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在古代什么时候皇帝会大赦天下,是所有的罪犯都能被赦免吗?

在古代什么时候皇帝会大赦天下,是所有的罪犯都能被赦免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17 更新时间:2024/1/18 15:42:05

在古装影视剧中一旦发生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的时候皇帝就会下令大赦天下,在古代的时候遇到什么情况会大赦天下?所有的罪犯都能被赦免吗?

古代监狱所关押的犯人,大都和皇帝没有任何关系。能被关到监狱,自然触犯了法律,破坏了王朝稳定,那么皇帝又为什么会实行大赦天下呢?

要知道,皇帝进行大赦天下,并不是突然“善心大发”,实际上它有着强烈的政治目的,那就是为了加强统治,给人民施舍一些恩惠,让百姓记住皇帝的好,以显示自己的贤能。

皇帝会在哪些情况下进行大赦天下呢?

新皇帝登基或者立太子。

新皇帝登基或者立太子,在古代,无论对于封建王朝,还是对于广大百姓,都是一件大事。此时如果大赦天下,会显示出显示统治者的胸怀宽广,仁慈贤能。

皇太后、皇后、皇帝的寿诞。

并不是每年寿诞,都会大赦天下。而是一些重要年份,比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寿等,皇帝为了表示孝心或者纪念,也会大赦天下。

皇宫内有重大喜事。

生了皇子或者公主,或者皇子成婚、公主出嫁,立妃、立后等皇家喜事,皇帝心情高兴,为了显示出皇帝对家人的关爱,给天下做好榜样,自然也要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旧唐书·中宗睿宗》就曾经记载:“甲子,立妃韦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内外官陪位者赐勋一转,大酺三日。”

《新唐书·中宗八女传》也记载:“公主满孺月,帝后复幸第,大赦天下。”

遇到重大天灾人祸的时候。

自从董仲舒创造“天人感应”学说之后,皇帝的行为就和上天联系了起来,皇帝是代表上天来统治人们的。平常时节还好,可一旦国家发生了重大自然灾害,很多人都会疑惑,这是上天对施政者的不满。而此时的皇帝为了笼络人心,自然也会进行大赦天下。

历代统治者大赦仪式场面宏大,以显皇恩浩荡。宣布大赦当天,皇帝驾临,面南而坐,持戟武士恻立身旁,群臣分班次在殿下朝拜。有专门人指示鼓手擂鼓,雷鸣般的鼓声震天动地,造成庄重肃穆的气氛。

鼓声停,金鸡仰首,彩盘下降,大理寺卿趋前叩拜,双手捧出赦书,高举头顶,在拱手展示,大声宣读。读完,喝令开释。所有囚徒(在首都监狱服刑的被赦免罪犯的代表)一齐卸掉枷锁,山呼万岁。皇帝稳坐宝座,承受臣民的欢呼叩拜,呼毕,起驾回宫。那些囚犯从此恢复了自由。

因古代人口少,且寿命不长、刑期短,元朝时有期徒刑最高为3年,为了有更多人发展生产,古代大赦很频繁,一般平均两三年就会有一次大赦。

比如两汉418年间,发布了186次大赦令,平均2.24年就大赦一次;魏晋南北朝381年间,由各位皇帝发布的大赦令多达428次。唐朝在289年中发布了184次大赦,平均1.57年一次;宋朝在319年中发布了203次大赦,恰好也是平均1.57年一次大赦;元朝在97年里大赦了45次,平均2.15年一次。但从明朝开始,大赦频率才降低,在276年中只有55次大赦,平均5年多一次;清朝大赦比较少,267年中才19次大赦,平均14年多一次,但减刑比较多。

尽管古代大赦频繁,但是不是对所有罪犯实行大赦呢?显然不是,古代真正实行大赦的对象往往是多为对统治秩序危害不大的犯罪,而对被认为直接触犯纲常的“十恶”大罪,明确规定不得赦免的,也叫“十恶不赦”,最多只能减等处刑。

据《隋书·刑法志》记载:“﹝开皇元年﹞更定《新律》……置十恶之条: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者不赦。”

《水浒传》里的宋江杀了阎婆惜以后,后来要被刺配江州,父亲宋太公对他说,你现在到江洲去,不要去做强盗,一年半载等到皇恩大赦下来,依旧回来父子团聚。宋太公何出此?原因就是儿子宋江杀阎婆惜不属“十恶不赦”的对象,而上山做强盗搞谋反就属“十恶不赦”。

除了上述“十恶不赦”外,还有一种罪过也一直不在赦免之列,这种罪行就是贪污受贿。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下诏大赦最频繁的朝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时,国力强盛,四夷臣服,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唐太宗下诏大赦天下,规定不论罪恶轻重,包括死罪在内,都予赦免。但赦令中却特别申明:官吏枉法受财(受贿贪污)罪犯不在赦免之列。

唐玄宗以后、唐肃宗唐文宗唐宣宗唐懿宗乃至唐僖宗等6位皇帝都曾搞过大赦,但在赦令中,都强调“官吏犯赃枉法者”不在赦免之列。

古代除了大赦天下之外,还会进行特赦。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带领属下全体士兵造反。当魏延被杀死之后,手下士兵就属于叛军。但是由于人数众多,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士兵哗变。所以后主刘禅就进行大赦天下,赦免了造反的士兵,这才稳定了军心。不论是李唐攻破窦建德,还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都有大赦的记录。

无论大赦天下,还是特赦,其实都是封建统治者加强统治的一种工具。

标签:

更多文章

  • 关羽死后诸葛亮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要杀了刘封?其实在关羽死后诸葛亮早就看穿了一切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三国中诸葛亮说过一句话,杀人不一定非要动刀子,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要了人性命。但在关羽死丢掉荆州之后诸葛亮却趁此杀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封,刘封和刘备之间的关系诸葛亮肯定知道,那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刘封本姓寇,是刘备收的义子,随后改为刘姓,但是不管怎么说,刘封也当了刘备19年儿子,即便是义子,两人

  • 秦始皇与吕不韦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秦始皇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坊间对秦始皇与吕不韦的关系众说纷纭,都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秦始皇与吕不韦到底是什么关系?说到秦始皇,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这个人,他是我们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大肆杀戮开国功臣 为什么只有汤和逃过了这一劫?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便开始大肆杀那些开国功臣,正所谓鸟尽弓藏,蓝玉、徐达、李善长,无一幸免。那些开国功臣几乎被他屠杀的一干二净,但唯独汤和躲过一劫。在那仅有的几个从草根出身的帝王中,朱元璋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性格的匪夷所思的极端性,例如对违法乱纪官员的恐怖恫吓政策,例如让妃子

  • 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之后为什么张作霖会勃然大怒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1912年被袁世凯逼迫退位之后清朝也就彻底宣告灭亡了,但在溥仪退位之后他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不仅依然住在紫禁城里享受着生活还不用操心国家事,但在后来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当时张作霖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为什么会勃然大怒呢?1924年10月22日深夜,“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率领部

  • 古代官员都是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又是有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古代人们都是需要工作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就迎来了退休,现在退休都是有规定年龄的,那在古代的时候官员都是什么时候退休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定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早在《礼记》中就明确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事”,70岁也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这个并不是强制的,只不过是一种约定

  • 三国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只是单单看重了他的才华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位顶级谋士,刘备正是因为把他请出山之后才成功的建立了蜀汉,那当初刘备清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只是单单看重他的才华吗?公元200年,刘备弃袁绍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好有远见,同年袁绍被曹操大败),刘表何许人也?你既然来,我也不能不接待啊,新野(荆州离曹操最近的地方)你就待着吧。于是乎,刘备开始

  •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杀了很多大臣 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对程咬金动手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唐朝时期武则天上位的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杀掉了诸多的前朝大臣,但却一直没有对程咬金动手,这是什么原因?程咬金,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行十九。原投身瓦岗军,后归王世充,因王世充胸怀狭隘,投于李世民,在其帐下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隋朝末期,民不聊生,各地盗贼蜂拥而

  •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 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 东西为什么掉不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看古装影视剧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喜欢把东西放进袖子里或者胸前,胸前的很容易理解,但古人的袖子那么宽大东西放进去难道不会掉出来吗?更何况走起路来的时候两手都是处于一直摆动的状态。这就要提及问题中的一个误区了——古代服装的袖口并不大。汉服的设计,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变化,汉服中的衣袖具有装东西的功能,

  • 李世民年轻是身强体壮 为什么这么好的身体素质依然没有长寿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寿命几乎都是比较短的,皇帝之间也是很少有长寿的,唐朝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身体是非常的好,但他也是没有长寿,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中,总共有400多位皇帝。其中生老病死可查的皇帝约有200人,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居然为39.2岁,也就是说,一多半的皇帝都活不过40岁。李世民他

  • 西夏皇太后为情夫所杀,宋仁宗为什么辍朝一日?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埃及艳后作为世界历史上有名的女性统治者,相对于其政绩,人们似乎更加关心的是她的艳史,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这么一位美艳无双的高层女性,她的故事相比于埃及艳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历史上,太后豢养面首、淫乱宫廷之事屡见不鲜,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榜上有名。没藏氏当过人妻,当过尼姑,当过西夏开国皇帝李