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诛九族就已经是很严重的刑罚了,诛十族你听说过吗?

诛九族就已经是很严重的刑罚了,诛十族你听说过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4/1/16 17:35:54

靖难之役后,篡位成功的朱棣开始了他疯狂的党派清洗活动,朱棣的手段即使在暴君之中也算是残忍的了,受难的大臣中最为凄惨的,当属方孝孺了。

公元1403年,经过一场血雨腥风,明成祖朱棣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地夺取了皇位,当上了皇帝。建文帝不知所终,建文朝的遗臣们面对旧君新主,也做了不同的选择。自杀殉难者有之,投身新主者有之,退隐山林、销声匿迹者有之……

朱棣篡位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报复,疯狂报复那些曾经反对自己的人,无所不用其极。朱棣不光从他父亲朱元璋那里继承了雄心壮志、文韬武略,还发扬了他的残暴和苛刻。对不肯与自己合作的大臣进行了一次疯狂的大清洗,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久久不散。建文帝的主要谋士黄子澄齐泰都被“族诛”。对抵抗最为坚决的铁铉,朱棣恨之入骨,命人割下他的耳鼻,砍碎其身体。更令人痛恨的是,朱棣将这些建文朝忠臣的妻女发往教坊司充为官妓任人凌辱。不过,比起一个叫方孝孺的遭遇来,这些忠臣的遭遇显然要好得多,方孝孺居然被诛了十族,最为惨烈。

这还要从朱棣的军师姚广孝讲起。当年朱棣挥师南下,谋士姚广孝跪地向他请求:“方孝孺才学出众,当我们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一定不会降服于您,但请您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没有了!”朱棣点头应允。在朱棣进入南京城的当天,方孝孺就被捕下狱。朱棣即位要拟即位诏书,想到让方孝孺来写装点门面。朱棣便召尚在大狱中的方孝孺上殿草拟即位诏书,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方孝孺到了殿上,不但没有理会朱棣的旨意,反而存心要为建文帝鸣不平。他身着孝服,在大殿上痛哭不止。朱棣见他如此,就走下宝座,劝他说:“先生不要苦了自己。朕只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反问:“那成王在哪里?”朱棣回答:“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又问:“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道:“他年纪尚幼,国家需要有能力的大人治理。”方孝孺步步紧逼:“那成王的弟弟呢?”此时朱棣已经面色深沉,但仍在忍耐:“这是朕的家事。”同时,他命人将笔墨准备好,并对方孝孺说:“诏告天下的即位诏书,一定要先生起草才可。”方孝孺挥笔写下令朱棣恼羞成怒的四个大字:“燕王篡位。”写完后,方孝孺将笔扔到地上,高声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诏书的。”朱棣将怒火强行压下:“怎么能这么容易就让你死,你死了不算什么,难道你不怕株连九族吗?”方孝孺立刻回敬道:“就是株连十族又能拿我怎么样?”一句话使朱棣勃然大怒,也是这句话使历史上出现了绝无仅有的“诛十族”惨案。

盛怒之下的朱棣下令诛灭方孝孺十族。自古以来,最严厉的刑罚莫过于诛九族,从没有诛十族的先例。方孝孺一案,朱棣可算是开了先河,并且空前绝后。最为残忍的是,朱棣将逮捕的方氏族人和朋友都一一送到方孝孺的面前杀死,要他看着至亲甚至不亲的人因他而死,但是,方孝孺都不为所动。

在朱棣登上皇帝宝座的第八天,在南京的聚宝门(今江苏南京中华门)外开始诛方孝孺十族。方孝孺对自己即将被杀没有感到丝毫畏惧,但当他看到弟弟方孝友因受自己牵连即将被砍头而深感痛心,泪流满面。方孝孺兄弟三人感情极好,哥哥方孝闻在方孝孺任职汉中府时就已病逝,方孝孺闻讯悲伤了很久。而今,弟弟又因自己而遭此劫难,方孝孺内心的伤痛无法言说。但是方孝友却丝毫没有责怪他,反而在死前劝慰其兄。史载,诛方孝孺十族,死者多达八百余人,行刑七日方止。最后杀方孝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朱棣命人先将方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并割下舌头,随后处以凌迟……

生命的长度无法掌握,但是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扩展,那是因为生命中有了闪光的亮点,不仅照耀自己,更能照亮他人。一介书生方孝孺,满腹经纶,有着正直的性格,有着知识分子的良知,更有着济世救民的愿望。一个孱弱的读书人,为了恪守信念,无所畏惧地面对统治者的残暴,坦然走向死亡。手无缚鸡之力,身有铮铮铁骨,这不正是读书人应具有的品格吗?方孝孺引颈就戮,但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却没有断绝。他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朝和汉朝五大相似,难道真的有轮回这个说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历史总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会让人觉得是不是相同的事情经历了一个轮回又重演了一遍,秦朝的很多事情,在汉朝时期又发生了一遍,真的很让人称奇。提到汉朝,往往有“汉承秦制”的说法,这是因为秦统一后,创立了完整的中央官僚体制及帝国运行机制,为西汉提供了整套的参考范式。可以说在汉武帝之前,西汉王朝的统治模式

  • 孔子歧视女人是否属实,那造成这个的原因又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孔子是我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也是中华文化内核的创立者,这样一位千年前的贤者,也会歧视女性吗?孔子为什么对女人有偏见甚至于歧视?有人认为,这可能和他的恋爱与婚姻经历有关。2009年,武汉大学教授在“国学班”上课时,对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感叹,推测出两个原因:一是孔子可能在谈恋

  •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十八条冷知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三国真正的历史与演义小说中所写的有很大差别,下面是一些比较有趣的三国冷知识,虽然没什么用,但是当做谈资还是很不错的。1.貂蝉是虚构的人物,正史中记载的是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怕被董卓发觉,最终与董卓反目成仇。《三国志》即记载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2.刘备称帝时,

  • 堪称中国历史上手段最高明的夺权,黄袍加身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我国古代的政权更迭,无不伴随着残酷的战争和杀伐,但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夺权,却实现了最少的暴力冲突,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与征伐南方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条战线上的战争。这就是赵匡胤削夺手下将领的兵权。说这是一场战争,一点儿也不夸张,在历史上,因削夺开国将领兵权而流的血实在是太多了!想想韩信,还有许许多多离我

  •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其内核是什么,为什么要切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说起武士道,我们都知道这是日本的特有文化,他们在向中国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没有丢掉这种尚武的精神。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日本都毫无保留的吸收中国的文化,不仅仅是儒家思想,也包括文化,建筑,历史,技艺以及社会风俗,但是,在和中国文化有共性的基础上,日本文化也有它的个性。比如武士道精神,除了日本以外,世界上没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臣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奸臣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他们总体来说就是给国家直接或间接造成巨大损失的人,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1、庆父庆父,姓姬,鲁国上卿。庆父是鲁桓公之子、鲁庄公第一个弟弟。他在世时骄奢淫逸,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掉过两位国君,极大的削弱了鲁国国力,后被迫自杀。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之为“庆

  • 朱元璋与帮助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的一些小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朱元璋在政权稳定后,对待开国功臣的方法十分残忍让人心寒,但这也是他出于一个皇帝的考虑。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家里小时候非常穷,所以他曾经在地主家里放牛。后来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办法养他,他便进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的时候,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开始了反抗元朝的历程。后来因为他的战功

  • 蜀汉的这位大臣,劝说刘备不要滥用刑法,造福了后世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三国时期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除去战争死亡外,病死饿死的百姓也不计其数,在这种背景下,简雍提倡不要扩大刑罚的主张就很能收民心。三国是个纷争不断的时代,各路诸侯为了在纷争中胜出,都在不断地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这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有些人虽然行为怪僻,或者是行事怪异,但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才能,一些有志

  • 这个皇帝的内阁竟然全是女人,原因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这个皇帝组成内阁的大臣竟然全是女人?这或许与他坎坷的经历有关。后赵武帝石虎,字季龙,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中,后赵的第三位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武帝。石虎是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侄儿。333年,石勒驾崩,其皇位由儿子石弘继承。翌年,石虎废杀石弘,自立为王。至335年,其首都由襄国(今中国河北邢台)迁至邺(今河

  • 出生到童年都在监牢中度过,这个皇帝的人生有些坎坷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历史上皇帝大都是非富即贵,底层出身的皇帝并不多见,下面这位皇帝虽然也是贵族血统,却在牢狱中度过童年,一生大起大落堪称传奇。按照常理来说,如果皇帝是来自于民间,那么除非是经历了改朝换代,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汉高祖刘邦,又或者是明太祖朱元璋。可是既不是通过改朝换代,也不是通过造反起义,就讲那至高无上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