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的首席智囊:看完郭嘉的惊人预言,相信他还有更神秘的身份

曹操的首席智囊:看完郭嘉的惊人预言,相信他还有更神秘的身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15 更新时间:2023/12/24 7:27:42

郭嘉曹操早期的著名谋士,因为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因此得了个鬼才的称号,只可惜体弱多病英年早逝。

郭嘉一出道就当了曹操的谋主,曹操任命他为司空祭酒,相当于参谋长。曹操对郭嘉相当信任,曾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在曹操身边只有短短的十来年时间,却一次次献上奇策,成为曹操身边无可争议的首席智囊。

下面,看一看郭嘉的六次惊人预言:

预言刘备会自立门户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不得已投奔了曹操,曹操手下大部分谋士都认为应该杀了刘备以绝后患,郭嘉也认为刘备这个人很危险,但不同意现在就把刘备杀了,理由是刘备这个人有英雄之名,又是主动来投,如果没理由就把他杀了,会落下一个恶名。

但是郭嘉也提醒曹操,刘备这个人不会久居人下,加上关羽张飞都有万人之勇,必须有长远的考虑,具体来说就是“宜早为之所”,也就是早点儿对刘备作出合理安排,把刘备争取过来。但是曹操把刘备等人带回许县后就软禁了起来,刘备感到了危险,暗中做出逃跑的打算。

建安四年(199年),“伪皇帝袁术试图北上投奔袁绍,刘备找到了机会,主动提出替曹操到徐州拦截袁术,曹操没细想,竟然同意了,当时郭嘉不在身边,回来后大吃一惊,对曹操说:“放备,变作矣!”结果让郭嘉说中了,刘备一到徐州立刻反叛,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

预言袁绍不会行动

刘备反叛后立刻联系袁绍,与袁绍形成联盟,当时官渡之战即将展开,曹操已无暇顾及其他,这也是刘备敢于反叛的原因。

但如果不管刘备又就太危险了,徐州是曹军的右翼,离中路主战场很近,如果曹军和袁军打起来,刘备随时会从腋下插上一刀,而且徐州又处于官渡和兖州之间,分断了曹军两大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不能不管。

当时曹操手下大部分谋士都认为,如果曹军派主力东征徐州,袁绍一定会趁机向南进攻,局势将变得危险,这让曹操犹豫不决,只有郭嘉认为袁绍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当务之急应先解决刘备。

郭嘉的理由是,袁绍这个人优柔寡断,对战场变化反应慢,只要东征迅速,等他明白过来已经晚了。曹操接受郭嘉的建议,出人意料地亲征徐州,刘备措手不及,大败。至于袁绍方面,正如郭嘉所料,等反应过来想有所动作,曹操已经回师了。

预言孙策会出意外

解决完刘备,曹操仍有后顾之忧,这就是江东的孙策。

在此之前孙策表面上服从朝廷,与曹操和平相处,但其实也是曹操的潜在对手之一,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孙策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决定率军北上,“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

如果单打,曹操不怕孙策,但现在曹操要应对袁绍,已经派不出任何兵力去阻挡孙策了,所以大家感到紧张。郭嘉这时候说了一席话:“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结果正如郭嘉所料,孙策还没有北上就被人刺杀了。

预言袁绍俩子会内斗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曹操趁机进攻他的两个儿子,取得多次胜利,曹操手下的大多数谋士都认为此时应当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袁氏集团,但郭嘉表示反对。

郭嘉认为:“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郭嘉据此提出,不如率主力南下,做出进攻荆州的姿态,让袁绍的儿子们放松警惕,从而自相残杀。

曹操接受了这项建议,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果然打了起来,曹操渔翁得利,以较小的代价平定了北方。

预言北征乌桓会大胜

平定北方四州后,曹操还想北征乌桓,但又担心荆州的刘表会趁机进攻,郭嘉又一次判断刘表不会这么做,他说:“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这坚定了曹操的决心,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自率主力北征乌桓,由于天气、交通等原因,这次进攻遇到很多困难,相当艰难,随军出征的郭嘉一再建议曹操应放弃辎重轻军急行,打敌人措手不及。曹操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亲率一支骑兵突入乌桓的领地,在白狼山取得大捷,乌桓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预言公孙康会杀二袁

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也参加了白狼山之战,战败后跑到了辽东,投奔公孙康。

此时曹军士气正旺,将士们都跃跃欲试,想请战直接杀往辽东,解决袁氏兄弟,但正当大家信心满怀的时候曹操却下令回师,众人不解,去问曹操,曹操笑着对大家说:我一会儿就让公孙康把袁尚和袁熙的人头砍了送来,就不劳大家辛苦一趟了。

大家更不解,去问参谋长郭嘉,郭嘉笑而不语。

不久,公孙康果然把袁尚和袁熙的首级送来了。

有人评价郭嘉“神人无功,达人无迹”,是说他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看完这些惊人的预言,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郭嘉这个人的确不简单,说善于分析和判断,都不足以表达他的神奇,像预言孙策之死、公孙康会杀二袁这样的事,没有精准的情报是很难做出判断的。

所以有理由怀疑,郭嘉除了是曹操的谋主,还有一个神秘的身份:曹操身边的情报工作负责人。这也与郭嘉早年的行迹相吻合,史书记载郭嘉“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

来到曹操身边后,郭嘉可能帮助曹操建立了一个秘密的情报网,负责搜集各地的情报信息,包括各个敌占区的信息,同时也负责刺杀、策反这样的工作,所以他才能在关键的时刻料事如神。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与德州之缘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古代皇帝不可能只待在皇宫里,定期出行视察文武官员和百姓疾苦也是很重要的任务,这时行宫就诞生了,行宫是皇帝出巡的时候所住的宫殿,因此具有相当高的规格。一水相牵,运河将京城与德州连在一起。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皇帝南巡、外夷朝贡皆途经此地。尤其是康熙乾隆年间,皇帝南巡德州必是临时行宫。康熙第一次下江南

  • 默默无闻的小国曹国是如何一步步玩火自焚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果你是一个小国的君主,就应该低调做人,韬光养晦,争取在乱世生存下去。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有很多诸侯国,绝大多数的都是小国,虽然这些小国的历史不像齐国、晋国那样丰富多彩,可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味道,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曹国的故事。(图)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

  • 这位汉朝皇帝竟亲自拿棍子棒打大臣:吓得臣子躲到床底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东汉时期在光武帝刘秀的带领下,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明君,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位,据说他心系朝政,凡事事必躬亲,对于失职的官员甚至亲自使用棍棒殴打。汉明帝刘庄,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汉第二任皇帝,他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吏治清明,是东汉少有的明君之一。据史书记载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为人有些自

  • 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拿的那块板子叫什么,有什么用途?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皇帝上朝的画面,文武百官恭敬地站在下面,文官一般都会拿一个长长的木板,这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东西又是什么来历呢?咱先讲段隋朝的事。张威是隋朝的开国大功臣,拜青州总管,得赐钱八十万,米五百石,杂彩三百段,权势和富贵都有了。可是张威尚不知足,在青州大治产业,鱼肉百姓。隋文帝知道了

  • 历史上的德州十景有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德州在明清时期因为运河的关系,是重要的水利和运输枢纽,也是皇帝视察的重点地区,因此那一时期带动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整个城市一派繁荣景象。据《德州志》记载,德州十景为:方山暮雪、剑冢秋风、九河流息、八里荒塘、古堤芳草、漳水轻帆、书台夕照、梵语晨钟、空营夜月和高海朝烟。方山暮雪。方山是一座土山,在德州城

  • 历史上国君最为奇怪的癖好——与人角力、举大鼎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历史上有很多将军出身的君王,他们都深知君子不逞匹夫之勇的道理,但是下面这位却是一个十足的莽夫,为了与人比力气大,竟然失手将自己砸死了。君主嘛,总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爱好,比如好男色啊,同性恋啊,爱好小木匠啊,这些嘛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今天说的这位主儿的爱好就比较奇葩了。他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

  • 梁中书为什么要提拔杀人犯杨志押送生辰纲?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我们都知道杨志在押送生辰纲之前是一名命案在身的犯人,使用他来押送生辰纲或许很难被常人理解,那么选用他的梁中书心中又是作何考量的呢?虽然笔者很反对《水浒》的其他阴谋论之说,但是关于梁中书提拔杨志押送生辰纲的事却真的是一个阴谋。大家可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继续往下看。一、现在不是战争阶段,又不是用人之际,

  • 屈原可不是韩国人,真真实地历史上的屈原中国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前几年韩国竟然有新闻说屈原是韩国人,这可真的要让人笑掉大牙了。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

  • 历史上被尊为皇太后的"奶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历史真的很精彩,有时比故事更精彩。封建社会平头百姓每日里艰难度日,讲究忠孝廉耻,这都是朝廷的教化。只是教化百姓的朝廷,有时候也不免搞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为历史增加了一丝幽默。(图)南北朝时期的重装骑兵佣(图)南北朝时期的女性服饰江湖今天说的时期,发生在战火弥漫的南北朝时期。当时东晋被刘裕的宋朝取代,

  • 曹操为什么要杀了救他的华佗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华佗是我国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我们早就烂熟于心,那么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掉这样一个顶尖的人才呢?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曹操疼痛的这个毛病很早就有了,后来他听说,华佗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