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潘美:杨家将中被误读的北宋忠臣

潘美:杨家将中被误读的北宋忠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1 更新时间:2023/12/7 20:00:17

看过小说和戏剧《杨家将》的人,一定对大奸臣^潘仁美恨得咬牙切齿,潘仁美的历史原型潘美也因此落得千古骂名。事实上,潘美并非奸佞小人,而是北宋初年战功赫赫的忠臣良将。在名将杨业惨死一事上,潘美不幸地被误读为罪魁祸首,蒙上了千年冤屈。

血战陈家谷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辽国出兵十万大举进攻北宋,宋太宗派东、中、西三路大军出兵征伐。其中,西路军主将为忠武军节度使潘美,副将为应路行营都部署杨业。将军潘美的千古名声就与这场大战以及他的副将杨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宋军出发后,一路征战,进展顺利。西路军攻出雁门关,接连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等四个州。然而不久,东路军在岐沟关大败,潘美、杨业奉命掩护班师,并将攻克的四州百姓迁往内地。

这时,辽兵突然反击,夺回了寰州。是否要与辽兵正面交锋?围绕这一问题,潘美军中出现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副将杨业认为“目前辽兵军力占据优势,我军的首要任务又是迁移民众,因而不宜与辽兵大规模作战”,因此主张按照原定计划战略撤退。护军王洗却嘲讽杨业临阵怯敌,力主与辽兵大战。潘美犹豫再三,最终下令杨业率军迎战辽兵主力,王冼等率兵在陈家谷接应。

杨业所率的北宋步兵与辽国的骑兵在野外作战,因寡不敌众,连连败退,只好率军转战到陈家谷。王冼等人的伏兵行至半路,听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吓得仓皇撤退,一走了之。

杨业来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一兵一卒,只好率孤军奋战。他与辽兵血战良久,身负几十处伤,部下也几乎全部阵亡。最终,精疲力竭的杨业被辽兵俘虏,绝食三日而亡。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武艺”一语首次出现于宋代,指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本领。但十八种兵器具体指什么,历朝历代都有所差异,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

陈家谷一战异常惨烈,杨业的长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西路军回朝后,杨业的妻子折氏(即戏曲小说中“佘II太君”原型)为杨业父子喊冤,控诉潘美置杨业于险境而不顾。潘美因此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护军王冼、刘文裕被撤职,发配充军。就这样,陈家谷血战成就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忠臣义士杨业,也留下了一个残害忠良的奸佞形象潘美。

战功赫赫的大将

害死杨业的罪魁祸首是潘美吗?依据《宋史》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作战前,力主出战的人是王洗,作战时,临阵溃逃的也是王洗。据记载,潘美起初基本站在杨业一边,也主张避敌,只是后来王冼、刘文裕坚决主战,潘美就没有坚持立场。当王洗带兵撤退时,潘美还予以制止。

后人多认为王冼是个小人物,便将主要罪责推到了潘美身上。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王洗名为随军护军,实为皇帝安插在军中的亲信。他有直接向皇帝汇报的特权,可以随时为朝廷提供军情。因此,潘美虽身为统帅,也不得不忌惮王洗的势力。

从战后的处罚情况来看,潘美只是降职,王洗、刘文裕却是撤职发配,可见主要责任不在潘美。可以说,潘美虽有过失,但绝不是如后人流传的嫉贤妒能、借刀杀人一般罪大恶极。

历史上的潘美是一位对北宋朝廷战功卓著的大将。在《宋史》列传中,他排名第17位,远远高于排名第31位的杨业。潘美早年曾参与“陈桥兵变”拥戴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因此很受宋太祖赵匡胤的重用。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只有潘美的兵权未被收回,可见宋太祖对他的信任之深。

后来,潘美率军攻打南汉,立下汗马功劳。他在贺州(今广西贺州市)假装撤退20里,并以奇兵设伏,大败南汉军队,在韶州(今广东韶关)用强弩攻破南汉的“象阵”,击溃南汉主力军十几万;在广州,又派兵夜晚纵火,烧毁敌营,趁乱急攻,终获大胜。几年后,潘美率军攻打南唐,与敌军交战近一年,最终消灭南唐。由此可见,潘美在北宋统一的过程中可谓战功赫赫。

然而,由于“戏说”的广泛影响,许多人却曲解了这位忠臣良将。据说,开封市至今还有一清一浊两个湖,清湖被人们称作“杨家湖”,浊湖则被称作“潘家湖”。


上一节:包拯包青天因铁面无私被传黑脸

下一节:射雕大侠郭靖仅是一名普通抗元百姓

返回上一级>>>10个被影视剧误导的人物,99%人还深信不疑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风流才子唐伯虎一生困窘孤独终老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民间传说的宠儿,唐伯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知It名度最高的才子。他的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纵情书画、玩世不恭,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个极其悲情的才子。他仕途受挫,半生穷困,唯一的妻子早早将他抛弃,红颜知己又先于他病死,最终孤苦终老……江南第一才子明

  • 高顺:战胜关羽却最终被斩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代武圣关羽也曾被打败过,此人是高顺。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勇猛,高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之部队有为“陷阵营”之美誉。建安二年196年6

  • 刘备摔阿斗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说,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坐拥江左而割据。而刘备之于蜀汉,则靠人和。东汉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候,群雄割据,最终天下三分。能三分天下,曹操、刘备、孙权无疑是天下群雄中的顶尖人物了。曹操家资巨万,又有家族的人脉,起事时虽有波折,但毕竟实力雄厚,可以多次东山再起,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宰相刘罗锅:圆滑世故的糊涂大学士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荧屏上,“宰相刘罗锅”是一个刚正廉明、足智多谋的清官。他心怀百姓,惩贪治腐,还常常让乾隆帝身边的“鉍人”和中堂丢人现眼。在百姓眼中,“刘罗锅”可谓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连他的“罗锅”也昱得十分可爱。然而,

  • 贪官和珅:才貌双全的清朝权臣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和坤,往往离不开几个关键词大贪官、马屁精、矮胖子、无能……然而,真实的和珅却是面目清秀、頗具才能的清朝第一大权臣。优越的天资与败坏的官德奇妙地结合在他的身上,乾隆帝的宠爱与嘉庆帝的暘死又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饱读诗书才貌双全电视剧中的和坤常被描画成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滑

  • 历史趣事:出对联骂人反被骂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出对联骂人反被骂。有个秀才,自以为是,一日,他经过一个学校,看到学生和老师在玩耍,就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才华,叫老师,听自己高谈阔论一番,他还出了的对子:“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这明显是在骂人,先生一时对不出来,学生也面面相觑,这时候,走出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学童,

  • 项羽火烧阿房宫竟是误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着“天下第一宫”美誉的阿房宫两千年来引起了人们无限丰富的联想,但这座奢华的宫殿却没有留下她的绝世容颜。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将愤慨之情投向纵火三月的项羽。然而,项羽火烧阿房宫却是个流传千古的冤案。奢华无比的阿房宫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到中国,通过实地考察,确认秦代阿房

  • 10个被影视剧误导的人物,99%人还深信不疑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若论对大众日常生活影响度很深的东西,影视军可谓主力军。文艺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亦承担着影响舆论及生活方式的责任,纵观如今充斥着公众视野的影视剧,大大呈现出 一种娱乐泛滥、责任渐失之势,今天我们就来818热门影视剧中最误导大众的情节,不过到底是艺术创作,只博诸位看官一笑而过,也可在现实生活中引以为鉴

  • 飞将军李广:时运不济未得封侯的汉代名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以及军阀混战,东汉王朝已经威权扫地,汉献帝身上除了一件褴褛的皇袍外已是所剩无几。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甚至还想自己当皇帝,如按《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记载,195年盘踞江淮一带的袁术就公然假造图谶符命,以“应天顺命”的名义自立为帝。失败后,又将帝号归之占有青、冀、幽、并四

  • 周瑜赤壁之战:风流儒雅而非小肚鸡肠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既生瑜,何生亮! 病重的周瑜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溘然长逝。《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是个妓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人物,一生与诸葛亮斗智,最终被诸葛亮气死。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读,真实的周瑜实乃接近完美的古今第一儒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常被今人借以描绘诸葛亮的形象,以突出他的儒雅。而&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