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陵专家徐广源:慈禧遗体是干尸 天足没有裹脚

清陵专家徐广源:慈禧遗体是干尸 天足没有裹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96 更新时间:2024/1/10 2:14:27

清陵专家徐广源:慈禧遗体是干尸天足没有裹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4日,清东陵隆恩殿周围搭起了脚手架。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动文物保护工程。

最近,清东陵方面宣布,将全面启动建陵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修复和保护工程。

历经盗墓者的破坏与风雨的侵蚀,这个大陆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将被注入超过7亿元的资金,让文物受损情况不再继续恶化。

慈禧也恐怕没有想到,她死后刚20年,她的地宫就被盗了,她一生中搜罗的奇珍异宝被盗掘一空。她也不会想到,她死后76年当中,她的遗体两次出棺,三次入棺,她更不会想到在她死后第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普通的文物工作者会清理她的遗体。我把慈禧的遗体放入棺内以后,又用黄绸子把她的上身盖上,脚部盖上,用紫红色的丝带还把两个脚捆上,然后盖上黄缎大被,被子上又放上那小黄绸子包,然后按照它原来的次序、原来的位置,又把那两件衣服放到原来的部位上,完全恢复到我们刚整理之前那个现状,那种情况。现在慈禧的遗体还保存在她的棺内,这具棺木还在慈禧地宫里边。

慈禧内宫(来源:资料图)

慈禧和她的尸体(来源:资料图)

本文:《北京青年报》2010年8月11日第C4版,作者:徐广源,原题:《徐广源我为慈禧整理遗体》

■主讲人小传

徐广源,清陵专家,原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徐广源先生参与了乾隆裕陵、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乾隆容妃和纯惠皇贵妃等地宫的开启、清理工作。亲手整理了慈禧太后的遗体,找到了容妃的头颅骨。专着有《清东陵史话》、《清西陵史话》等10余部。

■清陵专家讲述慈禧陵地宫及慈禧遗体的整理

■慈禧生前高规格重修陵墓是要压慈安一头

■慈禧遗体不是一堆烂骨头,而是干尸

◎关于营建◎

■是同陵同穴,还是异陵异穴?

■集清朝皇后陵之大成

清朝皇后死在皇帝入葬之前,都要葬入皇帝陵内,而那些死在皇帝入葬之后的皇后,都是单独给她们营建皇后陵。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至5点,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驾崩。慈安和慈禧当上皇太后,她们对自己的百年后事非常关心,就想给自己营建陵寝。给两个皇太后同时建陵,这就需要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如何给皇太后建陵,是同陵同穴,还是同陵异穴,还是异陵异穴?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下一步就没法进行。围绕着如何给皇太后建陵这个问题,在大臣和皇太后之间,经历了多次回合的交锋,最后以皇太后胜利而结束。最后,大臣们提出的第四套方案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这条方案就是给两个皇太后一人建一座陵,两个陵的规制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并排。

到了同治五年的八月份,朝廷就开始派相度大臣,给两个皇太后相度万年吉地,也就是相度陵址。派出的第一拨相度大臣有大学士周祖培、协办大学士全庆,还有刑部尚书绵森,还有理藩院侍郎英元,第二年又增派了恭亲王奕。给皇太后相度万年吉地。建陵必须遵循两条原则:第一条就是皇后陵必须建在她丈夫的陵——定陵的附近,不是东边就是西边;第二条就是皇后陵背后所靠的山,要与她丈夫的陵后边的靠山是一条山脉,是一个体系。

定陵以西有没有好的地方?定陵以西紧靠着一条大河,这些相度大臣确实在定陵以西找到了几个地方,风水确实是不错,可是在大河以西建陵不能使皇后陵的神道和她丈夫的陵的神道相接。

定陵东边有四个地方,分别是羊肠峪、顺水峪、平顶山和菩陀山。菩陀山再往东就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妃园寝。因此只能在这四个地方里边去选。这些相度大臣带着风水官就对这四个地方进行了反复相度,他们发现羊肠峪这个地方,如果用档案上的原话说是「山水无情,毫无龙脉」,这个地方根本就不能建陵。顺水峪这个地方,已经建起了咸丰皇帝的定陵妃园寝。那就剩下平顶山和菩陀山这两个地方了,那这就意味着这两个地方,你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这两个地方到底适合不适合建陵呢?是不是风水宝地呢?对这个问题,两宫皇太后非常的关心,多次派这些相度大臣带着风水官员们到这两个地方相度、考察。又经过两宫皇后现场视察,终于拍定,这已经是同治十一年的事了。同治皇帝手提朱笔给这两个地方亲赐佳名,把平顶山改名为「普祥峪」,把菩陀山改名为「菩陀峪」,后又任命了这两个陵的承修大臣。

在陵寝的总体规制上来说,仿照着泰东陵,也就是乾隆他母亲的陵,但是要增建神道碑亭,方城、明楼、宝城、宝顶仿照着昭西陵,陵寝门仿照着昭西陵的三座门,地宫仿照着道光皇帝的慕陵地宫而建。这就表明,这两个皇太后的陵是集清朝皇后陵之大成,是两座超越标準规制的陵寝。

两个陵同时于同治十二年的七月二十九日破土,于八月二十日动工兴建。本来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每座陵只需要140多万两银子就能建成,可是施工以后,经过五次变更设计方案,不断地增加建陵的规格,增加新内容,结果慈安陵用了266万两白银,慈禧陵用了227万两白银。两座陵同时于光绪五年六月二十二日全工告竣。

◎关于重修◎

■死后也要拥有满意的另一个世界

■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耗资无数

慈禧陵在光绪五年建成以后,刚刚过了十六年,到了光绪二十一年,就对她的这座陵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把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大殿、东西配殿全部拆除重建,其他那些建筑,全部是揭瓦大修,就是没有把建筑拆平了,把上盖都挑了。慈禧陵刚刚建成十六年,为什么就要维修?这里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当然是主观原因为主。这主观原因是什么呢?史书中、档案中没有记载,根据我的分析、推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慈禧这个人是奢侈腐化、骄奢淫逸、贪图享受、挥霍无度的一个女人。她需要在自己归天之后,有一个更遂心满意的另一个世界,也就是她的亡灵的閟宫,这个另一个世界,这个閟宫是什么?就是陵寝。

第二个原因是:慈禧她的陵本来和慈安陵是一样的,但是她不知足,她觉得慈安生前对她总觉得压她一头,她就想,在陵寝上做做文章,压慈安一头。

还有客观原因,光绪二十一年,她的陵寝也确实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建筑出现渗漏,个别的椽飞、望板有糟朽现象,一些砖块、石块酥裂,油漆脱落。她就抓住这个机会,借口对她的陵寝进行大修,重新修复。

有必要讲讲当时重修的背景。慈禧陵当时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进行重修的呢?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国难当头的情况下重修。在重修前一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年,中国在「甲午战争」当中遭到了惨败,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紧接着第二年,也就是重修这一年,光绪二十一年,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从光绪十八年到光绪二十一年,这四年当中,大陆遭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各种自然灾害,水灾、旱灾、风灾、雹灾、虫灾,几乎是同时发生,波及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紧急时刻,慈禧仍不顾这些,重修自己的陵寝。从重修这一件事来说,就进一步暴露了慈禧的祸国殃民的本质。

承修大臣把其他陵存在的一些年久失修的情况上报给朝廷,可是慈禧对这些祖陵是置之不理,就关心自己的陵寝。她派了三拨大臣到现场进行勘察,提出维修方案,先后六次变更提高维修的级别,扩大维修的规模,增加维修项目,使用更好的建筑材料。六次变更,最后导致了这个陵寝的全面大修。这场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之久,一直到慈禧死前前四天才完工,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她不是二十二日死的嘛,前四天才完工,说用了多少银子,现在也没找着全数呢。

慈禧陵重修以后和重修以前相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她通过重修哪些方面压过了慈安陵?为什么把重修后的慈禧陵誉为清陵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总结了六个方面,当然这六个方面都集中在大殿东、西配殿这三殿上,这是具有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一个方面,就是名贵珍奇的黄花梨木;第二点,贴金的和玺彩画;第三点,雕砖扫金的墙壁;第四个点,镀金铜龙盘柱;第五点,精雕细刻的石栏桿;第六点,就是玲珑剔透的御路石。

◎地宫开启◎

■顺着地宫口发现盗陵者遗迹

■外椁已经被拆散,整个地宫臭气难闻

应游客的强烈要求,经上级批判,定于1979年2月17日正式开启慈禧陵地宫。2月17日这天早上上班以后,我们进入慈禧陵的后院,把那个后院的门关上了,进入慈禧陵方城的隧道券,就中间那个叫古洞门的,进了古洞门以后,地面都是大条石铺墁了,这个古洞门的北墙,墙根底下就是我们选择的开挖的地点。我们不是贴紧北墙墙根往下挖,往下这一挖,就等于墙底下就悬空了,底下就是一个大深坑。为了防止上边这个墙往下沉落,所以就用木桩子支上,这木桩子是谁支的呢?哪年支的?这个还不清楚,是孙殿英匪徒支的,还是1928年溥仪派重殓大臣支的?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我们继续往下挖,在这个木桩子往北30公分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道石头墙,这道墙,是进入地宫的第一道门户。我们继续往下挖,挖到2米深左右的时候,就发现在墙体上有这么一个长方形的一个洞,这个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当年孙殿英盗陵匪徒,把这个(墙)其中的一块石料给抽出来了。

当年孙殿英盗陵匪徒就是由这个洞内钻进去的,慈禧地宫里头无数的价值连城的珍宝也是从这个口被盗出,流散到社会各个角落。溥仪在1928年派来宗室成员、皇室成员和清朝的遗臣,进行第二次重殓的时候,这些人员也是由这个口爬进爬出的。我们这些人也是由这口钻进去的,也是由这口爬出来的。

我们都钻进去以后,就进入了慈禧地宫的隧道券,这个隧道券的地面是一个斜坡的,我们这些人,每人都拿着手电,就顺着这斜坡往前摸索前进,走了大约有十米左右,这地面就变平了,这地面就变成用条石砌的。墁过去这个地面,迎面就是一个高大的石门楼,大门关着。这个门楼显得特别新,就好像刚刚建成一样,非常新。这大门关着,在铺首的下边的门缝这部位被凿坏了,但是没凿通,没凿透。当年盗陵匪徒,想通过门缝这部位把石门凿个洞,然后由这个洞钻进去,没想到他们在凿的时候,通过门缝往里一看,看到门后头有个长条石顶着门呢,于是他们伸进去一个铁棍子或者木棍子,猛力地撞击后边这个条石,条石就摔坏了,所以他们就推门而进了。紧接着第二道石门还是用这个方法,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去了,所以第二道石门的门缝一点没凿坏。

我们这次进入第一道石门的时候,因为里边的石门没顶上,我们用力一推就推开了,进入第一道石门以后,迎面不足2米左右就是第二道石门,这第二道石门没有门楼。进入第二道石门就进入了慈禧陵地宫的金券,这金券就是安放慈禧棺椁的地方,是地宫的主要部位。这金券迎面正中端端正正地摆放着慈禧的内棺,内棺表面全都是雕漆的藏文佛经和咒语,每一个字上都是填的金漆,所以在手电光的照射之下闪闪发光。它的外椁已经被拆散了,那个椁盖扔在地宫的西北角,往上翻着,上面堆放着许多糟烂的衣服,旁边也散落着许多糟朽的丝织品,还有一些被拆散的那些椁的木片,整个地宫是臭气难闻。

◎地宫清理◎

■十个完整的香册遗失了四个

■第二道石门上门槛是铜的

在地宫的东南角和西南角有两个方形的石座,这石座是摆放慈禧香册、香宝的地方。西边这个方座,摆放慈禧的香宝,就是用檀香木做的那种木头大印,这木印上用满汉两种文字雕刻着慈禧死后的謚号;东边这个石座应该摆放着慈禧的香册,十页,也就是十个完整的木片,也是用檀香木做的,上面阴刻着慈禧的册文,也是满汉两种文字。这个座叫册宝座,可是我们这次进入地宫,发现东边的册宝座,就是东南角的册宝座上,上边有个黄绸子的包,这个黄色的包打开一看,包着慈禧的香册和香宝,这香宝还比较完整,是交龙钮的,但宝文,就是宝面稍微有点儿残破,但是香册只有10片木板,这10片木板拼接起来只能拼接成六个完整的,也就是说有四个木片已经遗失了。

她西边这个册宝座上放的是什么呢?是一件龙袍,也叠着呢,这个照片上能看到,说这个龙袍上边绣着龙、山、日、月共十二种图案,象征着皇权和帝后的那种高尚的品格,更为可贵的是什么呢?这个龙袍上绣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佛」字,这是绝无仅有的。这件龙袍就是慈禧死后穿在最外面的那件寿衣。后来我们在清理慈禧这些遗物的时候,就在这些糟朽的丝织品当中,我们又找到了慈禧的「陀罗尼经被」,这个经被价值得说是特级文物,世界上孤品。另外还找到了慈禧的绣着团寿字的一件长袍,绣着福字的一件上衣,这个福字都是绣的是楷书的,有150多个福字,还有慈禧尸身下边那个堆绫的荷花褥子。另外还有慈禧的一双绣花鞋,这鞋的鞋底(长)是21公分。其他东西没有,像珍珠、玛瑙、翡翠、宝石之类的一切都没有。

另外她(的地宫)有两点是裕陵地宫所不能相比的:第一点,她的第二道石门的上门槛是铜的,上门槛上边还有四个铜门簪,铜门簪的看面,每一个看面是一幅龙凤呈祥的图案,这个图案不是画的,一开始我认为是雕刻的,有人说这不是雕刻的,说这个是铸,用铜水铸的,非常的精细、精美,裕陵地宫没有,这一点裕陵地宫比不了;

第二点,慈禧陵地宫里边,它的下边设着两道排水暗沟,这两条暗沟就是什么呢?斜着伸到陵园以外,就像两条龙须一样,所以给它起个名叫「龙须沟」,这地宫里头有六个龙须沟漏孔,就是地宫里边一旦出现积水,就会通过这些漏孔和地下排水道龙须沟排到陵园之外,这一点裕陵地宫比不了。

◎遗体清理之一◎

■万万没有想到,棺里不是一堆烂骨头

■她的头微微地偏向左,头髮花白,散而不乱

时隔三年,经过几次开会研究,决定清理慈禧的内棺,成立一个清理慈禧内棺的小组。时间选择在1983年的12月6日下午下班以后。那天非常安静,我们这十来个人进入慈禧地宫,到地宫以后,把外边的这椁抬起来,放在旁边,里边就露出内棺来了,然后木工师傅把这棺盖就起开了,放在旁边。起开以后,我们马上趴在那个棺材口就往里看,眼光齐齐地投向棺内,都想第一眼看看棺内到底是什么样,结果这一看的时候我们都大吃一惊。万万没有想到,我们以前认为里边就是一堆烂骨头,没想到里边不是这码事。里边一个黄缎大被把这棺内盖得严严实实,黄缎被上面盖着两件衣服,这明显就是1928年溥仪派的重殓人员,重殓以后的原状,也就是说他们重殓以后没人打开过内棺,没人动过。根据这种情况,当时主管马上做出三项决定:第一,棺内物品谁也不许动,马上盖上棺盖;第二,连夜写请示报告,向河北省和国家文物局汇报这件事,请求处理;第三,从第二天开始,也就是12月7日开始关闭地宫,不再开放。所以我们马上就退出了地宫。

最后成立了包括国家文物局五名专家在内的十人清理小组,决定对内棺进行科学保护性地清理。在1984年1月5日早晨上班以后,我们这个小组成员进入慈禧地宫,把这个后院的门就关上了,进入地宫以后,我们整个的活动清理工作都在录影机的镜头下进行,因为这个外椁没有盖上,所以就直接开棺。

把这盖打开以后,我们又看到了那天我们所看到的那个情景,黄缎大被,被上有两件衣服,在国家文物局专家的指导下,我依次就把这两件衣服取走了,这两件衣服最表层是一个蓝缎的坎肩,坎肩下边是一个黄缎的袍子,这两件衣服不是慈禧死的时候原来的随葬品,它是溥仪在1928年派来的重殓人员载泽由北京带来的。这两件衣服取走以后,衣服下边、被子上面有个小黄绸缎包,黄绸包打开,是一颗牙齿两截指甲,这怎么回事呢?清朝这些后妃,她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习惯,说她掉的牙、剪下来的指甲、掉的头髮不扔,都保存起来,最后她死的时候,放入棺内。这些都是根据这些重殓人员的日记得知的。文物专家设法取走被子,里边是慈禧的遗体。遗体没有完全裸露出来,她的上身盖着一个黄绸子,脚部盖着一个黄绸子。我就把上身这黄绸子取走了,下边露出了慈禧的遗体。她的上身没穿衣服,整个裸露着,她的头微微地偏向左,头髮是花白的,散而不乱。她的右手搭在她的小腹上,左手下垂。整个身体是一具干尸,非常完整地连在一起,不是照我们所想像的一堆烂骨头棒子,之间都不连着了。

◎遗体清理之二◎

■慈禧是天足,没有裹脚

■专家在棺内进行消毒、防腐后,又把慈禧遗体放入棺内

她的脸部和身体上有许多大裂口子,她身体表面是非常粗糙的,她不是像我们所看到的那种木乃伊表面是比较光滑的,虽然皮已经都贴在了骨头上,但是非常粗糙,我用手轻轻地一摁她的左肋部,往下就塌陷,扑哧扑哧的塌,她的身体非常糟脆。她的下身穿着裤子,腰间扎着丝带,这个裤子上边绣满了楷书的寿字,这和我们前几年清理出来的那个绣着福字的内衣是一套。

整个身体长,我们这么一量是153公分,可能她生前的身高应该说不低于1.6米。我把她脚部的黄绸子取走了,这一看,她的双脚还被紫红色的绸子捆着呢。我把这个紫红色的绸子解开,解开以后,右脚穿着白绫袜子,左脚没穿袜子。但是左脚的袜子在旁边放着,一量她的袜底,那长度是19.5公分,她的鞋底不是21公分嘛,这说明慈禧是天足,没有裹脚,这确实是证据。

另外她的遗体下边铺着一个黄缎大褥子,褥子底下是个木板,这个木板长198公分,宽47公分,厚3公分,整个木板用黄绸子裹着,这个木板干什么使的呢?木板就是抬尸体的,叫「如意板」,当年第二次重殓她的时候,就用这个如意板把她的尸体从椁盖上抬着放入棺内的,当时没把这板撤出来。所以我们这次又用这个板把慈禧抬出来了,抬到棺外,这是慈禧死后第二次尸体出棺。第一次是让盗陵匪徒给抬出来的,这次让我们抬出来了。抬出来以后,板下边是什么呢?是一层像锯末一样的一种物质,厚有10公分左右,但是不是锯末,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

国家文物局专家在棺内各个部位喷洒药液、消毒、防腐、除虫,喷完以后,又用那板把慈禧遗体放入棺内,这慈禧她是仰身直卧,头朝北,就面对着北墙,脚朝地宫的大门,如果我们从地宫的大门进入地宫,面对着慈禧的棺椁,内棺,如果这个时候慈禧要坐起来,正和我们面对面。慈禧的遗体抬到棺内以后,面对慈禧的遗体,我简直是不敢相信,这个遗体曾经就是叱咤风云、两度垂帘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连皇上看着都害怕的慈禧皇太后。

慈禧也恐怕没有想到,她死后刚20年,她的地宫就被盗了,她一生中搜罗的奇珍异宝被盗掘一空。她也不会想到,她死后76年当中,她的遗体两次出棺,三次入棺,她更不会想到在她死后第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普通的文物工作者会清理她的遗体。我把慈禧的遗体放入棺内以后,又用黄绸子把她的上身盖上,脚部盖上,用紫红色的丝带还把两个脚捆上,然后盖上黄缎大被,被子上又放上那小黄绸子包,然后按照它原来的次序、原来的位置,又把那两件衣服放到原来的部位上,完全恢复到我们刚整理之前那个现状,那种情况。现在慈禧的遗体还保存在她的棺内,这具棺木还在慈禧地宫里边。本文来源:光明网

标签: 慈禧

更多文章

  • 黄巾起义简介 黄巾起义失败得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简介黄巾起义失败得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巾起义简介黄巾起义失败得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内部官宦外戚争斗不休,外部又是战事不断,繁重的赋税和兵役造假上连年的旱灾导致收入甚微,百姓是困苦不堪。在一道道重压之下,百姓的忍耐快达到一个顶峰,对当下的汉室朝

  • 为什么说夏姬是史上最妖娆的?夏姬是怎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

    为什么说夏姬是史上最妖娆的?夏姬是怎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夏姬在古代历史上是个很神奇的女子,她的美丽后人们想象了千百年,她的故事流传在后人的嘴里。她是郑国的公主,她有着雍容华贵,有着富丽的宫殿,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都足以让世俗的平凡女子们妒忌,更别提她还拥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让天下

  • 西藏与印度历史上的战争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印度

    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一、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西藏地方处于混乱的局面,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这是向中印边界东段——从阿萨姆平原的边缘向喜马拉雅山进行侵略扩张的大好机会

  • 教坊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为什么女子得知要去这个地方都会自杀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是一个

    教坊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女子得知要去这个地方都会自杀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历史书中,我们常常看到朝廷里有很多倒霉的人,因为得罪皇帝而被抄家,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抄家是什么概念。其实,抄家不只是把你所有财产没收那么简单,还要把你家里女眷都送到教坊司去“上班”。但是,一般人抄家之后,

  • 大战卡叠石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叠石

    大战

  • 屈原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原

    屈原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着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

  • 雷锋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故事

    雷锋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47年,雷锋的妈妈死后,7岁的小雷锋成了孤儿,贫苦的叔祖母收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叔祖母家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雷锋年纪虽小,但生活的磨难,使他过早地懂事和成熟了。为了减轻叔祖母家的负担,小雷锋经常上山去砍柴、放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当小

  • 河南南阳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乡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阳

    河南南阳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汉更始帝刘玄◇民族英雄马殿甲◇东汉开国皇后阴丽华◇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吴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马成◇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岑彭◇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贾复◇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杜茂◇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任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马武

  • 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为什么“哭不停声”?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清朝皇帝的继位自雍正之时就不再立太子,而是采用了密诏立储的形式,这是为了防止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而采取的措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特殊体质的遗传,清代帝王之死大多干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带水缠绵病榻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四代皇帝,死前都没有什么征兆。从“偶染微恙”到撒手人寰,短则三天,长不过一周

  • 程咬金的“三板斧”其实是艺术杜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隋唐演义描写的程咬金三板斧相当厉害,许多敌人倒在了他的斧头下,但是真实的历史中,程咬金使用的不是斧头,而是马槊。程咬金三板斧”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