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什么?这时期皇帝杀个人也这么麻烦啊!

什么?这时期皇帝杀个人也这么麻烦啊!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4/1/17 19:56:32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稳固国家,同时稳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了一系列铁腕政策,用雷霆手段对人民和官员进行统治,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1,劳教搬砖成笑话

明朝开国后严惩贪官,罪大恶极的杀了不少,但对好些情节不太恶劣的,却也治病救人:劳动改造。

劳改的方式,朱元璋时代主要是种地,也就是去官田里插秧。当时乡间的官田上,满眼全是白白胖胖的“老农”,全是正在接受改造的贪腐分子,而且还是硬标准:除非完成劳动量和收成,否则哪怕累死,也绝不脱罪!

到了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又有了新劳改方式:搬砖。保底五万块砖搬完,就能结束劳教。

谁知这个苦活,却成了贪官们的大福利。一次监察御史王翱路过工地,惊见几位衣衫褴褛油光满面的贪腐分子,正在那优哉游哉的喝茶聊天,颐指气使的指挥民工干活。

原来这帮贪官有几个私房钱,出钱雇人替自己搬砖,自己穿上民工服装个样子,轻松就能过关。旁边还有老百姓大骂:这叫什么律条,贪官雇人搬几块砖就脱罪!

羞愤交加的王翱,立刻找永乐皇帝说明了真相,才算叫停了这荒唐制度。

2,过路费发家致富

大明王朝的过路费,比起号称富庶的宋朝来,真个低到吓人,比如从北京到杭州,一路经过十二个关卡,总共才收348文钱。

当然如果是跑买卖,收的就高了,过关就要交“过税”,各个年代有波动,基本维持在三十分之一。

当然也不是谁都必须交:官员太监进士举人秀才,过路统统免税。这样一来,可钻的漏洞就大了,逃税的风气,也就长期流行。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造假。在船上写上类似“通政司大堂”,大模大样冒充官面,就能过关。但后来政府也学精了,成化年间起,官船过路都要验明正身,发现作假的立刻拿下,轻的坐牢重的充军。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快一种新的方法屡试不爽:请个举人进士在船上,但凡路过关卡,就由他们出面应付,基本都能轻松逃税。当然也不白逃,一趟下来少说十两白银。

发展到明末,主管官员也学会拿着国家利益送人情。比如东林党的领袖,万历年间总督漕运的李三才,就经常给大商贾开方便之门,过路费基本就是商家说个数,随便交下意思意思,基本如儿戏。这“儿戏”不白演,他家总资产四百七十万两,相当于明朝一年财政收入总和。

如此发家致富,闹得标榜清流的东林党同仁们,也是相当尴尬,以夏允彝的感慨说:李三才有才是有才,就是贪了点。

3,制造冤案要追责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不能忍的一件事,就是冤假错案。

御史雷励就撞了朱元璋霉头,当时他判错一案,把个良民给流放了。事后朱元璋暴怒,饶是雷御史叩头认错,发誓一定还苦主清白,却被朱元璋一顿骂:“你还想怎么还人清白,万一你判了人家死罪,人家还能活过来吗?”于是雷御史先锒铛入狱,再流放劳改,事迹更被写入朝报,发布全国。

如果闹出命案,那更是没商量:永乐二十一年,御史王愈误判了四个无辜,酿出人命冤案。事后包括王愈在内的所有会审官员全部处死,家产全数没收赔给受害者。

从此也形成了明朝司法一个传统:官员制造了冤假错案,苦主被判了啥罪,官员追责,这就是起步价。

为了彻底杜绝冤案,明朝还形成朝审制度,从明英宗天顺年间起,每年霜降时,三法司会同公侯伯,重审所有案件。翻案创记录的一次是:隆庆年间高拱主持朝审,平反了一桩蒙尘三十年的冤案,涉案官员已经七老八十,有人不忍心说情说别追责了,隆庆帝坚决拍板:抓!照样抓来充军。

而且自明宣宗时期起,明朝的官员们又多了个紧箍咒:只要有官员落马犯事,不但要抓同党,而且谁举荐的他,哪怕没搀和落马官员的破事,举荐人也照样同罪。

4,诬陷罪凌迟酷刑

明朝法律比起前代,另一个惩治严厉的事,就是诬陷罪!

明朝之前,虽然也有诬陷罪,但诬陷人的成本相当低。典型唐朝,只规定一旦查明诬告,就得“反坐”,但到底坐多久牢,基本就灵活掌握。以唐朝名臣李德裕的怒斥说,好些人诬陷他人,哪怕坐实了诬陷罪,也无法惩治,走走关系就放出来了。

到了明朝,就没这便宜事了!朱元璋时代的《大明律》就规定,只要查明诬告,诬告人至少加罪二等,重的加罪三等。永乐皇帝又补充:诬告三四个人,要杖责一百,流放一年。诬告了十人以上,就要凌迟酷刑,全家迁到关外服刑。

更细化的是财产赔偿:被诬陷者的财产损失,要由诬告人全部承担。如果被诬告人已经蒙冤身死,那么诬告者除了偿命,一半家产也要赔偿给苦主。

明朝的厂卫特务,出名的恐怖,但同样也逃不过诬告罪:永乐年间,有锦衣卫官校诬告大臣,查明真相后朱棣暴怒,批示“小人敢诬君子,此风不可长”,本想重判。却还是刑部官员坚持要依法判,最后打了一顿流放了。

5,出了黑账怎么办

明朝中期后一大官场问题,就是黑账多。

各类军政部门,财政亏空成堆,好些衙门债台高筑。追责?不是没追过,但好些黑账,都是历史遗留问题,相关官员有的退休一二十年,盘根错节没法查。从明朝弘治年间起,每次查账,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却是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这位出名恐怖坏透的九千岁,却是恶人磨恶人,轻松解决这问题:查盘!

所谓查盘,就是逮住一条黑账,顺藤摸瓜查。查出啥问题,在职官员跑不了,离职官员也别想躲,且按照责任轻重,分别摊派赔偿。哪怕亏了三五十年,你也要给朝廷补回来。且还收利息,按照黑账的年头来交罚款,拖的越久,交的越多。不交?杀头抄家充军凌迟任选。

这事效果有多好?刘瑾专权年代,仅离退休的蛀虫,就抓出四十多人,好些贪腐分子,都被罚到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出名官不聊生。成化至弘治年间的黑账坏账,全都一口气抹平,捎带把大笔罚款收入自家腰包。正德年间,明武宗常年巡游折腾,各种鸡飞狗跳,但大明财政却稳定,有钱揍蒙古平宁王,多是刘瑾打的底。

后来刘瑾垮台倒霉,但他这“查盘”,却从此成了明王朝反贪的常用招数。诸如高拱张居正等名臣,都耍的青出于蓝。这个重要贡献,以明朝学者薛应旗感慨,确实不该“因人而废言”。

6,皇帝不可乱杀人

大明朝另一大贡献,就是完善了中国传统的死刑复核制。永乐皇帝朱棣出台了“五复奏”制度,确立“宁缓勿急”原则,每个死刑,都要反复复查五遍。

也正是从永乐晚期起,哪怕君临天下的明朝帝王,也要老老实实按这规矩办。一次户部发生一起贪腐案,朱棣大发雷霆,当场拍板要把涉案官员处决,谁知立刻碰了钉子。刑科给事中理直气壮回复,说皇上您这是乱命,这官员按照法律,最多就是个流放。

法律面前,打遍漠北中原无敌手,屠戮建文旧臣不留情,甚至被朝鲜人疯传活剐三千宫女的永乐皇帝朱棣,当场就乖乖认错了。不但立刻改口,还非常诚恳检讨:这是我一时的气话,不该说不该说,要“其如律”。一切按法律办。

从此之后,明朝皇帝和法律谁家大,这事就成了标杆。后人总惊叹明朝官员胆子大,经常前仆后继骂皇帝,其实包天大的胆子,依仗的就是这法律保护。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室如何穷奢极欲:紫禁城地砖造价赛黄金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明朝的都城最开始定在南京,到了朱棣时期,首都才迁至北京,决定定都北京后,皇家在这里修建了史无前例奢华的宫殿——紫禁城。人们形容繁华盛世的大场面、大仪式时,会赞叹地写道“树裹织锦”、“金砖铺地”,原本理所应当地认为那是一种写作手法,但当人们见识到皇宫里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数不尽的古器珍玩后,才恍惚觉得

  • 盘庚迁都到殷,商都定为殷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商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久远的朝代,因此大多数人了解的相对少一些,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曾经强盛过的朝代,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商汤代替夏桀,建立了商朝,在这中国历史上,称为“商汤革命”。商朝的奴隶主贵族统治,总共维持了五百多年,更替了三十一个君王,完成了两次“革命”。然而在这两次“革命”之间

  • 帝国的侵略, 清朝抉择了一条如何的不归路?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百日维新运动如果能够一直持续下去,或许能够改变国运也说不定,但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故步自封的大清终究是难逃被奴役被推翻的厄运。(图)19世纪清廷外务官员正在议事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北京城可谓风云变幻。随着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就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

  • 是如何的绝色,才让年过半百的她,依然迷得皇帝神魂颠倒?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般的庸脂俗粉还真难入眼,但是下面这位却是接连迷倒了六位皇帝,从南北朝到隋朝再到大唐,一路将众位皇帝迷的神魂颠倒。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

  • 搞笑皇帝朱厚照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起明朝特立独行的皇帝,朱厚照是排第一号的,有内廷办公场所却要自己修建另外一个。在宫中让太监宫女扮做集市上的商人,在宫中营造出民间的繁华景象。封自己为大将军,亲自出兵攻打造反的人,捉住之后又将人放了,再捉一次,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

  • 水浒:林冲休妻竟是为撇清关系以自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林冲是梁山好汉中最悲情的人物之一,他武功高强、能力出众,人生道路却极为坎坷。在遭遇命运不公时,他一次次选择退让以求自保,但仍落得个家破人亡、落草为寇,最终在征战中染病身亡。“高衙内辱妻”事件中,隐忍休妻以自保因为太漂亮或者气质太好更可能是二者兼有,女神林娘子不幸被“花花太岁”高衙内看上。高衙内是谁?

  • 大唐有个人妖,造了一个机器人,会说话,还会要钱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大唐最强盛的时期,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全面领先世界,科技水平也是最为强大的,那时候甚至搞出了机器人这种东西。唐中宗时期有个发明家,名叫杨务廉,人称“人妖”。这里的人妖不是泰国那个人妖,而是“人中之妖”,就是说这哥们想法与常人不同。“甚有巧思”。这位人妖曾经在沁州(今山西沁源县)市内造了一个木头和尚,

  • 史上最窝囊的九个皇帝,皇帝做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说到皇帝,一般都被认为是国家的象征,是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绝对统治者,但是历史上也出了很多著名的傀儡皇帝,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大权旁落,十分窝囊。纵览几千年帝王史,我们发现有的帝王虽贵为九五之尊,有的却在诸多窝囊和烦恼中痛苦煎熬,或以一种窝囊的方式而离开人世,或因未能察觉的窝囊事而被后人遗笑千年。no.1

  • 宋朝明明文化大国 为什么积弱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富庶的朝代,却也没能逃过被灭国的命运,野蛮进化为文明,文明堕落为腐朽,腐朽又被野蛮所消灭,一代代轮回中,宋朝走上了被灭亡的道路。以现在看回去宋朝,宋朝的gdp绝对是非常非常高的,宋朝的繁荣程度比起人们经常说的大盛唐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啊。什么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

  • 道光皇帝为什么改自已陵墓的选址?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道光是嘉庆通过密诏确立的太子,道光年轻时候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勇气和魄力,不知道是不是这一点,让他敢违背祖训,将自己的陵墓迁址。(图)道光帝嘉庆十八年九月,林清义军攻入紫禁城,宫内—片慌张混乱之时,皇次子绵宁倒还镇静,亲持鸟枪,击毙了两个义军,稳住—了阵脚,等待大批清军赶到,打败了义军。他因这次建立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