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世人皆知乐不思蜀,却不知后面还有一句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世人皆知乐不思蜀,却不知后面还有一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30 更新时间:2024/1/15 20:30:22

蜀汉刘禅,是一位让许多人深感无可奈何的后主。他并非昏庸无道,但蜀汉却仍在他的统领下穷途末路。刘备驾崩后,诸多人都在心疼诸葛亮,既要带着蜀军北伐,又要协助“扶不起的阿斗”,可谓是为蜀国燃尽了生命中最后的火光。而蜀汉危难之时,刘禅的行为更加令人目瞪口呆。穷途之际,刘禅无才也罢,就连尊严也被人践踏无余,他直接选择了投降,迁至洛阳城,还被封为了“安乐公”。该封号真当名副其实,刘禅怡然自得地与司马家族在宴席中尽情享乐,甚至感叹“乐不思蜀”。

看到此情此景,后世对刘禅的骂声无疑是不绝于耳。但是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将蜀国送向亡国之途?是否真的在亡国后一点都不惦念蜀国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当时在宴席上,刘禅与司马家族饮酒作乐。向刘禅提问是否惦念蜀国的人,是司马昭。要知道司马昭此人心思缜密,玩政治权术堪称一流,而且特别善于下狠手。如果你的家乡被刽子手所摧毁,此时这个刽子手问你是否想念家乡?若只论保命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不想念。”刘禅当然想保命,所以他也毫不犹豫地说道:这里如此快乐,当然是不思念蜀国的,也就是所谓的“乐不思蜀”。

不过有些人也会提出提问了,司马昭既然如此谨慎,刘禅这样回答岂不是很“虚伪”?惹得人怀疑?当然,司马昭也是不相信的。他再次追问刘禅到底想不想回到蜀国,此时的刘禅又换了答案,诚恳地说道:“想。”按司马昭的性情,他虽然了解刘禅的能力,却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其实想要处死刘禅非常容易,但是司马昭却因为刘禅的后一句回答,从而彻底放弃了对刘禅的杀念。当时,司马昭听到刘禅又说想回蜀国的时候,便玩味地说道刘禅此言倒像是郤正似的。

机智如司马昭,此话确实是郤正曾教刘禅说的。世人皆知乐不思蜀,却不知后面还有一句,原来刘禅被揭穿之后,神情却并无慌乱,而是一脸单纯地反问司马昭是怎么知道的?想回到蜀国一事确实是郤正教给自己的!此时,大概是刘禅的愚笨彻底“击溃”了司马昭的警惕,他再次确定了刘禅的呆傻,自此也就放下了对刘禅的杀心。刘禅在蜀国在位41年,怎么可能不怀念蜀国?此时刘禅的“蠢笨”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智慧,因为他深知蜀国大势已去。此时的反抗也只能是困兽之斗,可能还会伤及蜀国的百姓。

蜀国的将士也从未放弃过斗争,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仍在不断北伐,但其实此时的蜀国气数已尽,早已无力回天。笔者认为,行军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然而蜀汉地势狭小,人口稀少,与魏国的疆域差距悬殊。虽然刘备有着“光复汉室”的使命,然天下大势,本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除了汉室的祖辈,后人谁会在意是谁来统治这个天下呢?其实以诸葛亮的智慧,他也早已看破,刘禅固然无能,但这一点相信他也是能看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阿斗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的巅峰之战,一个妙计就击败了10万大军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妙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此背景下,曹操只能暂时放弃消灭刘备和孙权的计划,而将注意力放在关中和凉州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中地区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当时

  • 白马之战:曹操和袁绍终于交手,结果关羽一战成名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就北方中原地区,本来存在吕布、刘备、公孙瓒、张绣、袁术等众多的诸侯。并且,在一番较量之后,该地区基本形成了袁绍和曹操对峙的局势了。对于这两位诸侯来说,显赫的袁绍在河北,他的旧盟友曹操在河南。在此基础上,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大战,基本上不可避免了。彼时,白马在黄河南岸,对面即军事重

  • 唐僧为什么最喜欢八戒,而忽视沙僧还专门打压悟空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僧

    恶念一起,疾病浸身;恶念一生,相貌可憎。人有三种恶念,嗔心,贪心,痴心。唐僧的三个弟子,分别是三种恶念的代表。悟空代表了嗔念,八戒代表了贪念,沙僧代表了痴念。八戒贪心有目共睹,悟空的嗔念是怎么知道的?原来,浮屠山乌巢禅师早就说过“千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呀。至于沙僧的痴念,咱们慢慢说。1.风林秀曾经

  • 慕容复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只能算一流高手不能算绝顶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功

    慕容复是金庸大师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人物。在小说中,慕容复风流倜傥,是典型的高富帅。慕容复不仅长得帅家境好,而且武功很高,江湖中有“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连天山童姥都称赞他武功出神入化。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慕容复和丐帮帮主乔峰齐名,又得到天山童姥的赞誉,但却屡次输给对手,被鸠摩智讥讽为“浪得虚名”

  • 李开先的传说故事,幼年神童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神童

    李开先(1502-1568年),自伯华,别号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章丘埠村镇东鹅村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曲家和书籍收藏家。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二十年(1541年),上疏自请罢归,家居近30年。平生喜爱藏书,词曲尤多,有“词山曲海”之称。文才卓异,以

  • 清朝最后的太监总管,晚年靠卖煎饼果子为生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煎饼

    太监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下的一个畸形产物,这一制度伴随着我国古代历史延续了几千年,成了古代皇室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清朝宫廷太监最多时能达到4000多人。其实、太监在古代社会已然成为一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正当职业,甚至对于很多家庭贫困的普通人家来说它成了出人头地的唯一渠道。当清朝统治走向

  • 唐僧念得紧箍咒一共就6个字,具体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僧

    每到假期,陪伴我们的除了《还珠格格》以外,还有就是《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可以说是最“老少皆宜”的一部,孩童时代看《西游记》觉得孙悟空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一路上的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法眼,这一辈子也就在如来和观音的手里栽过。但最厉害的还是唐僧,他一念咒,任凭孙悟空通

  • 《聊斋志异》里你没听过的故事–诸城某甲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聊斋志异

    诸城某甲原文:学师孙景夏先生言:其邑中某甲者,值流寇乱,被杀,首坠胸前。寇退,家人得尸,将舁瘗之。闻其气缕缕然;审视之,咽不断者盈指。遂扶其头,荷之以归。经一昼夜始呻,以匕箸稍稍哺饮食,半年竟愈。又十馀年,与二三人聚谈,或作一解颐语,众为堂。甲亦鼓掌。一俯仰间,刀痕暴裂,头堕血流,共视之,气已绝矣。

  • 枭雄爱美人,曹操为什么不趁机占有貂蝉?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枭雄

    三国时期有一个大人物,这个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他是一个枭雄,一个众人为之丧胆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曹操,都说枭雄爱美人,曹操当然不例外了。可是三国中有名的美人貂蝉却是有了主的。吕布是喜欢貂蝉的,貂蝉同样也对他心生欢喜。他们两个可谓是天作之合。只是后来吕布死去了,竞争对手没了,曹操为什么没有趁机占有貂蝉呢

  • 朱棣问姚广孝:明朝能传几代?答:”万紫重孙”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重孙

    姚广孝是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僧人,精通三教。他一生中的最大成就就是帮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王位。在十几岁的时候,姚广孝就剃度出家做了和尚。随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姚广孝仔细的钻研佛法,学习了风水学,成为了民间的一位隐士。甚至被很多人看成了和诸葛亮、刘伯温齐名的仙人。当年,朱棣在做燕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