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探索唐代宝花纹的形成,宝花纹是如何发展的?

探索唐代宝花纹的形成,宝花纹是如何发展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88 更新时间:2024/1/24 13:03:39

宝花是唐代对团窠花卉图案的一种称呼,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学界一般的看法是,宝花最早出现于隋唐年代,宝花和它的发展形式宝相花是我国传统的服饰花纹样式中最为常见的植物样式的一种,且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的建筑和日用品的花纹装饰中。宝花纹则是更常见于服饰面料的工艺装饰上,如染织、刺绣等。

一、宝花纹的形成

1、宝花纹的起源

宝花纹是存在于传统唐朝服饰上的一种花纹,这种花纹的原型包括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忍冬纹,以及后来在隋唐时期被皇室与民间广为使用的石榴纹、莲花纹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忍冬纹、石榴纹等逐步演化,融合了当时的社会审美发展趋势,形成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宝花纹。

2、宝花纹的发展

宝花和宝相花虽在发展上存在承袭关系,但二者分别是花卉图案发展史上两个不同阶段的称呼。宝相花的名和形最早见于北宋《营造法式》。

3、宝花纹的延伸

从目前的资料看,宝相花纹其实就是宝花纹的延伸,唐朝的宝花纹经过发展演变,到北宋时期出现了宝相花纹。宝花纹多以植物形象为原型,再加上人们的想象力的加持,让其呈现新的艺术形象,也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表现出优雅、低调又奢华高贵的美感。宝花纹的用途比较广泛,各种的装饰领域都可以应用宝花纹,但最为主要的还是在服饰装饰上的呈现。

二、宝花纹基础样式发展史

1、宝花纹基础样式的来源

宝花纹以自然界中的植物为原型。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再伴以经济水平、政治风向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宝花纹的植物样式喜好各不相同。每个时期都会有一种作为基本标准或者基本样式的宝花样子,我们可以称为“基础样式”

2、宝花纹基础样式的分类

在唐朝的发展历史中,有三种基础样式对后世影响较大:一种是由忍冬纹和石榴纹演化成的“侧卷瓣”,一种是由意云纹演化成的“对勾瓣”,还有一种是由牡丹纹演化成的“云曲瓣”。不同的时期对应的基础样式是不同的。

初唐时期,隋与隋以前的一些花纹风格被传承下来,忍冬纹就是其中的一种。忍冬纹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发展,到隋朝逐渐有衰颓之势。隋朝时期,石榴纹、莲花纹等应运而生。到了初唐时期,这些花纹又有了不同的发展。

忍冬纹是由隋唐之前的花纹样式继承而来,石榴纹则保持和展现了隋唐时期的艺术审美,同时还具有初唐审美的特色,两者相得益彰,最后孕育出一种新的宝花样式,即侧卷瓣。在从初唐到盛唐的发展过程中,基础样式的艺术形态不断变化,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承上下的基础样式,即对勾瓣。

3、宝花纹基础样式的发展

在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统治时期,女性地位不断提升,社会的开放程度加深。这一时期,人们更喜欢牡丹,认为其象征富贵。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牡丹瓣演变而成的具有高贵感的云曲瓣逐渐成为社会的流行模式,之前的侧卷瓣和对勾瓣则渐渐不再流行。

当时间来到中晚唐时期,宝花纹的基础样式几乎已经不再有变化,再加上各种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这个时期并没有较为统一的基础样式,而是将之前的三种基础样式组合运用。

三、宝花纹结构发展史

1、宝花纹结构的来源

上文所说的基础样式,实际上就是宝花纹的主体框架结构。主体框架说明,宝花纹的初步造型已然形成和确定,不过这依旧无法充分体现宝花纹中的美感和其所体现的审美感。因此,在基础样式确定的基础上,人们还需要补充基础样式周围或者框架以内空缺的地方。

为了减少由于随意的补充、勾勒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主框架的美感,一个新的概念又被人们创造出来,即宝花纹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如果将基础样式确定为牡丹花样,那么它的花瓣、蓓蕾、枝叶以及周围都是空缺的,这需要用其他的花纹填补这些空缺,由此形成的几何结构就是宝花纹结构。

2、宝花纹结构的形成

唐初时,通常以“十”字为主,这种模式比较单一,主要讲究轴对称之美。只需要填满上下或者左右,形成对称即可。这种填充方式被称为二方连续,属于连续填充模式中较为简单的一种。

“二方”就是指上下或者左右,这一点可以从“十”字的特点中很明显地看出。“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这首《杭州春望》中,柿蒂花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十”字结构宝花纹样式。

随着审美水平的提升,简单的“十”字结构和连续二方的样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欣赏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将主花的四周都用宾花填充(基础样式的主框架叫作主花,用于填充基础样式的叫做宾花),从而产生四方连续的样式,继续发展就演变成八方环绕的样式,也就是将主花的四面八方全部用宾花填充,以获得更佳的审美效果。

在盛唐时期,服饰上宝花纹多为圆形结构或者“米”字结构,意在追求一种中心对称,使点、线、面达到最佳的几何形态,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时期的宝花纹发展到了顶峰。

3、宝花纹结构的定型

唐朝时期,宝花纹的样式多是首尾连续,无穷无尽,找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寓意无穷。同时,也表示了团圆、圆满的美好祝愿,这和当时的审美观点——以胖为美——一脉相承。到了中晚唐时期,衣服多是宽松且偏长的样子,虽然在宝花纹的运用上依然是偏奢侈,但是和盛唐的圆形样式还是有较大区别。

安史之乱”以后,宾花数量及其连续方式有所简化,不再具有盛唐时期的艺术美,反而有些萧条颓废之态。宝花纹的结构复杂程度在当时直接与服饰穿着者的身份挂钩,结构越是复杂,越需要宾花填充丰富;越是采用八方环绕之类的艺术手法,就越显得这件衣服的价值不菲。服装的价值不菲,往往代表着拥有这件衣服的人身份也不一般,服饰也由此成为当时皇室、士绅的攀比之物。

四、宝花纹颜色发展史

1、宝花纹颜色形成

解宝花纹的主体框架和填充方式,可以为研究当时宝花纹颜色的特点提供帮助。初唐时期,社会还不够稳定,当时的服饰主要继承前朝的各种风格,尤其是石榴纹、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当时的宝花纹颜色比较夸张,且搭配不够合理。随着社会的逐渐稳定,宝花纹的发展也越来越稳定有序。

2、宝花纹颜色定型

盛唐时期,基础样式(主花)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即可,多是黄色、绿色、蓝色、红色。而由于当时紫色的“富贵感”,所以也有许多以紫色为主要颜色。宾花用于补充空白,所以和主花的颜色是相对应的。至于白色,因为多用于勾勒花纹的边,所以几乎不会用于作为主要颜色。

除此之外,退晕的技术手段使色彩具有对比鲜明、由浅入深的效果,可以让花纹颜色高雅、曼妙、和谐。中晚唐时期,宾花的连续方式、数量上都得到简化,也改变了颜色填充的观点。与盛唐时期相比,中晚唐时期的宝花纹颜色更为简洁单调,不过主花还是保留了鲜艳的色彩。

五、结语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为宝花纹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一时期许多国家的使臣、商人来到唐朝,八方来贺,许多异域的花纹样式和艺术手法,以及服饰手艺都源源不断传入中国,对我国的花纹服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源自印度佛教的莲花形象,来自地中海的忍冬,以及中亚传入的葡萄、石榴等。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些外来的艺术样式经过唐朝的文化的消化吸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宝花纹就是如此,吸收了外来的艺术样式加以改造,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融入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好寓意,形成了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服饰装饰图案。

这种花纹将人文、艺术、精神和合共生为一个有机整体,内容美和形式美融为一体,其雄浑的民族气势和兼容并蓄的气魄使该服饰纹样创造出崭新丰富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在审美艺术中强调具备唐朝特有的风骨与神采,共同组成了唐朝服饰上瑰丽而和谐的植物装饰纹样。

标签:

更多文章

  • 张居正和万历帝亦师亦友 为什么万历帝不顾师徒情深 在张居正死后对他进行清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张居正是明代万历朝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然而,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却下令抄张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万历为何在张居正死后对他进行清算?隆庆六年,明穆宗崩,万历小皇帝登基,年仅十岁,其母李贵妃与秉

  • 韩信带兵之前毫无作战经验 为什么刘邦敢将兵权交给他,后来为什么又能够轻易解除韩信的兵权?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韩信带兵之前,毫无作战经验,刘邦为什么敢把兵权都交给无经验的韩信?韩信的出生及少年时代史书没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

  •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和,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儿子丰绅殷德为什么没被杀?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丰绅殷德是乾隆帝宠臣和珅嫡子,乾隆帝赐名丰绅殷德,迎娶十公主,成为额驸。史书上记载:和珅家中被查封的资产超十亿,这可等同于清政府十几年的税收,其罪当诛。和珅犯有弥天大罪,儿子丰绅殷德却为何能恩宠不绝?大贪官和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清代人物。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难不

  • 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 在战国中期国力仍超秦国 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然而,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是齐国最终还是被秦国所消灭,那么当初齐国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呢?公元前221年,秦国主力在名将王贲的率领下,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

  • 周朝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国祚延续800余年,周朝为什么能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国祚8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为什么周朝是中国各个朝代中最长久的?纵观周朝历史,周朝在大部分时间里是诸侯的傀儡,却为何仍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

  • ​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苏武回国后结局怎么样,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苏武是西汉大臣,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苏武,是代郡太守,西汉名将苏建之子,因为是官二代,所以很小就有资格做官,因父荫以为郎,郎是什么,一种荣誉官衔,没

  • 赵奢一生只赢了一仗为什么就跻身战国名将之列,仅凭一战就被列为战国名将的赵奢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赵奢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与白起、李牧等战国名将相比,赵奢的战绩似乎有些不够看,但他凭借阏与之战打败战国后期逢战必胜的秦国,一举打破秦军的不灭神话,跻身战国一流名将之列。战国历史,纷书并作,众说纷纭。几千年前的历史,几乎没有人能确切地说个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掌权者能开创朝

  • 三国时期的抗胡名将田豫 本是刘备的手下 却最终投降曹操 田豫为什么会离开刘备,最终为什么又选择了曹操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田豫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前来投奔刘备的,史书说当时的田豫年纪还小,可是根据历史记载,刘备是在讨

  • 这个皇帝太无耻,竟然给太监戴绿帽,最终亡国殒命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历史上荒淫无度的皇帝有非常多,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大色鬼,有许多还有特殊癖好,比如喜欢霸占他人的妻子,不过说起强抢民女霸占妻子,还是下面这位技高一筹,他竟然连太监的妻子都不放过。太监娶妻,自古有之。东汉时,太监已广泛娶妻纳妾,唐朝时更是蔚然成风。五代十国时,此风不仅行于北方,也行于南方。前蜀,这个割据

  • 曹操与儿媳妇之间不得不说的事儿,如果曹丕不抢先一步会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甄姬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美女,她最初是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后来又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有意思的是,曹操一开始也看中了这位国色天香的美人,但是自己的儿子先开口说要娶她,自己怎么好意思再开口呢。我们都知道《洛神赋》这篇文章和《洛神赋图》,所写所画的主角都是三国时的甄氏,甄氏,名甄洛,又名甄宓,生于公元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