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为什么“哭不停声”?

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为什么“哭不停声”?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31 更新时间:2024/1/16 23:30:08

清朝皇帝的继位自雍正之时就不再立太子,而是采用了密诏立储的形式,这是为了防止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而采取的措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特殊体质的遗传,清代帝王之死大多干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带水缠绵病榻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四代皇帝,死前都没有什么征兆。从“偶染微恙”到撒手人寰,短则三天,长不过一周。因此,嗣皇帝的诏书中往往有“忽遭大故”“闻之惊恸”之语。

(图)雍正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ìnzhēn)(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不过,雍正的死相比其他人,还是更为突然了些。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晚上十点左右,大学士张廷玉刚刚就寝,突然被一阵急剧的敲门声惊醒。

圆明园的太监前来传旨,召他火速入宫。

张廷玉一边向圆明园“疾趋”,一边心中惶惶不安。白天刚刚见过皇帝,怎么这么晚又宣召?

从西南门进入圆明园来到寝宫,他惊讶地看到,雍正皇帝躺在大床上,已经两目紧闭,呼吸微弱,不认识人了。

张廷玉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当时的反应是“惊骇欲绝”。雍正今年不过58岁,年龄并不算老。前两天,也就是八月二十日,皇帝身体确实有些不爽快,不过仍然办事如常。虽然二十二日,病情加重了些,但仍然能接见大臣,处理政务,何以这么快就陷入弥留状态?

太医进药无效,拖到二十三日子时,在大家的惶惶无措中,雍正去世了。(《张廷玉年谱•雍正十三年》)

对于雍正的去世,后人产生了种种推测,其中最荒诞不经的说法当然是吕四娘飞剑取首级。不过当代史学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雍正的暴亡是服用丹药所致。

作为清代帝王中最有个性的一个,雍正的为人行事多有离经叛道之处。他精研佛法又迷信方术,对道教的丹药理论十分感兴趣,平时爱吃丹药“即济丹”,还经常把它赐给自己的亲信大臣。他在后宫之中养了几位道士,他们的任务就是为雍正提炼能令他增强精力、延年益寿的“仙丹”。(《雍正传》)虽然正史不敢记载,但考究诸多种史料档案,原本没有致命大病的他,应该确系病急乱投医,在道士的劝说下服用了含有剧毒的“丹药”而提前离开了人世。最有力的证据是雍正死后第三天,嗣皇帝就将宫中那些炼丹的道士全部扫地出门。(《清高宗实录》)

雍正去世如此仓促,以至于没来得及留下任何遗诏。谁都知道在此情况下,最重要的事当然是确定新君。弘历和弘昼此时忙于大声哭号,宣布谁是新君这件事必须由大臣们来完成。

为了避免康熙晚年的悲剧,雍正发明了“秘密立储”之制。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他就亲书密旨,藏于“正大光明”匾之后。群龙无首之际,还是德高望重的张廷玉先镇定下来。作为雍正帝的亲信,他知道雍正秘密立储的全过程。在年谱中,他回忆说:“我和鄂尔泰对聚集在寝宫的王公大臣们说:‘大行皇帝生前写有传位密诏,曾让我们二人看过。现在最紧要的事就是要找到密诏。’大家说是。于是命令总管太监去找。总管太监说:‘这件事皇上没有和我们说过,不知道密诏藏在哪儿。’我说:‘大行皇帝当日密封的文件,应该也不会多。你就找外面用黄纸封着,背后写一个‘封’字的小盒,应该就是。’”(《张廷玉年谱•雍正十三年》)

一小会儿,太监把密诏找到了。王公大臣们共同捧到灯下宣读。

雍正的遗诏原文如下:

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间,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清世宗实录》)

张廷玉在《年谱》中回忆说:“新皇帝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劝解,新皇帝仍不起来。”

弘历的痛哭是真情实意,痛快淋漓。虽然早就猜到自己将是大清帝国的继承人,但对父亲的死他确实毫无准备。他早已作好40岁甚至50岁继位的心理准备,因为看起来他的储君生涯将是一场无比漫长的耐力竞赛。没想到父亲的寿命比祖父短了11年,去世时年仅58岁,使自己得以在25岁的盛年位登大宝。

弘历不能不为自己的幸运庆幸。回顾整个中国历史,在帝位交接那一刻,曾经出现过多少云谲波诡,明枪暗箭。大清开国以来,5位皇帝登位,都经过了激烈的斗争,几乎每一代都是剑拔弩张,甚至腥风血雨。只有自己的继位过程,光明正大,水到渠成,没有一丝波澜。命运对自己实在是太慷慨了。

不过作为一个情商极高的人,弘历绝不会泄露心中的任何一丝兴奋。他迅速调动起全部精神,投入到“孝子”角色中去。

大行皇帝的丧事进行得迅速而周到。

《清高宗实录》记载,新君对于丧礼上孝子的所有规定动作,都演出得十分尽力,十分到位,十分令人感动:大殓之际,他“痛哭失声,擗踊无数”,就是说无数次挣扎跳跃,拦着不让人盖上棺材。“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日暮,皇上哀恸深切,哭不停声,一整天水浆不进,群臣伏地环跪,恳请皇上节哀,皇上悲不自胜,左右都感动哭泣,弗敢仰视”。

按礼制要求,大行皇帝(刚刚死去的皇帝)皇舆回紫禁城时,嗣皇帝应该在乾清门内迎接。然而弘历不同意这样做,他坚持要亲自全程护送皇舆回宫。大臣们当然不能同意这有违成例的做法,为此弘历宣谕大臣说:“若在乾清门内迎接,心实不忍,王大臣等不必固请,俾得稍尽此心。”(《清高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记载,在护送大行皇帝皇舆回宫的一路之上,弘历“哭不停声”。进入乾清门前一刻,他又传谕,不以新皇帝身份直接由乾清门入,而要由内右门入,以示对刚刚死去的老皇帝的尊重。其他任何一个孝子也不可能把这些细节做得更到位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程咬金的“三板斧”其实是艺术杜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隋唐演义描写的程咬金三板斧相当厉害,许多敌人倒在了他的斧头下,但是真实的历史中,程咬金使用的不是斧头,而是马槊。程咬金三板斧”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

  • 曹操不称帝,反而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三国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汉献帝还是名义上的皇帝,虽然天下三分,但是三家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宣布称帝,这是为什么?在三国历史上,魏国、蜀国、吴国三家,曹操一方的势力是最为强大的。并且,曹操统一北方中原地区,通过屯田等政策发展经济,举贤任能,促进了曹魏集团人才的繁荣。总的来说,以曹操的功绩和当时的实力,无疑是

  • 以节俭著名的道光皇帝,到底是真的节俭还是虚伪?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我们常常能遇到很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他们在人面前是一个样子,人后又是一个样子,清朝的道光皇帝貌似也是这种人。道光皇帝以节俭出名,但却修建了清朝历史上最为奢侈的陵墓,成为一生倡俭戒奢的最绝妙讽刺。所以,对那些经常宣扬某某如何如何节俭的故事,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道光皇帝是中国历史有名的节俭皇帝。据史料记

  • 一个庞大帝国的吸血鬼,细数和珅的发迹史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要说贪官,和珅可谓是历史上都少见的巨贪了,那这样一个庞大的贪污势力集团中心的和珅,是怎么发迹起来的呢?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离乾隆帝去世仅半个月,距和珅下狱也只有七天,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和珅知死期已至,不禁悲从心来,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五十年来梦幻

  • 谈允贤其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还是杜撰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历史上名医有很多,三国时期被曹操杀掉的华佗,以及最近比较火热的谈允贤,说起谈允贤,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见到,但是真实的历史中有这个人吗?随着女医明妃传热播,又有一群明粉出来闹腾。或许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明代真的有谈允贤吗?答案是有的,女医是女医,但不是明妃。谈允贤,明代中期的一个人物,她的名字在女性

  • 细说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宋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它偏安一隅却十分富庶,虽然统治阶层腐朽,但依靠着政治制度和经济优势,整个国家综合国力还在稳步提升。南宋这个朝代虽然是个小朝廷,常年被周边的金国,蒙古国等侵略欺负,而且一直是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尽管面对着这样的处境,南宋也还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00多年。南宋虽然在军事上很弱小,但是

  • 细数大明王朝创下的世界第一,这个古老的帝国竟是如此强盛。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盛世王朝,大明非常可惜,它本有机会成为世界的霸主,却一次次机缘巧合错过,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明朝,是最后一共由汉族掌握政权并统一中原的王朝,也是一个社会开放,政治清明,繁荣昌盛的朝代。它一共经历了二百七十六年,十六位皇帝。明初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土木之变后日渐衰落,后

  • 司马师杀死夫人,虽然史书如此记载,但还是非常值得怀疑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史书记载,司马师的夫人夏侯徽为他生了五个女儿,是司马师优秀的贤内助,但是司马师却狠心杀了夫人,在我看来,史书记载的这个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夏侯徽(211年-234年),字媛容,司马师的第一任妻子。父亲是曹魏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母亲曹氏是曹魏德阳乡主(曹真之妹),舅父是曹魏的大将军曹真。她与司马师之

  • 僰人将棺材定在陡峭的悬崖之上,揭秘诡异的“天外来客”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多民族文化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四川南部的珙县境内,曾经生活着一只特立独行的少数民族:僰人。从春秋时期,到明代万历年间,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息,繁衍。在春秋时期,他们被称为“僰人野人”;在汉代,被称为“滇僰、滇僮”;明朝则呼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不得已而为之? 安史之乱是被逼无奈的后果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不得已而为之?安史之乱是被逼无奈的后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带给历史最大祸害,世人都知道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的结果,算是给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让世人都知道了安禄山这个人是不忠不义之人,但是仔细看看安禄山的生存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