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神探狄仁杰:再造李唐的一代名相

神探狄仁杰:再造李唐的一代名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31 更新时间:2024/1/16 10:30:55

随着影视剧的热播,狄仁杰的“神探”形象已深入人心。然而,狄仁杰的才略功勋远不止于此。他历仕唐高宗与武则天两朝,为国为民勒躬尽瘁,以仁爱格达之心纠正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种种弊政,以圆融变通之智终令武则天还政李唐,堪称“房室舐柱”。名相与“神探”的角色集于一身,狄仁杰不愧为千古称颂的传奇。

断案如神的大法宫

著名的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曾写过一本著名的侦探小说《狄公案》。《狄公案》共发行100余万册,被译成多种文版本广为流传。自此,“神探狄仁杰”的名号家喻户晓。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卒于武周久视元年(700)。他生于一个庶族官宦家庭,少时接受了系统的封建传统教育,思维敏捷,卓然超群。后来,狄仁杰以明经(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中第,出任汴州参军。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狄仁杰升任大理丞,掌管刑狱诉讼等事宜。他上任后,明辨是非,秉公执法,一年中解决了大量的奇案、冤案。在涉案的一万七千余人中,没有一人蒙冤,狄仁杰因此成为举朝闻名的“断案如神的大法官”。小说《狄公案》便是参照这段历史,讲述了狄仁杰破案断狱的传奇故事。

据记载,狄仁杰断案以“平恕”著称。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砍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的柏树而惹得唐高宗大怒,随即被捕人狱。唐高宗下令处死权善才,这时,狄仁杰却提出权善才罪不至死。唐高宗听后愤怒地说:“权善才砍昭陵的树木,是陷朕于不孝的境地,罪该万死!”狄仁杰不慌不乱地对答说:“臣深知直言进谏,自古就是很难的事情。然而,臣以为,遇到夏、商纣这样的暴君,直谏固然难>而遇到、舜这样的明君,直谏则很容易。如今,权善才的行为按照大唐律法不应判死罪,而陛下坚持要杀他,则使律法无法取信于人。”

看到唐高宗面色稍缓,狄仁杰接着说:“何况,陛下因权善才误砍树木而杀他,千百年后人们将如何评价陛下呢?臣不敢奉旨杀权善才,而损害陛下的身后声名啊!”一席话竟说动了唐高宗,权善才因此被免除了死罪。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狄仁杰出任侍御史,负责审讯弹劾官员的案件。当时的司农卿韦弘机正奉命建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他极尽奢华之能事,将这几座宫殿修得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狄仁杰认为此举将引导君王追求奢靡之风,上疏弹劾韦弘机,唐高宗准奏将其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深得高宗宠信,平日飞扬跋扈,朝臣敢怒而不敢言。狄仁杰毫不畏惧地站出来揭露王本立的罪行,并上疏请高宗依法处置。得知唐高宗想要宽赦王本立,狄仁杰立即劝谏道:“朝中即使英才不多,难道缺少王本立之流吗?陛下何苦为了一个获罪的王本立而曲解国法啊。”后来,王本立终被定罪。

狄仁杰执掌刑狱的数年内,执法明理,伸张正义,使司法的风气肃然。他惩治了不少恶人,也平息了无数冤案,成为深受百姓拥戴的断案神探。

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后人常引用这句话来赞誉狄仁杰。狄仁杰为官数十载,始终勤政为民,心怀仁爱,体恤民间疾苦。他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拂逆圣意,拯救了不少无辜的百姓。

狄仁杰任度支郎中时,一次随唐高宗出巡,途中经并州的一座妒女祠。并州长史李冲玄唯恐妒女祠对帝后不样,决定征发数万百姓拆除此祠。狄仁杰听后立即反对,并说:“天子出行,有千乘万骑相随,风雨清尘洒道,何须担忧妒女之害?”就这样,狄仁杰使并州数万百姓免于赋役。唐高宗闻知此事,连称狄仁杰“真大丈夫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他到任后,协调宁州各民族的关系,使“内外相安,人得安心”,百姓都为他立碑颂德。后来,狄仁杰出任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他了解到吴、楚等地官吏迷信,建造大批供奉神灵的祠庙,劳民伤财,便下令捣毁了1700多座祠庙,从而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武。武则天出兵平乱后,将与越王李贞株连的人都关进大狱,准备处死。狄仁杰深知大多数囚徒都是平民百姓,因受越王军队的胁迫才在军中服役。于是,他上疏武则天,说:“这些人件逆不是出于本心,望陛下体恤他们的苦衷,从轻发落。”武则天深知狄仁杰一心为公,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将这批囚徒改判流放。这批囚徒在流放途中,经过狄仁杰曾任官的宁州时,与当地百姓一同俯在为狄仁杰所立的“德政碑”前,痛哭失声,感怀其恩德。

越王兵败后,狄仁杰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当时的宰相张光辅平定越王叛乱有功,他手下的将士自恃功高,四处屠杀降卒以邀战功,还向狄仁杰大肆勒索。狄仁杰当面怒斥张光辅说:“祸乱河南的原本只有李贞一人,如今死了一个李贞,却生出千万个李贞!”张光辅不解地问此话何意。狄仁杰说:“你领兵30万讨伐李贞,豫州百姓听闻唐军来到,都出城投降,你却放任士兵杀害降卒,无辜之人尸横遍野,这不是比千万个李贞祸害更甚吗?”狄仁杰越发激动地说:“我若有尚方宝剑在手,恨不得架在你的脖子上!”张光辅哑口无言,却怒火中烧。不久后,张光辅参奏狄仁杰妄自尊大,以下犯上,致使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后来又降为洛州司马。

武则天晚年崇信佛教,大兴佛寺。久视元年(700),武则天想要修造浮屠大像,需耗费钱财数百万,动用无数百姓服劳役。狄仁杰上奏说:“佛教以慈悲为怀,如果劳民伤财做表面修饰,便背离了佛教的宗旨。如今边境尚未安定,水旱灾害频发,倘若虚耗官银,万一一方有难,将如何解救呢?”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劝诫,将修佛像一事作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不用七星灯给刘备续命?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点的灯,“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一纪12年),但最后因魏延迅速入帐,使灯熄灭。最后诸葛亮无奈的死在了五丈原,这就是著名的星落五丈原,那么既然诸葛亮有七星续命之术,为什么不用来救自己的恩主刘备呢?刘备活着对蜀国是何等的重

  • 小霸王孙策:与关羽吕布齐名的三国英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策江东立基之战五:除了神勇,孙策另有高招得知孙策即将进攻曲阿,刘繇派出同乡太史慈及一名骑兵出城前往神亭侦查敌情。此时,孙策正巧带着黄盖、韩当等十三人来到此处,与太史慈遭遇,展开了一对一的较量。这场单挑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孙策夺取了太史慈插在脖子后面的手戟,太史慈也缴获了孙策

  • 仇琼英:水浒女英雄,林冲都不是对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水浒中的女性大都是反面人物,下场也基本以横死为主。难得出现了几个正面形象,不是凶神恶煞,就是丧尽天良。这种现象在书中持续了九十七回,直到第九十八回才出现了一个大反转,一位巾帼英雄横空出世。她的名字,叫做仇琼英。仇琼英,本是仇申之女,幼时被田虎的手下邬梨所掳。幸好邬梨之妻倪氏喜欢琼英,悉心照

  • 李师师:宁做青楼女,不做帝王妃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中皇家有无上权威,而成为皇妃也是无数女子的梦想。古代的女子人家,大都做着麻雀变凤凰的梦,恨不得哪天老天开眼,一不小心做了皇帝的女人,这一生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可是有一位奇女子倒相反宁愿做个红尘风流女子都不愿意做皇上的妃子。这位女子叫李师师,在《续资治通鉴》有介绍说明宋徽宗为何会跟李师师勾搭上,

  • 包拯包青天因铁面无私被传黑脸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传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包青天》使脸庞黝黑、额上长着小月牙的包公形象家喻户晓。然而,真正的包青天却是个眉清目秀的书生。黑脸的形象缘何而来?这位青天大老爷在真实的历史中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铁面阎罗包拯名传千古的包青天,无论是出现于戏曲舞台,抑或影视作品中,都是黑脸扮相。

  • 爱新觉罗家族的姓氏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爱新觉罗家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倩有独钟池哺育了一个优秀民族满族。满族历史的确切记载,约始于明朝初年。同时,也就掀开了爱新党罗家族史的第一篇章,由于史书记载的缺赂和清朗皇室的精心杜撰,爱新觉罗家族的早期历史曾为层层纱慢所遮掩。要而言之,可以归结为两个历史之谜,一

  • 射雕大侠郭靖仅是一名普通抗元百姓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侠小说,金庸为首。金庸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虚拟的情节与历史真相相结合。他的名作《射雕英雄传》成就了一位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一郭靖。有趣的是,历史上确有郭靖其人。两个“郭靖”小说《射雕英雄传》为读者塑造了一位憨厚、木讷、真诚、善良,武功超群、重情重义的大英雄郭靖,而后的小说《神

  • 柴进:梁山大半好汉都承了他的恩,却无缘梁山泊主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梁山上,有一个人说一不二,因为好汉们大多承了他的恩。柴进的性格特点小说《水浒传》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形象,而且这些人物可谓是性格鲜明。比如李逵莽撞冲动、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而柴进的性格特点总的来说就是仗义疏财、热情好客、明哲保身。柴进剧照柴进喜欢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家里就养着几十个人,他的出场就

  • 潘美:杨家将中被误读的北宋忠臣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小说和戏剧《杨家将》的人,一定对大奸臣^潘仁美恨得咬牙切齿,潘仁美的历史原型潘美也因此落得千古骂名。事实上,潘美并非奸佞小人,而是北宋初年战功赫赫的忠臣良将。在名将杨业惨死一事上,潘美不幸地被误读为罪魁祸首,蒙上了千年冤屈。血战陈家谷宋太宗雍熙三年(986),辽国出兵十万大举进攻北宋,宋太宗派东

  • 风流才子唐伯虎一生困窘孤独终老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民间传说的宠儿,唐伯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知It名度最高的才子。他的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纵情书画、玩世不恭,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个极其悲情的才子。他仕途受挫,半生穷困,唯一的妻子早早将他抛弃,红颜知己又先于他病死,最终孤苦终老……江南第一才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