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郑国贵族子产:孔子都为之感慨万千的著名政治家

郑国贵族子产:孔子都为之感慨万千的著名政治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95 更新时间:2023/12/15 17:32:13

据《左传》记载,子产死的时候,孔子感叹称“古之遗爱也”。在郑州东大街,原来有代修建的子产祠,也称遗爱祠。如今,在金水河郑州大学南校区段,有关部门建有子产祠园,供人们凭吊这位先贤。那么,子产到底德何能,值得孔大圣人如此称赞呢?

子产施政,礼法并用

子产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最大成就,是他执政后立即进行的三项改革。

第一项是“作封洫”。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渐破坏,原来的公田不但由贵族占为私有,而且农民的私田也被他们掠夺,引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子产从整理、改革田制入手,丈量土地,划分疆界,编制田亩,沟通水利渠道,承认土地私有权,并对私田按亩征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项改革是“作丘赋”。丘本是被征服部落的地区,他们不服兵役,也无作甲的义务。子产实行“作丘赋”改革,即按照一丘之人数征发军赋,以此充实国库,增强军备。

第三项改革是“铸刑书”。子产把郑国改革后建立起来的新制度,用法律条形式记录下来,“铸刑书”公布于众,让人们遵守。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田土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征收财产税和土地税。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推翻他。子产参与政事一年,有一当时的富人舆人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帮助他。”到了三年,却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他们;我有土田,子产使之增产。万一子产逝世,谁来接替他呢?”

子产执政一年,浪荡子不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必手提负重,儿童也不用下田耕种。第二年,市场上买卖公平,不预定高价了。三年过去,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后,农民收工不必把农具带回家,五年后,男子无需服兵役,遇有丧事则自觉敬执丧葬之礼。子产为政,不断人民施惠,因此,郑国逐渐强盛,受到四方诸侯国的尊重,国内也一片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广纳忠言,不毁乡校

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议论国家政事。然明对子产说:“毁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事情完了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就改掉它。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我听说用忠于为善,能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摆出权威能防止怨恨。靠权威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议论?但是就像防止河水一样:大水来了,伤人必然很多,我不能挽救。不如把水稍稍放掉一点加以疏通,不如让我听到这些话而作为药石。”然明说:“我从今以后知道您确实是可以成就大事的。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终于这样做下去,哪里只会对二三位大臣有利?这确实有利于郑国。”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件事来看,别人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平丘之会,子产定礼

前529年,晋国召集全体诸侯会见。七月二十九日,晋国在邾国南部检阅军队,发动了装载甲士的四千辆战车,就在平丘会合诸侯。子产、子太叔辅助郑定公参加会见,子产带了帷布、幕布各九张出发,子太叔带了各四十张,不久又后悔,每住宿一次,就减少一些帷幕。等到达会见的地方,也和子产的一样了。

八月初六朝见完毕,晋国命令诸侯在第二天中午到达会盟地,子产命令外仆赶紧在盟会的地方搭起帐篷,子太叔阻拦仆人,让他们等第二天再搭。到晚上,子产听说他们还没有搭起帐篷,就派他们赶紧去,到那里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搭帐篷了。

等到结盟的时候,子产争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的次序,轻重是根据地位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这是距天子附近的小国。郑伯,是男服。让我们按照公侯的贡赋标准,恐怕不能足数供应的,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诸侯之间应当休息甲兵,从事于友好。使者催问贡税的命令,没有一个月不来到。贡赋没有个限度,小国不能满足要求而有所缺少,这就是得罪的原因。诸侯重温旧盟,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贡赋没有个限制,灭亡的日子将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天了。”从中午开始争论,一直到晚上,晋国人才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太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我们难道可以轻易地对待吗?”子产说:“晋国的政事出于很多家族,他们不能一心一意,苟且偷安还来不及,哪里来得及讨伐别人?国家不和别国竞争,也就会遭到欺凌,还成个什么国家?”

回国的路上,子产听说罕虎死了,号哭着说:“我完了!没有人帮我做好事了,只有他老人家了解我。”

孔子认为:“子产在这次盟会中,足以成为国家的柱石了。《诗经》说:‘君子之所以欢乐,是因为他是国家和家族的柱石。’子产是君子中追求欢乐的人。”又说:“会合诸侯,制定贡赋的限度,这就是礼。”

临终托付,鞠躬尽瘁

郑国的子产病重。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严厉更有效的了。比如火势猛烈,人们望见它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性柔弱,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玩弄,所以死于水的人就很多,因此宽厚的政策,实施的难度要大。”子产病数月后就去世了。

值得一提的事,在太叔继任主政郑国后,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而实行宽厚。郑国因此很多盗寇,他们招集人手聚集于萑苻泽中。太叔很后悔,说:“我早点听从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弄到这个地步。”于是出动步兵去围剿萑苻泽中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灭,从此盗贼活动才稍稍平息。

(漫谈东周列国志:三十八)

:情怀历史id:qinghuailishi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密的瓦岗军实力强劲,为什么最后却被李渊父子摘了“桃子”?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盛世,而作为开创唐朝的李渊父子,更是在乱世之中凭借智谋脱颖而出,最后才能取得如此成就,那么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可比李渊父子实力强劲多了,为何最后胜利的不是他呢?生平经历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出身辽东李氏,

  • 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到底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大清对中国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却也为大清的倒塌挖下了坟墓。他一生为大清东征西战,却在死后被自己的亲侄子掘了坟。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仅仅活了三十八年,就溘然长逝,他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话说这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以后,他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全

  • 1400多年不通婚的摩梭族,是怎么样繁衍后代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对于很多人而言,婚姻是爱情的保障,是和自己所爱之人更进一步的表现,也是建立一个家庭的标志。但是很神奇的是,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个名为摩梭族的民族,他们在长达1400年的时光内不通婚,并用一种人们所无法理解的方式繁衍后代。但是真正去了解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的人,反而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看似随意的婚姻关系,反而

  • 同治帝有多能折腾,顽劣成性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慈禧是最后是实际掌权人,那么她的儿子同治帝,有是多么能折腾,顽劣成性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同治帝的祖父是最节俭的道光帝,父亲是最苦命的咸丰帝,母亲是最奢侈的慈禧太后。1861年,载淳就开始上学了,他的老师是翰林院编修李鸿藻。在这一年,咸丰帝病死,年幼的载淳成为皇

  • 泰山无字碑有4个极小的字,无人懂其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其实后来专家仔细观察发现居然有4个极小的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和神秘传说,有许多至今依旧是历史上无法解释的谜团,这些历史

  • 历史上的黑店那么多 为什么就属宋朝的黑店最为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古装剧中一些出门在外的人一般都是选择一些客栈来解决住宿问题,但在历史中却并不是如此,特别是在宋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住破庙也不愿意住客栈,因为那个时候黑点非常之多,可能进了那个门就再也出不来了。由于没有官府的管制,所以私人客寨那可是十分简陋的,没有所谓的上房,一般都是一样的房间,住的也

  • 她是称霸珠江口的女海盗,曾击退过英国舰队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历史上的女性人物大多名不见经传,但也有部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了一番天地,今天我们讲述的这位女性,是清朝时期称霸珠江口的女海盗,让当时不少西方国家都胆寒,后来内外夹击下队伍陷入了窘境,她选择接受招安,还答应了皇帝的赐婚,嫁给了自己的干儿子。这名传奇女海盗名叫郑一嫂,原名石香姑,广

  • 古代中原王朝的和亲公主究竟有多少呢,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和亲,也称和戎、和蕃,指的是中原王朝为了维系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平、和睦或其他需要达成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政治联姻。接下来历史资料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亲的主角严格来讲应是皇帝的女儿,再差也要是皇室地位极其尊贵的女子。这种政治联姻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清代,所以,无数的皇

  • 董卓当初只是一个普通人 董卓是怎么成为人人惧怕的诸侯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还不了解:董卓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最早是如何从一个名不经传的普通人,董卓是怎么成为东汉末年人人惧怕的诸侯的?三国的开始离不开一个人,董卓,这个在历史上名声不好,心胸狭窄,多疑残暴的“平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又是怎样一路挖坑将自己坑害的呢?一、

  • 秦始皇的兵马俑成千上万但是谁才是这些兵佣的统帅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从对秦俑状阔形制的震撼中淡褪下来后,我们也可以在秦始皇兵马俑中看到一些秦军的内部编制,然而尽管秦军虽然是很可能最早建立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的军队,但是很多细节也无从得知。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带了一整个军队到地下,那么军队不可能全是小兵,总得有领头的,那么秦始皇的兵马俑到底是谁在统帅呢?秦军的组织和管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