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何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说有什么缘由吗?

为何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说有什么缘由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34 更新时间:2024/1/13 8:33:16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当时叫河,或大河。

久远年代以前,黄河上下游不是连通的,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黄河运动”,使黄河上游切开积石峡流入临夏——兰州盆地,与下游贯通。距今十五万年的“共和运动”,使黄河上游溯源侵蚀到龙羊峡以上,下游切开三门峡东流入海。

导水入海

黄河,是雍、豫、冀州泄洪的一条主河道。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

按计划,治水从冀州开始。大禹时期的冀州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全省、河南省黄河以北、河北省西半部及内蒙古阴山以南,东及辽宁省的辽河以西的部分地区,这是《禹贡》所指的王畿,即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东海有两个怪物,一个是天吴,一个是罔像,这两个怪物干扰治水,伤害好多治水工人。禹请东海神禺虢降服了这两个怪物。

禺虢又叫他的手下应龙佐禹治水。应龙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他对水脉地脉了如指掌,可以很容易划出开掘渠道的路线。

在青州和兖州一带,禹由王屋山开始疏导济水入黄河,向东进入荷泽。雍水至荷泽与沮水(清水河)会后合入雷夏泽。再向东北和汶水相会,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入大海。

在应龙的帮助下,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一带共开挖了九条河道,排水入东海。在这里禹凿开碣石山,使碣石山以西的积水流入大海。

在析城山和王屋山一带,有七个会地行术的人为害。仙人西城王君受云华夫人委讬,收服了七个地将,与云华夫人派给禹的七个天将一起合为天地十四将,是以后治水中大禹的主要助手。

在王屋山的一个洞中(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西城王君从一个天生石匣之中取出一部修炼的书赠与禹,说道:“倘能将此书中所说勤加修炼,超凡入圣,并非难事。”并嘱咐禹:如果修成得道,请将此书安放原处。

开凿砥柱山

《水经注》载:“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禹凿开山两侧的河道,河水绕山分流而过,这座山就像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黄河的急流之中,任激流日夜冲击巍然不动。禹将之命名为“砥柱山”。“中流砥柱”这一成语即源于此。从此“中流砥柱”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精神象征千古传诵。

巨灵擘华山

远古时,黄河东岸的首阳山(今山西中条山)和黄河西岸的太华山相连,黄河水流到此,被山阻挡。于是华阴、潼关、朝邑等地,便成了一个湖泊。要把这里的水放出去,必须劈开两山。这显然非人力所能做到。为此,神仙云华夫人邀请巨灵神秦洪海力擘华山,并会合众神,西王母亲自坐镇。可谓群仙大会聚。

只见巨灵神秦洪海身体渐渐变大,到后来他的身躯变得不知有多么高,他伸出两只巨手,紧紧抓住南面华山的山顶,顺势用脚使劲去蹬北面中条山的山根,两山被他劈开了,河水从他蹬开的缺口向东奔腾而去。巨灵神的左手印留在华山上,所以称为“仙掌”。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华山被他掰裂,一高一低,成了两半。高一些的就是现在的华山,又叫太华山;低一些的就是少华山。大诗人李白“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诗句,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相传汉武帝当年来登华山时,感叹巨灵神的功德,在华山下建造了巨灵神洞。

王维的《华岳》诗赞道: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用推削成。

天地忽开坼,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禹开龙门

开凿龙门,是治理黄河的枢纽工程,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其工程浩大,包括壶口、孟门和龙门。

在这里,黄河被吕梁山挡住,使洪水壅塞。吕梁山有一个山口,类似壶口,若加以开凿拓宽,可以泄洪。于是禹开凿了壶口。《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

在壶口下游约五里处是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孟门山又合流为一。相传这两个小岛山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河水出孟门之后,奔腾而下,直扑龙门。

龙门山原来是一座大山,和吕梁山的山脉相连,挡住黄河的去路,使黄河的水流到这里流不过去,只好倒回头往上流,把上流的孟门山都淹没了。禹把龙门山开辟为二,像两扇门,让河水从悬崖峭壁间奔流而下。

后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称之为禹门。民间亦有传说,大禹凿山至此,久挖不开,遂化身为龙,开山辟石,故曰“龙门”。

在龙门的附近有一条涧,叫鲤鱼涧,这些鲤鱼逆流渡到龙门的上游去,有本领跳过去的就会变成龙,即所谓“鲤鱼跳龙门”。

龙门的下游几百里的地方,是著名的三门峡,禹把一座挡住河道的山破成几段,使河水分流,包绕着山经过,好像三道门,所以叫做三门。即:“鬼门”、“神门”、“人门”。

禹凿龙门,功垂千古,清顾炎武有《龙门》诗,赞颂禹凿龙门的不朽功绩: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禹凿龙门,至一洞天,见一神。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拾遗记卷二》)是说,禹遇羲皇,伏羲赠禹玉简,用于度量大地、山川河流。

接着禹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脉。治理了太原地区,一直到太岳山之南,又继续治理了衡水和漳水。

巨灵辟太华,神力凿龙门,九条河道通,冀州水患平。至此冀州、兖州、青州的水患已基本平息。

剿灭相柳

孔壬被免职后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对抗朝廷,利用手下相柳暴虐一方。孔壬的封国在雍州以西,孔壬和相柳狼狈为奸,残害生灵,暴虐百姓,凭恃险阻,对抗朝廷,干扰治水。于是禹杀死相柳,缉拿孔壬押解至帝都。

舜向帝建议,把共工流放到幽州。

治理雍州

解决了孔壬和相柳之后,接下来治理雍州水患。应劭曰,“雍,壅也,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阴气壅于也。”雍州以西是黄河的源头,壶口、龙门凿开后,许多壅塞在这里的水得以排出,但由于积石山的阻挡,其上游大量的水仍壅塞在那里。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

积石山位于青海东南部,为昆仑山脉中支,藏名叫阿尼马卿山,意为黄河之祖。海拔6282米。

黄河从“渤海”中流出,古渤海包括扎陵湖在内的广大地域。可以说,黄河从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黄河在扎陵湖中经过回旋喘息之后,从湖东南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二十公里、宽约三百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入禹所导积石山。

黄河绕积石山东南流,流出青海进入四川,受到岷山阻挡,激流折转,猛然折向西北流去,穿过积石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甘肃玛曲县,流返青海,形成一个大曲折,这一段河道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弯。这里是大禹治理黄河的源头,禹凿通了积石山,使雍州的积水得以排出。禹又开凿了西倾山、朱圉山(甘谷县西南)。至此,壅州水患平息。

朱圉山岩上原有大禹治水时的遗迹“禹奠朱圉”摩崖。

禹凿积石山得到一块玄玉,《尚书‧璇玑钤》曰:禹开龙门,导积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受德天赐佩。”

“大禹治水始于积石”,其中积石峡是个重要工程。积石峡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交界,整个峡道长二十五公里,两岸大山插云、峭壁耸立,谷中滔滔黄河由西面奔腾而下,水声湍急,声震如雷。《水经注》对积石峡有这样的记载:“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皆竖,竞势争高。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崖之中,多石室焉。”积石峡,峡中套峡。其中有一道南北只有近六米的峡咽,是为狐跳峡口。滔滔河水,滚滚如雷,临之,不知身在何处。积石峡悬崖绝壁上,多处留有大禹治水斧凿刀砍的痕迹。最著名的有“斧痕崖”,崖色青白,斧凿之印累累。

接着,禹又开凿了渭水上游的鸟鼠同穴山、岍山、岐山、荆山,使关中河流注入渭河东流,渭河畅通无阻,直入黄河;泾水、漆水、沮水、洛水从北面注入渭水,沣水从南注入渭水。迫使南来的黄河水在华山北(华阴)潼关向东流,而不南溢四溃。岐山到天水之间的平原地带,水退了;弱水(合黎山西北)向西流去,三危山地区也可以住人了。

禹继而治理汾水,使积蓄在太原及霍太山一带的洪水流入汾水,平阳西部、北部的洪水危害彻底解除。

这样,禹凿通积石山,导水入壶口,经雷首山—中条山—三门峡—底柱山—析城山—王屋山—太行山—恒山—碣石山,使黄河河道南河自潼关向东畅通,经过孟津、洛水入河处、到大伍(河南武涉岗头或日在成皋),向东经过共水、淇水、浊漳水(降水)的入黄河处(今河北肥乡与周曲间),流人大陆泽,向北分为九条支流,共同承受黄河之水,把它顺利地导入海。至此整个黄河水系水土得以平复。

黄河自大禹治理之后,在下游虽然也有过几次改道,但是总的来说,黄河为利而不为害,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有什么

更多文章

  • 世界上功能最复杂的怀表,920个元件110个齿轮重达1斤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怀表

    虽然现在佩戴的都是机械手表,但是以前西方传来的怀表还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世界上功能最复杂的怀表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块世界上功能最复杂的怀表制作出来就花了8年的时间,然而这块怀表并没有为它的主人带来好运,反倒是厄运连连。世界上功能最复杂的怀表一个美国银行家在1925年找到百达翡丽工匠,要求定

  •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拥有10000倍太阳辐射量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辐射量

    我们一直都在想办法尽可能多的利用太阳能,那我们何不造一个太阳出来呢?于是德国打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据悉这个人造太阳能够创造约10000倍太阳辐射量,这么强大的能量足够融化一切金属和有生命的东西,然而科学家并不打算就此使用它,毕竟这东西太危险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拥有10000倍太阳辐

  • 究竟历史上真正的大内高手是什么样的?真的擅轻功不怕子弹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内

    一提起古装电视剧里面的大内高手,无一不是飞檐走壁,武功盖世的,但是这都是由影视剧润华了的效果。究竟历史上真正的大内高手是什么样的呢?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的宫羽田,就是以他为原型加上编剧与导演自己的发挥,塑造了民国时期一代武术宗师的形象。宫宝田,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生于山东乳山市的以为普通人

  • 天底下竟有这儿样的父亲?为了篡汉竟杀光自己的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自己的

    王莽是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但是王莽篡汉,为何杀光自己的儿子?天底下竟有这儿样的父亲!1、人总是

  • 司马懿传统印象的形成源自于《晋书》,这是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书

    司马懿传统印象的形成源自于《晋书》。《晋书》是唐朝人编纂的,不仅没有为司马懿洗白,甚至还一定程度上贬低司马懿,以为人臣者戒。问题是这部书的质量在二十四史中几乎垫底,虽然搜集了不少资料,却完全不加甄别和取舍,什么神神怪怪的荒诞内容全都往里塞。晋朝皇室对于自家老祖宗,自然多有溢美之词,可是粉涂错了地方,

  • 戏剧最初是人们消闲娱乐的活动,但清朝统治者为何严禁八旗兵将演戏?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统治者

    戏剧最初是人们消闲娱乐的活动,但清统治者之所以对其采取严禁政策,已经不是针对单纯供娱乐的戏剧,而是鉴于由戏剧所引发的一些列问题,在整个清代统治者中严禁戏剧成为一种持续性和普遍性的政策。(一)严禁军队官兵演戏。清统治者入主中原,主要靠的是八旗军,入关后在全国设置了八旗驻防军,成为支柱力量,雍正帝曾就八

  • 明武宗时期的大太监刘瑾,活生生被人剐了三千六百刀喝了两大碗粥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被人

    大明王朝实际上很有意思,明朝的权力格局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皇帝,大臣和太监是明朝三百年舞台上的主角,在明朝前期,皇权至上,因为出了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猛人,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尤其是朱元璋,童年悲惨的经历养成了他猜忌、多疑的性格,登基为帝后,对于老百姓来说,朱元璋是一位好皇帝,他体恤民间疾苦,甚至在宫里

  • 为什么赵云死的时候诸葛亮哭了,而张苞死的时候却吐血倒地?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之间的兄弟情义让人十分羡慕,虽为异姓兄弟,但是却好像亲生骨肉,共患难,同进退,张飞为了刘备可以散尽家财,关羽为了刘备可以过五关斩六将,刘备同样可以发动几十万大军为兄弟报仇,这种超越生死的兄弟情义在今天已经很难见到,对刘备来说,最幸运的不仅仅是拥有了两位能力超强的好兄弟,更重要的

  • 中国历史上,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宦官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宦官掌权、后宫干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现象。宦官掌握朝政大权的现象在明代尤为突出,特别有趣的是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居然借助宦官掌握权力,推进改革,可见,明代的宦官的权力至大。那么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呢?一是皇帝的猜忌和多疑,使得采取不正当手段监视大臣,这

  • 历史上,高俅是个怎样的人?水浒传中为何说他不是好人?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的人

    高俅,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认识。书里写到——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