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朝皇帝我们只能说出铁木真和忽必烈?其他皇帝都默默无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什么元朝皇帝大都默默无闻?原因和他所处环境有关係,元朝当时地大物博,算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时期,疆域稳定,始终保持这北到北冰洋,南到南海的广大区域,至于东西,东到高丽,西到新疆。
古文原文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这是当时汉人描述的,那是最确切,前面写的是大致,后面则笼统回答意思是东西很模糊,加上西北宗蕃国就是四大汗国才可以是真正元帝国疆域,那时元世祖以命人根据回回人地图结合中原地理绘製大元版图了。这么庞大的帝国在之后,元朝皇帝们心目中也算是满足了,太祖到世祖已经开拓的差不多了,没地可开了,所以摆在他面前,只有无尽的享受,享受父辈留下的光荣。
外面世界不用去管了,内部可出矛盾了,皇位谁来坐,谁有资格坐,这是问题,元朝为此换了多少个帝王,在这短短八十年建国史里。他们为了争夺皇位,兵戎相见,来个鱼死网破,傀儡小皇帝一个接一个,年轻被害的也层次不穷,真正掌权者只想达到自己满足慾望,达到长久控制帝国大权。看看时间表,(1292-1333年)短暂时间内元朝怎样达到历史之最,频繁到什么程度,自从忽必烈孙子当了皇帝后,开始节奏加快,忽必烈孙子元成宗文治武功方面算可以,平定八百媳妇国,西北汗国国承认元朝,海都被收拾。天下形势基本统一,稳定,可在位不长,海山接替了位子,那已经到1307年,号元武宗,加上元仁宗在位,断断续续持续到1320年。后来又出了个重臣燕帖木儿,立图铁穆尔为文宗,这时候出现两位帝王,北边上都还有天顺帝,燕帖木儿凭藉手头重兵帮助文宗干掉上都政权,文宗后来又让位于明宗,明宗在燕帖木儿眼里不爽,被毒死,元文宗又上位,后来去了,立了小皇帝叫懿璘质班,不明不白又挂了,时间到了1333年。元顺帝这时候出现了,他现在还算把稳,杜绝了元朝更换期,相对世祖忽必烈坐的最长,两者算是整个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一个是建国者,一个是亡国者。
那时元顺帝还不知道自己要当皇帝,他没在北京,而一直在外面流蕩,奔波于全国各地,从高丽,到广西才稳下脚跟,由于自己是皇族一份子,肯定有参选资格,碰碰运气碰着了,回到北京这一坐就是近四十年,直到元朝灭亡。元顺帝按理说和忽必烈旗鼓相当,他能坐这么长时间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高丽处理的好,高丽时不时给元帝送美女,供物。还建立通婚关係,元朝出了个高丽女人当皇后,像奇皇后。元顺帝这个人也很古怪,做一些超出常人的事,喜欢和泥玩也,玩稀奇古怪的事。这让他宫中丑闻层次不穷,沉迷酒色犬马中,不灭亡才怪,荒废了至正新政。
元朝大多皇帝默默无闻还有一点,出现了像成吉思汗就是所谓元太祖,忽必烈两个大人物,他们掩盖了其他帝王的功劳,成吉思汗起家相对辛苦,一辈子打仗,死了也死在西夏战事上。窝阔台继位,继续奋斗,征伐欧洲,贵由和蒙哥先后继位,让蒙古帝国达到历史最大,可南宋一直迟迟未灭,这让元朝历代君王耿耿于怀。始终认为太祖事业未完,忽必烈却帮他完成了,宋朝灭亡,日本,东南亚又遭殃,忽必烈算是驾驭整个蒙古帝国最后的帝王了。之后的元帝一直遵循忽必烈路子走,他们没有超出那个规章,蒙古人对祖先算是很忠诚的,先人让我们杂干就杂干,认为成吉思汗有多伟大,忽必烈有多伟大。成吉思汗是忽必烈之前最具有驾驭蒙古的,直到忽必烈时,不再遵循成吉思汗原始步子走,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国都由和林迁到北京是典型的转型期,太忠诚让他们变得默默无闻,儒教文化的吸收,汉化加深,让他们渐渐墨守成规,更忠诚于忽必烈创建的大元帝国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