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真的是对清的常胜将军吗?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真的是对清的常胜将军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38 更新时间:2024/1/20 9:35:36

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曾经是清军大为头疼的强大战力,也是明朝抵抗清军的仰仗,但是崇祯皇帝却将袁崇焕以叛国罪凌迟处死,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1630年,明朝崇祯皇帝下令,将原蓟辽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凌迟处死。北京城百姓围观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大骂“卖国贼”,争食其肉。十四年后,崇祯皇帝上吊于煤山,清军入山海关,占领北京,从此奴役天下二百余年。此后数百年来,关于袁崇焕这个明末人物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大体皆认为明朝灭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袁崇焕确是个关键人物。一派认为:袁崇焕是足以抵抗满清入侵的国家栋梁,擎天一柱,崇祯皇帝杀他是自毁长城,就如南宋赵构杀害岳飞一般,导致了明朝最终灭亡;

另一派则认为:袁崇焕的战功全系夸大吹牛,掩败为胜。他擅杀大将毛文龙,又与满清私下议和,被处死是罪有应得;也正是他的欺君误国,导致了明朝最终灭亡。

究竟此人是功臣还是罪魁,相信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对明末这段中华痛史有兴趣的朋友也看过不少。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即清朝太祖高皇帝),起兵叛明建立后金汗国,萨尔浒之战、广宁之战、辽沈之战连战连捷,前后横扫几十万明军,席卷辽东七十余城,偏偏在宁远城下吃瘪,受阻于当时一个无名小卒、大明宁前道袁崇焕。

宁远之战,袁崇焕但凭坚城利炮,以不足二万明军,击退努尔哈赤亲率的八旗精兵五六万人侵攻,杀伤数千人,让此前数十年军事生涯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愤懑退兵,回去数月后即死。

[帝(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清实录·清太祖实录》

[虏众五六万人,力攻宁远。城中用红夷大炮及一应火器诸物,奋勇焚击,前后伤虏数千,内有头目数人,酋子一人,遗弃车械钩梯无数。]——《明实录·明熹宗实录》

[自辰至晡,杀三千人,敌少却。二十五日佟养性督阵攻西门,势更悍,先登,益众。敌俱冒死力攻,城中卫之如前,击杀更倍于昨。]——《明季北略》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兵败宁远

所以当时举国大喜,上下齐吹袁崇焕,把袁崇焕包装成大明朝新出炉的名将军神,实在太过正常;天皇帝特下诏书,赞扬「虽未尽歼逆奴然已首挫凶锋,似此忠劳朕心嘉悦。」「宁远以孤城固守,击退大虏,厥功可嘉。」将袁崇焕擢升为辽东巡抚,从此进入封疆大吏之列。而当时明朝一方大造声势,说“一炮糜烂千里”,轰死虏酋努尔哈赤云云,如当时的平辽总兵毛文龙就首先通过登莱巡抚李嵩上奏,称听闻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负伤。其实这也是上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版本吹牛,以此提高军心士气、振奋百姓民心的手段,实无足深究。

[天启皇帝:袁崇焕血书誓众,将士恊心运筹,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捍御孤城,矢心奋勇。虽未尽歼逆奴然已首挫凶锋,似此忠劳朕心嘉悦。]——《明实录·明熹宗实录》

[天启六年四月辛丑,登莱巡抚李嵩疏言:“天启六年四月十五日,准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揭回乡张有库等口称:‘新年老汗于二十四日在宁远等处攻城,不料着伤。”]——《明实录·明熹宗实录》

其后的宁锦之战,新任后金大汗皇太极(即清朝太宗文皇帝),率领八旗军主力全员出动,加上部分蒙古仆从军全力侵攻,袁崇焕指挥数万关宁明军苦战二十余日,令鞑虏终无计可施。在最后的宁远城决战中,面对皇太极亲领的数万八旗主力;袁崇焕据守堡垒,满桂1万援军列阵城外,与敌军短兵相接,奋力厮杀,在炮火支援下大败敌军,打死、打伤八旗军各数千人。皇太极败退后转攻锦州,又被守将赵率教以红夷大炮还击,再折兵数千人,被迫撤军。

此战努尔哈赤之侄“贝勒”济尔哈朗、之孙“贝勒”萨哈廉和“贝勒”瓦克达负伤,后金宗室“觉罗”拜山战死。天启皇帝大喜过望,下旨盛赞「内镇、文武将士戮力冲锋,屡挫狂氛,一月三捷。」京师的魏忠贤及其党羽,人人以此战之功得以加官进爵,荫袭子孙,不下百人,九千岁的从孙还在吃奶,竟也因此推恩得了个伯爵。

宁远监军太监刘应坤奏报:宁远交战,[打死贼夷,约有数千,尸横满地]

锦州随军太监纪用的奏报:锦州交战,[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圣谕:“朕承祖宗洪基,作华夷共主,乃匪茹之凶未殄,克艰之警方殷,雪耻除残,深廑宵旰。近者宁、锦之间羽书狎至,赖心膂股肱重臣运筹供亿,内镇、文武将士戮力冲锋,屡挫狂氛,一月三捷。]——《明实录·明熹宗实录》而战役指挥官袁崇焕,为了能够在阉党大胜、东林残败的朝堂立足,继续自己的守辽事业;虽然竭力奉迎阉党,在辽东给九千岁修生祠,在报捷奏折里称颂天启皇帝“中兴之伟烈,师出以律”,称颂魏忠贤“功在社稷”“帷幄嘉谟”,在他们英明指挥下,方取得了“诚数十年未有之武功”。

可他既是东林党大员孙承宗孙阁部所提拔,因此也被视为东林党的外围人员,因此依旧不得魏忠贤一党信任,仅升一级,开缺免官。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

平心而论,袁崇焕其实在宁远、宁锦这两战,并没有真正表现出如韩信白起那般历史顶级名将的军事水准。如宁远鏖战时,没有发兵救觉华之屠,令该岛军民伤亡殆尽,确是一大缺憾,亦因毛文龙部出兵满清后方牵制,方得解围。但面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对此时东亚最强的父子档名将,煌煌一个上亿人口的大明朝,竟已经没有人能比袁崇焕守得更好。

从努尔哈赤起兵一直到多尔衮入关势如破竹打下南京,近三十年时间,大明官军对满清及其前身后金的战绩,有超过袁崇焕指挥的宁远、宁锦、广渠门这三战的么?仅能与之一提的也只有孙承宗之遵永大捷。但孙阁部长于战略却不长于战术,先败于柳河,复起后再败于大凌河,这点就不及袁崇焕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宋朝的姑娘出嫁都很难?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现代男女的婚嫁已经慢慢变成一个社会性问题了,由于过高的生活成本,年轻人更愿意独居而不是结婚成立家庭,这个问题在宋朝也很常见,那么宋朝时期的姑娘出嫁为什么这么难呢?宋朝的姑娘为何个个都难以出嫁,对于宋朝的姑娘来说,她们难以出嫁并不是长得丑,而是在当时,嫁妆要求过于太高,一般人家娶不起。我们举几个宋朝的

  • 后宫众多的嫔妃,在皇帝驾崩后会如何处置?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皇帝的后宫之中大都美女如云,但是皇帝都喜欢年轻的女子,往往后宫妃子年纪要比皇帝小很多,那么在皇帝驾崩之后,众多的嫔妃该如何安排呢?纵看历史,皇帝最让后世人羡慕的就是他的妻妾成群,三千佳丽,皇宫之所以都修的如此庞大,大概与佳丽三千也有一定关系,不过皇帝妻妾成群也是为了皇嗣,所以也是有一定道理。那么虽说

  • 乾隆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难道不是雍正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我国封建王朝实行世袭制,因此皇帝的身世大都没有什么疑问,不过历史上皇帝的母亲还是有很多搞不清楚的,乾隆皇帝的真实身份就存在争议。开国皇帝往往是出身于草莽,搁现在说叫草根,他可能原来就是个无名小卒,我们不知道他具体出身于哪儿也很正常。其实,中国有不少开国皇帝自己也说不清楚他爹妈是哪儿来的,有的甚至在做

  • 武则天无字碑的真相,太过荒淫被后人记恨而破坏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关于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自古以来无数人有过无数种猜测,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权威的说法呢?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功过是非历来受人非议。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

  • 历史上的最悲催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历史上的最悲催的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两个政权的皇帝们最惨,他们要么被杀,要么被毒死,还有这两个政权同出一脉,甚是悲惨,这两个政权就是南北朝的东西魏。东西魏其实是源于北魏,这个还是要从北魏说起。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后期国内动乱,鲜卑人拓跋趁机自称为王,在公元386年

  • 朝鲜王朝三大妖女:张绿水、金尚宫、张禧嫔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朝

    朝鲜王朝三大妖女:张绿水、金尚宫、张禧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朝鲜三大妖女,又名朝鲜三大毒女或朝鲜三大毒舌,是指朝鲜半岛在李氏朝鲜不同时期内三位以恶毒言行及残酷手段而着名的三位女性。这三位女性都因为透过各种权谋技术而权倾天下。朝鲜三大妖女有两种说法:1.一说是燕山君的宠妃张绿水、中宗时期的郑兰

  • 丰林集团2019年凈利1.7亿增长22.65% 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毛利率

    挖贝网4月10日,丰林集团(601996)近日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942722797.84元,同比增长2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凈利润170039740.22元,同比增长22.65%;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上年同期为0.14元。据了解,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

  • 一级建造师挂靠风险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有多大

    由上表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市政、港口航道、水利水电和矿业和通信、民航这几个专业的挂靠价格都比较理想,当然这只是2016年较为笼统的一个统计数据,实际情况还是以具体的社会发展为准。当然大家能够准备看到的是,在一级建造师挂靠当中,挂章和不挂章的价格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这里面存在一定的挂靠风险,接

  • 夏侯姓的历史名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侯

    1、夏侯婴: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泗水郡沛县人(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阳市。1977年出土的西汉汝阴侯墓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的墓葬,可证其封地所在)。2、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

  • 看,这是现存最早的贵州茅台酒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这是

    1954年,新中国外交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五国外交会议在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1954年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通过日内瓦会议,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