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的长孙平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为何建议建立义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对长孙平的关注是因为义仓的缘故,七八年前我在一家国际NGO做农村发展工作,在江西吉安遂川县的一次田野调查中,偶然在一个明代祠堂里发现了两块义仓的碑文,并对碑文内容进行了解读,此后查询了一些历史文献,从《隋书长孙平传》上才发现义仓原来是由长孙平于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最先创立的。
据《隋书·长孙平传》记载:“开皇三年,徵拜度支尚书。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此后,隋文帝下诏,号召全国兴建义仓。
义仓,被今天的公益行业人士共同认为是“中国的公益文化之根”,仅凭这一点,我认为长孙平就值得称为历史上最大的人物之一:
1、长孙平改进了常平仓制度,创立义仓制度,开闢民间互助赈灾之先河,使得中国社会迅速从分裂和灾难中走出来,社会稳定,为开闢隋唐盛事奠定基础,义仓也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赈灾制度,延续一千四百余年没有中断,受到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认可和推崇,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结构、经济、文化,并进一步影响到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大中华文化圈;
2、长孙平创立义仓制度的过程,表明长孙平是一个有情怀,并善于发现问题,学习民间智慧,创新解决问题的有智慧的人,这种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值得今天的人学习;
3、长孙平创立并实践的义仓精神,引领后世儒家学者纷纷抛开魏晋以来形成的清议之风,投身社会治理,如范仲淹、朱熹、王阳明等都是长孙平义仓精神的追随者,如范仲淹创立义庄、朱熹创立社仓制度,他们除了着书讲学,还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研究义仓,实践义仓,改进义仓上;
4、当代义仓的复兴深受长孙平的精神启发和影响。2011年起,江西“青原色”发现义仓碑文,併发起义仓一勺米计划,此后成都“爱有戏”将青原色的义仓理念发扬光大,併成立全国义仓发展网路,目前已经有21个省(直辖市)、60个城市的1000多个社群和近两百家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推动现代义仓文化的复兴,在此过程中,笔者作为现代义仓文化复兴的推手之一,在每次培训中,都会将长孙平创立义仓的故事分享给每一位伙伴。
所以,单凭义仓,长孙平就称得上是中国历史的有突出贡献的一位伟人,且值得我们今天去努力研究和践行。
本文特邀作者:常竹青(职业公益人,义仓研究学者,现代义仓主要发起人之一)
编辑:李艺泓(非虚构领域撰稿人、公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