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
【唐】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着名书法家庄培森先生作品欣赏)
【诗歌大意】
金谷园中那一棵棵的柳树啊
随风飘拂就像那舞动的腰肢
谁能欣赏这么美好的风景呢
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洛阳桥上
【小赏】
金谷园,历史上是大大有名的。王勃《滕王阁序》中「梓泽丘墟」的「梓泽」指的便是它。那么,金谷园是怎么回事呢?
金谷园乃西晋石崇的私家别墅,石崇与王恺斗富已成为历史上大大有名的话柄。石崇家豪富,故而金谷园也是穷豪华奢丽之能事,奇珍异宝,点缀其中,玉貌花颜,娇艳其里。金谷园可以说是西晋豪族穷奢极欲之象徵,本不值得讚歎。然而文人多用它做典故,目的是借其繁华这一点来感慨世间繁华易逝。正如王勃《滕王阁序》所说「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为何呢?因为金谷园的主人石崇后来被杀,金谷园很快也就荒废了。
石崇被杀虽非咎由自取,但也并不值得可惜,但石崇与绿珠的故事更令文人津津乐道。绿珠者,石崇所珍爱之佳丽,善吹笛,艳丽无双,石崇曾用十斛珍珠将其买来,后来绿珠也为石崇殉情而死。这样的故事是很令文人牵肠挂肚的。
明白以上故事,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首句点出的柳树偏偏是金谷园中的柳树,可见诗人是有寄托在其中的。次句的「舞腰」不仅是指柳条的柔软婀娜,大概也是拿绿珠作暗喻。后两句「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将「好风景」与「独」字作对比,颇耐人寻味。是说孤独呢?是说閑适呢?如果联繫李益是安史之乱后的诗人,而安史之乱后洛阳已经一片狼藉了,那么,这里的金谷园又成了唐朝的象徵了,它已经繁华不再了。春天一来,柳树还是婀娜如昔,可时代带来的伤痛却难以平复。或者诗人只是单纯地欣赏好风景,也或者是正话反说,总之,读者自己去品味吧。
什么都不说,是中国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此之谓含蓄,此之谓意在言外,读者细细思量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