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七、八十年代那些老街老屋、老巷老井简朴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它承载着城市的过去。斑驳的历史,厚重的情感,或潇洒、或悽美、或黯然、或叹息!现在已经成爲人们的记忆,一张老照片,浓缩一座老城,记载一个故事,讲述一段经历,勾起一份回忆
上世纪70年代未笔者县城的整体风貌
70年代的街巷
日月拉长了土巷的背影,很多老屋已经残垣断壁。屋子的墙已经坍塌,太阳直直地从巷子裏照进来。日月拉长了土巷的背影,有些老屋的庭院呈现在眼前的是满院的荒草,足有半人高。
熟悉的巷子,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彷彿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生活。这些已经成爲历史的见证,成爲抹不去的回忆。老街是一位伟大的哺育者,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善良且坚强的人们!
这裏是城墙外的民居巷
一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彷彿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中。让人联想翩翩。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县城的街道
老城老街记载着我的童年,记载着我的梦幻。这裏充满着笔者从小到大的欢声笑语。夹在两旁古色古香的老屋,因爲转角望不到尽头,烟雨萦绕下恍如梦境。鳞次栉比的老屋早已被风雨腐蚀褪下了明丽的色彩。
岁月不留情,现在再也见不到那些老街老巷了了,都已经拆迁建高楼了,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那个屋檐下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可不知爲什么?老街老巷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让我越来越怀念那承载着美好童年时光的它。往事如烟,不管经历多少年,我依然会怀念那人、那事、那屋。
老井,每个村庄至少都有一口。那个年代是一个村庄兴隆、兴旺的保证。水井的历史,往往与村庄的历史同步,与农耕文明相息。越是古村、名村,老井的历史越是久长,故事越是丰富,文化越是厚重。
时光写意了古井的蕴意。这口老井,就像紧挨着繁华老街,悠然居住城墙之外的民间女子。这裏没有大红灯笼,没有雕窗花楣,有的是白墙黑瓦,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一寸寸的光阴,从屋檐瓦棱间漏洒下来,斑驳在墙上,光阴的故事,足够丰盈,足够寂静,静得能听见空旷久远的歌吟。
东西南北四条巷子的纵横交错处,一口古井,秋波盈盈,如母亲的瞳眸,经年未阖,如玉、如月,又如心上人的明眸,让多少生活在别处的游子的心坎涌动着思念的泪潮。一汪泉眼,如座标位居于巷子中央,居于东西南北四条巷子人的心中,倒映着云影苔痕,汩汩流淌,日夜不息。一泓甘泉清冽,养育了几辈几代人。
西井阿姨指着古井说,问问那已经磨损深凹下去的井沿,问问堆砌圆圆光亮的石子们,问问那长在石子上面的碧绿的青苔。曾经,这裏,每当晨曦唤醒巷子,井边便围满了浆洗的女人,邻里妯娌,洗衣淘米,家长裏短,互相打趣,洗着说着,笑着哭着,洗旧了衣裳,洗白了乌丝。
井边也常有孩童嬉戏打闹,欢乐的情景,陌生又熟悉,有那么片刻的恍惚,自己也回到了童年和小伙伴们勾肩搭背穿过古井,穿过小巷,穿过年少的时光。古井装着烟雨,也装着少年的心事,那年那月那日的那场雨,从雨巷一直下到心裏,这么多年仍未曾淡去,打溼了鹅卵石的路面,打溼了起起落落的心絃。
老井迎来送往过多少过客和归人?巷子裏的老人不知道,巷子裏的云霞不知道,然而巷子裏的这口井知道。这裏有多少人间烟火缭绕出的故事?巷子裏的美酒不知道,巷子裏的明月不知道,还是巷子裏的古井知道。越往岁月深处走去,越怀恋那些天然无雕琢的纯真。最朴实的小巷故居,有着最精美的时光箴言。童真笑靥,年少情怀,一些镌刻于心的画面,经过大浪淘沙的沉澱,被镀上岁月的金边,风华万千。
老街老屋、老巷老井,似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辉煌过、热闹过、举足轻重过。目睹了村庄世世代代的欢颜与悲悽,见证了村庄一草一木的枯荣,是一部不会说话的村史。老屋与老街是血与肉的关係,老巷跟老井是躯体的相连。老街的沧桑,老屋的沉默,只有曾经在哪生活过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