俭,一是因为隋朝历史短,发现的墓葬较少;二是因为隋文

  • 历史上最作死的王朝和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实际上,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崛起,绝对是得益于东亚其他政权的花样作死。金国在被蒙古火烧屁股般地全面蹂躏的同时,仍然穷兵黩武,最终悲壮地吞下了最后一口气。而南宋也执着地重蹈着北宋的覆辙。即历史上最作死的王朝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今天泊凉便讲一下金帝国灭亡的可怜、可叹、可笑的故事。历史上最作死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