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的”花园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聂伯河水电站位于乌克兰下第聂伯河上,在扎波罗热市附近,距基辅400多公里,是第聂伯河上16个梯级电站之一。电站大坝是一座混凝土拱形溢流重力坝,最大坝高60m,坝顶总长1101m。1927年始建,1932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55.8万kW,1939年工程竣工。
第聂伯河水电站当时被誉为苏联工业化最伟大成就之一。可是,它的一生却充满了苦难。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1940年德军征服北欧、西欧诸国之后,即着手入侵苏联。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动用了190个师的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3410辆坦克,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军仓促应战,西部边防迅速崩溃。9月底,德军入侵斯摩棱斯克(现为俄罗斯城市)和基辅(现为乌克兰首都)等城市。考虑到第聂伯河水电站的战略重要性,苏军在德军入侵之前开始撤退时,便部分地炸毁了电站大坝,并疏散或毁坏了水电站的机械与设备。大批来不及撤退的苏军被洪水吞噬,也成功的延缓了德军进攻。苏军在坝体廊道内放置了90吨炸药。爆炸后,在坝的上部炸开了一个宽约200m的缺口,库水通过缺口时的最大流量达35700m3/s,比河道的最大天然流量(20400m3/s)还大75%,可见这一炸坝措施造成的洪灾之大。
战争进行到1943年,苏军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德军彻底丧失战略进攻能力。德军入侵之初,为了获得电力,曾部分地修复过电站。但德军在这年遭到惨败并开始撤退时,也炸了大坝。至此,第聂伯河水电站已破损不堪,几乎全被毁坏。
在1944年,苏联开始修复第聂伯河水电站。1947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增加到65万kW,修复工程于1950年竣工。1950年恢复发电,装机为75万kW。1969~1975年还扩建了第二座水电站,其装机容量为82.8万kW。至此,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47.8万kW。
微信公众号,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您都可以搜寻「爱历史」关注我的自媒体。
联繫合作QQ:1146027598
本文来源: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