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献帝刘协,不是无能,更多的是无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汉献帝刘协,不是无能,更多的是无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34 更新时间:2024/1/14 9:28:10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都是被他人当做傀儡玩弄于鼓掌之间,在我们印象中最多的评价就是无能,可是他只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刘协,字伯和,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儿子

据《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相关史料记载:当时主宰灵帝后宫的是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对王美人非常嫉妒。因此当王美人怀着刘协时,怕招惹何皇后更深的嫉妒,就没有告诉灵帝,而是偷偷地堕胎。但服堕胎药没有奏效,孩子还是生了下来。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怕王美人有了儿子会威胁到她的地位,就使人用毒药毒死了王美人。这时的刘协还未满月,灵帝怕将刘协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交给董太后抚养。

公元189年4月,灵帝驾崩,刘协的同父异母兄弟刘辩得以登上皇位,史称少帝。随后大将军何进在与太监的斗争中失败,董卓进京,京城一片大乱。刘辩、刘协差点没死在乱军之中,面对残暴的董卓,少帝刘辩吓得语无伦次,刘协却是非常镇定,几句话就说清楚了变乱的前因后果,引起了大家的震惊。后来,董卓扶持八岁的刘协登上了帝位。

董卓掌权以后,倒行逆施,诸侯组成联军,与董卓混战不已。董早火烧洛阳,挟持刘协出逃长安。到达长安后,刘协在董卓专权的的日子里战战兢兢地生活了两年,这期间他目睹了董卓的种种暴行。直到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原本汉献帝刘协可以开始过上好日子了,却不料好景不长,随着李、郭之乱,他又落到了李傕郭汜的手中。

刘协朝不保夕,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但是在困境之中,刘协并未像桓帝、灵帝那样昏庸享乐,不问朝政,虽然没有机会重整河山,但他不甘心成为傀儡,在一些事情还是表现出他的聪明和睿智。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长安出现饥荒,一斛谷居然卖到50万钱,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汉献帝刘协下令开仓赈济,并委任侍御史侯汶负责处理。但灾情却没有丝毫的改善,刘协怀疑侯汶贪污,竟然亲自于御前量试做糜,并证实发放中确有克扣现象,于是下诏杖责侯汶五十,重新派人进行赈灾工作,终于缓解了灾情,同时也给朝中大臣们留下深刻印象。此时,刘协年仅14岁。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为了达到“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目的,曹操连哄带骗把刘协及一班朝中大臣转移到许昌,至此,汉献帝正式迁都于许昌。虽然在曹操的严密掌控之下,刘协少年睿智的名声,也逐渐为当时众人所公认。比如,公元196年,孙策在给袁术的信中就提到刘协“明智聪敏,有夙成之德”。

曹操从刘协那里得到身份与权力以后,他对刘协的态度明显就变了,他不在像以前那样尊敬刘协,有时反而会要求刘协做一些事情,此时刘协才发现曹操同样的狼子野心,同样野心勃勃。

刘协对于曹操这种大权独揽,而且不尊重自己的行为很不满意,于是他打算给曹操一个下马威。汉朝的规矩是每有将军出征打仗时,都会进宫向皇帝辞行,这天曹操按照惯例向刘协辞行,可当他走到宫外时发现今天皇宫的状态跟以往不同,此时的宫中有一种肃杀之气,曹操见此情景不知道刘协是不是要对付他,但此时他已经到了宫门之外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

曹操表明来意以后,刘协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跟曹操说:“丞相若是容不下我,可以随时将我杀掉!”曹操听得刘协此话后,连忙说自己是汉臣,不敢有任何不轨之心,刘协听得此话后满意的点点头,他们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曹操就借故离开了,曹操走时汗水已经将他的后背打湿了。

刘协虽然吓了曹操一次,但并没有使曹操收敛一些,刘协见曹操对自己的态度还是往常一样,所以他决定拼死一搏,除掉奸臣曹操。刘协联合董承刘备等人,希望他们可以助自己除掉曹操,可惜还没等实施计划,曹操就知道了刘协与众人的密谋。曹操率军赶回许昌,将董承等人全部杀死,只有刘备趁着曹操不注意带领手下逃出许昌。

刘协第一次反抗曹操失败,但是没过多久刘协又与皇后商量,希望皇后的父亲伏完可以助自己除掉曹操。可惜伏完为人拖沓,并没有立刻组织人马刺杀曹操,就这样一来二去后,伏完要刺杀曹操的消息被曹操洞悉。曹操为绝后患,将参与此事儿的所有人除了刘协全部杀掉,伏皇后与家族近百口人都死在了曹操手下。

刘协两次正面硬刚曹操都失败了,这两次的失败导致忠心刘协的人损失殆尽,刘协在也没有能力对抗曹操了,同时刘协的心对抗曹操的也已经死了,因为刘协知道曹操大势已成,他已经阻挡不了了。

曹操在世时虽然没有篡位,当曹丕继承曹操的王位以后,马上逼迫刘协将皇位让给自己,刘协对于曹丕的逼迫没有反抗,他欣然将皇位让给了曹丕,因为他知道如果在反抗死的人会更多,而且反抗也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他将皇位禅让于曹丕。刘协退位以后,标志着汉朝彻底灭亡,同时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献帝病故,终年54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历史评价

袁术: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

袁山松:献帝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险阻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始於勤王,终至陷天,遂力制群雄,负鼎而趋,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汤、武而杀君,操因、舜而窃国,所乘不同,济其盗贼之身一也。善乎!庄生之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信矣。

范晔:①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②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

我们纵观刘协这一生,虽然一直在别人的淫威之下讨生活,但他从来没有忘记反抗,他始终都想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恢复汉室曾经的荣光。可惜的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汉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非他刘协一人所能拯救,汉朝的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阻止。

标签:

更多文章

  • 蒙古建国后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定为元?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中国历代的国号,多与这个朝代的开国皇

  • 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底有多强大,为什么秦国会越来越强?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国的先祖给周王室养马,因为养马养得好,周王把秦地分封给他,这时候的秦连诸

  • 崇祯是个明君还是昏君,崇祯怎么做才能让明朝就不会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17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崇祯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刚愎自用、独断多疑。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历史上,

  • 曹操、刘备、孙坚联手都打不赢他,什么“人物”这么凶狠?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核心提示:当时北方最有名望的大士族袁绍挥臂长啸,招集了包括曹操、刘备、孙坚等重要人士在内的全神州十八路诸侯会盟,配合伐罪董贼。一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阳城正在乡社集会,就是俗称的赶集,里面有提篮的,挑担的,卖菜的,卖胭脂花粉的,老百姓熙熙攘攘,好一番和乐景象。二然后董卓部属的野蛮凶悍的

  • 明清徽商,富从何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乾隆皇帝曾经感叹:“富哉商乎,朕不及也!”这里的“商”指的是徽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国库存银7000多万两,是清朝财力最充沛的时候,犹不及徽州盐商之富。难怪乾隆皇帝羡慕嫉妒徽商的财大气粗,从而发出如许感慨。明代以前,中国没有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人群体。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传统观念

  • 越南国号的由来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越南属于百越之一,现在越南的国号来源就是百越之南之意思,其实越南在不同时期有很多不同的国号。越南历朝曾使用的国号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对外被称为“交趾”、“安南”,19世纪初始称“越南”。一,传说时代之国号在越南传说中泾阳王建“赤鬼国”,雄王号鸿庞氏,周记载为越裳氏,安阳王

  • 三位公主都嫁给了他,但是公主却都没有好结果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元朝的强大也让嫁出去的公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是其中有3位公主,她们就没有那么好的命运了,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她们。元朝在政治经济实力上都比高丽强太多,所以嫁过去的元朝公主在高丽宫廷中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不管高丽国王是否已经婚配,嫁过去的公主都要被册封为正宫。甚至在后宫中,她们也掌握生杀大权,嫔妃都要

  • 他是民国第一文化打手打遍文化人无敌手,但看了丑妻吓得直下跪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提到文化打手这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指两派党争雇用文化人在媒体报纸设坛筑营,为东家的政见摇旗呐喊,互相喷口水,这是对通常意义的文化打手的定义。而另一种文化打手,则是指文化人中的打架高手,此等文化人不仅笔头厉害,拳头也非常厉害。后一种文化打手的典型当数张继。张继是河北沧州人,早年作为公派留学生在日

  • 揭秘清朝俸廉制度真相:雍正帝之后,贪污犯频出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清朝的俸禄制度大体上沿袭明朝,明朝的官俸定额是比较低的。但根据明清两代官俸比较研究表明,明初各级官俸的数额都要高于清朝各级官俸的数额,明正一品官的俸额为清正一品官的三点八七倍,明最低的正九品官的俸额也为清正九品官的一点三倍。如此微薄的岁俸,难以赡养家口。就清代总督为例,其家中人口少则十几人,多则四五

  • 商鞅真的被杀害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卫鞅,又名公孙鞅,商鞅,号商君。本是卫国国君后裔,姬姓公孙氏。约公元前395年,出生在卫国,也就是今天河南安阳内黄县梁庄镇。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史书称其卫鞅或者公孙鞅。他的一生,从卫魏两国施才无门到携《法经》应求贤令奔秦;从助两次变法图强到收复秦国河西失地;从固阳之战卫鞅再居首功到西鄙之战后封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